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河南省南阳市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2023-12-04陈奕儒
陈奕儒
(南阳师范学院 河南南阳 473061)
现今,我国所处的世界经济环境日趋动荡,国际间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在饱受逆全球化趋势、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低迷的压力下,积极探索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寻找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新增量迫在眉睫。全国统一大市场意见的发布,为我国经济发展工作提供了调整思路与优化要求,践行这一思路,实现这一要求本质上需要构建与优化符合新时代经济发展需要的产业布局。
河南省南阳市是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近年来,该市经济阶段性发展缓慢,当前的产业布局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发展新格局的要求仍有差距,亟须优化。本文选取南阳市及临近四省副中心城市——淄博、长治、襄阳、延安,以2018—2022年产业经济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并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对南阳市产业布局优化进行分析探讨。
1 相关概念
1.1 全国统一大市场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国内相关部门早有讨论。中共十九大之后已有两份文件就此概念给出了指导意见,分别是2020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及2022年1月发布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这两份文件与2022年4月发布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意见的核心要领基本一致,都在强调——强化市场对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功能,提高政府部门在构建高效流通市场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及质量。
同时,全国统一大市场强调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要求立足内需,完善制度,构建市场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及执行的协同性,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具体工作目标可从五个角度来分析:第一,从市场角度入手。强调发挥市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我调节机能,利用市场的作用,促进领域间的有效竞争,深化产业分工协作,实现共需互促、高效通畅的国内大循环;第二,从职能部门的角度入手。为实现市场目标,政府各职能部门应优化营商环境,简政服务、公正监管。同时,强调因地制宜,引导各地区清晰定位、发挥优势;第三,从司法的角度入手。强调破除壁垒、降低成本,助力市场发挥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第四,从创新发展的角度入手。明确创新发展、科技升级的必要性,通过政策支持与市场引导,鼓励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第五,从国际化发展的角度入手。强化国内外竞争合作、互联互通,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及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
1.2 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意指不同产业在某一设定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成结构。从静态来看,产业布局是指形成产业的各要素、各部门、各环节,在空间上的部署态势和地域上的组合构成;从动态来看,产业布局强调各生产要素、各产业及其包含的不同企业,为选择最优区位而形成的在地理空间上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产业布局的合理与否会影响当地经济优势的发挥及发展速度;反之,产业布局也会受到当地特有条件的影响。
不同时期的理论分析中,产业布局都与地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经济发展存在阶段性特征,研判地域经济所处的不同阶段是制定持续发展经济战略的重要前提,也是规划科学合理产业布局的基础保障。在相关研究领域,H·钱纳里与罗斯托的理论广受推崇。前者通过构建动态多国模型,将经济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和发达阶段,其中工业化阶段又分为四个时期;罗斯托则从社会生产力角度出发,将经济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本文综合了H·钱纳里及罗斯托的划分标准,针对南阳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及产业布局现状进行研究。
2 南阳市产业布局现状及问题
2.1 南阳市产业布局的发展现状
2.1.1 该市整体经济发展阶段相对落后
南阳市2022年人均GDP为47344元,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6704美元。基于以上两个理论,2022年南阳市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而淄博、长治、襄阳、延安同年度的数据分别为13236美元、12622美元、15718美元、13932美元,均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远超南阳市同期水平。由此可见,南阳市相较其他临近四省副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2.1.2 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侧重不同
如表1所示,2018—2022年近五年的分产业生产总值结构中,南阳市大体表现为第三产业领跑,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占比最低的情况;而其他四省的数据均为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最大,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依次减少的结构。此外,通过观察该时期南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可以发现,其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居民服务等服务业组成,这些行业大多呈现出替代性较高、经营技术要求较低的行业特点。
表1 2018—2022年各市三产比重均值 (单位:%)
2.1.3 该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进一步聚焦南阳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发现,该市县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大部分县区处在工业化后期阶段。其中,西峡县近五年经济增速平稳提升,正在向后工业化阶段迈进;但镇平、方城、南召三县人均GDP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工业化中期。
此外,该市县区细分产业分布显示,大多县区第一产业有着先天优势;第二产业多以第一产业物资为基础展开配置,但大多为产品的初级加工制造,而非创新技术,也缺乏成熟的纵向产业链条;第三产业同质化明显,缺乏特色优势。
2.2 南阳市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2.2.1 现有产业布局和当地生产要素资源存在错配现象
南阳市现有产业布局无论是整体还是分县区,都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二、第一产业次之的结构状态,且主导产业中大多数都为可替代性较强、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的细分行业类型,但当地生产要素资源优势恰恰相反。由此可见,当地三次产业结构与实际要素资源存在错配现象。
固然,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关系着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快慢。但凡事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政策,一味地追求经济高层次、快节奏发展很可能导致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这也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因地制宜、深化产业分工协作的要求不符。因此,南阳市在产业布局方面还应更多地结合当地实际物产资源、生产要素进行规划改进。
2.2.2 当地产业优势不明显,标准化建设仍需加强
产业优势的发挥对区域经济持续稳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南阳市当前的产业特征表明,该市缺乏对该角度的深耕细拓,同时尚未形成标准化的行业规范。下文以南阳市月季产业与艾草产业为例进行分析。
南阳市拥有全国最大的月季生产基地,同时也保存有全国种类最多的月季种质资源,2019年当地打造了全球面积最大、全国品种数量最多的月季专类园——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当地政府对月季产业的投入可谓不遗余力,但该产业的经济贡献差强人意。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该产业的销量对南阳市整体生产总值贡献率仅为0.7%,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4.1%,当地月季产业投入产出比未达到预期效果。此外,国内月季花生产基地除了南阳市之外,还包括江苏沭阳、山东莱州、云南昆明等。由此可见,南阳市月季品牌在市场中有一定的可替代性,行业影响力度有待提高。
当地政府对该产业的定位主要在观光旅游、外销或出口。前者强调的是游客的综合体验,这就会涉及餐饮、交通、住宿、景区建设等诸多环节,这些环节都需要根据统一的经营标准协调分工、打造独具一格的观光特色,孤立的园区打造并不能完全承接旅游这项产业功能;而外销与出口则要面对更加严格的国际市场竞争,花卉行业本身的体量规模就较小,且对时效性要求极高,若不能形成主导性的核心竞争力,其经济贡献力度将更加微乎其微。目前,当地月季产业投入产出比未达到预期,从侧面可以反映出该产业日常管理存在一定的隐患,市场竞争力较弱,对于行业的影响力度也不够强劲,一旦市场环境和产业标准发生调整,就很难在第一时间做出改变。
南阳市政府相关资料显示,该市艾草全产业链注册企业超千余家,分别涉及生产、加工、销售、服务诸多环节。此外,南阳市艾草还打造出“仲景”“宛艾”等相关品牌,注重艾草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虽然当地艾草产业颇具规模,但产业组织“散、小、乱”的特征较为突出,相关部门并未引导企业遵循标准化的规则进行产业发展,这与湖北蓟艾的规模化生产、龙头企业辐射有所不同,这一差距直观反映在产品价格上。2023年8月农业数据显示,蓟艾的均价基本保持在7~9元/斤,最高价可达14.8元/斤;而南阳市艾草的均价则多在4~6元/斤,最高价仅为6.5元/斤。由此可见,在市场认可度上,南阳市艾草并不占据优势。
此外,还有其他诸如南阳黄牛肉产业、镇平县玉雕加工产业、西峡县猕猴桃产业等,也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着产业优势不明显、缺乏统一的标准化规则,被动承接市场竞争的困境。如今,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下,强化产业优势、推进产业标准化建设对南阳市的经济发展刻不容缓。
2.2.3 主导产业存在同质化现象,与统一大市场偏离
主导产业是指在较长时间内支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因而必须是有发展前途的、代表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类型。区位商为确定该类型提供了很好的量化标准。
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一般而言,以1为临界点,某特定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则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有着较强的外输生产能力;若区位商小于或等于1,则该产业是自给性部门,市场竞争力弱。其公式为:
式(1)中:LQij为i地区j产业的区位商,Lij表示i地区j产业的产值或就业人数,Li表示i地区总产值或就业人数,Lj表示背景区域j产业总产值或就业人数,L表示背景区域总产值或就业人数。LQij值越大,越能说明i区域在生产和发展j产业方面有优势,j产业即为研究i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和产品输出部门。
由表2可知,南阳市分产业结构中仅有第一产业的区位商连续四年均大于1;第三产业细分项进一步显示,除了批发与零售业的区位商均值较高外,其他第三产业细分行业的区位商大多小于1。由此可见,南阳市近四年第一产业优势较为明显,且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第三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更多表现为自给性功能,产业的辐射能力不强。
表2 2018-2021年南阳市产业结构区位商阈值
综上所述,该市主导产业对区域间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弱,产业布局未协调规划,产业趋同现象明显,这样的产业特征容易导致区域经济恶意竞争,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加大,造成生产要素资源的内部消耗过大。同时,该类产业布局偏离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发展要求,也不利于建设良性循环的市场环境,长此以往当地经济状况可能更加落后闭塞,在全国各地区、各产业的市场竞争中失去发展活力。
3 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南阳市产业布局优化的路径探讨
3.1 因地制宜开发资源,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在进行产业布局时,相关部门应该注意因地制宜,坚持市场引领,结合南阳市的主导资源,挖掘优势产业,开发核心产品。同时,各级政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产业布局的主要原则,根据南阳市经济水平、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结合临近四省副中心城市的先进经验,进行科学规划。
总体布局目标应实现统筹协调南阳市当前各类产业间、各县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情况, 针对错配的产业布局形态,尽快对三次产业进行规划调整,努力打造协调、健康、稳健的经济社会发展局面。
3.2 深挖产业优势,制定标准化产业机制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离不开市场主导、政府协调,这就要求南阳市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打破市场之间的分割与区域间的保护主义,形成可在全国市场内统一施行的制度与规则,从而实现生产和商品要素在全国更大范围内自由、高效、公平贸易的新局面。针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项要求,制定符合当地实情的合理化、标准化机制,推动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同时,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注意挖掘产业优势。并根据现有优质企业、优势资源进行定位,坚持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大原则,锚定发展方向,推进产业优化。
3.3 厘清主导产业,推进产业升级改造
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健持续与否,很大程度上可从当地主导产业的经济功能力度进行判定。南阳市应协调分工,尽快厘清主导产业,推进产业的升级改造,形成良性循环的市场竞争环境。
3.3.1 丰富农业基础,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南阳市应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三次产业合力发展。对252家市重点龙头企业加强政策与资金支持,形成统一的行业规则,推动当地农产品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挖掘县区农业特色,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时,辅以农业产业链条化支持,打造高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
3.3.2 优化传统工业,着力推动新兴轻工业产业集群
南阳市作为中原城市群重要的节点城市,可积极依托综合运输通道,充分挖掘原有轻工业基础,优化传统加工、制造工艺,把握产业变革方向。以南阳防爆、南阳二机厂、南阳中光学企业为例,相关部门应鼓励引导企业在相关领域深耕细拓,加强与周边省市的产业链接,实现共需互促、高效畅通的国内大循环局面。其他诸如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积极研究、深化发展,打造新兴轻工业产业集群。
3.3.3 立足实际,择优发展现代服务业
在统一的市场标准与规则建设中,打造有个性的现代化服务业尤为关键。南阳市应结合本地优势资源,立足实际、扬长避短,挖掘特色产业进行现代化服务业的构建。并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结合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此外,可依托当地的中医药优势,结合自然资源,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健康养老产业。
4 结语
综上所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提出,为今后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南阳市应主动融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浪潮中,加快产业布局的优化改革,升级产业结构、发挥特色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畅通流动,助力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