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完了“整本书阅读课”,为什么学生反倒不读了?

2023-11-30何捷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一节课阅读课学段

何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立了“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明确提出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同时还要学习阅读方法,做到会读书。

新课标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按照学段递进,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书,达到基本的阅读量的要求,落实“多读书”和“读好书”。例如第一学段,多读浅易的图画书,多朗读优秀的儿歌,自由阅读童话书;第二学段,多读英雄模范事迹的图书、儿童文学名著、中国古今寓言和神话传说等;第三学段,鼓励阅读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品,还要注重文学、科普、科幻等优秀作品的阅读;第四学段,阅读革命文学作品,独立阅读古今中外诗歌集、中长篇小说、散文集等文学名著。

所谓“会读书”,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的基本方法。在学业质量部分,新课标也对不同学段应掌握哪些方法、要达到什么水平、在阅读能力上需达成什么样的层级等,做了细致的刻画。

由于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有了具体而明晰的指导,随即出现了大量的整本书阅读专项课,涌现出大量的如何教学生读书、引导学生爱上阅读的成果汇报。

而在实际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奇怪的现状——爱读书的学生依旧爱读书,不爱读书的学生没有太大变化。特别是被寄予厚望的整本书阅读课上过之后,学生基本上没有因为上了课而真正去阅读。例如某教师执教《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之后,班上真正去读这本书的,在一次调研中显示仅有3人……大多数时候是课归课,读归读。

课上了,学生反而不读了,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强调,整本书阅读课必须上。这是新课标的要求,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标中关于整本书阅读的任务群,有如下表述: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同时,在任务群的“教学提示”第一条,就明确提出“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阅读整本书”。可见,上好整本书阅读课是课标要求,是规定动作。但为什么上了课之后,学生反倒不去读了呢?笔者结合实地走访调研,分析原因有三条。

原因一:

教学设计上的越俎代庖

整本书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不够精致,教师事无巨细,该讲的都讲了,不需在学生这个年纪讲的,也讲了。凡是和这本书有关的,恨不得一节课讲完。讲完了,自然不需要读。对学生而言,关于这本书所有的好奇心,都在这节课上得到了满足。

例如讲第二学段必读书《海底两万里》时,教师就从三个方面提供了详尽的信息:从阅读角度看,这本书好在哪里;从写作角度看,这本书需要学些什么;从文学角度看,这本书有哪些文史背景知识需要掌握……教师通过大量梳理后提供的知识条目,让学生上完一节课后,再也提不起兴趣去读原作。

更有甚者,为了应付考试,让整本书阅读异化成了“知识点提炼”“考点提炼”,为的是使学生在考试中能轻松应对,答题时能像“真的读过这本书”一样,填写标准答案。这样的整理还作为“教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实际上阻碍了对“如何促进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教学法、教学设计的研究,也让整本书阅读的学习效果被淡化、异化。

解决方案:教学设计上的重构

對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的整本书阅读课来说,上课的最大意义是激活兴趣,而不是取代学生阅读。因此,教师要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特别是持续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为目标,精选教学内容,重新设计教学板块;在不同环节嵌入评价,促进目标达成。科学的设计才有可能让教学走出困局。

原因二:

课程意识缺失带来的教学行为的简陋

教师试图用一节课来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这是天方夜谭,也是教学效果不佳的根源所在。这如同习作教学,教师喜欢“讲一讲作文要求,布置作文题”,随即潇洒地发出指令——“开始写吧”,将剩下的工作直接丢给学生,这样是不会获得理想中的教学效果的。

上完一节课之后,就让学生读一本书,难度系数有多大,教师自己都不知道。对爱读书的学生而言,上不上课不重要,阅读是习惯,是顺理成章的事;对讨厌读书、不会读书的学生来说,上一节课就让自己读一本书,就是天方夜谭,或者说是一纸空谈。

新课标在这一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提供了许多方法,如“应统筹安排课内与课外、个人与集体的阅读活动”“兼顾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阅读”“根据开展读书活动的实际需要,合理推荐和利用适宜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体验,拓宽阅读视野”等,就是提醒教师:整本书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不能简单布置任务后,就做“甩手掌柜”。

解决方案:理解“课程等式”,实施课程化教学

有效的整本书阅读课,可以表述为以下等式:

(课+活动)×N=课程

其中的“课程”,即整本书阅读课程。其中的“课”,即整本书阅读课。其中的“活动”,即新课标所指出的各种活动,诸如“师生共读、同伴共读,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等。其中的“×N”,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经历多次反复,特别是要“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进行评价”,让评价促进整本书阅读的学习效果产出。

所以,教师如果试图上完一节课就甩给学生“剩下的,就由大家去读吧”,只能说,这是过于天真了。就像写作教学一样,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教师要全程陪伴。教师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教练员”,需要时刻在场,实时监控,及时评价,不断促进阅读和写作的持续发生。离开教师的“课”,是不完整的;缺乏设计的“课程”,是缺损的。教学效果不能单凭上一节课来保障。

诚如新课标所指出的,整本书阅读是小学初中四个学段一以贯之的任务群,不是集中一次性发力就能产生效果的短期行为。整本书阅读是对语文课程的全新组织与呈现。让学生阅读,也要分阶段,围绕不同的阅读主题,确定各项活动的内在逻辑关联,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原因三:

教学逻辑与阅读规律的背离

整齐划一的课,即便标注为不同的“课型”,依然不符合学生在参与整本书阅读时的基本规律。教学与阅读行为的内隐原则相背离,效果自然无法确保。

也许是部分教师发现了阅读应分阶段进行,否则学生无法整齐划一,所以才将整本书阅读设置成导读课、过程推进课、读后总结课等。不同课型对应服务整本书阅读的不同阶段。但实际上,这样的设计依然无法匹配整本书阅读的学情。

阅读,终究是个体的行为。读的水平的参差不齐、阅读进度的无法统一、对同一本书的不同理解、“哈姆雷特”们的层出不穷,都让阅读本身充满变数。没有一节课能包打天下,很难有标准化的阅读指导方案能完全通行,教师更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读得节奏统一,犹如行军。即便是读后的总结,最佳状态也是围绕着阅读而生发的更多的质疑与研讨、辩驳与争议……

然而我们的教学实践,急于从最初的“活动”,火速上升为“行动”,还要升级为“运动”——步调一致的“运动”。那样标准地上课,布置任务、作业,也许只是自娱自乐。

解决方案:整本书阅读实现“四化”

整本书阅读只有一个目的:让学生真正走上阅读之路。为了达到目的,可以执行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四化”,即生活化、活动化、长期化、个性化。

以课为引导,让整本书阅读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并长期坚持。教师注重在阅读中开展阶段性的活动,在活动中接纳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成果,让课程真正面向全体,关注阅读中的个体差异。当阅读成为习惯、成为意识的时候,“课”的概念就淡化,“课”的形式也更为自由多样,读的成果才能深入人心。

整本书阅读,是古老的学习活动,也是本次新课标正式确定的崭新概念。面对新事物,教师要有热情、有担当,还要有更为严谨的态度。要去除“占山为王”的着急心态,先实践,缓出成果,不要急于推出各种各样的主张。特别是阅读,是一辈子的事,要慢慢来。

(作者单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一节课阅读课学段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