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与资源配置的协同探索
2023-12-02曾繁森
曾繁森
摘 要:预算绩效管理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举措。但从高校的实践层面上看,预算绩效管理在推动资源有效分配,以及资源配置进一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方面,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两者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表现得不明显。本文从实际操作层面出发,分析两者之间的关键制约因素,找出有效应对措施,构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与高校资源配置的互动模式,提出加强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与资源配置的建议,实现预算绩效与资源配置的相互推动、相互融合,建立循环机制,从而推动完善绩效管理全过程链条,切实加强资源调配,为高校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供支持。
关键词:高校;预算绩效管理;资源配置
Collaborative Exploration of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Universities
Zeng Fansen
(Planning Finance Department,Baot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Baotou,Inner Mongolia 014030)
Abstract: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s a key measure to optimiz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unds use.However,from the practical level of universities,the effect of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promoting effec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further strengthening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has not met expectations.The mutual promotion between the two is not obvious.From the practical point of view,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key constraints between the two and finds out the effective response measures,build an interactive mode of comprehensive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universities,realize the mutual promotion and integration of budget performance and resource allocation,and establish a circular mechanism,so a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whole process chain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effectively strengthen resource allocation,and provide support for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ir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and governance levels.
Key words:universities;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resource allocation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高校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高校而言,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要求高校在各个环节树立绩效意识、体现绩效因素,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好、管理好、使用好,在关注资金支出规范性的同时关注资金使用有效性,夯实治理措施,系统性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提升管理效能,有力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阶段,高校发展理念已经由追求高速度、大规模发展转变为追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如何提升经费管理水平、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一个关键措施。经费管理不仅要做到支出合规和资产安全,还要实现“钱花的有效果”,资金使用聚焦到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目标上来,通过预算绩效手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中可以看出,预算绩效管理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反之,借助资源的有效调配能够奖优罚劣,起到正向反馈作用,从而强化绩效理念,进一步支持预算绩效管理的长远执行。
在国家大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大背景下,高校积极落实绩效管理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实践层面上看,高校在实施全面绩效管理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难题,绩效管理实施不够顺畅,得不到各部门的有力支持,绩效评价与结果应用难以有效挂钩,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难以有效建立“预算决策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一、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与资源配置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配置未能有效支持预算绩效管理的推行
高校在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难点与堵点,如绩效目标设定不够具体化、明确化,缺少可量化的指标。绩效运行监控失效,预算支出进展缓慢,远低于序时进度。绩效评价资料难以收集,获取的材料与绩效管理的关联性不强,绩效自评报告关注度不高,对解决支出运行堵点、促进资金提质增效的指导性不强等。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多种多样,没有直接联系,但究其根本是预算绩效管理事项未能得到各方面资源的有力支持,资源的调动和利用不能有效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反映出来的就是院系普遍存在重支出、轻绩效的观念,更注重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而忽视资金使用的效果,院系没有意愿去学习研究预算绩效理论,缺乏全局性、统筹性的综合绩效管理知识与素質,没有动力去全力落实绩效管理事项,预算绩效管理的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二)预算绩效评价结果难以有效应用到资源配置上
结果应用是预算绩效评价发挥作用的核心环节,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落脚点和内生动力。通过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才能推动改进管理、提升效能,真正将预算绩效管理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但从实践角度来考虑,一些看似简单有效的方法,例如将单一项目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资金挂钩,到了高校层面却出现了难以应用的情况。一方面受到绩效目标的设定标准是否统一、建设难度水平是否相当、资金到位时间是否一致等因素影响,直接以单个项目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依据缺乏科学性和信服力。另一方面,出于保障运行、统筹管理等需要,资金分配首要考虑的是保证院系正常运转和完成学校重点工作任务,而单个项目的往年资金使用结果并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从而会出现某一项目以往资金使用效果好却得不到进一步支持、资金使用效果不佳却不能压缩削减的相互矛盾现象。结果应用发生反馈失灵使得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认同度不高,得不到院系的重视,出现应付了事、不愿配合等抵触心理,导致后期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更加不易开展。
二、形成原因与关键因素分析
(一)与业务运行脱节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涉及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决策、事中管理、事后产出等,涵盖了部门职责的履行、发展规划的落实、政策规定的执行、效率效果的评价等多方面的内容。资金收支只是整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由于院系不同程度地存在将预算绩效管理等同为支出监督检查的认识偏差,预算绩效管理被限定为资金收支,与业务关系不大,使得预算绩效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与业务运行各行其是,各类资源对接不到位,表现出来就是绩效目标与业务职能的脱离、指标内容不完整、不规范,缺乏过程监控,失去纠偏时机,评价结果无法应用,未能起到循环改进的作用。
(二)缺乏有效的工作架构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由财政部门组织实施,使得此项工作容易理解为财务部门的内部业务事项。目前,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大多由财务部门独立承担或牵头开展,由于财务核算只是业务处理中的一个环节,整体规划、宏观把握的功能较弱,难以统领全局。因组织资源支持力度不大,预算绩效管理成为财务部门自己的工作,再者与其他部门的考核评定不挂钩,相关职责不清,在充分调动院系配合上有困难,工作推进力度不强,导致其他部门更注重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而忽视资金使用的效果,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难以准确、全面地把握预算绩效管理的重点,造成相关工作质量不高,财力资源配置的效果难以保障。
(三)资源调动方式较为单一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与资源供应的关系大多局限在资金这一个方面,与人力、场地、设备等其他资源的联动、协同不紧密,缺乏全局性、统筹性的综合绩效管理,出现“有钱不会花”“有钱花不好”等现象。项目确定后,实施人员配备不到位,不了解采购、验收、审价、支付流程,缺少相关职能部门的前期配合,不能有效规避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一波三折。资金到位后,其他相关资源调配跟不上,不具备场地、用电、用暖、交通等配套设施条件,导致项目无法落地实施。
(四)技术与信息手段不足
高校经济业务类型多样,预算绩效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事前环节和过程管理,各类信息数据的汇聚与共享不足,导致资源的盲目配置,如一些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未考虑绩效目标的事前评估,在资金到位后才开始研究项目,确定方案的过程耗时较长,论证不完善出现反复调整,严重影响项目实施进展。缺乏信息化手段,绩效运行监控部署不易,如一些部门对项目实施周期估计的不充分,忙于其他事务,未能及时实施,致使支出进度严重滞后。由于技术手段不够完善,无法实时动态掌握项目实施过程,消息传递后知后觉,预算绩效管理与资源的匹配不顺畅,导致监督与促进效能发挥不足
三、协同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与资源配置的措施
(一)立足工作要点实现有机结合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与资源配置涉及的内容非常多,问题表现也多种多样,需要从各种表象中找准核心因素,纲举目张方能理顺各方关系,从源头上做好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与资源配置,高校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目标、要求、任务的重要安排是其中的关键。以高校工作要点作为预算绩效管理与资源配置的衔接枢纽,构建协同模式,将工作目标转换成各个绩效目标,匹配相应的人财物等各项资源,按照工作任务的负责部门构成对应的绩效管理责任部门,在工作中期考核的同时进行预算绩效监控,同步业务实施与绩效调整纠偏过程,将预算绩效评价纳入部门年度部门考核中,形成“工作目标=绩效目标”“业务部门=绩效部门”“工作考核=绩效监控评价”的一致性,由于预算绩效管理与资源配置相互挂钩,两者融为一体,完成工作业务即是预算绩效的推进,院系自然会提升责任意识,充分调动资源,全力推动预算绩效。从而实现预算绩效管理与资源配置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
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层级,将其纳入高校议事机制中,在咨询机构商议经济事项时同步研究绩效目标与资源需求,在决策机构审议决定经济事项时同步布置预算绩效与资源配给,在考核机构确定部门工作成果时同步评定预算实施效率效果,加强业务协同,将预算绩效执行纳入工作督办事项中,通过高校内部监督考核体制,随同业务加大预算执行的跟踪督促力度,根据情况进行定期调整完善与奖励处罚,借助高校原有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全校各部门,形成预算绩效管理的常态化工作方式,构建综合化的绩效管理部门工作架构。
(三)建立资源调配的综合协调体系
构建财务预算和资产管理、后勤保障、审计监督、人事考评等协同会商制度,通过会议列席、集体协商的方式,搭建沟通机制,统筹协调业务实施部门、财务部门、国资部门、后勤部门、审计部门等相关部门,集合资金、人力、场地、设备等各类资源,与教育教学、社会培训、科研服务等工作有效衔接,规避项目实施与资源调配的冲突,实现预算绩效管理与资源配置的一致性行动。加强项目事前、事中的磋商与协调,加强过程管理,为项目执行指定专人负责、设定时间要求,理顺采购、验收、审价、支付等各环节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明确采购方式、合同签订、价款结算、审计方法、结算单据以及解决争议办法等关键要素,加快预算项目执行进度,强化资源配置的结果导向,构建预算执行与资源配置的综合管理体系,推动高校预算绩效与资源运用的精细化管理。
(四)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与资源配置手段
以制度化、信息化等手段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与资源配置,建立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制度,将绩效管理与资源配置融入业务过程中,以业务运行连动绩效实施,以绩效评价带动资源优化。设置预算项目库,改进立项方式,根据发展规划和工作重点来研究项目,根据高校业务性质编制公共指标绩效指标,辅助院系填报绩效目标,提前进行项目申报、项目论证、项目立项,经批准纳入项目库中,资金到位后从项目库中随取随用,给业务实施留出更多时间,加快支出进度。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与采购系统、核算系统、资产系统等进行对接,实时提取与共享业务进展信息,加强预算绩效过程管控,做好资源配置的动态管理。
通过多措并举,从高校的职能职责、任务规划出发,以预算资源为主线、以工作要点为抓手、以议事机制为支撑、以制度系统为手段,贯通业务环节,促进绩效评价与资源配置的有机结合,形成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循环机制,推动高校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毛绮 刘佳.高校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结合机制探究——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背景[J].教育财会研究,2022,(4):17-21.
[2]卓越.基于资源配置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12):123-124.
[3]王晶.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困境及路径探析[J].經济师,2022,(9):66-70.
(责任编辑 朱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