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在高校美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023-12-03张纹源张一驰
张纹源 张一驰
摘 要:美术基础教育是高校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长期以来都是以西方传统的写实素描为主,该体系下的训练模式虽有一定科学性,但并不完美。我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度,同样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但高校的美术基础教学中却缺乏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相关内容。对于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学习不仅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还可完善现有的美术基础教学体系,扩展美术基础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从美术基础教学出发,探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学习的意义和具体的课程实践方法,有助于完善现有的美术基础教学体系。
关键词: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素描;基础教学;高校美术教育
随着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美术基础教育的变革需求日益增强。素描教学一直都处于美术基础教育的核心地位,如何让素描教学更加符合当下社会需求的同时,又让美术学科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素描教育虽源自西方,但其是我国高校美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我国的高校美术基础教育从效仿到结合,历经多次教学变革,试图在西方绘画体系中融合中国的传统艺术概念。但无论基础教学如何变革,都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由“技”入道的方式,仍然一味地注重描绘能力和再现写实技巧,并以此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在意识里形成了空间、结构、比例等条框,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发展。美术基础教学的变革与发展,应该从我们本土的艺术文化中去汲取营养。
一、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融入美术基础教学的必要性
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有着独树一帜的艺术形态。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同样悠久的中国美术,诞生了丰富的美术资源宝库。遗憾的是,我国的学生从升学考试到进入高校学习,一直都局限在西方的美术教学系统之中,与中国本土的优秀传统艺术形成一定程度的割裂。如果能在基础阶段的教学中就引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相关训练,则能够打破全盘西化的素描基础教学,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传统艺术接轨,消除美术教育与本土艺术之间的隔阂。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创作思维模式不同于西方。相较于西方以科学的方式表现形象的手法,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则注重画者对形象的感悟,注重从精神入手去表达形象,追求以形写神的表现方式,这也正是目前我国基础素描教学中所欠缺的内容。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传统造型观与西方艺术造型观有较大的差别,我们无法判断将哪一种作为教学方法更合理,也不能确定哪种造型观最适用,因此应该各取所长,将二者融合,探索出一条更全面、更适配的教学方式。学生长期以来学习的都是以光影调子表现形体空间的素描方式,这样的素描学习注重观察,强调严谨的造型,侧重锻炼学生的客观表现能力。这样的造型技巧应延续至大学课程中,作为基础教学的深度训练。与此同时,应融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相关训练,让学生在表现手法和表现思维上学习中国传统的造型观和审美观,作为基础教学的广度训练。在美术基础教学中使深度训练结合广度训练,二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二者融合的美术基础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在训练中丰富学生的表现手法,深化学生对造型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和建立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二、中国传统造型观建设
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引入,重点是在认识上引导学生。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不同,中西方的思维模式和精神追求有着较大的差别。西方素描教学几乎都在教导学生如何客观地对自然进行“再现”,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成长的学生,很难理解中国传统绘画对客观世界的“再造”。中国的艺术发展与中国的哲学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的哲学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中国古人自学习的开始就以哲学为主,其目的并不是实现现实知识的增长,而是获得精神层面的提升,超越现实世界的道德价值。在如此的思想体系中,中国传统艺术从一开始就忠于创作者自身的精神世界,表现出意象的造型方式。在中国绘画和雕塑中,也体现出重“意味”和“气韵”的表现,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更是将“气韵生动”作为评价艺术的首要标准。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抽象的、精神性的东西格外关注。在对人物的描绘中,传统造型艺术则更加关注描绘人物的“神”,即人物的精神、性格面貌等特征,而不仅仅止步于“形似”。脱离形象表达的精神世界是虚无的,如果只关注形象本身,必然会失去对精神的表现。
三、美术基础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直观性教学
1.感受直观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这样的艺术创作自然离不开观察。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训练中,我们首要讨论的就是如何进行观察。西方传统的素描训练非常注重观察力的培养,这与西方人崇尚严谨科学的态度保持高度一致。分析式、理性的观看模式奠定了西方自然主义绘画的基本路子,由此,西方素描往往画的就是人们可以直接看到的事物。然而对中国古人而言,重要的不是看到了什么,而是感受到了什么,其作品表現的多是对事物的理解。黄公望晚年寄情山水,隐居富春山时深深喜爱上山中的幽雅之美,故整日于山中静坐,每遇胜景便取出笔墨即景写生,历经数年的深切体验,终将这番美景绘成他心中的《富春山居图》。在中国古人看来,绘画是一种精神性活动,其精神感受以形象为寄托。我们今天在寺庙里看到的壁画或雕塑,都能给人带来无比震撼的视觉感受,其之所以能够具有如此感染力,是因为它们不单单是一个形象,还蕴含了创作者心中虔诚的信仰,体现了他们崇高的精神追求。在进行创作前的观察时,首先需要将理性悬置,即将一切分析性的观察暂时抛开,把直观的精神感受置于首位。要在学生在画画之前养成一个习惯,即在观看时,不马上进入“打量”的理性分析阶段,因为这样的理性只会让人陷入对表象的观察。学生应该用心与对象进行交流,感受形象本身的魅力,体会形象带来的视觉感受。
2.表达直观
当学生试图用光影结构去表现经典造像时,总是难以表现出天王的勇武和神力以及佛陀的崇高仁厚,无论形体表现得多么准确,但总觉得差点意思,在直观感受阶段感受到的精神性没能体现在画面上,总觉欠些火候,不够传神。这是因为在绘画表达阶段,固定的手法、模式化的步骤等会消磨我们在观察阶段的直观感受,每个过程都会削弱对形象感受的表达。
因此,绘画表达需直观,抛开过程,直入主题。为此,我们需改变以往的作画习惯,尝试找到“精神性”的感悟,体会形象所带来的视觉感受。在对经典的造像进行表现时,应从视觉感受中最敏感的地方入手,这种感受也就是我们要表现的核心。有了表现核心,对人物后续的具体细节描绘也就有了方向。任何一个局部或细节的表现都应该具有这样的“感觉倾向”,从而使整体形象具有相应的精神性特征。在直观表达的训练中,一开始就要从最有表情特征的地方入手,比如眉目的动态、眼角和嘴角的姿态。在画面中用最直接的方法描绘这些姿态,抓住这些姿态的走势,也就抓住了基本的形象特征。当我们习惯于“感受形象”和对“精神性”的捕捉,我们的视觉就会开始变得敏感起来,乃至于在处理发丝的时候,都会有意地顺着其精神特征去表现。这样的训练更有利于实现主客体的统一,在主体中建立对客体的主观把握,做到有的放矢。
(二)线性的表达
在直观性的方法论基础上,线性的表达成为必然选择。早在远古时期,人类便使用线条在洞穴里进行绘画。线是最直观的表达方式,也是最直接、不夹杂中间介质的表达,其走势完全随绘画者的心意而行。中国艺术讲究书画同源,书法与绘画都是以线为基本载体。在书写的过程中,人随着思想的变动带动笔尖,形成诚挚且敏感的笔画形式。中国绘画亦是如此。中国的传统雕塑具有极强的绘画性,如果我们把古代的雕塑用线的方式表现出来,便会得到一幅生动的白描作品。在这些雕塑中,物体的边缘、形体上的衣纹及装饰物等都能以线的形式表现出来,立体的形体之上同时存在着平面的构成美感,造就了东方艺术的一大特色。
在中国传统雕塑的写生训练中,线性的表现必不可少。当然,应减少对工具和手法运用的限制,尽可能以包容的态度鼓励学生尝试各种材料,结合材料的特性去表现相应的形象特征。铅笔、碳条、毛笔等工具可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和样式。在对形象展开直观感受之后,线条应是最简便、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其对于感受的表现也最直观,完全可以从最敏感的局部开始,通过线性的语言进行直接表现。线条的走势会对视觉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就像音符一样,会让观者产生情绪涟漪。中国传统造型艺术重在对“意”的传达,所以在对形象进行表现时,应重表现而非描绘,对传统造像的表现不必像写生素描石膏那样追求形体的准确,允许一定程度的不准确,甚至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感受而进行一些主观性的形变,但要做到“达意”,即意味的表达要充分。
(三)整体思维
中国人自古就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如《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同一根源下的产物,所有事物都具有共通性。自然、社会和人都同属于一个整体,这是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模式,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之一。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体思维。”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表现出鲜明的整体性。
在绘画中,画家注重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山水之下的人或房屋都隐匿在自然之中,浑然天成,突出强调山脉的整体姿态之美,着重表现山水、天地与人的和谐关系。同时,山水画中讲究的势、脉络等与人的气脉贯通相一致,在人身上注重动势的传达、力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传统造像也是如此,造像的视觉形象更加突出自然的整体属性。在寺庙或石窟中,造像与壁画相结合,构建一个完整的场域。在西方雕塑中,石刻是将形体从石头中“解放”出来,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而在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中,石刻是在不改变原本材质特征的情况下,对石头稍加修饰,取其意似,并不做细致的加工和细节的补充,呈现出形象与自然高度结合的形态特征。在这样的“循石造型”中,表达出乍看为石头,细看是具体形象,整体仍是石头的感觉。对形象的表现不刻意突出其局部的特征,而是强调形象原本自然的形态特征,在塑造的最后階段还原材料本身的属性,这就是整体思维在传统造型艺术中的表现。再如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寥寥数笔横扫纸面,再以线辅之,仙人形象便诞生,其形虽不具体,但意味却表达十足。
教学中,我们应放开对工具材料的限制,即使是沾了铅笔灰的海绵也可当作画笔进行涂抹,后面可再用炭笔或铅笔稍作修饰。在写生中,应鼓励学生找到表现意图,选择最直接的表现方式,直取其意。这个过程中,可以对型准降低要求,毕竟绘画的目的并不在于完全客观还原,画面应该是独立的、再造的。
四、结语
美术基础教学是高校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基础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否决定学生专业能力的高低。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融入是对基础课程的补充,传统造型艺术语言的表达和造型观念应作为基础课程的重点。对传统艺术资源的应用不仅是为了构建一个全新的基础教学体系,也是为了对现有的基础教学方法进行反思。美术基础教学的目标应是增强学生对画面的表达意识,重点在于对学生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看重再现技巧。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学习不能局限于模仿样式,否则便会流于表面,无法深入学习并表现文化内涵,也就达不到传统造型艺术学习的目的。对在一线教学的教师来说,永远不能停止对课程的思考和对专业发展的研究,应追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拓宽视野,从而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曾齐宝.论中国传统雕塑中的塑绘一体[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6.
[2]解启鹏.当代视角下的中国古代雕塑[J].艺术品鉴,2020(34):108-117.
[3]徐少年.高校美术基础素描教与学的思考[J].设计,2016(7):100-101.
[4]司徒立.具象表现绘画基础方法[J].油画艺术,2015(4):21-24.
[5]牛耕田.论将中国传统雕塑引入造型基础训练的必要性[J].陇东学院学报,2014(5):128-129.
作者简介:
张纹源,硕士,信阳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美术学。
张一驰,硕士,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