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甘肃省瓜州县为例

2023-11-30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9期

刘 刚

(酒泉市瓜州生态环境监测站,甘肃 酒泉 736100)

引言

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容易使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对居民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严重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从建设、运维到监管,建立科学长效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对于建设美丽、和谐的新农村,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1 瓜州县基本情况

瓜州县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以“瓜”得名,以“风”扬名,被誉为“中国蜜瓜之乡”和“世界风电之都”。县境东接酒泉市玉门市,西连酒泉市敦煌市,南北与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接壤,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连,东西长185千米,南北宽220千米,县域面积为2.41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1/20)。全县辖10镇5乡(农村乡镇13个),75个行政村、8个社区,总人口为13.28万,城镇人口为5.94万人,农村人口为7.34万人。瓜州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境内地势由东南逐渐向西北倾斜,地貌形态包括山区、戈壁和走廊冲洪积平原。气候上跨越3个不同的气候分区,包括祁连山西段高寒半干旱气候区、河西西部暖温带干旱气候区和河西北部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征是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显著、夏热冬寒、干旱多风。年平均降水量为45.3毫米,蒸发量为3 140.6毫米。

近年来,瓜州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狠抓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先后获评国家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国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等荣誉称号。2022年瓜州县委县政府启动“绿色瓜州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六大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得到全面推进。本文以瓜州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核查、走访座谈、会议讨论等方式开展调研,为瓜州县乃至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思路。

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现状

2.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现状

西北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分散,治理成本相对较高,资金问题是制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维都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此外,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他们对污水治理费用的承担能力也有限,这给资金筹措带来了一定难度。近年来,瓜州县持续加大环保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生态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建成20多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强了该县农村污染防治能力,有效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但该县所建污水处理设施均集中在集镇区域,离集镇偏远的行政村组均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农村污水处理治理率仅有3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滞后已成为该县乡村生态振兴的突出短板[1]。

2.2 农村生活污水管理及运维现状

管理问题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管理体制相对较弱,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导致一些污水处理设施无人管理、运维不到位。此外,农村居民对于污水治理的意识和参与程度也相对较低,这给污水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技术问题也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西北地区的农村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要求较高。然而,许多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设备老化、维修困难等问题比较突出。同时,由于缺乏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农村污水治理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受到了一定制约。为解决该问题,2021年以来,瓜州县将所有建成投运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移交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进行运维,运维经费全部由县财政承担。2021年,17个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费用为189.8万元;2022年,20个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费用为207.3万元。第三方运维虽然保障了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但运维费用较高的问题也比较突出[2]。

3 西部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运维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缺乏整体规划

西北地区地域面积广阔,乡镇、行政村、村组之间布局分散,绝大多数村庄没有整体规划。农村人口密度较小,村均常住人口仅有几百人,部分村组不足百人。村组之间、农户之间相距较远,且大多数农户属夏天驻村生产、冬天进城过冬的“侯鸟”式人群,污水排放量随季节变化、特定时间激增特点明显,排放量低且很不稳定。按照每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收益农户覆盖面达到村总户数60%的要求,大多数行政村需每个组建一套污水处理设施,甚至每个组建多套污水处理设施,由此造成了西北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收集管网铺设及污水设施运维成本较高等问题[3]。

3.2 农村生活污水管网收集率较低

瓜州县现已建成的农村污水处理站全部由政府投资建设,污水管网铺设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较大的集镇地区,周边村组大多未接入污水处理站,污水管网入户率低。同时,政府实施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主要建设了农房外街道主管网,农房内收集管网多依托农村水厕改造实施,仅收集厕所污水,而其他生活污水则无收集管网。加之农村居民长期以来形成了生活污水随意泼洒、任其蒸发的生活习惯,不愿投资建设庭院内污水收集管网,户内污水收集率低。

3.3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融资渠道单一

农村地区受历史因素影响,缺乏早期规划,且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建设污水收集管网成本较高,而投入产出比低,也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一大“难点”。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要求,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属于地方财政事权,瓜州县经济基础相对较为薄弱,政府财政收入较为困难,能够投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财政资金更是有限。目前,瓜州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向上级争取资金,融资渠道的单一成为制约项目推进和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4]。

3.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能力不足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需要进行日常的运维工作,包括管道疏通、污泥清理、填料更换、设备维修养护等。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污水处理技术人员,设施的运维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从而影响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第三方专业公司运维可有效解决技术问题,但由于西北地区普遍尚未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受益主体付费制度,运维经费全部由地方财政兜底,所以随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日益增多,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经费仅依靠地方财政支持压力较大[5]。

3.5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监管机制不健全

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影响设施的正常运行。目前,涉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部门包括生态环境、住建、扶贫办等,但治理资金分散,导致管理权限交叉、职责不明。此外,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也存在问题,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和系统的管理程序,在工程运行维护和管理方面也存在空缺的情况,导致建设标准不统一、运行管理不规范等。

4 对策建议

4.1 坚持规划引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坚持“规划引领,分区分类,梯次推进”。目前,国家正在积极开展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和乡村建设行动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1)建议地方政府以县域、乡镇或行政村为单位,结合农房改造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清洁村庄创建等,加快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尽快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2)建议以逐步正式发布的行政村规划、乡镇规划或县域规划为基础,按照统筹城乡供排水、统筹改水改厕、统筹水系联通的原则,综合考虑农村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人口分布密度等因素,合理确定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布局、规模、标准,科学修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3)建议逐年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首先以成熟的行政村规划为基础,依托年度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和土坯房改造,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全面覆盖”的原则,统筹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

4.2 扩展融资渠道,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需要多个部门协作完成,包括农业、水利、环保、卫生等部门。政府应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治理工作顺利开展。(1)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发改、住建、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谋划力度,以成熟的行政村、乡镇乃至县域规划为前提,按照成熟一个谋划申报一个、成熟一批谋划申报一批的原则,积极加大预算资金争取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整合和利用现有各类涉农专项资金,统筹推进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2)积极争取信贷资金,建议以乡镇或县域规划为前提,加大整乡(镇)乃至整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谋划储备,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基础设施贷款或地方债券资金。(3)加快引进社会资本,建议选取人口集中度较高的乡镇开展整乡(镇)推进试点,或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整县推进。由地方政府和有一定资质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理的优势企业合作,按照一定的股份比例成立项目公司,由其承接县域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4)建立合理的农户付费制度,建议实施农村供排水改革,制定统一的农村供排水收费标准,建立农村污水处理成本多元化分担机制,既可分摊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维成本,也可以未来污水处理的预期收益为基础申报信贷项目或引入社会资本,切实减少政府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的投资成本,确保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4.3 因村制宜,合理选择治理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要因村制宜、分类施治,在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居住状况、居民生活规律等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分散处理、就近处理或集中处理等方式,因村制宜选择适宜的治理模式和处理技术。(1)对在集镇或距离较近的城郊村,采取“管网+”处理方式,建设延伸污水管网,将污水引进城区污水处理厂或集镇污水处理站处理。(2)对聚集程度较高的村庄,采取“管网+单村建站”处理方式,单独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站处理。(3)对离镇较远,但布局较为集中的村庄,采取“管网+联村建站”的方式,临近的村联合建污水站处理。(4)对于人口规模较小、布局分散的村庄,重点管控生活污水乱排乱倒,在杜绝化粪池废水直排的基础上,就地就近实现资源化利用。

4.4 优化管理模式,建立长效运维机制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核心是运维管理问题,建立组合复合式长效管理模式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1)建议建立智慧环保云平台,以其整合的所有污水处理设施大数据为基础,形成以第三方专业公司为依托,定向指导村派工作人员承担日常初级维护、第三方专业公司负责高级维护、县相关部门负责监督考核的组合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和财政负担。(2)建议设立奖罚分明的双向考核体系。地方政府应与第三方专业运维公司签订奖罚合同,将运维成效与运维费用挂钩,依据乡镇、村组日常考核支付运维费用。同时,地方政府依据第三方专业运维公司提供的考勤成绩,对管理优秀的乡镇、行政村给予通报表扬或奖励,对管理不达标的乡镇、村进行通报批评或在年终综合考评中予以扣分。这种考核机制可以激励第三方运维公司和乡镇、行政村更加注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治理效果和效率。(3)建议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建立以受益农户付费为主体、乡镇财政统筹、不足部分由县级财政兜底的运维资金保障体系,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维。同时,持续健全完善《瓜州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营维护管理考核制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加强日常督查检查和第三方运维公司管理,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长效运维管护机制。

5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复杂及长期性的工作,设施建设只是手段,运行、维护和管理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当前,技术、资金和运营是限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主要因素,而污水问题直接影响乡村生态振兴和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因地制宜,选择科学合理的处理工艺,并建立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提升其参与度。在技术方面,要推广适合农村特点的污水处理技术。在资金方面,则要增加投入,确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的持续性。在政策方面,出台规范和相关政策指导文件,促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规范化。通过持续努力,我们将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良好建设和运营,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希望本研究能为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为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供更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