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草》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023-12-03李钰莹
李钰莹
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1
《观赏草》是面向草业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讲解对象为观赏草(Ornamental grass),即形态美丽、色彩丰富、具有观赏价值的单子叶草本植物[1],包括禾本科、莎草科、灯心草科、香蒲科、木贼科、花蔺科、天南星科菖蒲属的一些植物[2]。观赏草与草坪草等传统的观赏植物相类似,均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并且还是常用的市政绿化植物。区别于传统观赏植物常具备美丽的花朵或奇异的形态,而观赏草兼具“自然的特质”和“低维护的特性”;有别于草坪草应用形态的固定和草种类的单一,观赏草种类繁多,不同品种之间亦存在较大的形态差异,且观赏草无需修剪,尽展其自然形态之美。因此,《观赏草》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体系的建立既与《观赏植物学》《草坪学》等课程有相似之处,又有其独特且值得深入研究之处。
一、《观赏草》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教材内容及教学案例与现实情况差距较大
20 世纪80 年代,观赏草在国外快速发展并形成产业,我国在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引种并进行栽培应用[3]。因此,观赏草在我国应用历史较短[4],相关文字材料缺乏系统性整理,这也使得本课程现有可供参考的教材仅2015 年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观赏草资源学》。该书虽对观赏草的概念、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举例讲解了其扩繁、栽培和养护管理的措施,并对应用、开发和评价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但该书中的部分案例和观赏草种、品种均翻译自国外参考资料,在缺少对应的高清图例和观赏草资源圃实物的情况下,仅通过照本宣科的讲授很难将知识具象化。
(二)传统的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
由于《观赏草》课程中部分内容与草业科学专业必修课《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和《草坪学》有交叉,且与草坪草和饲草相比,观赏草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小,让学生从选择《观赏草》这门专业选修课时就抱有“知识都会,学分好拿”的想法。加之,《观赏草》在三年级秋季学期开课,此时学生大都已经有了考研目标,以《观赏草》作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导师较少,学生们更愿意将有限的时间放在考研科目上。在授课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听课不认真、学习积极性不强;在课堂提问、测验和考试过程中常暴露出观赏草与观赏植物、饲草、草坪草等概念混淆,种植、养护等管理方法混淆等问题。
(三)课程思政内涵不明晰,教学模式有待提高
2021 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强调:“科学选择绿化树种和草种”的问题,以及“节俭务实推进城乡绿化”的问题[5]。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采用乡土树种和乡土草种进行绿化,要根据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生活生产生态需要,合理选择绿化树种草种;要加大乡土树种草种采种生产、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力度,引导以需定产、订单育苗、就近育苗,避免长距离调运绿化种苗;要推广抗逆性强、养护成本低的地被植物;要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该指导意见重点强调了加强重要乡土树种草种资源的收集保护、开发利用和种苗繁育等关键技术和设施的研发。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开展《观赏草》本科课程的教学任务,必须建立起一套独立的、完善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又契合国情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
基于上述问题,并结合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学生的学情及山西省的地理气候特点,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
二、《观赏草》教学改革措施
(一)以山西省为例,分析该地区观赏草的应用特点和乡土草的开发潜力
山西省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和地理因素影响,山西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气温悬殊和昼夜温差大的特点[6]。在《观赏草》课程的本科教学过程中,基于山西省的气候特点重点讲解耐旱、耐贫瘠、耐盐碱草种的选择,建植前基质的调整,降水分布不均时的养护管理措施等内容。
山西省属于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以恒山为界分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两个气候亚带[7]。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为黄土覆盖的典型山地高原,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多样的地形地貌使得山西省的草类种质资源非常丰富[8]。仅以禾本科和莎草科这两个观赏草大科来看,山西地区就有丰富的种质资源。据《山西植物志》记载,山西省拥有禾本科草类资源有65 属174 种,莎草科10属62 种[9];另据《恒山资源植物志要》记载,仅恒山地区的禾本科草就有48 属82 种,其中莎草科7 属19 种[10]。山西省丰富的草类资源,将为本课程中具有地方特色的观赏草的开发、利用提供植物资源保障。
(二)开展乡土观赏草种资源与课堂案例教学的融合研究
根据“科学绿化指导思想”中提出要积极采用乡土草种进行绿化,要根据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生活生产生态需要,合理选择绿化草种的原则,在本课程讲解的过程中,不断启发并引导学生们形成在丰富的乡土草种质资源中挖掘乡土观赏草的意识。
参照《观赏草》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比较乡土草资源与已商业化的观赏草在生物学、生态学方面的异同,让学生们理解观赏草的概念,了解观赏草的范畴,对观赏草的新品开发形成理性的认知。通过不同地区在观赏草栽培、养护及管理方面案例的展示,并对案例所反馈的真实情况进行分析讨论,调动学生储备的知识,将前序学习所积累的《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分类学》《草坪学》《植物保护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得到灵活应用,在多学科知识交汇中使学生能更深刻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乡土观赏草种质资源与实践实验教学的融合研究
在《观赏草》课程中设置实验课,让同学们走进田间进行实地观察,根据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评价并挖掘我国潜在的乡土观赏草资源,达到对课堂理论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带学生们走进森林公园,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诸多潜在植物资源,提升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布置情景模拟作业,引导同学们回忆家乡街头、路口等亟待绿化的场景,自主选择乡土观赏草,设计园林绿化方案、制定建植工程计划、制作养护管理日历等。在本课程中,计划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观赏草》课程本科教学模式
以《观赏草资源学》教材和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始终围绕“认识”观赏草、“利用”观赏草到“研发”乡土观赏草这条主线,建立科学合理的《观赏草》课程知识体系。为避免生搬硬套使用国外案例,我们应拍摄有地域特色的花园、公园、市政道路,以及新农村等绿化建设中的乡土草应用实例,将中国接地气的案例引入课堂。走进绿化企业、苗圃、育种基地等生产一线,拍摄观赏草、乡土草的扩繁、养护、管理实例,将生产一线的案例引入课堂。不拘泥于现有观赏草类型,通过参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人为痕迹较低的自然生境,收集积累潜在的乡土观赏草种质资源,并开展合理的引种工作,逐步完善观赏草种质资源圃,为教学工作提供便利的实践实验场所,将观赏草、乡土草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不断查阅文献资料,及时补充修订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案例库,逐步完善并最终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观赏草》课程本科教学模式。
(五)建立回访机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课程结束后,分两步回访学生。第一步,让每位学生写出对这学期课程的评价,既可以看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馈,又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案例选择的一些看法。第二步,在学生毕业后一到两年后,按就业情况回访学生。一方面,了解继续深造学生对于该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遗憾;另一方面,了解从事草业领域的毕业生对于该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展望。对于授课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部分继续深挖;对于授课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观赏草》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一)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1.美学教育。
2.爱国教育。
3.辩证唯物主义与科学观。
4.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
(二)课程思政建设方法
1.凝练课程思政内涵,将课程思政与理论知识有机融合。从本课程的特点出发,结合案例教学和实地实践教学,系统地讲解了观赏草的美学特征、景观美学价值和形态美的表观评价方法,全面提升了其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将我国的乡土植物资源和观赏草本地应用案例融入现有《观赏草》课程内容,既可增加学生的代入感,又可深化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再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增加课上课下的过程考核,利用情景模拟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自发总结知识,在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进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观,提升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同时,本课程紧密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科学绿化的理念,使国家政策和先进理念融入高校本科专业教学的课堂,以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成为学生理解和领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窗口。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最终达成本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
2.依托多种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依托山西农业大学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观赏草》在线课程,引导学生线上预习、监督学生开展课后复习和拓展学习,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带领学生走进绿化企业、苗圃、育种基地等生产一线,拍摄观赏草,乡土草的扩繁、养护,管理实例;并将企业遇到的困难带进课堂,通过课后讨论等环节,集思广益,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充分利用山西农业大学校内实验基地,建立观赏草种质资源圃,栽种常见观赏草种、品种为教学工作提供便利的实践、实验场所,拉近学生与观赏草的距离。
四、《观赏草》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一)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在课堂表现上,主动选修该课程的人数不断增加,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明显增加,从对观赏草不感兴趣,将牛筋草、虎尾草等杂草与观赏草混淆,到后期主动参与讨论类、育种计划和扩繁计划等设计类题目,学生对观赏草及草业科学的兴趣均得到了明显提升;在考试成绩上,随堂测试成绩随着每学期学习的深入逐步提高,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逐年提高,从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回答问题,到自发细化问题场景精准回答问题,学生也在协助完善课程授课内容。
(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每年组织学生为各自家乡的“乡土”观赏草制作培育方案和推广方案,从开始学生们大多局限在禾草类潜力植物上,如禾本科的黄背草、荻,莎草科的禾叶嵩草;到如今,在观赏草范围里的一些小众植物,如石蒜科的天蓝韭,香蒲科的香蒲,甚至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兰科的绶草等,都出现在学生的方案里。在开放的学习氛围里,学生们的创新能力逐渐得到释放和提升。同时,在连年举办的“观赏草摄影大赛”中,评委们也纷纷反馈参赛作品的摄影水平逐年提高。
(三)增加学生的就业途径
利用教师团队与观赏草的研发单位和扩繁,应用企业建立的关系网,积极为学生提供如北京草业花卉与景观生态研究所、山西晋草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山西海莱生态景观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未来,《观赏草》课程授课内容仍需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完善健全《观赏草》课程知识体系和课程思政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