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芳自赏的[痴心]

2023-12-02彭娇敏

课外语文·上 2023年11期
关键词:舟子痴心湖心亭

彭娇敏

★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中,『雪﹄是一个很神奇的意象,很多诗人都在雪中悟情、在雪中表情、在雪中寄情,无惧凛冽的寒风,更无惧冰冷的雪花。他们喜欢踏雪寻梅,赏雪花飘飘,可能有的同学会纳闷,他们为什么这么『痴﹄,居然选择在如此寒冷的天气赏雪呢?柳宗元的《江雪》写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伟人毛泽东对雪也是情有独钟,他在《沁园春·雪》中吟诵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浩瀚无垠的雪景总是让诗人们沉浸其中,这不,明末清初的张岱对雪也有自己的看法。

很多人对张岱其实并不了解,因为很少看到他的作品,但他是明末清初重要的史学家、文学家。在文学上,他不但创作了许多诗文,而且以“小品圣手”名世。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他在明王朝灭亡以后所作,收录在其回忆录《陶庵梦忆》当中。《陶庵梦忆》的主要内容是缅怀昔日的繁华岁月,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一、深刻了解文本之“痴”

“痴”的本义是“愚痴”“癫狂”的意思。关于“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其一,舟子口中的“痴”的理解。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下雪之夜,天寒地冻,大雪净化了天地,冻结了人声鸟语,作者特别强调“湖中人鸟声俱绝”,在这样的晚上,一般人都会选择在被窝里度过,或者“窝在”家里,三三两两围着炭火,品几杯小酒,品几杯热茶,但作者呢?居然“独往湖心亭看雪”,这种选择是完全不同于世俗之人的。但看下文的記叙,我们知道,作者还有舟子“相伴”,但为什么他还特别强调“独”呢?是因为舟子并不认可作者的行为,他有可能不过是一个被雇用的船夫,难以体会作者心中所想。从后面的“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我们可以猜到,他们之间肯定有过这样的对话——

张岱向舟子提出:“去湖心亭看雪。”

舟子:“痴乎?这么冷的天去看雪?”但毕竟受雇于人,只能答应张岱的要求。此刻,舟子对张岱的第一反应应该就是“傻瓜”,即使到了后面,他们遇见了同样在湖心亭看雪的人,依然不懂其心境,所以他发自内心地强调:“更有痴似相公者!”

其二,张岱内心的“痴”的理解。对于张岱而言,寒冷之夜赏雪是表达自己对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的痴迷,毕竟杭州西湖美景实在太多,无数的诗篇写尽了西湖无尽的美。宋代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叹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都是描写春夏之际西湖的美景。于作者自身而言,作为一位文人,他也要用自己的笔触去写西湖冬季之美,于是“雾凇沆砀……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将西湖如梦如幻之美倾注纸上,让人浮想联翩。另外,张岱的“痴”还表现在“故国之思”。他写这篇短文时,清朝已经建立,但是张岱的叙述还含有浓厚的明朝印记。比方说时间,作者记录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又比方说地点,张岱明明问客之姓氏,但回答却是“金陵人”,这实在是答非所问。为什么这样写呢?关键在于“金陵”两个字。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在明朝的时候叫做金陵,但是在清朝,已经改名为“江宁”,按照清朝统治者的理念, “金陵”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张岱心中,“金陵”依然存在。按照这样的理解,张岱是“身在清朝心在明”。一般而言,作为文人,缅怀故国且诉诸文字,这个罪名是很大的,但是张岱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一份对故国的“痴迷”值得每个人敬佩。

二、创新解读作者之“痴”

“痴”,在世俗的眼中是“神经病”“傻瓜”,但张岱的“痴”超越了这一切。实际上,在文人的世界中,这是固守自己精神追求的“痴心”“痴迷”。因此,此“痴”非彼“痴”!正如本文的张岱,他居然选择在晚上8点去赏雪景,在别人眼中就是“痴”;当然,站在张岱的角度,自己追求的就是遗世独立,不随波逐流,与别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体现在痴迷山水,表现在故国之思。

历史上的很多文人墨客其实都有这种“孤芳自赏”的“痴心”。比方说,李白总是喝酒,别人也说他“痴”,但是李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去创造更美好的诗意人生,就算被贬也保持这样的人生斗志,于是诞生了《行路难》。再比方说,陶渊明只做了90天的县令就辞官了,别人也说他“痴了”“傻了”,毕竟在中国古代能做官不就是士人的毕生追求,站在人生的巅峰吗?但是,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追求的是没有剥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活,不是官场的尔虞我诈,于是才有别人不理解的《桃花源记》。比方说,苏轼被贬,醉酒的状态还在悬崖边上行走、吹箫,当时还在下雨,在别人眼里这也是“痴了”,但是在苏轼眼里,所有的不顺不过是人生的小插曲,如此豁达,如此豪放。比方说,刘禹锡被贬巴州20年,居然没有发自内心的对朝廷、对当权者的抱怨,反而劝慰白居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如此积极与乐观,在别人的眼中,可能认为他被贬变“傻”了——你何来这样的胆识啊?还有他的《陋室铭》,那笔下的房子明明就是一所破房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但是在作者眼中,这不是“陋室”反而是“雅室”,如果这样说出来,大家是不是会认为他“傻得可爱”?但谁又能理解他追求的是品德的高尚呢?在他心中,精神的追求永远大于物质,所以他甘于贫穷而怡然自得。就像孔子说的“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刘禹锡就是那个时代的颜回。

古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现代的革命先烈闻一多,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文学编辑不做非要上街头演讲,批判国民党反动派呢?在世俗人眼中也是“痴”啊!但他痴迷于民主的中国,痴迷于复兴的民族,他豁出去了,为了理想,命都可以不要,难道不是“痴”的表现吗?这种“痴”值得我们敬佩!还有邓稼先,放弃了令别人“羡慕妒忌恨”的高官厚禄,居然舍弃一切回到一穷二白的中国,不也是“痴”吗?在世俗人眼中,也是妥妥的“傻瓜”!但他痴迷于为民族谋复兴、痴迷于为国家谋富强,即使是国家需要他“种苹果”,他也要抛弃一切回归祖国,所幸“苹果开花,震惊世界”(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种“痴”值得我们敬仰!更有文学革命先驱者鲁迅,为什么放着“医生这个光明前途的职业”不做非要弃医从文呢?不是“傻瓜”吗?但是,鲁迅居然为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思想的解放甘愿放弃医生这个前途无量的职业去写文章,难道不也是“痴”吗?这种“痴”值得我们传承!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老师何尝不也是“痴心人”呢?一心一意为了同学们学知识、学做人耗尽了心血,即使大家不理解、不听教,他们依然矢志不渝不停地说教,不改初心,勇挑使命,这就是当代的“痴心”人!正因为他们的“痴”,才有文化的传承、才有民族的发展壮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多少宏业多少成就,或许都是“痴心”的力量吧!

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是“痴”者,因为他们心中有自己的信仰:为了理想而奋斗,为了美好生活而拼搏,不在乎别人的目光,有但丁那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无畏和执着。只是,有些人的“痴”是真的“痴”,他们心中没有理想,没有信仰,没有精神追求,仿佛行尸走肉,整天只想着“玩手机” “睡觉万事空”,那才是真正的痴。愿我们每一个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的“痴心”。总说“痴人说梦”,但人啊,要做敢于勇闯崎岖人生、敢于披荆斩棘、执着于人生目标和人生理想的“痴人”!

猜你喜欢

舟子痴心湖心亭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教学小结
湖心亭看雪
无题
雪落在水中我听见雪行走的声音
卢国伟:矢志不渝,痴心保种
痴心石
柯勒律治会话诗歌中阐释增量的语用功能——以《古舟子咏》为例
湖心亭看雪
痴心科普育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