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2023-12-01季娜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实验学校集团宝安实验学校
季娜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实验学校(集团)宝安实验学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教师信息化素养的不断提升,中小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移动学习、在线教育、翻转课堂等新的学习方式走进中小学课堂,也得到了英语教师的普遍认可和接受。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实现英语教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拓展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知层面,而且可以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搭建有效平台,促进彼此之间交流,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奠定牢固的基础。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深度融合的要素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以下几种要素的支持,只有将多种要素有效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1.明确的教学理论
教师应以建构主义教学观、学习环境设计、知识管理等理论为指导来组织教学。
2.二语习得观
第二语言习得取决于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的接触、适应、接受和趋同程度。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英语,运用好英语,必须让其树立正确的语言观,使其明白语言学习的目的不是将语言知识抽象化,把所谓的认知表征从环境中逐步抽离,而是通过获取语言这一社会工具,协调个体行为与社会环境间的关系。
3.智慧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应当具备适当的现代信息技术(硬件如智慧学习终端、互联网,软件如学习系统、大数据采集和分析软件等)、学习工具(如提供支持协作会话、远程会议、知识建构、内容操作等)、学习资源,能为学生灵活生成和推送优质学习资源和最适配的学习任务,为教师开展个性化指导提供证据支持。
4.技术生态观
技术生态观要求教育信息化不再局限于技术方面,而是重视人、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创新性的生态学习环境。
下面,笔者借助实例,谈谈根据教学实践总结的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深度融合的学习模式,以期能够为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依赖教师的课堂讲授进行学习,但这种学习方式很难营造趣味性课堂,且受课堂时间约束常常无法达到教学目的。而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拓展英语教学活动的范围,教师不仅可以在课上对课程展开教学,而且可以在课后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与思考,并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效结合,强化师生互动与交流,从而及时突破学习障碍(如图1)。
图1
1.课前线上学习
课前,教师首先分析学生的基本学情、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与学习目标,然后选择合适的在线学习平台,并选择需要学生在线预习的内容,对所筛选的自主学习内容可以通过如诵读音频、情境动画、游戏闯关,故事讲解等多种形式展开,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功能开发在线教学模块,如用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模块、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后练习的游戏模块,以及用于学生检测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估模块等。这样,教师就能够根据评估模块的数据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
在课前预习环节,可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只需做好辅助者的角色,在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源后,通过分析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来调整线下教学策略。
2.课上线下教学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需要开展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练习,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提升都离不开词汇量,词汇量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基础。而目前中小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远低于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导致学生的阅读水平达不到要求,学习中会遇到阅读困难,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要正视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模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和巩固词汇量,提升技能与能力。
例如,英语四年级Unit3的单词学习目标为:能听、说、认读本课的重点单词hot、warm、cold、cool、weather和weather report。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围绕weather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在课上的线下教学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先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重难点知识,并答疑解惑。教师可以将教学分为四个阶段:①答疑:针对学生线上学习遇到的问题逐一解答;②归纳总结:针对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③进阶训练: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具体情况,适当提升测试难度,保证学生在掌握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将其有效融入到实践中;④学习评价: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与态度等,并要使用差异化的评价方式设计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如可以让学生自评或者学生间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课后线上复习
很多学生在上完英语课后,对单词、课文不再复习巩固,而重复学习是学习英语的重要习惯,单词的重复记忆,习题的重复练习,课本、笔记的重复复习等在英语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后都会为学生布置作业,如字词的抄写、习题的完成等,但简单机械的作业,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因此,教师可利用学习平台设计一整套循序渐进的学习任务。例如,利用平台设计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习题,同时还可以基于课堂所学知识,拓展更多的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更加精准地了解学生作业完成的时间与具体情况,进而分析线上作业的数据,再根据学生的不足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此外,教师还可在在线学习平台上创建一个师生可以进行问题交流的板块,将课堂上提出的拓展性问题转移到平台上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学生的课上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使得知识的学习延伸到了课后,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学习模式
微课凭借其内容精悍、课时短小、形式多变的特点,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而翻转课堂强调学生能够走出课堂,不局限于课堂学习,同时注重课堂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这一特点正好与英语学科的教学契合。同时,微课可以为英语翻转课堂提供基础,翻转课堂也可以为微课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笔者设计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例如,在教授Why do you like pandas一课时,课前,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制作微课,微课不仅包含需要预习的重点知识,还包含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观看微课和完成“任务单”规定的任务,掌握表述动物的名词、形容词和重点程度副词的基本用法以及如何表示喜好,从而初步掌握如何用英语谈论动物。这就解决了很多学生在传统的预习模式中遇到的不会读、不明白意思又没有人教的问题。
课上,教师播放动物园新生熊猫宝宝的成长视频,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然后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录制《动物好朋友》的英文汇报节目。接着,教师组织小组协作,引导学生使用课程资源包和网络搜索平台等学习工具,确定汇报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计划书,形成主持稿,最终完成对中央电视台《动物好朋友》栏目的节目征集活动。信息技术的融合突破了信息来源的单一性和重复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渠道,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课后,教师将本课的知识重难点以及学生当堂课未掌握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能在课后随时随地复习、巩固,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微信上传自己的节目主持稿音视频,个性化展示学习成果。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为语言学习的延伸提供了平台、创设了环境、营造了氛围,让学习效果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