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宇宙视域下学术期刊出版的全流程变革

2023-12-02文辉居维清

传媒 2023年20期
关键词:学术论文宇宙学术期刊

文/文辉 居维清

2021年3月,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美国罗布乐思游戏公司(Roblox)上市,让元宇宙概念瞬间被点燃。随后微软、腾讯、字节跳动等知名游戏开发商、互联网公司纷纷宣布进军元宇宙,著名社交网站脸书更是直接宣布改名为Meta,新名称直接来自元宇宙(Metaverse)中的元(Meta),2021年也因此被称为“元宇宙元年”。随着元宇宙概念风靡全球,与元宇宙概念直接相关的通信基础(5G)、算力基础(云计算)、软硬件设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融合现实MR、脑机接口)、数字钱包(区块链、NFT、虚拟货币)等行业产生了大量的相关讨论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22年上半年,我国元宇宙文化实验室、元宇宙国际传播实验室的相继成立则表明,元宇宙对于文化界、传播界的赋能已受到业界的重视。为了迎接并适应元宇宙浪潮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保在新的数字信息技术背景下拥有足够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笔者从学术写作、论文评审、论文编辑加工、出版发行、学术评价等方面,全流程分析了元宇宙视域下学术期刊出版将会发生的变革。

一、元宇宙的概念及新闻传播领域研究现状

元宇宙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学者,对于元宇宙理解和定义并不一样,甚至存在一些争议。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元宇宙的进一步发展,其必将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其在新闻传播领域也终将引发巨大变革。

1.元宇宙的概念。元宇宙的思想源头是弗诺·文奇(Vernor Steffen Vinge),其在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True Names)中,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将元(Meta)和宇宙(Universe)组合为元宇宙(Metaverse),把元宇宙描绘为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世界,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此被认为元宇宙的概念源头。在我国,学者陈刚、董浩宇将元宇宙定义为“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发布的《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3.0版)》将元宇宙定义为:元宇宙是高度沉浸且永续发展的三维时空互联网,是人机融生三元化的多感官通感的体验互联网,是能够实现经济增值的三权化的价值互联网。

笔者认为,元宇宙是能实现人类物理身体(现实世界的实体肉身)和精神身体(虚拟世界的数字身份)的转化和融合,具有去中心化的价值系统的新一代数字生活空间。

2.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元宇宙研究现状。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元宇宙研究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

从理论研究层面来看,学者喻国明认为元宇宙是互联网发展全部要素的集合体,也是未来媒体的集成模式,未来媒体可能不再是可触摸、固定化的实体,而是由算法、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技术所编织并赋予权重的复杂系统。学者陈昌凤也认为,元宇宙是深度媒介化的实践,将进一步改变交流的性质和人类的社会关系,其价值观挑战来自人的自主性与数字化人格和尊严。学者武晓耕从学术出版技术、学术出版内容、学术评价方式等方面解析了元宇宙视角下的学术出版发展趋势,认为元宇宙可能会成为中国学术出版追赶和超越西方出版集团的一个重要契机。

从实践操作层面来看,沉浸式场景、数字藏品的尝试屡见不鲜。比如,青岛出版集团利用VR及元宇宙技术打造的沉浸式科普剧场成为当地教育出版领域融合发展的代表性项目;我国首款NFT数字藏品“贰拾年·光阴的故事”上线后仅20秒即告罄;此后海峡出版集团、新华文轩、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出版机构也纷纷以各种形式积极开发数字藏品。各大图书出版商在内容选择、形式呈现等方面的大量实践为学术期刊出版机构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本。

笔者认为,元宇宙的到来,将导致学术期刊出版领域从学术论文写作、审查,到论文加工、发行、评价的全流程的深刻改变,甚至可能成为继学术期刊从纸质化向数字化转型后的又一大变革。

二、元宇宙为学术写作和论文审查带来的变革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的传播媒体,无论是在线期刊还是纸质期刊,在媒体集成、深度媒介化的浪潮下,元宇宙为其带来的变革都将是巨大且剧烈的。在学术出版领域,无论是学术写作,还是论文审查,元宇宙都将带来一系列颠覆性的改变。

1.元宇宙实验室将带来研究场所和写作方式的创新。2022年3月,宝马集团提出将在全球所有工厂推出BMW iFACTORY,让全球员工在同一平台进行实时操作,乃至模拟完成耐久性疲劳、寿命和可靠性实验;位于我国沈阳市的华晨宝马里达工厂被认为BMW iFACTORY的最佳范例,号称“全球首座元宇宙工厂”。今后或将出现类似元宇宙工厂的元宇宙科研实验室。在元宇宙科研实验室中,科研人员或许不再单纯依赖实体实验室中昂贵的实验设备进行科研,转而在元宇宙实验室中进行数据模拟。这是因为,在数字孪生技术的支撑下,现实生活中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今后都可以在元宇宙中得到呈现;科研实验所需要的声、光、热、电、力等物理条件均可以在元宇宙实验室中设定与实体实验室一模一样的参数条件,需要进行的重复性试验、验证性试验等,也可以以下达指令的方式在元宇宙实验室中完成,这可以大大提高科研效率、降低科研成本。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AI)技术进一步发展。特别是2022年11月以来,ChatGPT模型逐渐在摘要、翻译、综述等方面被成功应用到学术论文写作中。科研人员可以利用元宇宙实验室模拟科学实验、利用ChatGPT完善科研论文,论文形式也将不再局限于现有的科研论文形式。在元宇宙中,学术论文将不再局限于利用二维的文字、图表、公式等进行论述,而是可以配有少量必要说明文字的一幅动图、一段影像。比如,研究有机合成化学的科研人员可以将自己在元宇宙实验室中进行的科学实验以全息影像技术的方式将有机合成的过程嵌入论文中展示给审稿编辑,学术期刊则可以以全景式阅读的方式出版此研究成果。因此,未来的“学术论文”可能泛指所有能够以文字、图表、影像等进行表达和传播的学术成果,未来的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也可能泛指所有学术成果的创作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术论文的写作会因为元宇宙的到来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在线会议与数字孪生技术将带来论文审查场景的改变。目前的数字孪生技术已经能够复刻线下场景,用户戴上特定的VR头显设备扫描周围后,其所处的空间就可以变成一个逼真的3D虚拟场景并通过特定平台共享给其他用户;其他用户可以利用VR头显设备或者电脑、手机等2D设备远程进入这个场景中进行互动。相信随着在线会议和数字孪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元宇宙会议室将进入论文评审日常中,为论文审查工作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学术期刊编辑部可以将现实中的会议室映射至元宇宙中,开辟出一间伴有数字孪生的元宇宙会议室,邀请编委、专家等以数字身份进入元宇宙会议室远程参与论文审定、编校出版工作,而论文作者通过元宇宙实验室产生的集文字、可视化图表公式甚至嵌有动态流程、影像的学术论文则可以在元宇宙会议室中利用各种数字化技术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换句话说,在线会议和数字孪生技术将为论文审查场景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三、元宇宙为学术论文编辑出版和版权保护带来的变革

元宇宙具有人机融生的特点,能够在工业、医疗、教育、文旅等领域产生巨大的作用。在未来元宇宙背景下,VR、MR技术将广泛应用于论文审查、出版发行,而区块链技术则将助力版权保护和去中心化学术评价。

1.虚拟现实与融合现实技术的发展将带来学术论文编辑加工的线上迁移。以VR设备为代表的硬件是人进入虚拟世界的入口,也被公认为元宇宙的入口,其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共识。目前常见VR设备发展的方向都是从听觉、视觉感官上让用户产生拟真的、沉浸式的体验,也有厂商尝试从VR触觉设备入手为用户提供逼真触感。虽然现有的VR触觉设备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远不能满足真实触摸感的需要,但是目前VR视觉、听觉设备在工业、医疗、教育、文旅等领域的利用案例已比比皆是,未来如果基于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味觉等方面开发的VR设备足够先进,在元宇宙中完成论文加工从线下向线上的迁移完全能够实现。在虚拟现实和融合现实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出现这种场景:学术期刊编辑佩戴专用VR设备进入元宇宙办公室,“拿起”元宇宙办公室内虚拟的笔在学术论文上进行勾画、圈点、标注等编辑加工,随后在元宇宙中完成诸如发排版、论文出版等后续工作,并且这些场景将成为日常。

2.沉浸式场景将成为学术出版发行的新型业态。我国已有部分图书出版商在布局元宇宙方面有所行动。有出版商着力构建沉浸式场景,这从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层出不穷的5G全景展厅、VR全景展厅可见一斑;有出版商将纸书与全景视频融生,比如,中图云创拟将《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作品的纸书、手稿、有声书、全景视频相结合,构建真实与虚拟相融相生的阅读世界;有出版商力图开发兼具区块链确权及数字藏品特性的元宇宙图书,比如,作家阿来的《瞻对》作为全国首个数字藏书产品,开售2分钟售卖量即突破2000份,销售界面更是引来超过3万人次的围观。由此可见,元宇宙为图书出版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难得的机遇。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可以借鉴图书出版商的做法,使出版形式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而是将图表、音视频、XR等各种内容整合起来,呈现出三维立体的、沉浸式的出版效果,让读者可以更直观、立体地了解学术内容,甚至可以与论文作者、期刊编辑部或者其他读者交流互动。如果这种沉浸式出版场景得以实现,元宇宙时代的学术期刊出版将不仅是期刊向读者“出版”论文这一单向输出的传播行为,而是基于论文向用户提供一个沉浸式场景的交互平台。

3.区块链技术将助力版权保护与去中心化学术评价。区块链被认为是元宇宙的底层核心,其所具有的数据难以篡改和去中心化的特点,将为权利保护和学术评价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学术论文的认证、确权和追责。在元宇宙时代,区块链技术使得学术论文从写作阶段就可以获得唯一的身份认证,任何针对该论文的编辑校对、出版、传播等行为都可以被记录且查询,所有基于该论文的动态都可以被追踪和追溯,任何抄袭、伪造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记录且不可删除,能够从源头上进行权利保护。

二是区块链技术有助于论文权利人获得持续的收益。传统条件下,论文作者作为著作权人向期刊社投稿并录用后,会获得一笔一次性的稿酬费用,此后该论文的下载、引用所产生的收益以及其他个人或机构因使用该论文而产生的收益,作者往往无法获得相应分成。期刊社作为论文的出版权人,除了获得数据库支付的少量资源费用分成之外,无法获得论文在下一层级传播中产生的任何收益。但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NFT(非同质化货币通证)可以为学术论文赋予唯一的、不可分割的价值,价值归属、流通、变现的过程都变得高效和透明。无论是引用论文中的图表公式,还是使用论文中的研究成果,只要将权益分配规则纳入该论文的NFT智能合约当中,那么该论文在传播过程产生的任何收益,不管经历多少次传播、经过多少时间,NFT都可以如实记录和按智能合约中所约定的分成比例进行计算,并分配至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人、出版权人以及传播过程中的重大贡献者等权利人所指定的账户中。

三是区块链技术有助于进行更科学的学术评价。传统的学术评价由评价机构依据自己制定的定量定性方法进行,不同的学术评价机构产生的评定结果可能千差万别。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意味着,论文以及期刊可以被任何个人或机构进行评价,参与评价的人员、机构数量越多,个体偏差对评价结果引起的误差越小,评价结果也就越科学。而元宇宙被誉为互联网的终极形态,其所具备的高阶万物互联属性注定将拥有极为庞大的用户群体,基于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获得的学术评价结果自然更具有科学性。

四、结语

随着通信基础、算力、软硬件设备、数字通证等方面的持续发展,元宇宙所需要的必备条件日趋成熟,元宇宙作为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对工业、教育、医疗等各行业的格局产生明显的影响。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和学术传播的平台,从学术论文写作、论文审查、论文加工、论文出版到学术评价的全流程都将与元宇宙发生深刻的交集,甚至原有模式将被颠覆,从而发生重大变革。学术期刊只有把握元宇宙发展动态,明确即将发生的变革,找准自身的发力方向,做好提前布局和重点谋划,从而适应和利用元宇宙浪潮带来的巨大冲击,才能确保在新的数字信息技术背景下拥有足够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

猜你喜欢

学术论文宇宙学术期刊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宇宙第一群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这宇宙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虚假学术期刊累及一线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