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外周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

2023-12-04陈云鹤玄春月

系统医学 2023年16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股骨

陈云鹤,玄春月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麻醉科,河北秦皇岛 066000

老年人随年龄增长骨量流失、骨质疏松,意外摔倒后骨折发生率极高,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包括股骨转子、股骨颈和股骨头骨折,此类下肢骨折统称为股骨近端骨折[1-2]。骨折后患者肢体活动受限,关节肌肉肿胀,需要及时来院诊疗,临床根据患者损伤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常见术式包括股骨头置换术和切开复位固定术,围术期患者疼痛症状强烈,给其身心均造成负面影响,安全有效的麻醉镇静方式可以缓解病人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手术顺利开展,提升患者康复速度[3-4]。近几年临床考虑老年人机体耐受能力差,常用外周阻滞麻醉,其以操作简便、创伤小和镇痛效果佳等优势得到患者广泛认可,本文旨在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外周阻滞麻醉效果,选取2018年4月—2021年12月河北秦皇岛市海港医院305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305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53例,男80例,女73例;年龄60~86岁,平均(70.12±2.33)岁。研究组152例,男85例,女67例;年龄62~88岁,平均(70.20±3.1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知情,签署同意书。本研究所选病例已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症状符合股骨近端骨折诊断[5];②年龄≥60岁。

排除标准:①麻醉药物过敏者;②智力听力障碍,无法正常沟通,配合临床研究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建立静脉通道,推注20 μg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171;规格:50 μg),面罩给氧,观察患者麻醉程度,调整为侧卧位,分别标记内侧腹股沟韧带1/3处,中央位置1/3处,绘直线,定焦点,再分别做两条垂线,确定穿刺点,随即缓慢刺入阻滞针,到达小转子时向后退针1 cm,调整方向,保证针尖与皮肤垂直,再向内进针5 cm,到达目标位置后回抽见血性液体代表穿刺成功,穿刺针固定备用。对照组:注入30 mL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103552;规格:10 mL)。研究组:右美托咪定(国药准字H20130027;规格:0.2 mg)复合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 μg/kg,连接监护仪,评估阻滞效果,确认达标后行手术治疗。

1.4 观察指标

①详细记录阻滞前(T1)、阻滞后5 min(T2)以及阻滞后30 min(T3),监测体征包括心率(heartrate, H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blood,SPO2)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②测定患者应激反应水平,皮质醇(cortisol, COR)和肾上腺素(adrenaline, ADR)。③利用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 VAS)量表调查止痛效果,满分为10分,分越低止痛效果越佳;使用镇静评分Ramsay对患者进行评估,1分:镇静不足,3~4分:镇静恰当,5~6分:镇静过度。总分为6分。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指标对比

阻滞5 min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研究组MAP、SPO2、HR水平更加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1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指标对比()

组别研究组(n=153)对照组(n=152)t值P值T1 T2 T3 HR(次/min)80.01±5.43 80.37±4.16 0.650 0.516 MAP(mmHg)97.53±6.00 97.10±6.13 0.619 0.536 SPO2(%)98.08±5.05 98.10±6.04 0.031 0.975 HR(次/min)83.43±4.18 87.48±4.21 8.430<0.001 MAP(mmHg)102.80±7.04 106.08±8.90 3.571<0.001 SPO2(%)97.35±3.50 95.06±4.01 5.314<0.001 HR(次/min)81.73±6.08 81.64±5.04 0.141 0.888 MAP(mmHg)97.30±6.14 97.31±7.07 0.013 0.989 SPO2(%)96.00±4.10 95.06±5.04 1.787 0.075

2.2 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水平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研究组COR、AD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水平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水平对比()

组别研究组(n=153)对照组(n=152)t值P值术前COR(μg/dL)10.23±2.43 10.61±2.26 1.414 0.158 ADR(ng/L)33.82±5.06 33.10±4.71 1.286 0.199术后1 h COR(μg/dL)12.48±2.64 15.25±2.36 9.676<0.001 ADR(ng/L)37.32±3.75 52.25±4.33 32.240<0.001

2.3 两组患者止痛和镇静效果对比

术后6~24 h研究组止痛、镇静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止痛和镇静效果对比[(),分]

组别VAS疼痛指数Ramsay镇静评分研究组(n=153)对照组(n=152)t值P值6 h 1.34±0.23 1.65±0.21 12.290<0.001 12 h 3.10±0.22 3.58±0.43 12.284<0.001 24 h 3.73±0.16 4.32±0.22 26.797<0.001 48 h 2.18±0.11 2.20±0.13 1.451 0.148 6 h 2.61±0.35 2.31±0.24 8.735<0.001 12 h 2.50±0.16 2.24±0.31 9.195<0.001 24 h 2.24±0.14 2.13±0.21 5.379<0.001 48 h 1.94±0.80 2.07±0.25 1.913 0.057

3 讨论

股骨近端骨折常见于60岁以上老年群体,老年人骨质相对脆弱,受外力损伤(跌倒、车祸、坠落)后骨折率高[6]。临床为提高老年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保障下肢关节功能,对于无麻醉和手术禁忌的患者优选外科手术治疗。现阶段,对于老年股骨近端骨折麻醉方式无统一标准,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术后麻药代谢清除率较低,易产生强烈应激反应,无形中增加手术风险[7]。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是指在神经干、丛、节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冲动传导,对其支配区域产生麻醉作用。与其他麻醉方式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机体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医疗费用低[8-9]。

外周神经阻滞麻醉首选罗哌卡因,低浓度给药即可起到麻醉镇痛效果,用量少,更加安全可靠。文中在其基础上复合右美托咪定,彭春潮等[10]研究中认为右美复合罗哌卡因复合麻醉可起到良好镇痛效果,不会造成大脑神经损伤。学者选取院内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复合组麻醉阻滞5 min后,患者SPO2(96.26±1.91)%水平更高,MAP(101.92±9.29)mmHg水平更低(P<0.05),与本文中结果一致,阻滞后5 min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研究组MAP(102.80±7.04)mmHg、SPO2(97.35±3.50)%、HR水平更加稳定(P<0.05),T3、T1两组体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复合麻醉更适合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中,可稳定术中患者基础生命体征,提高麻醉安全性。罗哌卡因属于酰胺类药物,麻醉阻滞效果优异,用药过程中不会损伤患者运动神经,但结合以往临床数据分析,罗哌卡因单独使用麻醉镇痛效果欠佳;右美托咪定是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一种,静注后药物成分可直接作用于人体脑干蓝斑,不会影响人体血流动力学,两种麻醉药物联合使用镇痛、镇静效果确切[11-12]。文章研究结果显示,术前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研究组COR(13.36±2.67)μg/dL、ADR(38.43±4.21)ng/L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两组患者止痛、镇静效果比较,研究组疼痛指数(1.34±0.23)分、镇静评分(2.61±0.35)分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麻醉效果优于单一麻醉,可延长麻醉时间,提高镇痛效果。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复合外周阻滞麻醉效果更佳,可维持老年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降低术后患者应激反应,提高麻醉镇痛效果,保障患者安全。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股骨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