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
2023-12-04唐景丽王雪清郑建中
唐景丽,王雪清,郑建中
陆河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广东汕尾 516700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逐年增长,我国已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临床上各种慢性病、基础病确诊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炎作为呼吸道常见慢性疾病的一种[1],主要由慢性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久治不愈所致,此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憋闷等[2],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抑制、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肺栓塞等严重病症[3],而此疾病虽为慢性疾病但可防可治,临床上主要以氧疗方式使患者快速摆脱缺氧状态,及时抑制病情进展,给予其身体组织器官充足血氧维持基本功能,因此氧疗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转归意义重大,临床上应重视氧疗工作[4]。经了解,常规氧疗干预下,氧流量、氧浓度均较低,致使部分患者干预后缺氧情况改善速度缓慢,总体干预效果不理想[5]。而经鼻高流量氧疗属于较为先进的氧疗方式,可通过鼻塞管道将氧气加温、加湿输送至患者呼吸道,且氧浓度、氧流量普遍较高,有助于提高患者肺通气量,减少鼻咽部解剖死腔,促进患者改善缺氧状态[6]。为此,本研究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陆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中女15例,男21例;年龄57~83岁,平均(70.46±7.18)岁;慢阻肺病程2~14年,平均(8.23±2.65)年;急性加重期病程4~16 h,平均(10.45±2.88)h。研究组中女13例,男23例;年龄55~85岁,平均(70.51±7.21)岁;慢阻肺病程1~15年,平均(8.19±2.67)年;急性加重期病程2~18 h,平均(10.51±2.91)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批号:2018年审(22)号]。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第9版)》中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标准[7];临床表现为明显的咳嗽、咳痰、气促、憋闷等症状,经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45 mmHg、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PaO2)<80 mmHg、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90%,存在慢阻肺病史,经本院诊断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
排除标准:存在肺结核、肺部肿瘤、哮喘等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罹患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呼吸道结构异常、精神类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等严重病症,处于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氧疗。给予患者文丘里面罩吸氧(型号:YF-XL),吸氧浓度控制在40%及以下,吸氧流量通常不超过2 L/min,每日吸氧时长共10 h,持续干预1周,查看患者血氧及肺功能水平,若仍存在缺氧状况则需继续干预,直至患者摆脱呼吸困难、缺氧状态。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①系统:使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型号:H-80M);②操作:设置仪器参数,吸氧浓度控制在40%~50%,吸氧流量为60 L/min,吸入氧气温度控制在37℃左右,吸氧时长共10 h/d,连续干预1周,查看患者血氧及肺功能水平,若仍存在缺氧状况则需继续干预,直至患者摆脱呼吸困难、缺氧状态。
1.4 观察指标
①干预前后抽取各组静脉血液(约5 mL),比较两组PaCO2、PaO2、SpO2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
②干预前后,对比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对比
干预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SpO2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对比()
组别对照组(n=36)研究组(n=36)t值P值PaCO2(mmHg)干预前54.52±3.41 54.56±3.39 0.050 0.964干预后50.98±3.13 46.71±2.94 5.966<0.001 PaO2(mmHg)干预前71.23±4.98 71.19±5.14 0.034 0.973干预后78.62±3.88 83.25±3.59 5.255<0.001 SpO2(%)干预前83.41±4.19 83.36±4.23 0.050 0.960干预后93.45±2.67 96.98±2.51 5.780<0.00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肺功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组别对照组(n=36)研究组(n=36)t值P值FEV1(L)干预前1.12±0.24 1.11±0.27 0.166 0.869干预后1.38±0.39 1.79±0.61 3.398 0.001 FVC(L)干预前1.38±0.31 1.33±0.36 0.631 0.530干预后1.54±0.44 1.88±0.53 2.962 0.004 FEV1/FVC(%)干预前55.49±5.24 55.42±5.21 0.057 0.955干预后74.08±4.39 79.79±4.04 5.742<0.001
3 讨论
研究表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重症率高,干预难度较大,患者干预周期相对较长,氧疗可加快患者症状消退、肺功能水平的恢复,故临床上应加强对此疾病氧疗工作的重视程度[8]。而常规氧疗虽应用广泛、临床推广时间较长,但总体氧疗效果难以满足当下临床的干预需求[9]。经调查,经鼻高流量氧疗在常规氧疗基础上提高氧流量、氧浓度,且利用鼻塞导管方式输送氧气,有利于形成气道正压,促进肺泡开放,提高氧气利用率、通气量[10]。因此,研究经鼻高流量氧疗的应用效果,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意义深远。
经学者研究显示,相比于传统氧疗方式,高流量氧疗可加快慢阻肺患者缺氧状态的改善,提高其血氧水平,促进其肺功能的恢复[11]。为进一步验证学者的观点,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干预后,研究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SpO2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示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氧疗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下,患者血氧状况更优。与柴书坤等[12]实验结果较为相似,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氧疗前PaCO2[对照组(56.84±6.57)mmHg vs 试验组(57.62±6.07)mmHg]、PaO2[对照组(54.28±4.87)mmHg vs 试验组(55.42±4.95)mmHg]、SpO2[对照组(58.04±1.95)%vs 试验组(58.01±2.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CO2水平(50.23±2.18)mmHg低于对照组的(52.87±3.14)mmHg,PaO2(67.85±2.54)mmHg高于对照组的(61.31±4.26)mmHg,SpO2(97.31±0.45)%高于对照组的(93.01±4.20)%(P<0.05)。原因在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的改善与其对氧气的摄入量、利用率有关,当患者同样时间段内氧气摄入量更多,摄入的氧气浓度更高,肺泡通气量增加,则其输送至血液中的氧含量相应升高,导致PaO2、SpO2指标水平提升,PaCO2水平降低;而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氧疗方式,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肺部对氧气的摄入量,但摄入的氧气浓度在40%及以下,浓度偏低,且供氧流速最高不超过2 L/min,氧气流速较为缓慢,致使患者一段时间内摄入的氧气量、氧气浓度相对更低,故其肺泡通气量较低,血氧等相关指标水平改善幅度不显著;与对照组不同,研究组主要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作为相对先进的氧疗方式,其吸氧流速在6 L/min,氧浓度控制在40%~50%,可见,此干预方式对于患者的氧气摄入量、摄入的氧气浓度明显更高,进而使得患者一段时间内肺泡通气量更高,使其输送至全身血液中的氧分子含量增加,有利于改善其SPO2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与赵艳歌[13]的研究选取83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使用常规低流量氧疗,试验组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后,实验组FVC、FEV1、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P<0.05)的结果一致。表明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肺功能改善情况更佳。这是因为:肺功能指标的提升与患者肺部自主通气能力的增强密切相关;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氧疗使用文丘里面罩吸氧,使得部分患者难以充分利用供应的氧气,使部分氧气在患者鼻咽部死腔中滞留,导致总体供氧效果不理想,患者肺功能改善速度缓慢,肺功能指标水平提高幅度不显著;而研究组接受的经鼻高流量氧疗,通过鼻塞导管将高浓度、高流量的氧气输送至患者在呼吸道,有利于直接减少患者鼻咽部解剖死腔,且高流量氧气更易形成气道正压,对其鼻腔进行机械性支撑,降低吸气阻力、难度,促使肺泡开放,提高患者肺部氧气通气量,并为患者提供较为稳定、浓度较高的氧浓度,有助于促使其肺部功能的恢复,进而增强其肺部自主呼吸能力,改善肺功能指标水平[14]。
相关研究显示,在经鼻高流量氧疗下,高流量、高浓度的氧气供应可使患者尽快摆脱缺氧状态,提高并稳定其血氧水平,促使其身体组织器官获取充分的血氧供给,加快其呼吸系统组织器官功能的恢复速度,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加速自主呼吸能力的提升,进而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长,随之干预时间的推移,患者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致使因肺功能障碍所致的咳嗽、咳痰、气促、憋闷等症状逐渐消退,有利于提高其病情转归速度,缩短其住院时长[15]。
综上所述,给予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鼻高流量氧疗,可较好地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提高其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