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摸摸跑了个“半马”
2023-11-30沈彬
中年男人的锻炼和中年女人做医美一样,怕被别人知道,又怕别人看不出来。
上个月,朋友KK在电话里撺掇我去参加苏州太湖马拉松时,我是感到很惊讶的:他这么看得起我?我行吗?毕竟疫情这几年就没怎么运动,重拾跑步不过两个月的时间,而且一直只有区区5公里。这“半马”离我就像奥运冠军一样遥远。
人到了中年,总活在别人的刻板印象当中,我这个年龄似乎应该属于手串、对襟衫、枸杞保温杯,以及“国际政治”和酒桌上的荤段子。一旦锻炼起来,总要被异样的目光打量:你居然还跑步?你居然还健身?你居然想有腹肌?你居然没有放弃?你居然没有躺平继续做咸鱼?
但是,好在我周遭的小环境是友善的,不仅有撺掇我参加马拉松赛的KK,还有我的大学同学们,他们中有的在工作间隙挤出时间来随时随地跑个5千米,有为了参加业余拳击赛暴减20斤的,有学巴西柔术的,有划皮划艇的……这些都是不愿意服从岁月安排的人,感谢他们激励我,让我知道自己的潜力所在。
于是,我在平常的5公里跑量的基础上,又偷偷摸摸地加到了10公里、12公里、15公里,直到有一次,从杨浦大桥跑到了南浦大桥,还打了一个来回,勉强完成了半程马拉松的距离,这样才心里有底了。
沈彬專栏作家Columnist假装专家,低空观察
你可以比昨天的自己跑得更快,比30岁、20岁时的自己跑得更快。
10月22日,苏州太湖马拉松开跑的那天,整整23000人密密匝匝地排在狮山国际会议中心的路边上,第一次感受到上万个人同时“肾上腺”飙升的大场面,甚至在开跑的前几公里,大家还集体呐喊,人很容易被这样的气氛带动。我最终正常发挥,以6分33秒的配速顺利完赛,比自己预估的要好不少,如果不是赛程里有3公里的穿山隧道不太适应,可能成绩比现在还好一些。
看着官方成绩证书上“净计时成绩2小时18分11秒,列6774位”,原来我真的能够完赛,而且还不是吊车尾的那部分,已经很开心了。
把自己搞到精疲力尽去跑21.0975公里的意义,每个人有自己的答案。“半马”这个距离其实不算很长,但很多人不相信这辈子和“半马”还有什么关系,就像上个月的我。
在比赛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位72岁的爷爷,看到了跑到我前头的身体发福的姐姐,看到了参加10公里欢乐跑的10岁的孩子,这就是激励和榜样。最让我感动的运动者,并不是那些轻松跑出4分配速的民间大神,并不是在健身房里面卧推100公斤以上的健身达人,而是面目狰狞地对着轻重量的杠铃片较劲的“瘦子”,是在跑道上摇摆着肥胖的身躯、坚持要等到手机App里报出“您已经跑步10公里”的“菜鸟”。普通人不愿意放弃,不愿意向生活低头,冒着嘲笑挑战自我,这才是最让人感动的。
作为业余锻炼者,尤其是作为中年锻炼者,你不必去攀比什么,但是,你可以比昨天的自己跑得更快,比30岁、20岁时的自己跑得更快,或者跑得更多。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是王者,但你可以选择做更好的自己,30岁时拥有20岁时没有的胸肌,40岁时拥有30岁时没有的马甲线,50岁时可以拥有40岁时没有的马拉松参赛经历。
我从大学毕业之后没有尝试过1公里以上的跑步,当突然能够跑5公里,突然能跑10公里,突然能跑半程马拉松时,当我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从杨浦大桥到南浦大桥的距离之后,我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偷偷摸摸地跑“半马”,又忍不住高调地告诉别人,这也是一种对周遭的激励:我都可以,你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