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

2023-11-30刘仪辉朱雨筝徐晓英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柔性居民心理健康

★ 刘仪辉 朱雨筝 徐晓英(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指在社区服务工作当中,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和原则来维持和促进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培养社区居民的健康心理。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求个体适应现实环境,保持充足精力并能够积极发挥自身潜能[1]。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让社区居民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中医理论在心理学方面所体现出的整体观念、形神合一、因人制宜、辨证论治的思想,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独特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心理健康服务方面,若以中医心理为基础,融合中西观念和现代科技,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既可以给居民更多心理健康服务与人文关怀,同时也是对中医的继承、发展和利用。

现存的心理健康服务系统基本采用或模仿西方的理论和模式,心理健康服务不能简单、机械地照搬西方的理论与模式。在心理健康方面,中医学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治疗理论,也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如意疗、中医行为疗法、音乐疗法、针灸疗法等。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医心理治疗方法可能更加适合我国居民的人格特征,更适应我国社区居民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面向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务系统的设计将遵循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建立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预警,从而实现心理问题能早发现、早干预。

1 构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必要性

1.1 社区心理服务需求

社区居民主要可划分为中小学生、青年人以及老年人三类,其中小学生和青年人既处于学校或工作单位的环境,又处于社区环境之中,生活环境较为多元,而老年人大多数只处于社区这一单一环境之中。社区是老年人日常活动的主要区域,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不可忽视,因此在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是十分必要的[2]。三类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与社会环境都有所不同,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2020 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自我调节、教育孩子、人际交往位列最被需要的心理服务的前三名。其中,过半的调查对象选择了自我调节的心理服务,说明人们普遍意识到自己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中的责任与作用。社区不同群体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各异,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长。当前,线下面对面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可能会让来访的社区居民产生心理压力,心理问题的隐私性也使得人们在面对面交流时会选择隐瞒一部分内容,导致心理健康咨询与干预服务有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心理健康服务系统的线上模式能让社区居民能够更加轻松地敞开心扉。

1.2 社区心理服务特点

(1)整合性。心理健康服务系统能够整合多方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其区别于线下心理健康服务的优势,合理利用各处丰富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可行性,加大资源的利用率,扩大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面。

(2)专业性。心理健康服务系统采取严格的服务质量监控,服务人员拥有相关专业背景并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培训,同时也有专家不定期的抽查和督导,保证心理健康服务的高质量。

(3)互动性。系统提供多种专业的心理测量方法和科学量表,居民可自主在系统中选择相关测试,获得测评结果分析并记录在个人的档案中,从而获得个人的动态心理健康数据。

1.3 社区心理服务现状

当前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系统是指面向社区居民的线上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要包括常态化心理咨询服务、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团体活动组织。常态化心理咨询有面对面、电话、信箱、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建立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测评,从而掌握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内容包括情绪调节训练、积极心理的维护与促进以及消极心理的调适。社区多数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容易让居民内心对社区环境形成冷漠的印象,产生孤独感,更加封闭自我。组织团体活动有利于创建良好的社区心理环境,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融洽的团体氛围,使社区居民对社区产生归属感。既能够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又能够使社区居民真正学到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

2 中医心理服务构建

孙思邈《青囊秘箓》曰:“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强调在与患者的交流时,要善于从心理上对患者施加影响,使其消除焦虑,从而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时综合分析天时地利、社会环境等因素,从多方面来了解和分析情绪的变化,以测知人们内在的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可以尽可能做出符合客观的诊断。心理柔性是指个体在自身遭受的挫折与压力时体现出的较为稳定的心理抵抗能力。传统中医学中心理柔性的构成要素有正气、卫气等生理因素,性格体质类型因素,认知与意志因素,情志因素,家庭与社会支持因素等5 个维度[3]。所谓柔性在心理中指个体的顽强意志与抵抗各种压力的能力,心理柔性越高,意味着个体承受消极变化并表现出良好适应行为的能力越强。心理健康服务系统将从心理柔性的5 个维度出发,提供中医心理疗法知识与实践技能,以此为基础促进社区居民提高心理柔性,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2.1 生理因素维度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体自身、人与自然、人和社会的联系与统一性[4]。中医认为情志平和则正气旺盛,适量的运动也有利于保持阴平阳秘。因此,中医运动养生功法不失为一个提升社区居民正气与卫气的好方法。其中,太极拳既符合大多数居民的健身需求,对于社区居民的体质差异也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5]。中医五行音乐太极拳也可有效改善老年心理健康状态[6]。心理健康服务系统通过教学,引导社区居民学习中医功法,从而促进居民正气与卫气的提升,增强居民的心理柔性。

2.2 性格体质维度

《灵枢·通天》中将人格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等五类。不同特质的人格在体质、行为、情绪情感、易感疾病等方面都存在不同差异。因此,心理健康服务系统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人格的辨识与分析,从而对不同特质的居民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服务,重点性关注具有某类特质与疾病易感性的人群,提高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效率。

2.3 认知意志维度

个体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的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影响个体对事件的反应,积极的认知更能够抵御不良刺激的影响[7]。意志是柔性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意志的强弱差异也会导致个体在遇到消极刺激时的应对方式与情绪激活水平不同。心理健康服务系统通过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帮助社区居民形成对消极心理或心理问题的正确认识,加深居民对心理问题的理解,从而影响居民的认知与意志,最终提高社区居民的心理柔性。

2.4 个体情志维度

高柔性水平意味着在消极情境下个体仍能够保持较为良好的情绪与心态并较易迅速恢复[8]。中医发现喜和心相关,怒和肝相关,忧和肺相关,思和脾相关,恐和肾相关。通过情志的变化来推测体内五脏精气的充足程度和活动状态,也可以通过调节五脏精气的方法来实现对情志的改变。中医认为七情的失衡会引起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服务系统通过线上的咨询与交流,使用传统中医情志疗法,如情志相胜法、顺情从欲法、移精变气法、五行音乐法等,从而较为及时地引导社区居民调节不良情绪,从而防止个体的不良情绪转换为心理疾病[9]。

2.5 家庭社会维度

家庭与社会支持是个体心理柔性水平的保护因素之一,是满足个体情感需求和维持生活的要素,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息息相关。社区作为距离个体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较近的基层单位,对社区居民的家庭情况与社会环境较为了解并能对居民的家庭与社会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由社区通过心理健康服务系统提供相关心理健康服务更为便捷、及时和高效。

3 系统定位与功能

3.1 系统设计定位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社区逐渐开始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不少如缺乏专业服务人员、地区发展不平衡、人们缺乏心理觉知等问题[10]。基于中医心理的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系统以中医心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线上与线下联动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丰富而广泛的资源使得社区能够充分借鉴和学习其他地区的经验方法,充分整合利用多方资源,丰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内容,提高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质量。本系统基于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需求,充分发挥线上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基本心理咨询服务,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相关宣传活动。

3.2 系统功能设计

心理健康服务系统作为将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拓展功能,除了包括居民基本信息、健康体检信息、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等内容外,其特色体现在具有心理健康在线测评、线上咨询、中医心理知识科普等功能。通过系统设计,实现智慧心理健康服务应用,互联网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精准对接需求与供给,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系统在心理健康监测方面,一方面使用权威心理量表自主监测,帮助用户确定是否有某种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失眠、抑郁、自卑量表等,用户直接在搜索框输入关键词查找相关量表,作答后提交。另一方面,在测评完之后依托云计算平台自动给出测评结果和评分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匹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以及中医柔性心理训练和心理干预方案。见图1。

图1 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系统功能建构

系统注册用户可通过服务系统进行心理咨询预约,可选择线下或是电话等线上交流模式,满足不同社区居民对于咨询形式的不同需求,具有更大的时间及空间弹性。用户还能够通过服务系统中的知识库学习相关知识,如中医情志理论、中医柔性理论、中医功法等中医心理知识,学习掌握此类知识有助于社区居民自主地进行消极心理自我调节,促进情志的平衡与稳定。同时,开展中医功法的社区学习活动既有助于居民学习传承优良中医功法,也有助于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发展。系统用户端面向社区居民,功能模块分为在线测评、线上咨询和知识库3 个部分。在线测评中包含海量的专业量表,社区用户可以自主选择相关量表进行测试,或由社区统一组织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测试结果将记录在个人健康档案中,多次的测试结果记录即可形成纵向的比较,获得用户某段时间内心理状况的波动情况,使用户更加准确地掌握自身的心理健康情况。

系统咨询师端面向咨询师、专家等专业人士,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系统中提供的专业量表为社区居民选择配置量表测试,并对居民的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提交专业的分析报告。咨询师需要持续跟踪关注存在心理问题的居民,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对存在心理疾病的居民及时建议转专业医疗机构。同时,咨询师可根据中医心理柔性思想从生理因素、性格体质类型因素、认知意志因素、个体情志因素、家庭社会因素等5 个维度加以干预,对居民进行心理柔性训练,提高居民的心理柔性,帮助他们以更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压力事件,预防和减少压力事件带来的消极情绪,提高居民心理健康状况。

系统管理员端面向社区工作人员,主要功能模块分为档案管理以及信息统计,档案管理包括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以及咨询师相关信息管理。信息统计功能包括个人数据情况统计、总体情况统计以及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管理员还需在服务系统中发布或更新资料,如发布社区内组织的心理健康活动宣传、上传科学的心理知识资料并及时更新,确保社区居民在服务系统中能够及时了解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

4 系统体系架构

通过建设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系统,力争实现心理健康信息数字化、资源网络化、服务智能化、监管一体化的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实现风险可预警、数据可分析、监管可联动,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服务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系统提供数据汇聚分析、健康信息统计、精准分析心理问题等,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范围。见图2。

图2 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系统架构

5 结语

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应注重整体谋划与顶层设计,强化体系建设,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信息共享、联合行动的整体化措施。社区生活与社区管理离不开网络,因此社区利用心理健康服务系统能够更加便捷高效、精细精准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基于中医心理的心理健康服务系统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与不同特点设计出能够实现动态管理机制,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该系统将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对于心理健康的基本需求,为居民提供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服务,为居民的美好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推动建立优质高效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服务。

猜你喜欢

柔性居民心理健康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石器时代的居民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石器时代的居民
你睡得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