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若干途径探讨

2023-12-02陈颖

兰台内外 2023年32期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信息化

摘 要: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就是互联网的高度发达,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各行各业的管理效能。图书馆是文化服务的前沿阵地,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大数据应用下,图书馆的管理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改革,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实施信息化管理,借助计算机高科技手段有效处理应用数据,提高管理的科技含量,充分运用大数据的知识整合,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整体水平。文章阐述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提出了在新时期应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图书馆管理效能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信息化;管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各行各业向前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强化了多种技术的应用,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的主要载体,在大数据时代有了更多可以依托的基础。在大数据思维模式下,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必须全面创新与改革,以文化服务和知识交流为目标,充分扩展知识信息之间的联系,强化信息化管理的内涵,突出大数据应用的效能,解决图书馆当前发展中面临的困难,真正实现大数据与图书馆建设之间的高度融合。

一、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大数据给予图书馆海量信息资源

大数据通过多种软件系统的集合实现相关数据的统一应用,促进了资源的高度整合。在大数据时代,海量的信息影响着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圖书馆是文献资料的集合体,大数据能够给予图书馆海量信息资源的高度融合,实现了信息的多样化操作。信息海量化的应用突出了多种数据的应用,运用电脑编码技术数据格式,数据类型呈现出信息多样化的状态。例如,结构化、半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的数据类型存在于信息数据中,突出了数据的密度,实现了数据的联合应用。图书馆应用大数据模式能够强化资源的高度集中,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文献资料都能够实行数据化的分析和衍生,有利于为读者提供多种信息,如电子通信工业、重工业应用大数据资料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大数据突出了图书馆数据来源的渠道,纸质图书、电子书、各类期刊纸质数据库以及特色数据库,让读者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读者实现了网络社交数据连接,信息发布借阅情况等更加准确。

2.大数据提高了图书馆信息处理的灵活性

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图书馆信息处理更加灵活,各种形式、格式的文件容量日益增加,利用大数据处理信息内容,能够更好地解决数据高性能共享问题,避免重复数据占据较多资源,在图书信息处理方面采用云计算解决了数据存储和处理问题,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实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改革。硬件和软件系统相互匹配(见图1),工作人员可以发挥大数据技术的组织分析和存储能力,促进图书信息咨询服务不断提升。特别是在信息安全方面大数据保障了信息应用过程中知识产权、工作人员、读者和知识之间的交融和共享,保障了个人知识产权和隐私安全。图书馆专业化的信息管理促进了数据分析与整理的提升,改善了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图书馆信息处理实现了新的发展模式。

3.大数据强调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商业价值

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运用大数据强调了商业价值,面临图书馆新的发展时期,大数据的功用越来越强,信息分析实现了网络技术上的革命。大数据重新赋予了图书馆发展的潜能,图书馆是文明承载的基础,采用信息化建设可以不断整合信息资源,为各个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未来发展打开新的窗口。大数据时代,图书信息化管理拓展了多种功能,这些功能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实现良性循环,实现了技术与管理的共同发展。图书馆资源不断优化,获取资源更加便捷,利用率更加快速,图书馆管理效率和优化服务质量推出了数据化的发展模式,资源价值更加强大,资源定位更加精准,资源运用更加有效。特别是大数据突出了资源共享信息服务滚动发展,这些模式使图书馆的服务与读者之间架构极密切的联系,建立了知识服务平台,发挥了资源共享的作用,实现了信息服务的商业价值。

二、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图书馆信息化程度不高

自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以来,图书馆升级了硬件和软件,但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很多人片面地认为信息化就是互联网和电脑的操作,这种认知制约了图书馆信息化的提升,对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信息化发展存在理念上的问题。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以计算机为基础,实现多种软件系统的综合操作。但是,在实际中发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专业性水平较低,服务模式更单一,设备设施陈旧,软件系统操作难以支持多元化的服务,无法发挥信息化图书馆的效用。数字化资源转化较差,阅读资源检索及借阅服务对象仍然较少,个性化的资源建设不足,信息推送迟缓,特别是有些图书馆设备设施比较落后,资源配置存在一定问题,在资源订购、读者服务方面采用传统的模式,缺乏整体规划,缺乏需求建设。此外,电子教材、文献数据和信息材料库等缺乏科学化的设计,无法配置信息资源的高效应用。

2.图书馆缺乏数字化服务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融合了人工智能、数字媒体等多种新兴技术。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设计,日常图书馆管理中出借、归还、登记、图书外联活动、商业外联活动以及社会外联活动等要构建起系统化的模式。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中基础设备设施不完善,如云图书模拟器、实体电子图书和智能管理系统等缺乏数字化操作的基础条件,市场资源较少,社会环境较差,一些电子图书设备设施成为摆设,传统式的图书设备设施无法发挥功能。数字化图书馆的基础建设还存在网络建设的问题,信息庞大的图书资料上传和下载时会受到网速的限制,图书数字化网络运营模式较为传统,无法构建高速运行的模式,这种模式下流程过多,无法快速传输数据。数字化建设中,网络环境建设缺乏信息反馈,图书信息、用户和图书馆之间缺乏交流。同时,图书管理人员数字化素养较差,无法应对图书馆数字化的应用,不熟悉一些数字化技术操作。图书馆管理的服务意识较弱,忽视与读者的交流,对读者的需求了解有限,无法在管理中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无法使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更加不利于充分开发图书馆的现有资源。

3.图书馆管理方式较为单一

计算机、互联网高度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宽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平台建设至关重要,如果管理方式较为单一,就无法实现馆藏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无法提升图书馆自身的竞争力。图书馆管理方式需要立足于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对书籍和资料做到科学分类,突出人性化的管理。但是,在当前图书管理方式中,没有充分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导致读者人数少,文献利用率较低。例如,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单一,主要以搜集和整理图书为目的,缺少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不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工作理念较为传统,在管理上影响了工作质量。

三、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思路和对策

1.强化数字信息的立体化集成

数据化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实现了资源系统化操作,通过大数据技术构建了结构完整的信息存储系统。数据管理是无形的资产,图书馆海量的数据信息通过信息化运营生成大量的应用型信息,数据运用过程中有效信息不断拓宽渠道。例如,读者借阅登记、日志管理以及网站网民点击数据等,都可以在管理系统中呈现出来。数据分析能力强化了图书馆数据应用的一致性,优化了图书馆管理的手段。图书馆的资源应用提高了稳定性,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发掘了数据的隐藏价值,明确了读者阅读期望,从而提供优质的服务。图书馆应用大数据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精准的信息数据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服务,数据管理推动了图书馆全新的发展。例如,对信息立体化集成方面运用大数据,强调了相关信息的连接,构建信息应用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一个人浏览过信息以后,相关的数字信息就会推送给该用户,实现了智能化的操作,这种立体化的信息集成,让图书馆的系统操作更加符合现实需求,更符合当前读者对图书馆的期望。

2.构建多种新兴媒体平台

在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探索了新的服务方式,依托大数据相关技术,图书馆构建了多种新兴媒体平台,开展多种服务,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兴媒体平台丰富了服务的渠道。图书馆新媒体平台建设成为新的热点之一,某信、某博、某音等多种媒体平台发挥了协同服务的优势,运用移动服务的优势开展多种运营。在平台建设中,某信公众号展示了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的交互。某信平台的沟通服务媒介的应用提高了移动终端和图书互联网之间的匹配。引入新兴媒体平台,实现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良好互动,方便读者借助媒体平台了解图书馆的图书信息。同时,也可以方便读者反馈对图书馆的意见与建议。在新兴媒体平台利用中,应重视平台之间的联通、交互性提升,确保不同平台的服务相同,使读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平台。例如,可以在新兴媒体平台中提供图书数量信息传递服务,使读者可以直接在线上平台了解想要借阅的书籍是否还有。对于当前无法借阅的书籍,应明確告知读者无法借阅的原因,如图书已经全部借阅或图书馆没有相关藏书。读者还可以留言自己感兴趣图书馆却没有的书籍,图书馆会根据读者的需求,及时更新藏书,确保图书馆的书籍可以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在媒体平台上,读者可以选择订阅服务,在无法借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时,可以通过订阅的方式,在能够借阅时读者可以第一时间收到通知。通过新兴媒体平台的利用,实现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良好互动,为图书馆管理提供便利,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

3.建立图书馆大数据思维管理方式

在大数据背景下,应强化信息资源的应用。当前已经进入数字图书时代,读者通过多种移动终端可以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在图书馆的管理上,应该树立大数据的资源建设思路,挖掘新的技术,构建新的资源体系,提高图书馆的竞争力。发挥互联网的功能,提供数字资源服务,强化网上书店和网上资源服务的优势,利用大数据寻求读者导向,展开知识加工,提供精准定位,实施智能化服务,为读者获取知识节约成本。智慧图书馆将智能化技术运用到图书馆建设中,实现了图书馆的高度自动化操作,并融合物联网的实践,综合云计算等技术,图书馆实现了智能设备与物联网之间的高度融合。智慧图书馆充分利用ITC技术实现图书馆应用的感知服务,不受空间限制,让人们有具体的体验,在深刻感知的基础上,用户之间架构起了密切的联系。智慧图书馆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信息技术为一体,构建了新型图书馆发展模式。智慧图书馆提供的是智慧服务完成实时增值,实现知识服务的内涵升华,构建了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高效实现了知识共享服务,以及图书信息的便利性应用。在智慧图书馆上构建了知识网络化的发展,在服务模式上融合了知识网络化建设,提高了资源获取功能、资源整合功能、资源维护发布功能、资源存储功能、元数据目录功能以及智慧平台功能等。例如,采集数据、读书评价、微信认证和客流计算等都能够及时发现读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智能化服务,突出智能化管理应用(见图2)。例如,网络自动答复、文献自动传递等,都能够发挥自动化智能操作的优点,强化信息服务,突出重点事件推荐,增加大数据的处理能力;再如,改进系统的OPAC,实现了个性化的检索成果,可以对图书期刊和网络信息实行采集处理和组织,通过网络信息自动获取数据,建立语义相关的数据信息,联系构建图书馆的检索网络,实现平台和资源之间的全面对接,提高大数据的运营能力,强化管理人员的数据处理能力,把握网络资源,正确分析评价数据资源的应用,及时做出正确调整。

四、结论

图书馆是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环境,加强和完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广泛使用大数据相关技术,可以为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提升提供良好的条件。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图书馆迎来了技术转型的良好时机,运用数据管理技术提供数据化的管理模式,能够真正推动图书馆各项业务向前发展,促进图书馆在大数据背景下实现理念、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发挥图书馆资源服务的作用,充分强化图书馆引领知识经济向前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陆 康,刘 慧,任贝贝.大数据时代我国图书馆隐私管理研究[J].图书馆建设,2020(02):1-12.

[2]文庭孝.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创新发展思考[J].图书馆,2019(05):15-22+27.

[3]严 珊.基于共词与社会网络分析的图书馆大数据现状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05):15-20.

[4]姜 勇.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科研情报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03):141-144.(作者单位:惠安县图书馆)

作者简介:陈颖(1982—),女,汉族,福建惠安人,本科,图书资料馆员,研究方向:公共图书馆管理。

猜你喜欢

大数据图书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图书馆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去图书馆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