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三季度业绩高增长但股价不涨 核心业务强大但新业务有待观察
2023-12-04庄帅
庄帅
11 月28 日,美团发布2023Q3 财报,数据显示总营收764.67 亿元,同比增长22.1%,高于市场预期的760.09 亿元。净利润(期内利润)35.93 亿元,同比增长195.3%,经调整净利润57.27 亿元,同比增长62.4%。
在电话会议中,美团CEO 王兴表示,管理层对公司的长期增长潜力有十足信心,目前美团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只反映了外卖单一业务的估值,并不符合公司的内在价值,正考虑推进一笔价值10 亿美元的回购计划,“ 公司会在综合考虑业务投入、现金状况及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做出审慎决定。”
11 月29 日早间,美团在港交所公告称,自2023 年12 月1 日起,根据2023 年6 月30 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公司股东通过的一般性股份购回授权及任何后续不时由股东批准续订或更新的一般性股份购回授权,不时在公开市场购回总金额不超过10 亿美元的公司股份。
开盘后,美团股价即迎来大幅下挫。这是回购引起的担忧,还是市场竞争仍然困扰着资本市场,抑或是美团业务的问题?
另外,单从美团2023Q3 财报数据来看,有哪些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美团的前景到底如何?
从外卖业务的经营逻辑上看,美团在外卖业务积累的骑手、商家和用户规模让其形成了很高的护城河。抖音做外卖实际上是在存量市场与美团博弈,而美团外卖则外延到了即时零售的增量战场。
第三季度,在阿里和京东的增长都降至个位数的行业大趋势下,美团的增长还是很亮眼的。当然,这也与抖音外卖调整策略转向企业团餐,并重新任命新的本地生活负责人有一些关系。而且消费者在得到竞对平台不好的消费体验后,会进一步强化在美团平台的消费。
财报数据显示,美团配送服务收入229.83 亿元,同比增长14.3%;佣金收入215.36 亿元,同比增长30.7%。从订单数据来看,三季度实时配送交易笔数同比增长23%,餐饮外卖单日订单量峰值达7800 万单,创历史新高。
即时零售的增量市场则进一步推动美团在实时配送交易的订单数,财报数据显示,美团闪购(即时零售平台)的日订单量峰值则突破1300 万单,并与近400 个零售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年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30%。
对于美团闪购,CFO 陈少晖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供给,预计该业务四季度的两年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45%,高于广义电商行业的增速。
对于到店业务,我此前曾表明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那就是“到店业务似乎能够撕开美团那看似坚不可摧的厚重城墙。”
事实也是如此,抖音本地生活的重心也确实转移至到店业务。
在与抖音的竞争中,加速了美团在直播业务的布局,推动了组织的变革和商家活跃度,第三季度,美团通过爆款直播与线上门店货架电商的双轮驱动,使更多本地服务商家迎来确定性的增长,季度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超过50%。
其次,美团官方直播将覆盖范围扩大到200 多个城市,美容业、健康服务等多种业态品牌齐聚美团直播间,本地服务消费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8 月份到店业务交易额强劲增长并创下新高。
美团和抖音本地生活的到店业务之所以都能获得高增长,与另外一个数据息息相关:截至2023 年3月,中国本地生活服务企业数量约为4300 万家,比2021 年增长了约10%。
比照美团700 多万的到店商家规模(推算)和抖音本地生活100 多万的商家(媒体公开报道)数据可以看出,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比预计的大得多。
对于到店业务,我的结论是:生活服务类商家线上化的增长空间依然巨大,哪怕是京东、淘宝和抖音继续加大到店业务的投入,我个人判断,未来十年该业务都不会进入零和博弈阶段,每个平台都能够从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经营,在到店业务获得新的增长。
综合分析下来,王兴在电话会议中强调,“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只反映了外卖单一业务的估值,并不符合公司的内在价值”也就可以理解了。
美团新业务包括美团优选、美团买菜、餐饮供应链(快驴)、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充电宝、餐饮管理系统以及其他。这些新业务不仅仍处于亏损状态,且增速和收入占比也过低,不能为美团贡献更大的收入。
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新业务经营亏损虽然同比收窄24.5% 至51亿元,经营亏损率至27.2%。但收入同比增长仅为15.3%,与成熟的外卖业务的14.3% 很接近,表明这些新业务的发展缓慢,贡献的收入为188亿元,占比也较低。
对于一家拥有成熟业务的公司来说,新业务是资本市场非常看重的,这表明了对公司未来重获高增长的预期。目前美团新业务虽然亏损有所收窄,但增速和收入占比均过低,令资本市場信心不足。
当然,新业务增速过低与即时零售业务(美团闪购)划归到本地商业的核心业务板块也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看来,美团的前景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要么调整业务结构,将一些增速过慢但经营时间很长的新业务划归至核心业务;要么在减少新业务亏损的同时,重新梳理每个新业务的经营策略和竞争策略,推动新业务的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或许美团也可以考虑在跨境业务上加快脚步。
(作者系百联咨询创始人、零售电商行业专家;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本文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