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特征及四川省应对研究
2023-11-30袁安贵陈静思
袁安贵 陈静思
[摘要]未来产业是受前沿技术推动,具备战略性、高成长性、不确定性与长期性等特征,是影响未来一定时期的先导性产业,可能成为未来十年或者更长时期推动经济增长和影响社会发展的决胜力量。近年来,美欧日等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加快争夺发展主导权、抢占制高点。我国和一些新兴国家前瞻布局,力争“弯道超车”,以期摆脱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和“高端钳制”。比较而言,四川发展未来产业还相对滞后,应予以高度重视、超前布局、抢夺先机,助推科技强省、经济强省建设。
[关键词]未来产业;趋势特征;前沿技术;产业政策;四川省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563(2023)04-0087-07
DOI:10.13773/j.cnki.51-1637/z.2023.04.011
引言
隨着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新在全球的兴起,一批重大基础理论与科技取得快速突破,对全球产业未来发展带来革命性或颠覆性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3月在浙江考察时、2020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2020年10月在深圳特区40周年庆祝大会上均明确指示“抓紧布局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关系到国家或地区在国内、国际的领先地位,关系到新旧动能转换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川应予以足够重视。
一、未来产业基本概念及典型特征
(一)未来产业概念的内涵
美国著名创新领域专家、白宫前顾问亚历克·罗斯在对全球41个国家考察的基础上,写作出版了《未来产业》一书,使未来产业得到广泛关注。“未来产业”概念是世界各国以及地方政府从产业发展实践提出,其目的都是为了抢占科技以及未来产业发展先机,从而在全球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因此可以认为,未来产业就是受前沿乃至尖端技术推动,尚处于探索期的、代表科技和将来产业发展方向,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发展制高点为目标,可能会随着技术逐步成熟并实现产业转化,对经济社会形成明显支撑带动,但目前依然在孕育孵化的“新兴”产业[1]。相较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明确的产业形态、产业边界,发展模式相对清晰和固定,未来产业是基于未来技术突破和场景应用而培育的新兴产业,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不确定性。未来产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处于一个历史的维度之中,一个产业现在被认为是未来产业,但随着产业化进程加快,就会转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未来产业的主要特征
1.高成长性及战略支撑性
尽管目前未来产业规模较小、技术不够成熟,但是一旦技术开始成熟并与市场需求密切结合,其发展潜能则会加速激发和释放,达到较大的产业规模,并有可能成长为主导产业或进一步发展成支柱产业,其发展成效不仅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也会给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国际地位带来重要影响[2]。从未来产业在产业体系中的作用来看,其生产系统、产品架构、应用系统复杂度高,带动性和关联性均较强,一旦成为主导产业,则将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支撑未来经济发展。
2.驱动技术的前沿性
未来产业的发展是由重大科技创新和前沿技术驱动的,产业的高科技含量和强技术属性,是未来产业的核心特征之一,如量子通信技术的加速发展对传统信息传输技术的颠覆性替代,新兴生物特征识别验证技术能提供比现在的密码更强更简化的保护等。原创性、颠覆性前沿技术的研发周期、技术性质、产业转化水平均会影响未来产业的发展培育及带动能力。一旦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受前沿技术的强力驱动,以及相关互补技术的创新迭代,未来产业的生产率上升率和产业增加值将高于同期其他产业[3]。
3.技术路线不确定性
未来产业的发展,受技术、市场和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技术路线以及产品形态、功能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技术路线具有固有的物质特性,在驱动技术尚不成熟的情况下,难以预测技术成熟的时间。同时,未来产业的技术演变将带来什么样的具体产品形态,以及能够实现商业化应用的时间,最终能否形成完备的产业形态,均难以预测和估算。
4.产业化的长期性
未来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中处于前期孵化培育阶段,虽具有高附加值,但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形成,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和漫长的过程。在研发环节,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在生产环节,解决设计、生产工艺和产品架构等问题,保证产品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供应环节,选择匹配的应用场景,确定合理的产品价格等,均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5.发展演进的动态性
未来产业是影响未来发展的先导性产业,虽然核心技术仍处于探索期,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会随着技术进步而发生演化和变革,从而产生新业态、新模式等。特别是在创新创业活跃、专业化服务有效供给、要素自由流动的良好生态中,核心技术将加快突破转化,相关新业态等将加速涌现,产业集群将加快形成[4]。未来产业一旦形成,将引发相关生产生活领域的根本性变革,带来产业组织方式、产品模式、生产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二、国内外未来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为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先机,占据发展制高点和有利地位,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呈竞相发展态势。
(一)世界主要国家前瞻布局
1.发达国家加快争夺发展主导权
美国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美国未来产业领导地位的建议》(2020年6月)、《2020年未来产业法案》(2020年2月)、欧盟正式发布《加强面向未来欧盟产业战略价值链报告》(2020年5月)、日本也出台了《实现面向未来的投资的经济对策》(2016年8月)等,争夺重点聚焦在人工智能根技术、新一代基础性信息技术、生命科技、前沿材料、新能源等方面。并加大对生命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支持力度,进而加快技术、产业、战略“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显著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未来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2.新兴国家力争“弯道超车”
亚非欧及拉美等一些新兴国家,紧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正在利用“弯道超车”机遇,加快推进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并由寻求单项突破转向整体提升,以期摆脱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和“高端钳制”,其与发达国家在未来产业上的竞争正由错位竞争全面走向正面竞争。
(二)我国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1.从全国来看,国家持续出台《“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21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10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7年7月)等,未来产业布局主要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新材料、生命科学、云计算、量子技术等领域[5]。同时选择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产业基础较好、科研實力强及创新资源集中的地区率先布局、稳步推进,并加快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6],为未来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2.从各省市看,深圳市在2013年就出台《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政策》,率先拉开国内发展未来产业序幕。紧接着杭州、南京、沈阳、山西等相继发布未来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产业发展规划等。在“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北京、安徽、河北、江西、湖南等省市都对未来产业进行谋划,前瞻部署区块链、量子通信、工业互联网、太赫兹、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链,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等。
三、对推进未来产业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发展和壮大未来产业,需要深刻认识其发展规律、演变趋势与特点,在发展动力培育、政策支持引导、基础科研强化以及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有序推进未来产业健康发展。
(一)促进未来产业发展需要“三大动力”推动
1.未来产业发展需要技术推动
未来产业是受前沿技术驱动转化而成,其发展速度、发展规模根本上要受到技术自身发展水平及其性质的约束。因此,要促进未来产业快速发展,就得花大力气在前沿技术研发方面进行投入,推动前沿技术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互补技术加速迭代,进而加快产业化应用。
2.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市场拉动
技术推力和市场拉力对未来产业的发展不可或缺,创新和市场需求以一种互动的方式在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未来产业孕育阶段,技术路线及产品路线等方面都有较多较复杂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客观上就需要有相应适当的应用场景加以配合,通过市场进行大量试错、探索,这样才能提供符合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3.未来产业发展需要政府引导
未来产业既是前沿技术驱动的新兴产业,又是资金密集型行业,由于核心技术研发以及早期的成果转化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需要政府通过财政税收以及金融等公共政策的引导支持,分担技术研发及产业发展市场风险,加快未来产业的培育发展。
(二)促进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对传统产业政策进行调整
1.从强化技术应用到重视基础研究
由于后发国家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与先发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往往通过引进吸收、模仿创新,快速提高生产能力,缩小彼此间距离、提升竞争实力。而在经济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从“跟跑”向“并跑”甚至“领跑”跃升时,就更需要重视基础研究,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基础科学是未来产业萌芽发展的基础,必须加大全社会基础科研投入。
2.从选择性支持转向发展方向引导
当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时候,选择一些相对成熟的技术及部分高科技产业加以扶持,就能够较快缩小与先进发达国家的差距。而在技术和产业发展到较高水平阶段,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以资借鉴,同时面对未来产业发展技术、产品功能结构、目标市场都尚未定型,因而政策扶持的重点就应当转到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上来,前瞻引导全社会的有效投入。
3.政策扶持需要更加鼓励多元试错
由于未来产业发展存在不确定强、风险相对较高等特点,在技术产业化应用当中,技术路线、产品路线、市场结构等都会发生明显变化,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错、探索,也只有找到方向才能成为市场的优胜者,否则将面临失败,因此,需要更多容错、鼓励试错。
(三)促进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完善产业配套、产业生态
1.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产业配套
由于未来产业技术水平高、产品较为复杂、生产带动能力广,会产生对上、中、下游产品及各种生产服务等的大量投入需求,因此,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产业配套支撑。围绕“链主”企业形成未来产业的产业链,进而引领带动整个区域发展。
2.未来产业发展需要良好创新生态产业发展
实践表明,哪儿的创新生态良好,集聚产业、催生创新的能力就强。未来产业发展高度依赖创新主体之间的多元互动,需要产业链与创新的深度融合,需要开放多元、共生包容的创新文化、创新氛围,从而有效促进创新要素的加速聚集和增值,降低未来产业发展成本和风险。
(四)促进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1.未来产业发展要与区域发展阶段相结合
未来产业不仅需要科研创新领域的突破,也要实现产业的规模化效应,这不仅需要前端的技术创新,也需要嫁接后端具有产业实现能力的优势地区。我国各区域发展水平不同,发展阶段差异明显,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发展未来产业,至少得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才行,否则将适得其反。
2.未来产业发展要与区域发展基础相结合
未来产业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强、风险大等特点,我国各区域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潜力等均有所不同,因而在推进未来产业发展时,要充分权衡区域比较优势,在未来产业发展的选择上要明确发展方向、发展重点,从而集聚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突破,进而顺利推进未来产业发展。
3.促进未来产业发展要有明确的推进路线图
在明确了区域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后,需要做好推进未来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在提升创新能力、再造产业基础、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强产业融合、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制定清晰的推进时间表、路线图,稳定有序地推进未来产业发展。
四、四川省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培育和壮大未来产业是抢夺发展先机、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一招,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科技强省、经济强省的必经之路,四川需要及早启动、超前布局。
(一)四川省未来产业发展主要现状及问题
1.基本现状
四川省制定出台了《四川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年11月)、《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21年9月)等规划,提出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数字四川,发展生物工程、第五代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重点打造成都、绵阳、德阳、泸州、内江、宜宾、雅安、眉山等大数据产业聚集区,努力打造未来增长新引擎,未来产业发展迈出积极步伐。
2.主要优势
一是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拥有高等院校134所、居全国第5,拥有科研院所270余家、两院院士69名。二是平台载体和重点产业创新优势突出。建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0个、居全国第3,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71个、居西部第1。重型燃机、核电装备、高端无人机等领域科技创新跻身世界前列,军用飞机、轨道磁悬浮等技术研制居全国前茅。三是产业体系完备。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中的197个,666个工业小类中的515个,具有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产业特质。四是优势产业实力强劲。拥有电子信息、食品饮料2个万亿产业,其中军事电子装备整体实力居全国第1、网络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居全国第2。食品饮料、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度分列全国前十经济大省第1、第2、第4、第4位。
3.存在问题
一是基础科研投入明显不足。2021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达到1214.5亿元,总量排全国第7位,但基础科研仅58.1亿元,仅占全部研发投入4.8%,低于全国的6.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普遍15%以上水平。二是科技成果转化不足。在《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报告》中,全省科技成果转化仅14.6%,与发达国家、先进地区40%~60%的水平有较大差距,同时对前沿科技成果的市场展示应用场景也远远滞后。三是政策扶持引导模式亟须改进。现有政策尚多停留在“追赶期”选择相对成熟的技术及部分高科技产业加以扶持,以快速缩小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而较少从“引领”科技前沿、占据发展制高点出发,对前沿科技进行方向性引导、鼓励多元试错等还有诸多不足。四是对未来产业发展的超前系统谋划不够。加快培育发展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及推进时序等均不甚明晰,对未来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还有待加强。
(二)四川省推進未来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与突破口
1.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前沿技术推动力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所要、着眼国家重大战略所需,聚焦解决产业发展相关技术难题,探索建立未来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清单。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优化创新体系整体布局,加快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把四川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深化前沿基础理论研究,重点解决未来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共性基础问题。加强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攻关,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实施一批有重大突破意义的大科学计划及有重大影响力的大科学工程,为全省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强化储备。
2.加快拓展需求市场,强化市场需求拉动力
依托开发区、高新区、省级新区等未来产业集聚区域,选取一批前沿性、有显著带动意义的科技成果,重点打造一批未来产业“黑科技”展示、体验中心,积极创建未来产业展示应用场景。结合创新型城市建设和高新区、开发区及园区优化升级等机遇,加快建设未来产业集聚区、未来产业特色小镇,未来产业孵化基地等产业发展平台,搭建专业化与市场化相互动的共享平台,为未来产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配置,提供技术向产业的转化全流程便捷化服务。增加政府对前沿技术转化产品的采购力度,加大早期用户提供购买补贴力度等,引导社会需求,促进前沿技术的价值在生产上得以实现,大力增强未来产业生存发展能力[7]。
3.加大有效政策扶持,发挥政府支持引导力
一是将政策支持从重视应用技术转向强化基础研究,夯实产业萌芽发展基础。二是将政策支持从对特定技术、特定产业的选择性扶持转到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力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上来,通过发布前沿科技发展方向、趋势及产业化的可能路径、目标引导全社会的投入。三是政策扶持需要更加鼓励多元试错,从而为未来产业找到成功的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等。四是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专利密集度高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组织实施“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提升行动,在土地、人才、配套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企一策”的具体支持方案,扶持其创新发展、做大做强。
4.明确重点发展方向,提升推动发展靶向力
建议四川省尽快出台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或发展规划,综合考虑一定时期内重大技术演变以及产业变革方向、趋势,结合全省科教资源分布状况、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和未来发展潜力,以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区块链、量子信息、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等重点方向,着力引进独角兽、瞪羚企业,集聚资源进行重点突破。同时统筹未来重点产业规划与布局,鼓励成都、德阳、绵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等科技创新领先、高科技产业发展基础好的地区制定未来产业细分领域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对未来产业领域进行细分谋划[8],避免一哄而上,推动全省未来产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5.全力优化创新环境,增强高端要素聚集吸引力
进一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充分保障科研和管理自主权,进一步赋予科研人员人财物自主支配权,简化科研活动过程管理,积极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完善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创造兼容并包、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促进学术民主,鼓励年轻学者敢于独抒己见,敢于质疑和超越权威思想。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平等享受研发优惠政策,建立海外人才在川就业、定居、子女入学等事项“一站式服务”机制,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川创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华,王怡帆.未来产业的演化机制与产业政策选择[J].改革,2021,324(2):54-68.
[2] 陈劲.聚焦未来产业,探索管理创新[J].清华管理评论,2020(9):1.
[3] 李斌,阳娜,郭宇靖.十问未来产业[J].瞭望,2020(51):37-40.
[4] 颜振军,陈鹏,李静.创业孵化行业发展的演变和趋势[J].开放导报,2022,225(6):49-56.
[5] 盛朝讯,吴迪.我国战略性产业发展重点选择与推进策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16.
[6] 余东华.“十四五”期间我国未来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20(3):12-22.
[7] 庄亚明,李金生.基于区域核心能力的新兴产业孵化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130-134.
[8] 沈和.发展未来产业 高质量推进制造强省建设[J].群众,2022(24):8-9.
[责任编辑:付丽萍]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Characteristic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ndustries of the Future in Sichuan
YUAN Angui,CHEN Jingsi
(Sichuan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engdu 610000, Sichuan)
Abstract:Industries of the future is driven by cutting-edge technology, exhibit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being strategic, long-term, uncertain and high in its growth which is a pioneering industry that will impact the future for a given period of time, and may become the decisive force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nd have influence on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xt decade or even a longer period of time.In recent years, major developed nations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an nations, Japan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is issue and stepped up their battle for dominance and commanding heights.China and other emerging countries make a forward-looking layout and strive to succeed in “overtaking” in order to avoid being locked up in the low-end mark and overcome the monopoly of developed nations in high-end market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Comparatively spe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of the future in Sichuan is still relatively lagging behind, which deserves close attention and requires pre-layout to boost the construction of a powerful province in technology and economy.
Keywords: industries of the future; trend and characteristics; cutting-edge technology, industrial policy, Sichuan province
收稿日期:2023-02-21
基金項目:四川音乐学院科研团队孵化项目“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的路径和方法研究”(CYXSTD2020004)。
作者简介:袁安贵(1972—),男,四川德阳人,高级经济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陈静思(1993—),女,四川成都人,中级经济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