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题驱动 促知识生成
2023-12-03耿刚
耿刚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急于求成,习惯直接将现有的知识、经验等讲授给学生,不注重知识生成过程,使得学生很多时候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实际上,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经历新知识的生成过程,充分挖掘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掌握数学研究方法,让学生获得终身學习能力.笔者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一课为例,谈谈对生成性教学的一点拙见,供参考.
一、课堂实录
1、情境引入,以旧换新
设计意图:教师着力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索把握数学的本质,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本环节,教师以生活情境为背景,鼓励学生根据现实情境提出问题,以此自然引出本课研究的主题—点到直线的距离.
2、自主探究,生成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公式生成过程,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探究的乐趣,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探寻不同的推导方法,以此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推导过程中,通过分类与整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培养的思维的严谨性和深刻性,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3、公式运用,深化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公式,让学生体会用代数问题解决几何问题的优越性,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意识.在此过程中,教师重视呈现学生的思考过程,这样既可以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达到规范解答的目的,提升学生解题技能.
4、归纳总结,知识升华
二、课堂反思
1、创设有效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为了淡化数学知识的抽象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教师不妨从教学实际出发,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思考、交流,鼓励学生自主提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思维活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重视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一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问题,发展学生数学素养.
2、创设有效问题,落实“四基”“四能”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诱发思考的内驱力.教学中,教师应切实从教学实际出发,创设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经历知识形成、发展、应用这一完整的数学认知过程,以此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促进“四基”“四能”的落实.本节课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自主推导公式、应用公式,通过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3、关注生成过程,促进思维发展
数学教学其实质是数学思维的教学,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概念、公式等基础知识教学中,若教师忽视知识生成过程,把精力放在这些基础知识的应用上,那么将错失许多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素材和时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过程,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以此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得以开花结果.
总之,数学教学不是单一地传授,而是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