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念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西安培华学院为例

2023-11-30萌,朱

科教导刊 2023年29期
关键词:产学研校企协同

蒙 萌,朱 兵

(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1]。现如今,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近几年数据显示,2021 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总人数为909万,2022 年为1076 万,2023 年进一步增长至1158 万[2]。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我国也出现了GDP 增速逐渐放缓,人才市场需求降低等情况。大学生就业压力随之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究其原因,除了社会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够。

2016 年,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兴发展动力,“健康中国”也成为国家新发展战略[3]。《“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方向,提出“要服务社会,加强健康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大健康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市场亟须大量的健康服务行业相关人才。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独立设置的本科专业,于2016 年首次在全国招生,正处于学科建设起步阶段。最早设置该专业的杭州师范大学在2020 年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已工作的毕业生中仅有31.6%从事健康服务行业,毕业生普遍反馈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较高[3]。这一调查结果说明,高校的人才培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不足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在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匹配实际的工作需求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之间进行优势资源整合,融合职业教育思想理念,培养符合行业和社会需要的专业扎实、技能精湛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都提出要研究制订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4]。传统育人模式已无法满足行业的快速发展,学校应与企业密切合作,以市场为导向,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以企业需求为教育目标,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模式,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5]。

1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1.1 产学研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

常见的产学研校企合作包括校际、校地、校企,以及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6]。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机制能有效促进学科及行业的发展。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各校的产学研合作都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并且与当地政府的支持政策、行业发展现状及资金支持情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以陕西省为例,虽然在2019 年针对深化陕西省产教融合工作,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的文件,但具体的政策实施方式、协同育人平台建设、配套资金支持等仍需要完善。区域行业方面缺乏组织引领,无法给学校提供行业指导性意见及建议,导致校企合作无法有效开展。政府、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具有本质上的管理差异,合作机制的不成熟直接影响产学研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效果。

1.2 产学研课程设置不合理,校企协同育人流于形式

虽然产学研课程需要产业界与学校深入合作,共同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但实际大部分课程内容还是单纯由高校完成,课程目标的设定未能在产业界深入调研,与区域行业实际人才需求脱节。很多学校产学研合作课程设置仅仅停留在完成产学研合作指标任务,产业方未能真正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难以满足学生专业实践及技能提升的需求,校企协同育人流于形式。

1.3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缓慢,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健康服务业在我国引入的时间较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也在起步阶段,大部分专业教师无健康服务与管理教育背景。专业教师以及很多行业从业人员的教育背景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护理学等相关专业。除此以外,能够担任产学研协同育人指导教师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过少。高校教师虽然具有高学历以及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但由于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其行业实践经验往往不足。企业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不具备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很难单独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目前各个学校都存在“双师型”教师缺乏的现象,相关教师队伍建设缓慢,影响了产学研协同育人教学工作的开展。

2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2.1 深入行业调研,紧跟行业人才的能力需求

西安培华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在2018 年专业建设初期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阶段就进行了专业调研,收集了行业专家对人才培养各方面的意见,包括课程设置、实习实践、专业方向等。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也依托陕西省保健学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对会员单位进行了人才能力需求调研,了解陕西省内健康服务业对健康管理从业者能力的实际需求。通过调研发现,陕西省内健康服务业从业者超80%为非医学专业背景,表明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根据调研结果,健康服务业从业者认为,相对比较重要的知识技能按照顺序依次为医学基础知识、健康科学相关学科、预防医学、健康教育、管理学基础、信息科学、营销与保险等。专业在实际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充分结合了调研结果,保证课程设置符合实际行业需求。

2.2 重视教师培养,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对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首先,在新专业教师招聘过程中除了兼顾应聘者的学历水平,还倾向性选择一些同时具有行业工作经历以及相关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除此之外,学校还特别重视鼓励教师到企业中挂职锻炼,加强在职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提升,同时鼓励在职教师考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西安培华学院要求教师积极利用寒暑假到专业合作企业进行挂职,一方面培养教师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的沟通、交流,使得产学研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促进相关成果产出。学校对“双师型”教师有专门的师资评定标准及工作考核要求,保证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能够切实落地,促进专业建设。

2.3 加强校企共建,重视实践实训平台建设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门跨学科且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实践实训类课程、见习、实习、第二课堂等形式完成。在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上,西安培华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特别重视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践优势,弥补学校实际应用场景缺乏、设备不足及行业人员欠缺的实际情况。比如,“健康监测与评估技术”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技术”这两门课程是比较典型的实践应用型课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邀请企业导师实际参与课程的授课,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企业在实际健康管理工作中应用的管理软件,从而保证学生掌握相关技能。除了类似课程的建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大二至大三阶段的学生每学期都在不同的企业进行为期一周的认知见习,大四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为期20 周的毕业实习。在实习阶段,校内教师会定期去实习基地与企业导师一同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在专业实践实训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入,真正实现了校企协同育人。

2.4 重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需求

为了了解学生在工作中的实践技能需求,西安培华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对毕业生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毕业生中仅28.6%仍然从事健康管理相关工作,这与2020 年杭州师范大学的调查结果类似。学生反馈经过实习/工作后,对实习/工作岗位支撑程度最高的三门课程依次为“营养与健康”“基础医学概论”和“慢性病管理理论与实践”,支撑度最低的三门课程依次为“高等数学”“健康保险学”和“医院管理学”。虽然大多数学生对实践教学安排满意,但部分学生仍提出希望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的多样性和实践课程比例,对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匹配度筛选,将实习改为多机构轮转形式等意见。通过收集学生意见,学校可以将调查结果及时应用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产学研校企合作模式调整,形成促进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发展建议

3.1 强化合作意识,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产学研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涉及多方主体,虽然各方具有本质差异,但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目的是一致的。校企双方应求同存异,强化合作。学校方面应避免先入为主的“主导意识”,深入与产业方面沟通协同育人的形式、方法,并且明确各方在育人工作中的技术归属、项目进程、资金安排方式,保证合作能够高质量推进,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3.2 结合校企优势,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健康服务与管理属于新专业,并且具有跨学科属性,所对应的大健康产业涉及面非常广泛。新建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很容易出现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学生在学校学了很多知识,但都只是泛泛了解,没有实际掌握实际技能。学校可与当地优势企业合作,同时考虑学校自身的优势特点,专注于培养大健康产业中某个细分领域的人才。

3.3 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共建”模式

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也应该紧跟市场人才需求培养相应人才。“校企共建”的育人模式比产学研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更加深入,企业可全面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设置、企业导师的深度融合,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完全符合企业需求的。

4 结语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其发展需要各方面的辅助支持。学校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为行业注入新的人才动力,推动行业产业的发展。产学研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不单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所培养的学生符合行业需求,提高就业率,同时也能使校企双方共同获益,促进健康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产学研校企协同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