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宅“再”字楼,中隐隐于市

2023-11-30丁云

现代苏州 2023年21期
关键词:寺塔白塔西路

记者 丁云

能从中西合璧的叶宅三楼阳台上欣赏北寺塔,本身就是无价风景。

隐藏在白塔西路94 号的名宅

白塔西路靠近人民路这一端的南侧,别看店面连片,文控保建筑其实也很多,一座连着一座,稍不留意就会错过。作为名人故居来讲,名气最大的自然是吴廷琛。因历史变迁,单凭吴宅在白塔西路80号这个点位,不熟悉的人还真不知道这座状元故居的具体范围。

隔壁白塔西路100号,市文保温宅,门口墙面上还标着硕大的“古状元宅第”字样。这是现代人给设计成这样的,应为早年改造所为。听说吴宅原本非常大,依照位置和历史,此处“古状元宅第”指吴状元府更为合理。

店面之间有条通道,绕到80号店面背后,就是吴状元故居“池上草堂”了。而顺着通道沿西墙继续北移,有一扇小门,终于找到了白塔西路94号叶宅。叶宅属于吴廷琛故居的西路后两进。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中隐隐于市了。

吴状元府原系清代建筑,庭堂住房、大厅、祠堂占地约0.27公顷,结构高敞、精致,有彩绘,是典型官衙大宅。然斗转星移,时移势迁,吴宅大部均已改建,所存东路、西路等建筑已残破不堪,尽失原貌。

西路四进均为楼厅。后两进,是在民国年间由吴氏后裔售归叶氏的,因而称叶宅。叶家在西中市经营钱庄,于1931年将第四进改建为融合了西式风格和传统民居韵味的三层楼新式房屋。据叶家后人讲,新洋房建好后,当年可是苏州古城区较高的楼,四周一览无余,北寺塔、沪宁铁路以及来去的火车,皆入眼底。

叶宅“再”字窗格纹,在苏州古城独此一家

近期,叶宅由苏州古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对其进行修缮保护,两进中前楼厅是4间3楼2隔厢,后楼厅是3楼3底,建筑面积680平方米,在保持其原结构整体外观的基础上,先后完成基础加固、墙面加固、木柱加固、碳纤维加固、缺陷加固、木结构制作等一系列修缮。

至于西路前两进,也正由苏州古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着手修缮。

状元故居中的坐看风云

吴廷琛(1773—1844)是江苏元和(今苏州)人,他父亲吴文煃、祖父吴士楷都是太学生。嘉庆七年(1802)吴廷琛进士第一,高中状元。因其会试、殿试皆第一,集会元、状元于一身,嘉庆赐诗曰“双元独冠三吴彦”。

他后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曾任职浙江金华知府、杭州知府,以及道光间的云南按察使等,因患嗽疾诏准其回籍休养。辞官后,吴廷琛应邀出任正谊书院掌院,讲经传学,并赈荒歉、济贫困、修城垣、浚河道,倡修沧浪亭五百名贤祠等,很受当地人敬重。

吴廷琛一生博学多识,为人孝悌,贯通经典,文章遒隽,诗法杜甫,为政清明且多建树,著有《归田集》《池上草堂诗集》。

苏州坊间将吴廷琛与吴钟骏合称“叔侄状元”,吴廷琛祖父士楷与吴忠骏曾祖父士毅皆为仁昭子。吴家是苏州望族,大儒巷德邻堂吴氏就是吴廷琛后代,家住蒲林巷的大曲家吴梅则是吴钟骏曾孙。这支吴姓氏族系洞泾吴氏,一世祖名吴璿,原姓沈,生于明代宣德年间,家居苏州金阊,卒后葬吴县至德乡洞泾浜东虹桥北琵琶坟,后裔在洞泾茔旁建祠,故称洞泾吴氏。

吴廷琛孙子吴郁生(1854—1940)也很有意思,康有为出其门下,后出任过邮传部尚书、军机大臣,既为清末民初时著名书法家,也是个时髦人,晚年嗜影成癖,无论什么电影,只要新放片子,几乎场场必倒。

“再”字楼焕然新生

再来谈谈叶宅。古城投资公司的负责人殷铭在接受采访时讲述了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秉承古建老宅保护修缮的大任,2018年夏,当时的苏州文旅集团古城投资公司从叶氏后人手中,收购了这部分房屋。房子蚁患严重,洋房及后楼厅破损不堪,难以踏足。古城投资公司排除万难,加固洋房,重修楼厅,恢复古井,总投入1600万余元。

修缮加固后的叶宅保持了原有格局,依托三层主楼厅,南北各设计了一个天井,呈“H”型布局,小中见大,庭院深深。北天井墙上留存“1931”字样,记录建造的年代。叶宅正厅有一口古水井,是叶家翻建时候就有的,冬暖夏凉有空调之用。

叶宅内最有特色的部分首推窗户。“再”字纹寓意当年宅主为叶家“再”字辈,这样的窗格纹在苏州古城独此一家。窗户的裙板外嵌欧式铁艺栏杆,窗户镶有彩色玻璃,格外耐看。屋内的板壁、楼梯均为原物,楼梯上的花格为“囬 ”字。一“回”一“再”蕴含丰富。

叶宅最美的风景在三楼。人字形的屋架属于典型的民国做法,连接处包扎了扁铁和螺栓。打开“再”字窗,南望是吴状元府前两进的古老风火墙,以及白塔西路上苍翠的树木,北看是鳞次栉比的老城屋瓦和巍峨俊秀的北寺塔。西式阳台栏杆与此相得益彰,毫不违和,反倒溢出几分活力。

为传承状元故居从清代延续至今的历史文化脉络,古城投资公司在修缮时,于一楼刻制了吴廷琛的画像、诗词,复制了吴廷琛撰写的楹联和匾额,并立修缮记碑一块。

得状元府之雅,于古城闹中取静,叶宅非常适合用于创意设计类办公。重修后的叶宅,古朴典雅,文誉丕显,祥瑞满堂。在楼顶天台上,坐看此起彼伏的苏式传统民居黑瓦屋顶,相望北寺塔,很是风轻云淡啊。

窗户的裙板外嵌欧式铁艺栏杆

叶宅北看是鳞次栉比的老城屋面和巍峨俊秀的北寺塔

猜你喜欢

寺塔白塔西路
张文喜
敖汉旗万寿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释
白塔上的白鸽(外二章)
西路站里油味浓
梦里东方——CoCo都可白塔西路店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品读源影寺塔
北寺塔见证苏州发展七十载
游法门寺
庆州白塔与庆陵、庆州城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