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异丙托溴铵溶液三联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
2023-12-04何金宁廖文森钟景良
何金宁,廖文森,钟景良
东莞厚街医院儿内科,广东东莞 523945
肺炎支原体肺炎[1]又称为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可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儿童支原体肺炎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由于小儿呼吸系统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自身抵抗力低下加上肺炎支原体分泌有毒物质损伤呼吸道,从而引起气道高反应,导致肺炎支原体肺炎。雾化吸入治疗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常用方法之一,布地奈德单一用药的疗效并不理想,临床上常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但其并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李迪等[2]研究中,将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异丙托溴铵溶液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用于重症急性哮喘发作患者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气指标、减轻症状体征,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本研究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东莞厚街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3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观察组(150例)。对照组中男76例,女74例;年龄3~12岁,平均(8.76±2.12)岁;病情程度:轻度70例,中度50例,重度30例;病程5~11 d,平均(7.21±1.35)d。观察组中男75例,女75例;年龄4~12岁,平均(8.74±2.14)岁;病情程度:轻度75例,中度45例,重度30例;病程5~12 d,平均(7.24±1.32)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关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3];②所有患儿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年龄2~12岁。
排除标准:①合并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严重呼吸道疾病者;②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口服阿奇霉素(国药准字H10960167;规格:0.25 g×6片)基础治疗。对于2~3岁(15~25 kg)患儿,单次口服100 mg/d;对于4~8岁(26~35 kg)患儿,单次口服200 mg/d;对于9~12岁(36~45 kg)患儿,单次口服300 mg/d。1次/d,连续治疗5 d。
对照组:对于2~6岁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1 mL(国药准字X20010423;规格:1 mg/2 mL/支)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溶液0.5 mL(国药准字H20140029;规格:5 mg/mL)加生理盐水1 mL(国药准字H20043271;规格:10 mL/0.09 g)使用一次性儿童雾化器(RY-20)雾化吸入治疗;对于6~12岁患儿各药物剂量加一倍。2次/d,连续治疗5 d。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2~12岁患儿均加用异丙托溴铵溶液1 mL(国药准字H20150159;规格:0.5 mg ∶ 2 mL×10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2次/d,连续治疗5 d。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发热、肺部啰音及咳嗽的消退时间。
②比较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集两组患儿静脉血4 mL,采用高压液相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方法(3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5 cm)离心后取上清液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迈瑞2800)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
③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发生口干、恶心呕吐、心动过速的情况。
1.5 统计方法
数据录入SPSS 22.0统计学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
观察组发热、肺部啰音及咳嗽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d]
组别观察组(n=150)对照组(n=150)t值P值发热消退时间1.56±0.23 2.45±0.32 27.660<0.001肺部啰音消退时间1.56±0.65 2.45±0.54 12.899<0.001咳嗽消退时间2.45±0.54 4.32±0.43 33.178<0.001
2.2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IL-8水平低于对照组,IL-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g/L]
表2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g/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n=150)对照组(n=150)t值P值治疗后(6.78±0.85)*(7.12±0.54)*4.135<0.001 IL-4治疗前6.82±0.68 6.84±0.62 0.266 0.790治疗后(12.56±3.52)*(10.54±3.55)*3.834<0.001 IL-8治疗前13.36±3.64 13.34±3.56 0.048 0.962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轻重不一,潜伏期一般在2~3周,病初以发热和咳嗽为主,体温大多数在39.0℃左右,初期为阵发性干咳,继而顽固性咳痰(偶含有少量血丝),偶见恶心呕吐,一般无呼吸困难,叩诊可有轻度浊音、呼吸音减低、湿性啰音[4-6]。秦岚等[7]研究中表明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可以显著减轻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双肺湿啰音、憋喘、咳嗽等症状。本研究中,观察组发热、肺部啰音及咳嗽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说明三联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可以显著减轻临床症状。3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法增强了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增加了抗炎效果,抑制气道高反应和气道痉挛的发生,促进痰液排出,使患儿体温下降、肺部啰音消退、咳嗽消退[8]。
患儿在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通过呼吸道吸入被感染的支原体,支原体穿过宿主呼吸道黏膜表面的黏液纤毛层,黏附于黏膜上皮细胞上,释放的有毒代谢产物减弱纤毛运动、损伤细胞,从而引起局部炎性细胞浸润而导致的肺部感染[9]。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刺激机体产生防御机制,使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活化,增强机体抵抗、清除抗原,而当机体发生超敏反应会加重肺炎支原体对机体呼吸道的损害,从而加重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损害[10]。王玲莉等[11]学者、陈倩等[12]学者研究中表明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溶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发生,减轻肺功能损害。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IL-8水平较对照组低,IL-4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三联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可以显著降低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减少炎症发生。布地奈德混悬液通过抑制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产生作用,减轻呼吸道发生炎症反应,而硫酸沙丁胺醇及异丙托溴铵通过抑制迷走神经、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减轻患儿发生炎症,3种药物联合使用增加了抗炎效果[13]。
在雾化治疗期间可能会引起口干、恶心、呕吐、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选择符合患者型号的雾化器、药物、药物剂量、雾化的速度及温度对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有一定的作用[14]。杨丽娟[15]研究中表明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使用可以减少患儿不良反应率,对照组为8.00%,观察组为4.00%。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9.33%(P<0.05),说明三联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可以显著减少不良反应。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可以通过减少患儿使用药物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仍然具有药理作用,针对发生恶心呕吐的患儿减少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剂量,针对出现口干的患儿减少使用异丙托溴铵溶液剂量,针对发生心动过速患儿减少使用沙丁胺醇溶液剂量。
综上所述,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异丙托溴铵溶液三联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显著缩短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