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治疗失智症研究进展
2023-12-02赵方方
周 鑫 刘 伟 赵方方
失智症是一种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并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减退的综合征[1]。随着世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失智症的患病率也在逐年的增加[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3],全世界患有失智症患者的数量约有5500万人,预计到2050年人数将达到1.39亿。失智症不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早期识别和防治失智症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治疗失智症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2种,由于尚未发现治疗失智症的特效药物,非药物治疗仍然是延缓失智症病程进展的重要手段[4]。非药物治疗包括西方治疗方法和中医护理方法,其中耳穴贴压作为一种常见的中医护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疗效显著的优点,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本文就耳穴贴压在失智症患者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便为失智症的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1 中医对失智症的认识
失智症是以智能低下、记忆衰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可归属于“呆病、健忘、善忘”等范畴。中医古籍中对失智症的记载较多,最早出现失智症的历史记载是在先秦时期,《左传》[5]云:“不慧,盖世所谓白痴”。在唐代孙思邈所编集的《华佗神医秘传·华佗治痴呆神方》[6]中,“痴呆”首次作为病名出现。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立有“癫狂痴呆”门,并记载到:“痴呆证,或以思虑,或以郁结,或以惊恐,或以不遂而渐至痴呆,言辞颠倒……然此症,有可愈者,有可不愈者,亦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7]。该书首次将痴呆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并对其病因病机、证候表现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清代陈士铎在《辨证录》[8]中首立“呆病门”,并明确指出痴呆的症状。
现代学者对失智症的病因病机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失智症的发生与肾精不足、脏腑失养、痰浊瘀阻具有密切的关系[9]。伍大华教授认为痴呆的发生主要与年老体衰、禀赋不足、脾胃失养、情志内伤、浊毒阻滞等原因导致患者肾精亏虚、髓海失养、瘀阻滞脑窍有关[10]。杨承芝教授认为老年痴呆症的基本病机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痰浊瘀血,既是此病发生发展的的病理产物,也是加重病情的病理因素[11]。此观点与贾晓宁等[12]的研究较为一致。张伯礼等[13]将痴呆按照病因病机的不同分为髓海不足、脾肾亏虚、气血不足、痰浊蒙窍、瘀阻脑络、热毒内盛等证型。有学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血管性痴呆最常见的3种证候类型为:肾精亏虚型、痰浊蒙窍型和痰瘀阻窍型[14]。
失智症病位在脑、与肾、心、肝、脾、肺等脏腑密切相关。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肾精亏虚、脑髓失养为本,痰浊、瘀血阻塞脑窍为标。肾为先天之本,随着年龄的增大,肾中精气衰退,脏腑功能逐渐减退。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通畅,导致痰浊内生,瘀血阻窍;而痰浊、瘀血会影响脏腑功能的运行,从而导致失智症的发生或病情加重。因此,在对失智症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时,首先应明确患者的中医证候类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医护理尤为重要。
2 耳穴贴压治疗失智症理论基础
耳穴贴压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经通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15]。耳穴作为传统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耳与人体脏腑具有紧密的联系,古人云:“有诸内,必行诸外”,当人体脏腑发生病变时,耳廓上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清代《厘正按摩要术》中记载:“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这表明耳廓的每一部位都对应着不同的脏腑。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失智症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常具有紧密的联系,肾虚髓亏、脾失健运、肝失疏泄、心血亏虚、肺气亏虚都是导致失智症发生的重要因素[16],人体的任何一个脏腑发生病变均有可能诱发失智症。耳与经络之间也具有紧密的联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提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口问》中指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中医学认为,通过按压耳穴可以疏通经络、调解脏腑,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法国医学博士诺吉尔(P.Nogier)首次明确提出耳廓形如“胚胎倒影”这一观点,他认为外耳并不仅仅是一个弯曲的软骨,它和脏腑器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当脏腑发生病变时,会在耳廓上产生对应的反应点[17]。随后,中国学者张颖清[18]明确提出了生物全息论,他指出:“人体的每一个肢节都与全身的每一部分相互对应,一个肢节包含着全身各部位的病理生理讯息”。耳廓作为人体脏腑器官的缩影,当机体出现病理变化时,在耳廓上会有明显的体现,耳穴贴压通过对患者耳廓上相应的穴位进行按压刺激,从而使脏腑器官的功能得到改善或恢复。当前,也可以通过神经学说、神经体液学说、生物控制论学说对耳穴疗法的理论与作用机制进行探讨[19]。张诗兴等[20]通过研究发现,耳穴的代表区与神经分布具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相应的耳部穴位进行刺激,从而使内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调节。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对耳部穴位进行适当的刺激可以促进胆碱乙酰转移酶的表达、保护胆碱能神经元[21];改善脑部血流灌注量、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22];抑制神经细胞凋亡[23]。
3 耳穴贴压治疗要点
耳穴贴压疗法作为一种常用的中医护理方法,对于其贴压物、贴压穴位的选择及穴位的按压时间、周期有着具体的要求,现将其归纳如下:
3.1 耳穴贴压物在进行耳穴贴压操作的过程中,常选择王不留行籽、菜籽、白芥子、决明子、磁珠等作为贴压物,其中王不留行籽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24]。王不留行籽与其他贴压物相比,具有形状圆润、表面光滑、大小适中、软硬适宜等优势,且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疏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25],将其作为贴压物按压耳穴,可以更好地调节机体功能[26]。其次,采用磁珠作为贴压物在临床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利用磁珠产生的磁场对耳部穴位进行刺激,也可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27]。
耳穴贴压作为一种常用的耳穴疗法,可达到与耳针相同的治疗效果,因其无创伤产生、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3.2 耳部选穴目前,学者们采用耳穴贴压疗法对失智症患者进行干预时,对于穴位的选择方法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大部分学者根据临床经验选择穴位,也有学者通过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型的评估进而辨证选择穴位。笔者在归纳总结相关文献后发现,研究者常常选择神门、枕、肾、脑、心等穴位进行按压[28-38]。按压神门穴可益智安神、开窍醒脑;按压枕穴可以有效调节大脑皮层组织;而脑为髓海,精由肾藏,按压肾穴与脑穴可补肾填精、充脑益智[39];按压心穴可补益气血、宁心安神[40];诸穴合用,可起到补肾填精、活血通络、益气健脑增智的作用。
耳穴贴压疗法在防治失智症中的选穴有待进一步研究,后期学者可以采用数据挖掘法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从而为该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3.3 治疗时长及周期在耳穴贴压疗法治疗失智症患者的贴压时间及周期方面,尚未形成明确的标准。按压的频率有所不同,从3次/d到5次/d的治疗研究都有[30,31,36,37,29],大部分研究者选择双耳轮流进行耳穴治疗[29,31,37,38],仅有少部分研究选择双耳同时按压[32-34];按压时间从2~5 min不等,耳穴贴的更换时间从每日1换[29]到每3日更换1次[30-35],治疗时间也存在着差异,从2周[32]至5个月不等[30]。未来应对耳穴疗法治疗失智症制定统一的操作规范,并及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4 耳穴贴压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耳穴贴压疗法在临床中,常以单纯耳穴贴压疗法和耳穴贴压联合其他中医护理疗法形式存在,具体描述如下。
4.1 单纯耳穴贴压疗法单纯耳穴贴压是耳穴疗法中最为经济、简单易学的方法,是指对相应的耳穴进行按压产生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从而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进而起到补肾益精、行气利脑、活血通络的作用[41]。王丽娟[42]研究耳穴埋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选取便秘点、肺、大肠、肾、脾、三焦穴实施耳穴埋豆,每天按压4~5次,经过2周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卢昕等[28]对老年痴呆患者运用耳穴压籽疗法进行治疗,研究表明,耳穴压籽法可以缓解老年痴呆患者病情进展,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陈琪等[29]将1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和耳穴贴压组,结果表明,采用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可以和口服尼莫地平患者产生相似的疗效,且该疗法与口服药物相比具有不良反应少、简单易学等优点。
对失智症患者进行耳穴贴压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患者出现眩晕、对耳穴贴过敏等不良反应,操作者需立即停止耳穴刺激并报告医生,更换脱敏胶布,并让患者平卧休息,缓解眩晕的情况。
4.2 耳穴贴压结合其他疗法
4.2.1 耳穴贴压结合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在人体特定的穴位运用手法进行刺激,从而达到疏经通络的作用[43]。在对失智症患者进行穴位按摩时,常选用太阳穴、百会穴、神庭穴、风池穴、四神聪穴进行按压[44]。徐捷[30]采用耳穴埋籽结合穴位按摩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治疗,50例患者随机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耳穴埋籽配合穴位按摩疗法,耳穴选择肾、心、肝、枕等相关穴位,而对照组接受痴呆患者常规护理,经过5个月的治疗,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缪小红[31]采用同样方法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干预,发现与常规治疗相比,其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耳穴埋豆结合穴位按摩干预老年痴呆患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耳穴贴压与穴位按摩相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慢失智症病程进展的速度,但其作为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需要对操作者进行规范化的培训。目前,大多研究中操作者资质有所差异,操作者有临床护士、也有患者及家属。因此,在对失智症患者进行干预前,需要有权威的中医护理专家对操作者进行规范化培训,通过考核后方可进行干预,从而保证操作的有效性。
4.2.2 耳穴疗法结合针刺针刺疗法是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人体表面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针刺,从而达到疏经通络,调解气血的作用。邢松丽[32]研究耳穴贴压结合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以探究该方法对患者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对照组患者接受头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头针治疗基础联合耳穴贴压,采用临床血液流变学指标、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日常行为能力量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血浆黏度等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患者的MMSE、ADL评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何建青等[33]研究发现,耳穴贴压结合头针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耳穴贴压结合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比单纯体针和药物治疗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认知行为能力[34]。
现代学者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影响血管的通透性、促进侧支循环通路的开放及改善缺血缺氧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45]。在对失智症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及耳穴贴压前应观察患者的皮肤表面状况,若有局部破溃、皮肤感染的情况,则不宜使用该方法治疗。操作前,向患者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及作用机制,提高患者依从性。
失智症患者的治疗,无论单纯耳穴贴压疗法还是联合其他中医护理方法,均可起到很好的疗效。但有关于耳穴贴压疗法的相关研究还不够完善,将该疗法应用于失智症患者的学者较少。此外,大部分临床研究者未对失智症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耳穴的选择未能按照中医的辨证选穴,仅依靠临床的经验选择。
5 结语
耳穴贴压疗法与其他中医护理方法联合较多,但尚未有研究将耳穴贴压疗法与五音疗法结合干预失智症患者。目前,音乐疗法已成为治疗失智症患者的主要护理方法,已被证实可改善失智症患者的认知功能[46]。而五音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音乐疗法,可以在对患者辨证的基础上施音,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47]。为此,学者们可在对患者进行辨证的基础上,探究耳穴贴压疗法与五音疗法联合起来对失智症的临床效果,以期为失智症的护理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耳穴贴压疗法具有经济、安全、无不良作用等优势,在治疗失智症中也发挥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只有少部分学者将该方法应用于失智症患者,且尚未有关于耳穴贴压疗法的统一操作标准。因此,未来研究者可探索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干预模式,探究耳穴贴压治疗失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好地弘扬中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