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类APP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2023-12-02包卫平白莉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网球教学运用策略高校

包卫平 白莉

摘 要:文章对运动类APP发展现状以及高校网球教学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运动类APP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包括将专业教学实践各环节与运动类APP紧密结合、通过运动类APP创设网球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结合运动类APP建立师生交流反馈机制、建立科学可行的运动类APP使用监督机制、利用运动类APP完善高校网球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运动类APP;高校;网球教学;运用策略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Sports App

in Tennis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o Weiping Bai Li

(Baot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Baotou,Inner Mongolia 014035)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its development status of sports APP and tennis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sports APP in tennis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cluding closely combining all aspects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practice with sports APP,creating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of tennis through sports APP,establishing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feedback mechanism combined with sports APP,establishing scientific and feasible monitoring mechanism for the use of sports APP,and improving tennis teaching eval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using sports APP.

Key words:sports APP;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nnis teaching;application strategy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APP已经覆盖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与此同时,快速的城市生活节奏也催生了人们积极运动、健康生活的理念,各类运动类APP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网球作为起源西方的一种球类运动项目,在我国得到了快速推广和普及。此外,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运动类APP应用的场景外延,也为高校网球技能教学优化提供了技术红利。但由于网球起源于西方国家,网球运动在我国受众和推广基础较为薄弱,并且高校网球运动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短板。因此,文章结合当前运动类APP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相关的应用措施,以期在提高网球教学质量与实效方面略尽绵薄之力。

一、运动类APP的特性分析

APP是指手机上的各类应用型软件或应用型插件程序,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快速的移动应用和特定服务。目前,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APP主要被划分为社交、娱乐、购物、运动以及学习等诸多的种类,而运动类APP主要是以指导用户进行运动而设计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提供便捷化运动服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日常时间被工作牢牢占据,许多钟爱体育锻炼的人们没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锻炼,而运动类APP的出现恰恰有效解决了此类问题。运动类APP为热爱运动的城市人群提供了便捷渠道,无论身处何种场景,人们只要打开手机中的运动类APP便可以参加简单的体育运动,为运动人群节约时间的同时又起到了锻炼身心的作用。

2.提供专业化运动指导

据互联网资料统计,我国大众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热情逐年递增,但是大多数人在学习或参加体育运动时缺乏专业化理论指导和科学运动规划,因此导致运动受伤等事故频发。而运动类APP本身具有专业化的理论知识普及和健身功能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没有专业教练指导的缺陷,从而有效降低运动受伤的风险。[1]运动人群可以自行下载运动类APP中的教练视频,按照专业教练规划的健身计划和频次,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开展体育锻炼,进一步优化自我运动技能。除此之外,运动类APP还会推荐专业化的饮食搭配计划和健身周边装备,为受众提供更加科学化的指导。

3.提供社交化运动体验

体育锻炼的趣味性,不仅来源于体育运动本身,也来源于体育运动过程中的社交和互动体验。如果一个人在长期的体育锻炼中缺乏互动性反馈,长此以往将会降低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运动类APP具有天然的社交优势,为广大体育锻炼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可以社交的网络平台。[2]体育锻炼者在运动类APP中可以分享自己的运动经验和心得,找到与自己爱好相同的个人或团体。高效的社交反馈机制可以促进体育锻炼者保持高涨的锻炼积极性,养成长期运动的好习惯。

4.提升体育锻炼积极性

以网球为例,在传统的网球教学模式中,授课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网球相关理论指导,主要是结合教材,采用口头授教的形式,辅之线下的模拟和实训指导,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专业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养成。[3]而运动类APP新颖便捷的信息展现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对大学生养成长期锻炼的习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调查中有80%的学生表示比较喜欢利用运动类APP來进行运动测试。

5.拓展学习途径与渠道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快速迭代,国内各大高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引入了电子课件和互联应用,[4]例如近年来比较火热的慕课、微课平台,都已经取得了优秀的教学效果。运动类APP本身是属于微课的一种,它有效拓展了网球专业学生的学习途径和渠道,也为高校网球教师团队丰富了教学手段。枯燥乏味的传统口授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5]通过调查走访有98%的教师认为,通过使用运动类APP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元形式的电子课件、互动式APP视频可以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掌握更多的网球实操技巧和理论知识,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

二、运动类APP发展现状

运动类APP主要是针对运动爱好者而开发的手机应用,旨在培养和提高体育运动爱好者的运动技巧,还具有辅助练习以及转播体育系统比赛等多元功能。在高校网球教学当中,通过运动类APP可以实时预约网球教练进行辅导,可以联系陪练员进行练习,也可以通过观看网球类技巧教学视频和实况赛事来提高实操技巧。[6]目前市场上的运动类APP细分种类有很多,但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种主要类型。一是偏技能学习类的运动类APP,网球爱好者可以通过此类APP预约场地、寻找网球陪练和指导教练,还可以与物联网人体设备共同使用,来记录追踪自己的运动轨迹和训练频次。第二种是偏视频资讯类运动类APP,使用者可以通过运动类APP实时观看各类顶级网球赛季,下载和学习一些网球专业选手的视频教程。这两类运动类APP共同构成了现有移动应用格局,为广大网球爱好者提供了便捷服务和多元渠道。

三、高校网球教学发展现状

1.学习课时较少 科目重视度不高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我国现有教学体制还是偏向于理论应用型人才培养,国内高校中除了网球专业学生外,大部分网球课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的,整体网球学习课时较少,并且部分学校对于网球课的重视度不足。[7]因此许多选择网球选修课的学生本身基础水平较差,但出于兴趣取向而选择了网球课程,前期授课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正反手击球、发球等技术,但学习课时较少不利于网球课堂长期的教学效果提升和改善。[8]并且部分學生网球课综合素养较低,选择网球课仅仅是为了完成学分,此种学习风气不利于高校网球教学的长期开展。

2.高校网球教育团队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网球最初是由西方国家引入,因此我国高校网球课程教学起步较晚,部分高校网球专业教育团队尚未完善,整体团队师资水平有待提升。[9]相较于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网球本身属于专业门槛更高的一项体育运动,如果授课老师本身不具备过硬和全面的理论储备和实操水平,将会导致整体教学目标与落地效果存在较大差值。此外,现有网球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授课老师需要结合系统化的培训方案,对不同水平阶段的学生群体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狠抓基本功训练,[10]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制定进阶计划,保障学生整体的运动安全性和规范性。

四、运动类APP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将专业教学实践各环节与运动类APP紧密结合

虽然运动类APP本身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渠道、提高锻炼频次,但高校网球专业教学的有序开展还是离不开教师教育主体性的有效发挥。授课老师要将运动类APP等手机运动应用,贯穿到专业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例如,在教学前期授课老师可以借助运动类APP的赛事剪辑、技术培训等课件,来提高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而在教学中后期,授课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下载网上的技巧解析,便于学生练习网球正反手击球、发球等技术动作,网球比赛规则以及裁判手势意义等,在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构建了较为清晰和全面的网球综合素养。

2.通过运动类APP创设网球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运动类APP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运用,既可以丰富网球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手段,又能提高学生的网球兴趣,为他们的网球学习提供帮助。但运动类APP因其自身的局限性,要求授课老师应在网球教学中科学运用和适度运用,线上线下组合运用,这样才能使运动类APP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互相融合,实现高校网球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例如,在雨雪等天气下,不宜进行室外网球课,这时授课老师就可以利用运动类APP进行线上教学,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实时解答;或者在高校无法正常开课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利用运动类APP中的网球相关视频进行线上教学,帮助学生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网球知识学习,提高运动技能。运动类APP可以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有效互补,但在网球混合教学模式下,老师要重视对学生独立学习和训练能力的引导和培养,避免过度使用运动类APP进行教学;老师还要对学生的网球学习进行监督,避免他们长时间沉溺在网络世界中。

3.结合运动类APP建立师生交流反馈机制

良性的网球运动教学模式不应该仅局限在知识的传授和技巧的教学,还应该建立长期稳定的学习反馈和评价机制。运动类APP本身作为应用软件,具有天然的社交优势和应用场景。因此,国内高校在开展网球专业教学时,要学会利用好运动类APP来建立高效的师生交流反馈机制。例如,授课老师可以依据班级或学生水平的维度来建立对应的社群,学生和老师可以在群里实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实操技巧或帮助需求等。与此同时,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也建立了更加深厚的同学情谊,促进了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养成。

4.建立科学可行的运动类APP使用监督机制

移动互联网虽然可以拓展信息获取渠道,但也容易在网络娱乐中因缺乏自制力而沉溺其中,不仅不利于网球的学习还会影响身心健康。虽然运动类APP本身具有很多优质功能,可以有效提升高校网球专业的实际效果和教学水平,但是学生需要在手机端进行运动类APP的操作使用,因此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干扰。为此,将运动类APP运用到网球教学实践时,授课老师作为网球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一方面要严格审查运动类APP中的信息,培养学生正确的手机使用习惯和学习意识,辨别不良信息;另一方面,老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分配使用时间,避免因为学生使用运动类APP沉迷的情况发生,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提高对运动类APP在网球学习中的应用能力。

5.利用运动类APP完善高校网球教学评价体系

运动类APP通常都可以监控和记录学生的网球学习状态,如每次网球课的签到情况、学习进度、训练量、理论知识考试成绩等,而且在学期末都会以汇总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有助于老师更好地对学生的网球学习进行评价。高校可将线下网球课评价与线上运动类APP评价有机结合,客观评价学生在整个学期网球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课程的评价体系,丰富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实现线上与线下评价的有效衔接。

五、结语

运动类APP为高校网球专业教学提供了技术契机和渠道加持,学生可以利用运动类APP自主学习网球相关技巧,也可以通过运动类APP实时预约练习场地和教练,为我国校园网球文化普及推波助澜。高校网球教育也要积极研究探索运动类APP使用方式,要将网球专业教学的内容与运动类APP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化的网球教学指导。

参考文献:

[1]徐海燕.高职院校学生使用运动APP的动机及其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研究——以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体育风尚,2021(3):265-266.

[2]马爱民,秦玲玲,林龙腾,何勇.互联网+APP模式下的高校瑜伽课程教学[J].安徽体育科技,2021,42(1):79-82.

[3]程亮.校园跑APP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研究[J].体育风尚,2021(2):219-220.

[4]谢瑞青.运动类APP对大学生晨跑锻炼行为的应用对策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1):34-35.

[5]张俊娜.运动APP对大学生锻炼意识提升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1):111-112、115.

[6]金小洋,王琪.大學生使用健身类APP的SWOT分析[J].办公自动化,2021,26(2):22-23+32.

[7]傳怡璇.浅析运动健身APP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12):62+61.

[8]巴达楞贵.高校网球体育运动教学的困境和对策探究[J].体育风尚,2020(02):177.

[9]刘徐.基于“运动教育模式”的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教学效果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9.

[10]王国胜.高校网球运动教学推广与发展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0):95、97.

(责任编辑 赵毅彬)

猜你喜欢

网球教学运用策略高校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漫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的重要意义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三维摄影摄像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究
网球教学中传统与现代教学法的运用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