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与潮流结合、艺术与科技融合

2023-11-30于海洋秦佳赵可恒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盲盒文创产品非遗

于海洋 秦佳 赵可恒

[ 摘要] 文创产品因其所包含的文化传播与实用产品的双重属性,不仅是一种适合承载口述和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精髓的媒介,更可以将这些非遗的艺术特色以更具有趣味性、观赏性与互动性的方式,通过与产品实体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对于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方式,可不仅限于数字化的影音资料保存,更可以通过精心构思的文创产品设计来增强其文化内涵和对受众的吸引力。文章以昆曲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为例,在介绍相关设计作品案例构思的过程中,展示了“经典与潮流结合”“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思路与方法,通过文创产品创新设计来推广和发展非遗文化。

[ 关键词] 非遗;文创产品;艺科融合;昆曲;盲盒;潮玩

[ 项目名称]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非遗文创产品的艺科融合创新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1260)。

口述和表演类非遗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种类之一。当前,对此类非遗的保护与发展主要是通过数字化的影音资料形式进行保存,以及通过网络等新媒体进行传播。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很难注意到各类距离他们比较“遥远”的非遗项目,所以也很少有人会主动通过网络去搜索相关信息。因此,上述方式更多的是实现了对此类非遗的保存与保护,但很难实现对其的进一步推广与发展。

对于那些具有较高文化与历史价值,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艺术成就,可以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的经典非遗项目,我们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主动寻找推广与发展非遗项目更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至今已有600 多年历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正是值得我们推广和发展的经典非遗项目之一。

一、昆曲:传承600余年的非遗代表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2001 年起每隔两年宣布一次“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般有入选项目的国家每次最多也只会被确认一个项目。其评选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要具有杰出的文化代表性,对有关群体和文化多样性要有特殊的价值;二是需要有被保护的紧迫性,特别是因某些原因而缺乏保护,即将消失的文化艺术形式。而在2001 年5 月18 日宣布的第一批代表名单中,中国作为首次入选的19 个国家之一,其入选项目正是“昆曲艺术”。可见,昆曲之于中国,其杰出的文化代表性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需要保护的迫切性也是非常高的。

昆曲艺术虽然是源自元朝末年苏州昆山地区的昆山腔,但随着京杭运河的贯通,很早就融入了大运河沿线的众多文化变迁之中。在之后的发展历史中,昆曲也不断发生改革、演变和融合,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昆曲已经是影响全国的大剧种了。昆曲表演的艺术流派也在具有代表性的“浙昆”“北昆”基础之上发展出其他区域的新流派,如“徽昆”“赣昆”“湘昆”“川昆”等。昆曲更是哺育和滋养了许多地方剧种,如川剧、越剧、滇剧、湘剧、桂剧、晋剧、闽剧、邕剧、赣剧、蒲剧、婺剧、上党戏和广东粤剧等。昆曲在漫长的演变历程中历经了沧桑和沉浮,目前已经成为各大戏曲剧种研究中的“活化石”,因此也是值得我们重点继承和发扬的戏曲艺术剧种。

纵观昆曲艺术的发展演变史,可以发现为了迎合不断出现的新观众的口味,让昆曲的受众群体更为广泛,各地的昆班演员们通过相互交流,将南北各地方戏剧的特色汇聚在昆曲表演中,并不断积极吸收各地域的戏曲、音乐和说唱艺术的表演特点。可见,昆曲曾经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正是其能够顺应时代发展,面向市场需求,包容性地不断进行融合、变革和创新。

因此,运用现代设计思维积极寻找当下文化市场的热点,使昆曲中的经典艺术内核与当前市场的潮流结合,同时借助科技手段,更有效地呈现出昆曲的艺术特色,是符合昆曲自身蕴含的创新基因的,同样也是顺应历史趋势的,是对昆曲非遗文化的一种有效继承与发扬。而若论近两年最热的潮流产品,自当是盲盒莫属。

二、盲盒:充满吸引力的当代潮玩

若说文创产品盲盒的雏形,应该是源自日本的福袋和各种形式的扭蛋类产品。在中国,潮玩工作室和独立设计师是在2005 年开始出现,文化潮流公司则在2010 年开始出现,之后网上出现的52toys、葩趣等平台则进一步推动了文创IP 型潮玩在国内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盲盒经济,经历过十余年的发展和逐渐积累,到了2019 年的“盲盒元年”,则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到了近段时间,盲盒更是成为当下最潮流的文化产品,目前几乎已经是每家文创店必售的商品。现在无论是网上电商还是实体店,都随处可见盲盒的身影。一些知名品牌的商家如麦当劳、迪士尼、宜家、星巴克等都在营销中引入了盲盒。而其他专门针对盲盒市场的公司也发展迅速,如“泡泡玛特”“19 八3”等。

瑞幸咖啡最近推出的“遇见昊然”系列盲盒周邊新品,在首发当日,因为官方销售平台上短时间内涌入大量订单,导致服务器一度陷入崩溃,可见其火爆程度。名创优品启动的“盲盒节”中,将盲盒形式拓展到更多的品类,包括零食、美妆、家居用品等,可见盲盒形式可以与很多类型的产品相结合,而非遗文创类产品显然是非常适合的种类之一。故宫淘宝首次将故宫IP 与盲盒结合的产品,是一套猫祥瑞盲盒,包含十个基础款与两个隐藏款,这套产品的设计是以其最畅销的猫形象为基础,融入狮子、凤凰、天马等故宫文物元素,进行了IP 形象的创意设计,每个形象都象征着不同的吉祥寓意。这一故宫淘宝文创设计思路,是非常值得我们在进行昆曲人物IP 形象提取和对应文创产品设计时借鉴的。

要理解盲盒的魅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盲盒本身所包含的产品,主要是各种玩具、模型等,而这些往往都是具有各种文化含义的IP 形象,对接受和喜爱这些形象的人来说自然具有吸引力,从这一角度理解,盲盒是一种文创产品。二是盲盒在购买时是看不到里面产品的,获得哪些款式是具有运气成分的,获得一些稀少隐藏款的动力会引发消费者更多的购买行为,这是运用消费心理原理,从这一角度理解,盲盒则是一种营销方式。显然,如果以昆曲人物IP 为基础设计的文创产品,能够借助盲盒的这两个魅力进行推广的话,将大幅提升消费者,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关注度。这正是运用设计创新思维,促进昆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焕发其新生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文创人偶:昆曲与盲盒的结合

经过前文分析可以确定,从经典昆曲曲目中提取的人物原型,进行创意人偶造型设计,然后再结合盲盒这种包装形式进行推广,是一种非常值得尝试的,能够展现昆曲艺术特色,从而对其进行传承的创新发展方式。因此,本课题中尝试进行了一套相关文创产品的设计。

本设计中的IP 选自经典曲目《琵琶记》,这是元末明初高明的作品,这一作品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青睐,历代艺人文人从舞台到文本都倾注心血不断改进。

特别是《琵琶记》开始以折子戏形式在舞台上演出之后,就成为演出最多最繁盛的作品,因此被称为“南戏之祖”。本次设计的文创人偶作品选取了剧中最主要的七个角色:蔡伯喈、赵五娘、蔡婆、张太公、惜春、蔡公和牛小姐。其造型采用Q 版人偶的形式進行设计,服饰借鉴了《审音鉴古录》中关于服装的记录,具体造型形象如图1 所示。

人偶设计的特色还在于七个人物刚好对应着生、旦、净、末、丑、外和贴七种戏曲行当,人偶外包装采用盲盒设计,内部有人物介绍卡,介绍了对应人物及所属行当,扫二维码还可以进一步了解更详细的剧情和人物信息,以及经典唱段介绍。这样既能发挥前文所述盲盒增强产品吸引力的作用,又能让购买者拿到产品后可以进一步详细了解更多信息,增加其对昆曲艺术的了解。盲盒的包装设计如图2 所示。

以上是此文创产品的基本设计部分,但仅此市场吸引力可能还不足,因此接下来就需要科技来助力了。

四、趣味交互:文创产品中的艺科融合

在当前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先进技术的应用是文创产品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艺科融合也将是文创类产品设计创新的突破口。针对非遗类文创产品,艺科融合的设计思路应当是:先挖掘其所蕴含的艺术价值,然后根据对其艺术具体呈现特点的分析,选择最有效的呈现内容、信息形式、传递通道,选用适合的科技手段来提高呈现效果。最适合对口述和表演类非遗的艺术价值进行呈现的是各种交互技术。

昆曲艺术中最有价值、最具特色,也是最应当呈现的内容显然是具体的唱段。因此,本套人偶设计中,通过交互加位置感应技术来实现人物“对唱”效果。

这一设计的基本技术原理是:在人偶内部除了安装存储芯片、小型扬声器、充电电池、控制芯片外,还特别安装了位置感应传感器,通过与背景展台(见图1)中的位置定位片的感应,可以探测到玩偶摆放的位置。

这样,当将人偶上的电源开关开启后,只要将其摆放在展台上,人偶就会播放属于它所对应角色的唱段,唱段的选择可以根据摆放人偶的位置和数量来控制。

例如,只摆放一个人偶在特定位置时会播放本人物的一个随机唱段,如果按照一定的顺序移动这个人偶的位置,就会依次按剧情顺序播放这一人物在整部剧中的各个唱段。如果摆放两个人偶则会产生两个角色“对唱”的效果,如果摆放三个人偶则会“演绎”在剧情中有这三个角色同场的片段。如果按照说明书的操作提示,则可以实现将整部剧从头到尾演绎一遍,其间出现的这七个角色以外的配角的唱段可以由展台内隐藏的部件来完成。

这样的设计,使这套人偶除了外形可爱,极具吸引力外,又具有各种交互使用的趣味性,能够大大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消费者出于兴趣对各种组合的人偶进行摆放的同时,实际上也就实现了对曲目各唱段的反复欣赏。当使用者分别欣赏了一些唱段后,就会引发对整部剧的情节的兴趣,也会希望能够按情节顺序完整地听一遍《琵琶记》。因此,这就会促使他们想办法收集整套人偶,而且如果想要进一步增加游戏性,也可以对剧情演绎的顺序进行设计,例如需要使用者先了解剧情,然后尝试摆放对应人偶,摆放对人偶和位置,剧情就会向下一步发展。

这种能够极大增强产品吸引力的艺科融合设计思路,可以借鉴应用到各种类似的口述和表演类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

五、结语

如果从当下最潮流的文创产品中选择适合的品类,与那些急需保护与传承的非遗项目中提炼出的文化内涵进行融合,不仅可以吸引消费者主动接触和关注这些非遗项目,同时可以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产品中所蕴含的非遗价值。尤其是当前各种先进科技的出现与在产品端的应用,为产品能更生动、直观地展现非遗项目的特色艺术内容提供了解决路径。与单纯地保存相关影音、图像资料的方式相比,结合现代潮流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通过“历史与现代融合”“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手段,可以实现更持久、更有效地展现相关非遗项目的艺术特色。这将不仅是传承人类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之一,更是吸引更多年轻人接触、认识和有意愿进一步了解这些非遗项目魅力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于海洋,秦佳.基于不同呈现类型的非遗与科技融合发展思路:以常州非遗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9(04):17-21,40.

[2] 顾春芳.守护和传承昆曲艺术和文化的意义价值体系 在昆曲入选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 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J].中国戏剧,2021(08):45-47.

[3] 胡亮.京杭大运河文化变迁与昆笛的发展流变[J].民族艺术,2021(02):103-117.

[4] 陈忆澄.互联网时代昆曲经典剧目的传播[J].江苏社会科学,2020(01):211-217.

[5] 陆琰.昆剧《琵琶记》人物造型特点的初探[J]. 大家,2010(10):155.

[6] 李琦,闫志成.自我的迷失与消解式抵抗:网络盲盒亚文化的后现代语境解读[J].求索,2021(05):72-79.

[7] 王帝钧,周长城.盲盒消费:当代青年消费生活方式的新现象[J].甘肃社会科学,2021(02):120-126.

[8] 王琳.盲盒营销须“忙而不盲”[N].经济日报,2021-02-04.

[9] 张硕.考古盲盒,今天你挖了吗? [N].中国文物报,2021-01-19.

[10] 秦佳,于海洋.交互式展示空间设计:交互方式变革下的科技与艺术融合探索[J].艺术评论,2017(10):173-176.

猜你喜欢

盲盒文创产品非遗
盲盒,玩的就是心跳
盲盒拆出的众生相
Cлово месяца
“盲盒”,盲在何处?
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意义重大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