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分析

2023-12-01赵文浩

教育界·A 2023年31期
关键词:小实验初中物理教学应用策略

【摘要】素质教育对各学科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学尤其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究热情,而小实验就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文章主要采用学情调查法和实验教学研究法,分析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从应用小实验导入新课、巧用生活物品做实验、借助小实验讲解难点、开展小实验合作探究以及利用小实验拓展练习五个方面,论述小实验的教学应用策略,以期进一步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深化改革,为教师的物理教学活动提供更多新思路。

【关键词】小实验;初中物理教学;应用策略

作者简介:赵文浩(1982—),男,甘肃省临夏市第三中学。

物理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科目。在新时期初中物理教改中重视小实验的应用,有利于改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必备的实验探究思维和能力素养。为此,教师应该明确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根据物理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在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合理穿插应用小实验;利用小实验开展多样化的物理探究活动,在丰富物理教学内容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让物理教学活动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生活。

一、小实验对初中物理教学的作用分析

顾名思义,小实验主要是指小而精的实验活动。物理小实验指教师根据物理课程内容,采用简易器材设计的操作简便的物理实验。物理小实验具有趣味性强、实用性强、易于操作和观察等优势,对于提升初中阶段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学科思维极为关键。综合多篇教育科研论文和多年教学经验,笔者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归纳为如下三点。

第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兴趣是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动力之源,教师需要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小实验的基本特点是趣味性强,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着重应用小实验,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活跃教学氛围。同时,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利用小实验教学方式能够创设出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学习的欲望,为深度教学的实施做好铺垫。

第二,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很多学生认为物理现象和原理深奥难懂,理解物理概念存在困难。小实验具备优越的直观教学功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小实验,对促进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很有帮助。如在讲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可以用小实验进行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一边观察实验现象,一边探析、总结物理规律,从而加深学生对抽象物理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巩固知识。

第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探究素养。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物理学科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唯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才能确保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提升。小实验以动手操作为主要实施形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小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探究素养有显著作用。

二、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小实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动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小实验,教师应该着重发挥小实验的导趣、导学作用。新课导入是物理教学的关键环节。学生在探索新课之前,思维和情感状态还未完全觉醒,教师若直接讲授物理概念内容,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物理探究动力。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小实验导入物理新课,在备课阶段准备好实验器材,以小实验作为导学开篇,为学生创设富有新意的实验情境,迅速集中学生分散的注意力,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小实验情境,使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揭示新课主题,从而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动力[1]。

例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物理知识教学导入中,教师演示趣味小实验,预先准备好支架、乒乓球、细线和一组音叉,把乒乓球用细线绑起来,悬挂在支架上,握住音叉的柄,用小锤敲击音叉,然后把正在发声的叉股缓缓向乒乓球靠近,一边靠近一边对学生说:“同学们仔细看,乒乓球马上要‘跳舞’了!”学生聚精会神地观察,当叉股靠近乒乓球时,乒乓球被弹开,学生都发出惊呼。教师提问:“同学们,为什么乒乓球会被弹开呢?”学生讨论后回答:“因为发声的音叉在振动,乒乓球比较轻,振动的音叉使它弹开。”教师赞赏道:“同学们的猜想很有道理,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下面我们就到新课中一探究竟!”通过小实验导入新课,学生的物理學习热情被有效点燃,并初步了解了本课的知识目标。

(二)巧用生活物品做实验,强化物理课与生活的联系

物理知识源自生活,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物理实验材料。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必须衔接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元素,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物理是有用的[2]。小实验和常规实验最大的区别是实验材料易得、操作简便、操作时间短。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小实验,教师应该立足生活视野,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开展小实验,唤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亲近感,引领学生悉心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而强化物理课和生活的联系,取得事半功倍的小实验应用效果[3]。

例如,在“光的直线传播”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激光笔、果冻、玻璃、墨水、水等生活材料开展小实验,先使用激光笔分别向加了墨水的水、果冻、玻璃中照射,再使用激光笔沿着白屏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同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大家发现了哪些现象?”学生讨论后回答:“激光笔的光在空气、水、果冻和玻璃中沿直线传播,但是会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偏折。”接下来,教师把两杯不同浓度的糖水倒入一个量杯中,不搅拌,直接用激光笔照射,并提出问题:“同学们,观察光在非均匀糖水中的传播路径,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激光笔的光在非均匀糖水中发生弯曲。”教师追问:“那谁能告诉我,要想实现光的直线传播,需要哪些客观条件保障呢?”在一段激烈的讨论过后,学生总结出了正确答案。通过开展生活化的物理小实验,学生透彻理解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并感知了生活周边的物理元素。

(三)借助小实验讲解难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

学生接触物理课程的时间尚短,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都处在发展阶段,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疑难和困惑。有些比较艰涩的物理概念和原理,教师单靠板书和口头讲解很难帮助学生透彻领悟。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小实验,具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作用,教师要想将这一作用最大化,必须找准学生的物理学习难点,借助小实验辅助讲解难点。如学生在认识物理概念思维出现卡壳时,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选用身边材料,灵活设计小实验,点拨学生从实验中提炼物理概念,针对性地突破学生的疑难问题和阻力,从而大幅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4]。

例如,在“弹力”一课的教学中,在讲解“弹力”的概念时,部分学生理解弹性形变、塑性形变和弹性限度时存在困难,教师可以随手拿起学生的篮球拍几下,拿出弹簧轻轻拉一下并松手,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刚才的实验演示中,篮球和弹簧恢复原状了吗?”学生回答:“恢复了。”接着,教师拿出一块橡皮泥随意捏几下,提问学生:“橡皮泥能恢复原状吗?”学生回答:“不能。”教师解释:“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像篮球、弹簧这种外力撤销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作弹性形变,像橡皮泥这种外力撤销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作塑性形变,也称非弹性形变,你能举出生活中其他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的例子吗?”学生回答:“生活中弓箭、跳板、钓鱼竿、吉他受力时发生的形变都属于弹性形变,铁丝变弯、面团被拉伸属于塑性形变。”接下来,教师拿出一根橡皮筋并拉紧,同时提问:“如果老师用力非常大,橡皮筋会怎样?”学生回答:“橡皮筋会被拉断。”教师追问:“那么橡皮筋还能恢复原状吗?”学生回答:“不能。”教师讲解:“所以说物体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无法完全复原,甚至会损坏,这个限度被称为弹性限度。”通过小实验来释疑,学生准确认识和区分了弹性形变、塑性形变及弹性限度,突破了难点。

(四)开展小实验合作探究,锻炼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小实验不仅是教师实施物理教学的可靠工具,也是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探究活动的主要平台。在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规范式”教学模式,不仅会制约学生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发展,而且会使小实验的实际应用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初中生在物理课堂上渴望拥有自主探究的空间,期待与教师、同伴多一些互动。要想取得更好的物理教学成效,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针对性地设计小实验,改变单一的小实验演示模式,开展小实验合作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物理课题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力设计小实验方案,协作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结果,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小实验参与度,锻炼学生的物理实验、协作、创新等能力[5]。

例如,在“大气压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四人探究小组,给每组提供水杯、水和硬纸片,同时布置小实验探究任务:制订实验方案,并动手操作,运用手中的材料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在杯中灌满水,把硬纸片盖在杯口,用手按住纸片并缓缓倒置杯子,松开按纸片的手,纸片没有掉落,水也没有流出。学生完成实验探究任务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从实验现象来看,硬纸片没有掉落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什么?”学生互动交流后回答:“倒置后硬纸片没有掉落是大气压强作用的结果,说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通过开展小实验合作探究活动,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及物理实验素养都得到显著提升。

(五)利用小实验拓展练习,巩固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

拓展练习是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流程,有效的拓展练习能够促进学生内化物理知识,利用所学知识充分解决实际问题。而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是为学生布置几道单一枯燥的练习题,学生参与拓展练习的兴致较低。小实验的实施过程可以看作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过程。教师应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小实验进行拓展练习,把枯燥的习题替换成丰富有趣的小实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原理,或者是配合习题,同步实施小实验操作活动,启发学生的习题探究思路,从而巩固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实践探索、学以致用的能力[6]。

例如,在“浮力”一课的拓展练习阶段,教师拿出两个相同的塑料药瓶,瓶口用橡皮膜扎紧,分别竖直浸入两个装水的烧杯中,A瓶口朝上,B瓶口朝下,提出拓展问题:“同学们,假如A瓶恰好悬浮,则B瓶可能悬浮、两瓶受到的浮力相等、A瓶内气体压强较大、B瓶内气体密度较大,这四种说法哪个正确?”学生结合小实验情境分析讨论后回答:“B瓶内气体密度较大的说法是正确的。”教师追问:“为什么?”学生回答:“根据阿基米德原理,B瓶会下沉,且B瓶内压强变大,所以前三个说法错误,最后一个说法正确。”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想知道实验中药瓶橡皮膜所处的深度,用哪个公式计算?”学生回答:“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利用小实验开展拓展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巩固了学习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小实验,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科探究热情,还可以进一步实现学生对物理综合知识的内化与运用,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探究素养和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应用小实验导入物理新课,巧用生活物品设计小实验,借助小实验讲解难点,开展小实验合作探究,实施小实验拓展练习,从而在物理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让物理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凸显。

【参考文献】

[1]陈丽莲.论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1):38.

[2]朱建军.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思考[J].天津教育,2020(28):81-82.

[3]龚丰裕.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25):148-150.

[4]柳志勇.浅析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J].考试周刊,2020(32):115-116.

[5]时恒.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20(2):52-53.

[6]王童徽.“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4):114.

猜你喜欢

小实验初中物理教学应用策略
利用微型实验给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带来快乐
让科技实践引领学生快乐成长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例谈“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