高中语文学科德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
2023-12-04李梅
李梅
摘 要:“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母语教育学科,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母语的知识与文化,还要在母语教育中寄予德育。那么,如何将高中语文学科和德育进行有效融通,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试图进一步阐释高中语文学科德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希望能把學科教学和德育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学科德育水平的再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科德育;立德树人
教育,这两个字既包含了教授知识,也包含了育人使命。几千年来,我国教育始终以育人为本,先成人,再成才。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教育分工越来越细化,但是德育依旧离不开学科教学而独立存在。教育事实也在告诉所有教育工作者,学科教学是实现德育的有效载体和基本途径。
语文学科教育以文本为主体,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人文资源和思想意蕴。学生可以在语言的学习实践和作品的品悟鉴赏中,挖掘作品的内蕴,丰富个人的生命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作为母语教育学科的高中语文是进行德育的有效资源,更是学科德育最为经典的示范。
一、高中语文学科德育的内涵
学科德育,就是以学科教学为载体,进行德育渗透和德育。语文学科德育,就是以语文学科教学为载体实施德育,在知识建构和德育发掘中找到契合点,进而把二者融通起来,从而达到“育人无声、水到渠成”的效果。语文学科德育主要是以传播知识、培养智能、发展人格为核心,有针对性地在思想观念、心理特征、人格特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与德育的双重教育。
语文学科德育范围广、方式灵活、效果好,是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既可以通过对文本德育价值的挖掘,在文本的品鉴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也可以在语言的学习实践中,体会时代精神,坚定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教师作为学科德育的实践者,一方面在学科教学中要明确德育目标,要将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结合在一起进行考量,善于将隐性的学科德育目标渗透入显性的知识能力目标中,潜移默化地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中要积极寻找符合学生特征的学科德育的方法和措施,不断让实践成果系列化、课程化,积极构建学科与德育融通的学科育人体系,努力提升高中语文学科德育的实效性,进一步落实语文学科德育课程目标,从而为高中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中语文学科德育的特征
(一)可持续发展
将母语教育与学科德育融合,就有了长效的可持久性发展的意义。高中语文学科德育并不是突出德育而弱化学科教学,而是以学科教学为主,兼以德育为辅,二者相互促进、彼此融通。学科德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逐渐培育他们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将其培养成品学兼优、时代所需的新时代好青年。可持续发展特征的表现之一是母语教育始终是世界各国传播知识和传统文化的主要工具,其地位不可撼动,其深刻的教育意义不可估量;可持续发展特征的表现之二是这种教育传统历经几千年,始终未曾改变,已经在中国人心里根深蒂固;可持续发展特征的表现之三是灵活的教育手段和互动式、探究式活动更容易把语文学科知识传播和德育相互结合,为学科德育奠定了发展基础。
(二)多层次兼容
多层次的兼容是语文学科德育主要特征之一。语文知识板块不同,自然层次性也不相同,但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层次既清晰也兼容。所以在高中语文学科德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也必须把握这一主要特征,进行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教育。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更不能有把育人价值融入学科知识中就可以不管不顾的想法。例如诗歌教学,语文教师既要培养学生诗歌鉴赏、审美能力,还要以此为契机在各个主题内融入学科德育。如送别诗,语文教师要通过古人送别的习惯、祝愿等教育学生珍惜友谊,懂得如何和朋友相处;再如爱国诗,语文教师要通过古人爱国诗表现的情怀、个人情操等教育学生要有家国情怀,要保持高洁的品行。但是这些板块在育人方向上是存在层次兼容的,语文教师必须尊重这一点。
(三)整体性价值
语文学科德育价值具有整体性特征。语文学科德育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体系结构,而语文学科教学价值就有德育要求。学科德育有价值的趋同性和目的的一致性,这也就使得高中语文学科德育和学科教学要保证整体性。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屈原的《离骚》这首诗歌时,除了讲解写作手法、技巧以及骚体诗的知识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这就使得学科知识和学科德育的价值不谋而合。所以本诗歌的重点显然是由知识走向了育人。语文教师要从每个词句中体会作者屈原的爱国情怀,并把这种情怀和情操传递给学生,教育学生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四)参与主体多元性
在高中语文学科德育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课堂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因为当下的语文课堂已经不同于传统的语文课堂,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参与主体也变得多元。由原来是师生、课本变成了多媒体、师生、课本、环境、活动等。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把知识和育人置于潜移默化中。
例如,在讲授《荷花淀》时,教师必须通过照片、影视短片、文本细读等方式深入了解水生、水生嫂是如何参加抗日事业的,还要让学生懂得他们夫妇只是众多抗日人民的一个缩影。更要让学生懂得“那个时代有太多平凡的英雄为抗日奉献一切、不顾生死的革命精神”。只有让学生处在多元主体的环境中,才能更加真切地发挥育人价值。
三、高中语文学科德育的实施途径
(一)在教材中觅得切入点
学科德育离不开学科,更离不开学科教材。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依据,又是语文学科德育的有效载体。那么,如何将教材和德育进行有机结合呢?最关键的是在教材中觅得德育的切入点,把学科知识和德育完美结合起来。高中语文学科德育的切入点相对好找,因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就是知识和育人的结合。如文章写作也要求“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经典的古诗文中都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或思想,而教材的文章则更为经典。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善于从文本的各个维度去深度寻觅德育切入点,从而将语文教学和德育完美结合,并进行适当的扩展,达到学科德育的目的。
例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文章,语文教师可以从文章的标题进行德育渗透,围绕“榜样”让学生畅所欲言,看看学生的榜样是什么样的;再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榜样,这是榜样的时代性;还要引导学生从民族审美角度上圈定榜样,这是榜样的民族性。之后語文教师把学生引导到焦裕禄的时代,使其理解焦裕禄为何能成为人们的榜样,并号召学生要向焦裕禄学习,长大以后成为焦裕禄这样的人。再如,《我与地坛(节选)》这篇文章,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体验语言文字背后的生命力量,如体会母爱、理解母爱、感恩母爱;如生命的生与死,不必着急,也不必焦虑,这是必然降临的事情,看淡生死,活出精彩等。教师让学生真切地体验爱与生命,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励志教育。
(二)在设计中获得融通点
语文教师除了找到教材与学科德育的切入点外,还要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把教材知识和德育目标进行联系、融通。不然,虽有切入点也是语文知识和学科德育两张皮,可能导致不伦不类的效果,也很难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通过教学设计把二者融通,合二为一,可以达到润物无声的境界。这样融通的教学设计必须遵循两个原则:其一是觅得支架,让两者顺利联系,无痕衔接;其二是糅合目标,让二者相互映衬,彼此关照。
例如,在设计《老人与海(节选)》这篇小说时,语文教师必须找到学科知识和德育育人的切入点。语文教师可以从“硬汉”这一角度切入,因为当下的时代存在部分男性趋向女性化的现象,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也曾经炮轰“娘炮”,呼唤男子汉气概。这正与“硬汉”的男主人公圣地亚哥形象相契合。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文本循序渐进地设计什么是硬汉,为什么需要硬汉等,可以设计“硬汉之遇”“硬汉之形”“硬汉之神”“硬汉之争”等板块进行教学,在这些环境中,语文教师既有情节梳理、形象分析、内涵理解、主题辩证,也有潜移默化、循循善诱的德育。促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高中语文课堂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和人格的提升,让学科和德育完美结合。
(三)在活动中寻得渗透点
师生交流的主要阵地是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让师生体验、感受学习的内容,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把学习内容进行升华,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设计的活动中实施德育渗透。从书面设计到活动生成,必须做到三个关注:其一要关注学生的学情,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去强加价值观念;其二要关注时代的主流价值,必须引导学生走向时代的主流价值,而不是背离;其三要关注活动的情境性,不能脱离生活,胡编乱造。
例如,在“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这一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在设计的活动中适时渗透德育,如张謇“母实业”思想研究,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参观张謇纪念馆、访谈张謇后人等活动,研究透彻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活动中学生理解了历史人物张謇的责任、担当,语文教师以此为契机适时进行责任教育、爱国教育等,让学生不仅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还可以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更能激发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
(四)从生活中找得契合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角色也一直在改变,但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引导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始终没有改变的,这说明这两方面是教师角色的核心内涵。语文教师教书育人,体现在方方面面,绝不仅限于书本内的知识。为此,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相比其他学科范围更广、程度更深。语文界的前辈们说过“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和“生活是语文的外延”。这告诉了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的深处,走向人格的完善。一般情况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找到生活和德育的契合点,渗透德育思想,用语文实践的言与行去影响学生,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学习环境,树立良好的德育学习示范。
例如,教师组织文学社做一期“教师节访谈”栏目,学生分角色进入文学社工作,主要任务是访谈校长、采风一线教师风采等。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教师给出主题,即“弘扬时代精神 塑造师者丰碑”。在访谈、采风中,让学生了解教师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仁爱精神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品格提升做出积极的引导。除此之外,还要安排学生撰写一段“编者按”,让学生通过访谈、采风对师者进行总结、概括与歌颂。这就是语文学科德育外延生活的重要性,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一切德育的机会,融通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提升学生品格,促使学生形成生命自觉。
四、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无处不在,学科德育的目的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知识和德育相互融通,彼此促进,共生发展。为更好地融通二者,仅仅依靠语文教师的实践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育行政者积极推进学科德育的发展,构建“行政推动、学校管理、教师实践”的协同发展体系。同时,还要引导语文教师善于总结学科德育的经验,不断物化学科德育的成果,从而使得更多一线语文教师可以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杨中林. 对中小学语文学科德育生活化问题的思考[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4):116-117.
[2]江红良. 语文学科德育功能的开发与利用[J]. 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04):32.
[3]张慧腾. “生命教育”的三重内涵——高中语文学科德育例谈[J]. 现代教学,2015(22):52-53.
[4]张慧腾. 从三个层面观照语文学科德育的定位和实施[J]. 教育参考,2022(05):77-81.
(责任编辑: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