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中戏,戏中书这个人文空间,有书有戏有腔调

2023-11-30向煜

现代苏州 2023年21期
关键词:百戏书局百花

记者 向煜

翻开一本书,欣赏一出戏,对城市多一份记忆。昆山市巴城镇并蒂莲路2 号,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一座雅致的建筑,演绎着古今传承,用348 个剧种向观众传递着这座城市对戏曲的热爱与重视。

在这个灵动的建筑内,还有一方炫彩空间——随着戏曲百戏博物馆的开门迎客,古吴轩出版社旗下的百花书局也盛装亮相。开放、时尚、共享的复合型人文空间,文化在跨界聚变中变得立体化、可视化、IP化,以“书+戏+文创”的独特运营模式和多业态空间,给予参观者全方位的感官享受,打造出苏式生活“新橱窗”和江南文化品牌“新工坊”。

戏剧,城市的文化气象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牡丹亭·游园》。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一种精致高雅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这个国家的精神与心声。于中国而言,应该有昆曲。白先勇曾这样评价昆曲:“昆曲无他,得一美字。”唱腔美、词藻美、身段美、舞蹈和音乐亦美。这是600年千锤百炼、炉火纯青,成为中国表演艺术中最精致完美的形式之一。

600多年前,昆曲的前身昆山腔从昆山千灯镇发源,于明代中叶在中国剧坛独领风骚近300年。水磨腔,柔美且缠绵;竹笛声,委婉且悠长,昆曲之美是中国人特有的含蓄与典雅。唱念做打,独这四个字,昆曲就影响了在他之后几乎所有的中国舞台表演形式,因此被称作“百戏之祖”。

百戏争鸣,一馆藏古今。百花齐放,一隅识江南。

百戏博物馆似乎也深藏着戏曲的魅力,步步引人入戏。千曲百折的楼梯,采用大量镂空材质的建材,层层递进,色彩素雅稳重。建筑对光的引用,更是引人入胜——如绢纸般的遮阳帘,微微透出户外的蓝天与阳光,在灰色地砖上留下丝丝明暗,如吴门雅韵,又似光阴旋律,怎一个雅字了得。

千古芳华,如梦似幻,戏曲韵律,历久弥新。

目前百戏博物馆全面展示了中国戏曲发展历程和348个戏曲剧种特色,四个常设展厅多维度向人们告知戏曲的前世今生。随着戏曲百戏博物馆开馆,“意主形从”——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戏剧展、“惊春谁似我”——青春版《牡丹亭》巡演二十年主题展在此同步开展。其中,清代宫廷戏剧展借助故宫丰富的馆藏和深厚的学术研究功底,透过故宫珍藏的百余件剧本、曲谱、戏衣、道具及其他与戏曲相关的文物,细述清代宫廷戏曲发展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馆内的互动体验厅很适合亲子家庭参观游览,小朋友可在此学习戏曲文化,从体感、音乐、视觉等不同维度,体验多种感官的趣味性互动。

全方位、多视角地呈现戏曲文化风貌,百戏博物馆把戏曲从历史带入当下,并将它延续成为最优雅、最从容的生活方式。

“戏”看书店,别有一番风情

书店跟剧场一样,也是思想碰撞的地方,是爱戏之人和爱书之人的精神家园。

进入戏曲百戏博物馆正门,向右拐就是百花书局的展厅。无处不在的戏曲脸谱、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中西交杂的经典唱片、造型别致的沉浸式戏台……昆山有戏,“双百”融合,当百戏博物馆遇到百花书局,让一切都变得丰富起来。

游走于书架间,参观者即可浏览到各种珍贵的戏曲主题书刊,大量江南传统文化书籍与沉淀着岁月醇香的黑胶唱片隔着书架相望。经典剧目的插画拼图、漫画主题的帆布袋、印有不同手绘戏剧角色的抱枕,让人更直观地感受戏曲活色生香之美;文件夹、纸胶带、贴纸,到手账本、便签本、鼠标垫,戏曲多元嫁接,让日常普通枯燥的工作多了几分诗意,全新设计的戏曲文创产品打破创意边界,深受大家喜爱。

逛累了,那就去“戏咖啡”前台,点上一杯咖啡,“风筝误”“山桃红”“桃花扇”……熟悉的经典戏曲名搭配上不同种类的咖啡,配以有昆曲盔帽元素的杯子和手提袋,将戏曲文化装进每杯咖啡里,让喝咖啡变成一种精神享受。

一脉书香是城市最好的软实力。百花书局找准传统文化、当代潮流与未来发展的结合点,借助百戏盛典这一具有标识性的活动载体,巧妙与百戏博物馆有机结合,让文化可视化、场景化、品牌化、产业化,推动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蓬勃强劲的发展之力。

展望未来,在这个开放、时尚、共享的复合型人文空间,或翻阅图书、或观赏文创、抑或文化交流,有内涵、有智慧、有情调。一家书店,一座博物馆,一座城市向善与向上、关注当下与创造无限可能的力量正拔节生长。

打破创意边界的戏曲文创产品深受喜爱

猜你喜欢

百戏书局百花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橘子花
百花绽放
论陕西官书局的创立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春来了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科层制与关系网:民国时期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的发行管理制度述论
论晚清官书局文献史料价值及其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