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现状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3-12-02林小丹杨帆陈霞陈晓宇陈晓丽
林小丹 杨帆 陈霞 陈晓宇 陈晓丽
数据调查显示,国内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为15%,且随着产妇年龄的逐渐增加,其发病率随之上升[1]。压力性尿失禁发生主要是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尿液不受控制的排出,在产后运动或咳嗽时出现。产妇由于分娩、生产损伤、年龄、体重及激素水平等影响下,导致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较高,这不仅影响生理的舒适程度,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降低产后生活质量,也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成长[2-3]。为此,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造成的严重后果,明确其发生的主要因素,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护理措施,对改善产妇的生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4]。既往国内针对产后尿失禁的相关研究文献较少,因此,本次研究选取200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其产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现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0 例2020 年3 月—2022 年3 月在湛江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在本院定期产检,并进行分娩;(2)符合文献[5]《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3)均为阴道分娩阴道分娩、单胎;(4)认知、精神状态、读写能力正常;(5)信息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自身免疫疾病,如风湿关节炎、系统红斑狼疮;(2)既往合并慢性咳嗽、便秘;(3)合并泌尿系统疾病,如尿结石、肾功能障碍;(4)合并心、肝、肺等组织器官功能障碍;(5)住院中转院。根据产后1 个月内是否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和批准。
1.2 方法
(1)调查工具:利用一般信息资料调查表收集研究资料,内容包括产妇年龄、孕周、产妇类别、产前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2(m2)]、孕期尿失禁、第二产程时间、产后盆底训练、新生儿喂养方式、孕期运动量、会阴损伤、滞产>24 h、产后出血(顺产后24 h 内阴道出血500 mL[6])。(2)资料收集方法:由两名工作年限在5 年以上经过数据收集培训的主管护师负责资料的收集,一部分内容通过查阅产妇病历资料收集,一部分内容通过调查问卷现场收集,收集前为患者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通过现场或微信发放问卷,并利用统一的指导语为其讲解问卷填写方法,发放问卷嘱产妇或其家属在30 min 内完成填写,回收问卷,检查其是否填写完整,若出现遗漏或错误,应及时请其补充。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05 份,回收问卷200 份,回收有效率为97.56%。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由双人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 26.0,利用率(%)描述计数资料数据,组间行χ2检验;(±s)描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利用单因素分析法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一般资料及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现状
200 例产妇年龄20~42 岁,平均(34.58±2.19)岁;分娩孕周28~40 周,平均(35.49±4.67)周。其中46 例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为23.00%。
2.2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单因素分析
发生组经产妇、孕期尿失禁、第二产程时间≥2 h、产后未进行盆底训练、孕期运动量≥5 000 步/d、会阴侧切、滞产>24 h 比例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单因素分析(例)
2.3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为应变量,未发生=0,发生=1。以表1 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赋值如下,产妇类别:初产妇=0,经产妇=1;孕期尿失禁:否=0,是=1;第二产程时间:<2 h=0,≥2 h=1;产后盆底训练:是=0,否=1;会阴损伤:撕裂=0,侧切=1;滞产>24 h:否=0,是=1;孕期运动量:<5 000 步/d=0,≥5 000 步/d=1。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孕期尿失禁、第二产程时间(≥2 h)、未进行产后盆底训练均是导致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产妇由于生理结构的变化及产后恢复,常在咳嗽、提重物、大笑等刺激下,导致腹腔压力的增加,尿液不自主自尿道口流出,发生压力性尿失禁[5-6]。国内临床研究发现,经产妇相比初产妇其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显著增加,且随着分娩次数增多,尿失禁的发病率会逐渐升高[7-8]。而国外临床研究已经证明,经阴道分娩的经产妇其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非常高[9-10]。尿失禁的发生对产妇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此,临床提升应对产后尿失禁的重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选取的200 例产妇中,46 例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为23.00%;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类别、孕期尿失禁、产程时间、产后盆底训练、孕期运动量、会阴损伤、滞产>24 h 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尿失禁、产程时间、未进行产后盆底训练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3.1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独立危险因素发生的原因
(1)孕期尿失禁:产妇在孕期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尿失禁,这表示产妇也存在一定程度盆底肌肉组织松弛的情况,这显著增加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11-12]。(2)第二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延长表示产程中并不顺利,可能存在难产、助产的情况,而此类产妇大部分孕期胎儿相对较大,在分娩中会阴损伤、会阴侧切的可能性较大,这导致盆底肌肉损伤的风险逐渐增加,由此导致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13-14]。(3)未进行产后盆底训练:盆底肌肉和韧带的损伤与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盆底组织肌肉的损伤会导致尿道周围肌肉组织松弛,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促进下,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产妇为较特殊一类患者人群,在分娩的过程中,盆底组织的损伤程度及胎儿分娩的整个过程均与产后出现尿失禁相关。分娩中胎儿逐渐自产道娩出,会扩张盆底相关组织,导致其组织的损伤。而在分娩中部分胎儿娩出需要辅助产钳或吸引技术,助其娩出,这一过程也会损伤盆底的软组织,导致产后尿失禁。而未进行盆底肌肉训练的产妇,盆底肌肉自主恢复的状态较差,且随着年龄增加,产伤较重,盆底组织无法完全恢复,增加产后尿失禁的发生[15-16]。
3.2 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护理措施
(1)孕期尿失禁护理:强化孕期饮食和运动指导,预防尿失禁的发生。发放孕期宣教知识手册,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孕期注意事项、饮食、运动方式。利用视频为产妇播放胎儿生长过程,使其重视孕期各阶段饮食的调整和控制,并进行适当的活动训练[17]。(2)第二产程护理:指导产妇拉玛泽呼吸配合产程进程,首先进行深呼吸,保持全身肌肉放松,进入第二产程后主要作闭气用力运动,具体操作方法为,在宫缩时,两腿屈曲分开,在大口吸气后进行憋气,并使力向下,微抬头目光放在脐部,下颏向前缩,尽量憋气20~30 s,吐气后马上再憋气并用力,直至宫缩结束[18]。(3)未进行产后盆底训练的护理:应告知产妇及家属产后盆底训练的重要性,并帮助其建立产后盆底训练计划,计划包括盆底训练方法、训练时间、训练频率及训练的注意事项,嘱产妇应定期进行训练和复查[19-20]。
综上所述,孕期尿失禁、产程时间(≥2 h)、未进行产后盆底训练均是导致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重要因素,临床治疗和护理应强化对上述因素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