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分析

2023-12-04吕恒宋尔江

系统医学 2023年16期
关键词:夹板四肢患肢

吕恒,宋尔江

贵州省正安县中医院骨伤科,贵州正安 563400

人体骨骼对局部软组织维持其正常的生理、解剖功能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四肢骨骼在人体的正常活动中具有重要的维系作用,直接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四肢骨折多由外力作用于四肢关节骨质所导致的骨质破裂损伤,是骨折或骨裂的主要因素[1]。四肢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患者机体疼痛严重。随着近年来老龄化趋势增长,四肢骨折发生率持续上升,目前以手术、保守治疗方式较常见。合理选择固定物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极为关键,对其愈合效果、四肢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均有影响[2]。选择固定物时需考虑其固定性能,同时需注意避免有应力的遮挡效应,以上均可影响骨折的愈合进程。有研究指出,临床需对四肢骨折患者及时进行手法复位,促使骨折端的生物学环境得以恢复,对骨痂形成、骨质融合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使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方案可提升四肢骨折的治疗效果[3-4]。本研究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贵州省正安县中医院骨伤科临床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旨在评价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3~80岁,平均(72.15±6.08)岁;疾病类型:桡骨远端骨折40例,前臂骨折28例,小儿四肢青枝骨折32例。对照组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5~79岁,平均(72.03±6.11)岁;疾病类型:桡骨远端骨折39例,前臂骨折30例,小儿四肢青枝骨折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正安县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确诊为四肢骨折;②非粉碎性、开放性或骨质疏松性骨折;③患者及家属知悉治疗方法及过程,并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免疫系统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者;②肢体功能障碍;③依从性不佳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单纯小夹板(杉木)固定治疗,制作小夹板时需结合患者的骨折部位及长度等因素,制作完成后对其骨折处进行固定。若骨折断端稳定性较差,需辅助超关节及骨折处的上下关节的固定。基于肢体解剖形态考虑取保护垫在夹板内放置,对患者的残余移位进行有效纠正,从而使其骨折部位周围的力度可满足患者肢体的平衡维持。放置好夹板后,使用弹性绷带捆绑骨折位置,上肢、小腿骨折捆绑圈数不同,依次为2~3圈、3~4圈,之后,用普通绷带分4段捆扎骨折位置。注意捆扎夹板松紧适度,其夹板捆扎以上下移动1 cm最为适宜,对阻碍静脉回流具有预防作用。后续每日按患者患肢肿胀情况合理调整绷带松紧度1~2次,待患者彻底消肿后,可将调整次数降至1次/2 d,上肢骨折固定3周后,需将超关节固定解除,上、下肢骨折分别在5周、7周后可彻底拆除夹板。

1.3.2 观察组 基于对照组小夹板固定治疗,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治疗时,指导患者呈仰卧位,消毒局部区域,给予患者2%的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31021071;规格:20 mL∶0.4 g)5 mL,肌注。实现局部麻醉,指导患者最大化平伸患肢,将其患肢旋前,助手抓握患者的肘、膝部,主治医师通过双手的拇指在骨折远端的背侧保持并列,并将食指在骨折远端的掌侧放置,顺沿前臂长轴对患肢实施适度牵引,及时对重叠情况进行快速矫正。之后,其双手的拇指对远端的骨折块进行适当力度的按压并增加骨折成角,双手折顶。待患者经手法复位后,以X线片对骨折处进行拍摄,检查其骨折复位的情况,一旦发现分离情况,立即采取手法复位。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统计疼痛及肿胀消退、骨折愈合、正常活动各项时间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统计住院时间及治疗3个月后的四肢功能评分(涵括患肢支撑、伸展、收缩等功能,0~100分,分值越高越好)。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有效: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明显下降,与健侧相比较差;无效:骨折断端有明显移位,患肢功能受损严重[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二次位移、骨不连、延迟愈合等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采取健康调查简表(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评估身体状况、生理功能、精神状态、情感职能以及社会职能,每个维度100分。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

1.5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疼痛及肿胀消退、骨折愈合、正常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d]

组别观察组(n=100)对照组(n=100)t值P值肿胀消退3.27±0.48 5.85±0.76 28.702<0.001疼痛消退28.15±8.13 42.71±10.52 10.951<0.001骨折愈合70.15±11.67 85.22±17.47 7.173<0.001正常活动44.19±3.18 56.14±5.46 18.913<0.001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四肢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短,四肢功能评分较高,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四肢功能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四肢功能评分比较()

组别观察组(n=100)对照组(n=100)t值P值住院时间(d)8.55±1.02 12.18±1.54 19.652<0.001四肢功能评分(分)90.72±3.75 75.85±5.78 21.582<0.001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观察组(n=100)对照组(n=100)t值P值身体状况91.42±2.43 80.12±3.34 27.358<0.001生理功能92.78±3.36 84.62±1.69 21.696<0.001精神状态91.49±2.51 76.39±1.59 50.821<0.001情感职能92.66±2.62 82.38±1.89 31.821<0.001社会职能93.45±3.36 78.75±2.04 37.397<0.001

3 讨论

四肢直接影响人体的活动,其生理功能不容忽视,四肢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且疼痛剧烈。因此临床治疗时需减轻患者的疼痛,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6]。目前多使用开放复位及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但开放复位的创伤较大,往往会导致体表遗留疤痕,且并发症风险较高,疗效不佳。而钢板内固定后需行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患者接受度较低。石膏外固定严重限制患者的关节活动,若长期固定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关节活动受限而出现后遗症[7]。因此,应先手法复位后再行固定可正确复位骨折,并预防骨折断端错位愈合的发生。

王禄裕[8]认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可快速消除四肢骨折患者的肿胀症状,缓解疼痛,临床效果显著。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疼痛及肿胀消退、骨折愈合、正常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可快速消除四肢骨折患者疼痛及肿胀症状,加快骨折愈合,使其尽快恢复正常活动。与上述结论一致。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住院时间(8.55±1.02)d、四肢功能评分(90.72±3.7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此与文海峰[9]研究中的联合治疗组的住院时间(8.51±1.02)d、四肢功能评分(89.61±3.61)分优于对照组的(13.21±1.65)d、(73.74±5.63)分(P<0.05)的结论高度一致。提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可有效固定骨折四肢,促进其四肢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00%)、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显著提升四肢骨折的治疗效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提高作用。分析原因:小夹板固定(杉木)具有取材简单、易于剪裁且柔韧性良好、制作成本低等应用优势,可基于患者的肿胀消退情况合理调整夹板的松紧,避免患者患肢肿胀对固定效果产生不良影响[10]。小夹板固定主要经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内在动力及绷带具有的约束力来固定骨折端,对骨折再次移位具有良好积极作用。手法复位的创伤性小,可使断骨生理形态得以恢复正常,实现有效复位目的,同时可保护患肢软组织,并促进局部微循环。此外,手法复位可避免四肢骨折患者由于手术治疗所引起的术后感染风险,可加快患者骨折愈合。但手法复位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11-12]。

综上所述,针对四肢骨折患者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可取得显著成效,尽早消除患者疼痛、肿胀症状,加快骨折愈合,并促进其四肢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且并发症较低,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具有一定经济效益。本研究证实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但其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优势仍有待后续研究深入探析。

猜你喜欢

夹板四肢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钛夹板应用于美学区引导骨组织再生1例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