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云进军预制菜”搅动资本市场 预制菜差异化发展企业机会更多

2023-12-04金钰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44期
关键词:马云食品消费者

金钰

近日,“马云进军预制菜”频上热搜,意味着预制菜经历了短暂的9月寒冬后,再一次迎来春天。股市闻风而动,引发预制菜概念股集体狂欢,11月25日北交所盖世食品大涨30厘米,据Choice数据,当日预制菜概念49家公司中45家收涨。预制菜概念指数(BK1025)也从今年10月23日低位961.91点上涨至11月30 日高位1120.57 点。自11 月24 日起,上交所惠发食品连拉五板。

为什么“马云进军预制菜”会搅动市场的神经?对“工业预制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国内工业预制菜类股票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笔者深入分析。

11 月22 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杭州马家厨房食品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因经营范围包含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被市场解读为“马云入局预制菜”,11月25日马云前助理发朋友圈表示马家厨房不做预制菜,但欢迎大家一起找鸭子,“没有鸭子,谁都吃不到‘马家秘制老鸭煲’”。

11 月30 日,拥有鸭屠宰板块的益客食品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积极计划与马家厨房接触,主动谋求更多的合作机会。当日,益客食品大涨6%。

预制菜因“马云”二字热度高涨,但预制菜产业不要说在中国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就是在西方国家也形成成熟的产业体系。那么,市场为何对“马云进军预制菜”依然保持极大关注呢?

笔者认为,纵观我国新经济的二十年,主要是互联网经济、平台经济、高科技、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年。马云以其对市场的敏感和对市场理解的前沿性、资本投资的密度与力度、商业模式的创新,已成标杆性人物,资本市场也对马云产生了投资信仰。马云关注并投资的领域,自然也成社会关注的重点。在市场看来,马云看中的预制菜,必然是:新行业——大资本——大发展——IPO 上市,市场做多的热情也因此被点燃。

事实上,预制菜是农产品再工业化的结果,其目的是让消费者享用更快捷、更方便、更安全、更经济的美食。它打通了农业、食品加工业、存储物流行业、生物科技行业、医疗行业等全产业链,为孵化更多的消费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了无限可能,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就是预制菜经济的新魔方,新魔方就有可能捣鼓出新东西。什么新魔方?就是一方面预制菜上游与农业产业息息相关,可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另一方面预制菜上下游产业链条冗长,赛道市场规模庞大,可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笔者认为,这次前助理模糊否认“马云进军预制菜”犹如一场欲擒故纵的戏码,仅仅是市场营销的一个手法而已。因为,无论从哪方面分析,马云团队是有进军预制菜的条件。

就市场实践来看,盒马鲜生有完整的应用平台,有全国完整的冷链网络覆盖,直面消费者的C 端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此外,马云团队还具备预制菜的数字化条件与科研能力。众所周知,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是未来预制菜产业竞争的核心所在。加快预制菜企业数字化改造,将工业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应用在预制菜的研发、智能生产、智慧物流、AI 销售等环节,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向预制菜产业快速深度渗透。

11 月22 日,预制菜龙头国联水产发布公告称,与盒马在上海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笔者认为,这正是国联水产有意与盒马鲜生开展合作的基础条件。马云旗下的公司具有这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

深层次的动力或与业绩有关。最近公布的年报,阿里巴巴的业绩未达预期,营收规模已经落后于拼多多。马云及其团队或面临巨大压力。

但是,马云团队切入预制菜行业,客观上是由市场规模与增长空间所决定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到5165亿元。市场预测,预制菜未来有可能成长为高达万亿级的产业赛道。

然而,时间不等人,新资本呼啸而来。在一级市场,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就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利好政策频出,各地纷纷设立相关产业引导基金。赛迪集团发起设立10亿元规模的“现代食品产业发展基金”,这标志着国家队正式进场。地方也不甘落后,社会资本也纷纷下注。广州酒家、惠发食品、味知香、同庆楼等诸多上市公司,纷纷扩大产品矩阵,在即食、即热、即烹预制菜细分赛道上投资布局。主营包装产品的美盈森也于2020 年切入预制菜赛道,开展纵向整合。

预制菜蓝海的争夺战已经硝烟四起。笔者相信,未来不久就会传来马云团队真正侧身于预制菜行业之中的消息。

虽然是蓝海市场,尽管也在奋力竞争,但是,垂直的市场依然需要企业和企业家去深度开发。可惜的是,国内预制菜渗透率依然偏低。

有关研究报告指出,目前,预制菜在我国的市场渗透率不高,只有10%—15%。近邻日本预制菜行业的市场渗透率为60% 以上。如若以之为参照系,国内的预制菜市场还有巨大的市场渗透空间。

数据来源:预制菜信息缺陷引致产品危机及消费者心智伤害(罗枫)

首当其冲,在于产业端未能准确抓住顾客黏性信任问题。一种是由于对传统中国菜的热爱与对工业预制菜的怀疑形成的,这需要时间或者契机去化解。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企业在预制菜信息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直接导致消费者的黏性不足。现在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舌尖上的安全”,对食品健康程度、安全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消费者信任效应衰退。为了增进消费者的信任,管理者应该主动采取措施,减少消费者购买预制菜时对信息标签(标注)的焦虑,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如果说提高预制菜的渗透率,可以通过减少消费者购买预制菜时对信息标签(标注)的焦虑来解决。那么,食品安全只能是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好风险管理的全过程。

笔者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食品企业不可逾越的警戒线,而且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预制菜行业的发展,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必须做好以下四方面:

一是解决食材质量安全的问题。必须加强对食材生产、采购等环节的监管,对食材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进行严格检测,从源头把控食材的安全。

二是解决操作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要以建设中央厨房为中心,科学配套自动化的净菜设备、炒菜机器人、油烟净化、清洗消毒机等系列设备,严格管控操作环境,保障食品安全。

三是解决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行为。科学建立预制菜产业链、供应链常态化质量安全评估和追溯体系,搭建预制菜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和溯源信息共享平台。

四是解决食品品质新鲜度、稳定性的问题。健全预制菜产业仓储、冷链运输系统,完善冷链物流网,保障预制菜的新鲜与品质的稳定。

在做好“信披”和“食安”的基础上,国内哪些工业预制菜类股票有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笔者认为,中国有八大传统菜系,但互联网时代,诸雄逐鹿,爆款多多,预制菜差异化发展公司或有更多机会。

比如,专业预制菜企业味知香,营收复合增长13.27%,扣非净利复合增长2.00%,经营净现金流复合增长7.84%。主营产品肉禽类为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66.07%。其是行业领先的半成品菜生产企业之一,建立了以“味知香”和“馔玉”两大品牌为核心的产品体系。

拥有网红产品“空刻意面”的宝立食品,其成长能力颇佳:营收复合增长50.03%,扣非净利复合增长22.16%,经营净现金流复合增长38.70%。其轻烹解决方案为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49.56%,毛利率45.01%。

传统速冻食品企业安井食品,营收复合增长32.26%,扣非净利复合增长33.86%,经营净现金流复合增长45.46%。主营产品鱼糜制品为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32.38%,毛利率26.20%。旗下预制菜品牌“冻品先生”正积极通过加盟模式扩张,并以加盟店形式直面C端。

在宴席市场有一席之地的千味央厨,营收复合增长25.59%,扣非净利复合增长28.65%,经营净现金流复合增长46.73%。目前已經向部分大客户定制开发了一系列预制菜产品。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文中所提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马云食品消费者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马云:提前退休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
食品造假必严惩
知识付费消费者
马云,你听我说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打个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