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久久为功,小卡片惠及大民生

2023-12-04刘俊良

中国社会保障 2023年9期
关键词:社保卡专班一卡通

■文·图/本刊记者 刘俊良

在浙江,可以见到绿水绕青山。郁郁葱葱的高山激发人们攀登的欲望。浙江省人社部门正在攀登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这座山峰。他们相信,在山顶等待他们的将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长三角专班:加强“一卡通”协同建设

自2020 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后,浙江省牵头与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成立长三角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专班。

浙江省作为牵头省份,率先行动起来,在宁波等地进行试点,重点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领域实现突破。

2021 年9 月,在宁波的中国港口博物馆入口,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组成的长三角社保卡“一卡通”调研组手持各自区域的社保卡,刷卡入园。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数据资源科科长潘明俊告诉记者:“当时组织调研时,我们特别强调要带上本人的社保卡来体验,而不是在现场用‘测试卡’,就是想告诉大家,‘一卡通’可以实现。”

经过这次调研,三省一市看到了“一卡通”的实现路径,凝聚了执行共识,长三角专班的工作进入快速推进期。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查看“一卡通”监控大屏。

2022 年,长三角专班的成员单位由9 个拓展至22 个,新增三省一市的交通、文旅、银联等部门。同年4 月,长三角专班印发《关于扎实推进2022 年长三角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任务的通知》,构建了“年初有任务、每月有调度、工作有协商、年底有总结”的工作体系,加快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同年9 月,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同步审议通过《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为长三角区域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提供了法治保障。

今年5 月,长三角专班印发《2023年长三角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专班工作方案》,目标是推动实现长三角区域全部国有图书馆、国有博物馆、A级旅游景区支持全国社会保障卡(含电子社会保障卡)使用,进一步增加持社会保障卡享受门票优惠的旅游景区数量;加快发行加载交通联合功能的第三代社会保障卡;推动长三角部分地区率先打造涉老同城待遇用卡场景。

目前,长三角“一卡通”建设实现了“政务一卡通办”,长三角人社、公安、民政、财政等领域的部分政务事项支持凭卡办事;实现了“交通一卡通乘”,支持群众持加载交通联合功能的社保卡,通乘全国300 余个城市(含长三角所有城市)的地铁、公交;实现了“文旅一卡通游”,长三角2707 个文旅场馆支持凭卡游玩;实现了“补贴一卡通领”,长三角人社、教育、民政等领域的待遇补贴通过社保卡直达个人;实现了“医保一卡通结”,长三角41 个城市,2.1 万家医疗机构、3.6 万家药店支持凭卡就医购药。

温州:推进高校和体育领域“一卡通”

除了长三角专班的工作,浙江也成立了省级工作专班,在实现一卡通办、一卡通乘、一卡通游等场景应用的基础上,鼓励各市、县积极创新,从小切口入手解决大问题,逐步将社保卡推向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场景。

在温州大学茶山校区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记者见到了暑期留校的大三学生潘田心。

潘田心是位有心人,早早就开始关注与就业有关的信息。在一次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她从老师那得知了“学社里”平台。潘田心通过“我的温大”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访问“学社里”平台,生成了“口袋档案”,包括教育信息、荣誉奖项、校园经历、相关证书等信息。

“就业简历可以基于‘口袋档案’一键生成,其中的教育信息、荣誉奖项、资格证书、工作经历能够得到学校和人社部门的官方认证。”潘田心告诉记者。

在潘田心的电子简历上,记者看到了有“高校认证”和“官方认证”字样的“红色印戳”。

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主任金浩勇告诉记者:“‘学社里’平台以社保卡为载体,通过共享大学生学历、经历、荣誉、技能等33 项数据,生成多维度的个人就业‘口袋档案’,实现个人信息一键认证、推荐岗位一键匹配、快速应聘一键投递。”

“学社里”平台由温州市人社局、瓯海区人社局基于社保卡联合开发,在温州大学进行试点,除了可以生成简历、求职就业外,培训机构还可自行发布培训信息,并通过系统实现职业培训需求精准配置;聚焦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周期,形成涵盖实习补贴、就业补贴、创业补贴等12 项补贴的“政策清单”,系统自动匹配大学生情况生成专属个人的“福利清单”,一键了解申领信息;实现社保卡与高校门禁实时对接,让市民能够享受高校内部的教育和公共设施资源,比如参加公益讲座培训、参观特色场馆、使用体育场地等。

在温州,当地还积极推动社保卡在体育健身领域的应用。

打开“浙里办”App,搜索“温州社保卡”,点击进入就可以看到领取体育消费券的专区,里面有满1500 元减300元、满1000 元减200 元等大面值消费券,还有满100 元减20 元、满50 元减10 元等小面值消费券,每周五上午10 点准时开抢。

温州城市一卡通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林逸介绍,抢到消费券的温州市民可在市区定点体育场所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持社保卡消费可享受优惠。

在佳鑫保龄球馆,朱先生小跑数步,挥臂扔出一球,只听“砰”的一声,保龄球全部应声倒下,朱先生的脸上露出一丝喜悦。朱先生经常到保龄球馆运动,每周要来四五次。

“我刷社保卡付费,有消费券可以抵扣。”朱先生说,“现在参与抢券的人多了,我每周五需要提前调好闹钟做准备,大面值消费券往往不到1 分钟就抢完了。”

“7 月份有37 位顾客持社保卡到店消费。持社保卡消费有补贴,为场馆增加了顾客量,也增强了顾客与保龄球馆的黏性。”佳鑫保龄球馆经理白希祥说。

林逸向记者介绍,在温州,像佳鑫保龄球馆一样的签约定点体育健身商户有89 家,共92 个消费点。

丽水:打造居家养老“一卡通”平台

与温州市不同,丽水市拓展社保卡应用场景创新,将目光瞄向了老年群体。“七普”数据显示,丽水市的常住人口中,2020 年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53.2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21.24%,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54个百分点。面对老年人口多且存在待遇多申领难、服务多结算难、慢病多管护难、意外多急救难、携卡多出行难等实际问题,丽水市探索建立居家养老“一卡通”平台,搭建了待遇一卡智享、居家一卡智养、慢病一卡智护、意外一卡智呼、出行一卡智助5 个核心应用场景。

走进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永远是朋友》的歌声从活动室里传了出来:“朋友多了春常留,以心相许,心灵相通,让我们永远是朋友……”老人感情真挚,唱出了“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况味。

76 岁的叶碧梅曾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家住鹤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附近,平时经常到这里参加活动。头发已经花白的她,用起智能手机还很熟练。“像我这个年纪,还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可不多。”叶碧梅一边说,一边打开“浙里办”App,找到了居家养老“一卡通”平台,点击进入“政府各类待遇补贴”。手机显示,今年1-8 月,她已享受养老待遇61600 余元。“每个月我会在这个平台查一查养老金有没有到账。”叶碧梅说。

叶碧梅用到的就是居家养老“一卡通”平台的待遇一卡智享应用场景。除了养老待遇,丽水市目前已有610 项待遇补贴通过社保卡发放。实际上,为了实现待遇一卡智享,丽水市打破人社、医保、卫健、民政、公安等部门间的壁垒,构建卡应用数据归集共享体系,实现身份核验、一键退休、无感认证等多项功能,确保资金快速直达且避免重复享受。

鹤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具有多重角色,一方面这是一家养老机构,有22 张床位,其中有18 张护理床位,主要用于接收失能失智的老人。老人可以用社保卡办理入住。另一方面这家养老机构也对外开放,附近的老人可以到这里就餐,刷社保卡享受助餐补贴;机构的护理员也可以上门为附近参加长期护理责任险的老人、“爱心卡”认定的老人提供护理等服务,这些分属医保、民政不同部门下的政策服务项目,只需一张社保卡就可以结算,实现居家一卡智养。

丽水市人社局社保卡中心综合科科长周爱群向记者介绍,这些需求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居家养老“一卡通”平台实现了人社、民政、医保等部门政策的高度衔接,并充分整合社区、护理、养老等多种服务机构资源,根据场景、领域的不同,延伸开发不同的应用入口,以支撑各种应用场景落地。比如,智慧餐务平台支持老人持社保卡就餐;“一卡通”服务管理系统支撑护理人员上门提供助洁、助浴、助医等全方位服务。

此外,在慢病一卡智护方面,丽水市打造就医、体检、慢病管理健康链,涵盖全市22 家二级以上医院、636 家基层医院、46 家体检中心,提供体检预约、健康管理、慢病监控等场景的“一卡通”服务。在意外一卡智呼方面,整合多部门和社保卡基础数据,构建老年人信用体系,率先在医疗机构开展信用信息共享,为老年人开辟院前急救绿色通道,有效把握救护“黄金时间”。在出行一卡智助方面,老年人凭社保卡实现全市1100 多条公交线路、130 个城市书房、20 个景区、10 个图书馆、9 个博物馆一卡通行。

省专班:健全“一卡通”服务管理体系

浙江省的特色应用实践还在不断丰富:金华市探索将人才服务加载进社保卡,首次到金华就业的大学生与企事业单位(不含参公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1 个月,即可申领“人才银卡”,激活后可在指定店铺进行消费,最高额度达3000 元;宁波市将优质商家签约成为社会保障卡优惠商户,按照统一标准设计统一标牌,并清晰标明社会保障卡专属优惠信息,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丽水市基于社保卡创设“就业创业码”,初步形成了功能一体、用户互补、数据互通的人社服务生态环境,为就业业态分析、就业情况摸底、重点群体帮扶等提供依据。

拓展社保卡应用场景是舞台上的主角,这与老百姓息息相关,能够直接让他们享受到便捷服务和看得到实惠。然而,舞台后的工作也不应忽视——完善服务体系、健全监管机制,这样才能让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行稳致远。

浙江省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专班充分发挥合作银行服务优势,为群众提供在线办、就近办和上门办等服务;制作“一卡通”服务手册并同步上线智能问答服务,归集常见问题解答;建立线上线下投诉建议接收窗口,及时处理群众投诉建议,不断提升社保卡的服务体验。同时,浙江省开展“社会保障卡经办服务规范”和“社会保障卡应用场景建设与接入规范”两项省级地方标准研制,其中“社会保障卡经办服务规范”明确跨区域社会保障卡申领、补换等业务的服务标准;“社会保障卡应用场景建设与接入规范”明确全省政务服务大厅、文旅场馆、交通设施、社区、商户等场所支持全国社保卡通用的建设标准,为全面提升社保卡管理服务夯实基础。

此外,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充分共享20 个部门的用卡数据和27家合作银行的社保卡银行账户数据,建立“一卡通”监控大屏,通过设置19 条业务规则、9 个算法、10 个模型,建立社会保障卡发行、服务、风险监管等智能单元,实时监控全省社会保障卡总体情况,有效避免资金盗领冒领。

不久前,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5 年年底,全省建成业务成熟、服务高效、用卡便捷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管理体系,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卡在全省居民服务领域一卡通用,并建成一批跨区域同城待遇应用场景。目标明确、任务清晰,只要坚持久久为功,从“全省通”到“区域通”再到“全国通”,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社保卡专班一卡通
社保卡遇到问题这么办
交通运输部成立船员换班工作专班
不换第三代社保卡影响待遇发放吗
工作专班何以成为基层新负担?
常州武进区 安全培训实行“专班专培”
全国超140个城市接入电子社保卡
陕西:成立“工作专班”守护脱贫攻坚“安全线”
基于“一卡通”开发的员工信息识别系统
向心加速度学习一卡通
向心加速度学习一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