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普陀区早死风险人群与筛查推荐人群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变化差异分析

2023-12-01杨丽娟陈俊石飞娅王若静沈渊

上海医药 2023年22期
关键词:标化普陀区死亡率

杨丽娟 陈俊 石飞娅 王若静 沈渊

(1.上海市普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防制科,上海 200333;2.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上海 200333)

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水平目前均居全球恶性肿瘤的前列,造成的疾病负担在国内及全球范围内都将进一步加重[1-3]。2016年上海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率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4-5]。2006-2019上海普陀区30~69岁户籍人口结直肠癌的早死概率并无明显下降[6]。开展有效的人群筛查可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可控制疾病负担[7-9],上海普陀区从2013年开始启动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项目,该项目筛查年龄段为50~74岁[10]。本研究旨在分析普陀区30~69岁和50~74岁两个年龄段户籍居民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的变化趋势,为完善结直肠癌筛查方案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4-2019年普陀区户籍人口结直肠癌(ICD-10编码为C18.0-C20)发病和死亡人数来源于上海市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上海市普陀区公安局人口登记管理系统。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标准化参照世界标准人口(1960年)。

1.2 方法

疾控中心收到户籍为普陀区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访、建卡后,信息录入上海市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管理系统。区疾控中心定期开展肿瘤漏报检查,并通过死因登记报告系统获得恶性肿瘤病例死亡个案资料,与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核对,以减少漏报。年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为年发病或死亡人数除以该年平均人口数;年平均发病率和年平均死亡率为年平均发病或年平均死亡人数除以该期间的年平均人口数。

1.3 相关定义

早死风险人群指存在过早死亡风险的人群。根据早死概率指标定义,本研究以30~69岁年龄段作为早死风险人群[11]。筛查推荐人群指上海市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的目标人群,即50~74岁年龄段[10]。

1.4 统计学分析

用Excel 2010对数据进行整理。用Joinpoint 4.7建立对数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当年度变化呈单调变化趋势时,计算指标为APC;当年度变化为非单调趋势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直肠癌发病水平及变化趋势

2004-2019年普陀区早死风险人群结直肠癌粗发病率为40.61/10万~73.21/10万(APC=5.1%,P<0.001),标化发病率为42.38/10万~46.40/10万(APC=1.2%,P=0.018);同期,筛查推荐人群结直肠癌粗发病率为117.90/10万~127.69/10万(APC=1.9%,P=0.006),标化发病率为104.58/10~107.29/10万(APC=1.1%,P=0.037)。早死风险人群中,男性结直肠癌粗发病率(APC=6.4%,P<0.001)、标化发病率(APC=1.8%,P=0.002)均呈上升趋势。筛查推荐人群男性的粗发病率在2012年后呈上升趋势(APC=6.6%,P<0.001);标化发病率自2004年以来呈上升趋势(APC=1.6%,P=0.001)。女性早死风险人群结直肠癌仅粗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3.4%,P<0.001)。见表1。

表1 2004—2019年普陀区早死风险和筛查推荐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变化(1/10万)

2.2 结直肠癌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

2004-2019年普陀区早死风险人群结直肠癌粗死亡率为15.10/10万~22.87/10万(APC=2.8%,P<0.001),标化死亡率为15.79/10万~13.45/10万(APC=-1.5%,P=0.007)。筛查推荐人群结直肠癌粗死亡率在2004-2017年呈下降趋势(APC=-2.0%,P=0.004);标化死亡率从38.90/10万~37.17/10万(APC=-1.4%,P=0.009)。男性早死风险人群结直肠癌粗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4.4%,P<0.001)。筛查推荐人群男性结直肠癌仅粗死亡率在2014年后有所增加(APC=4.9%,P=0.056)。女性早死风险人群结直肠癌仅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3.2%,P=0.005)。筛查推荐人群女性结直肠癌粗死亡率在2004-2017年呈下降趋势(APC=-4.5%,P=0.001);标化死亡率自2004年以来呈下降趋势(APC=-2.8%,P=0.003)。2004-2019年普陀区两类人群年死亡率变化见表2、图2。

表2 2004—2019年普陀区早死风险人群和筛查推荐人群结直肠癌死亡率变化(1/10万)

3 讨论

2004-2019年普陀区30~74岁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标化发病率上升速度高于上海市全人群的1.07%水平[5],其中30~69岁的早死风险人群上升速度更快。有研究发现,1988-2007年上海50岁以下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平均每年增加1.13%,明显高于50岁以上人群,与我国香港和英国、美国等地情况相似[12]。结直肠癌发病率与经济水平相关[8],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结直肠癌的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13-15],国内有研究发现结直肠癌发病率从40~45岁后就开始明显上升[16]。发病年龄提前使得患者病程增加,人群患病率相应增加,这对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上海的筛查尚未覆盖30~49岁早死风险人群。

2004-2019年普陀区早死风险人群结直肠癌粗死亡率持续上升,而同期推荐筛查人群粗死亡率未明显增加,两类人群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均持续下降,下降速度均稍慢于全国1.62%水平[17]。普陀区推荐筛查人群标化死亡率下降速度略慢于早死风险人群,可能是因为推荐筛查人群整体年龄较大,人体机能下降,更容易出现基础性疾病,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18]。

2004-2019年普陀区男性两类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粗率、标率均上升,女性则仅早死风险组发病率升高,且男性早死风险人群发病粗率上升速度快于推荐筛查人群和同类女性,反映出男性早死风险人群的结直肠癌发病情况更严重。同时,男性早死风险人群结直肠癌粗死亡率持续上升,同类人群女性该指标维持稳定。同期女性筛查推荐人群结直肠癌死亡粗率、标率有下降趋势,而同类人群男性未有明显下降。在上海普陀区恶性肿瘤早死概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的情况下,男性结直肠癌的早死概率也未见下降趋势[19]。由此可见男性人群结直肠癌死亡所致的疾病负担相对较重。相较于女性,青壮年男性有更多的烟草、酒精暴露等不健康生活方式[20-21],有更高的肥胖发生率,因而可能导致男性发病率上升[22-23]。体质指数值大于正常范围、缺乏运动等也会降低男性结直肠癌治疗效果,影响生存时间[24-25]。男性对肿瘤筛查的认知和参与度常低于女性[26-27],致使在被临床诊断发现时已错过疾病最佳治疗期,降低了治疗效果。因此应加强对男性人群健康教育,促进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提高筛查参与率。

此外,50~74岁男性结直肠癌粗发病率在2012年后上升较快,可能与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的开展有关。有研究显示,当筛查工作快速覆盖到较多人群时,其发病率在开始一段时间内会呈现上升趋势,但实施长期有效的筛查可降低人群发病水平[28]。

综上,可考虑适当降低筛查的起始年龄,并重点加强对社区男性居民的动员和健康教育,促进辖区结直肠癌发病、死亡水平全面下降。

猜你喜欢

标化普陀区死亡率
1990至2019年中国与全球甲状腺癌疾病负担比较分析
2005—2016年中国喉癌发病及死亡趋势分析
上海市普陀区朝春中心小学四(7)小精灵中队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I CAN DO A JUST DO——上海市普陀区管弄新村小学少先队活动掠影
I CAN DO I JUST DO——上海市普陀区管弄新村小学少先队活动掠影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公共租赁住房的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研究
——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