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师生自我欺骗、心理资本与抑郁动态关系研究

2023-11-29陈玉霞陈英萍王海燕朱朝阳

西部学刊 2023年22期
关键词:后测资本个体

陈玉霞 陈英萍 王海燕 朱朝阳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茂名 525000)

我们听到人们经常说“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阿Q精神”等,这些习以为常的表达共同指向一个专有名词“自我欺骗”,简称自欺。虽然过度的自欺有可能会付出高代价[1],但适度的自欺对维持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帮助,自欺程度较高的人焦虑[2]、抑郁得分较低[3],高自欺者比低自欺者更愿意合作,表现出更低的抑郁情绪[4]。抑郁症患者的特点之一是自我欺骗能力缺乏,在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教会他们如何使用自我欺骗。

Luthans和Youssef提出心理资本是一组积极的心理资源,指个体的积极心理发展状态。心理资本包括:希望(对目标的坚持,并在必要时重新调整通往目标的路径,以获得成功),自我效能感(有信心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乐观(对现在和未来的成功做出积极的归因),韧性(在遇到问题和逆境时,坚持并反弹,甚至超越,以获得成功)。自欺也被认为是积极的心理品质[2],与心理资本显著正相关[5]。个体心理资本得分越高,抑郁症状越少[6],心理资本可以预测抑郁症,并在减轻抑郁症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7]。

总之,研究者已对自欺、心理资本、抑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大量研究,但还没有研究三变量间的动态关系。特别是对于学前专业的积极心理品质研究更少。本研究通过纵向发展的观点研究三变量之间的稳定性,并进一步揭示三者间的动态关系,以此来探究自欺、心理资本对幼师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在抑郁情绪干预中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1)前后测中,自欺、心理资本、抑郁两两显著相关;(2)前测自欺、心理资本、抑郁均能正向预测各自的后测水平;(3)无论是在前测还是后测,自欺都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并且心理资本起部分中介作用;(4)前测自欺、心理资本显著负向预测后测抑郁,前测抑郁显著预测后测自欺与后测心理资本。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自欺、心理资本与抑郁的动态关系模型Ⅰ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以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大一、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为期3个月的追踪调查,在公共课上以班级为单位抽取325名学生进行网络问卷填写,学生在填写问卷前被告知:问卷是匿名的,请根据过去一周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问卷通过“问卷星”进行网络发布与收集,在问卷中设置了两道测谎题,剔除未通过测谎题或答题时长少于1分钟的问卷,最终以两次出生日期和班级进行数据配对,共收到有效数据260份。其中,大一158人(60.8%),大二102人(39.2%);男生12人(4.62%),女生248人(95.38%);城镇学生120人(46.15%),农村学生140人(53.85%);被试年龄在18—22岁之间。

(二)方法

1.自欺提升量表

该量表采用Paulhus编制的期望性回答平衡量表中的其中一个独立的分量表,共20个题项,从“完全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1—7分,总分越高代表个体的自我欺骗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两次测量的α系数分别为0.80和0.75。

2.流调用抑郁量表

该量表由张明园等人修订,共20个题项,从“没有或几乎没有”到“几乎一直有”分别计1—4分。其中总分≤15分表示无抑郁症状,16—19分表示可能有抑郁症状,≥20分表示肯定有抑郁症状。本研究中,该量表两次测量的α系数分别为0.95和0.94。

3.积极心理资本问卷

该量表由张阔等修订,共26个题项,包含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4个维度,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7分,均分越高,个体的积极心理资本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两次测量的α系数分别为0.94和0.93。

(三)数据处理

使用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录入、相关分析和差异检验,使用Amos软件包进行结构方程分析。对问卷的所有题项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结果显示,第一个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26.5%,小于临界值40%,表明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效应。

二、结果

(一)前后测差异分析

对前后测自欺、心理资本、抑郁的得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分析(表1),结果显示前、后测自欺、心理资本与抑郁水平均差异不显著(P>0.05)。

表1 各变量前后测得分(M±SD)

(二)各变量相关性分析

对前后测自欺、心理资本、抑郁之间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无论是前测还是后测,自欺与心理资本呈显著正相关(r=0.65~0.73,P<0.01)、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52~-0.62,P<0.01),心理资本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54~-0.65,P<0.01),验证了假设(1)。

表2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r)

(三)动态关系模型检验

基于三变量前后测之间相关显著,对假设模型Ⅰ(图1)拟合度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假设模型Ⅰ的各拟合度指标都符合要求,但前测自欺对后测抑郁(β=0.10,P>0.05)、前测抑郁对后测自欺(β=-0.10,P>0.05)及对后测心理资本(β=0.02,P>0.05)的预测均不显著,故删除这3条路径,建立模型Ⅱ(图2)。

表3 两个模型拟合指数

图2 自欺、心理资本与抑郁的动态关系模型Ⅱ

对模型Ⅱ进行检验,模型拟合程度较好(表2,图2),首先,前测自欺、心理资本、抑郁均能显著正向预测各自的后测水平,说明三量表的重测信度较好,三个变量稳定性较强,验证了假设(2);其次,无论是在前测还是后测,自欺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资本和显著负向预测抑郁,心理资本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说明自欺可以直接影响抑郁,也可以通过心理资本再影响抑郁,说明心理资本在自欺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在前测中,中介效应量为0.30,占总效应的49.18%;在后测中,中介效应量为0.17,占总效应的54.84%,验证了假设(3);最后,前测心理资本显著负向预测后测抑郁,部分验证了假设(4)。

三、讨论

首先,根据研究结果,前后间隔3个月,幼师生的自欺、心理资本、抑郁的变化不大,说明三变量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在前后测中,三变量两两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其次,无论是在前测,还是在后测,自我欺骗都能够直接影响幼师生的抑郁水平。自欺水平较高的幼师生在面临学业或生活中的负性事件时,采用自欺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对外界威胁个体的信息起到抵御效果,能在一定程度降低抑郁情绪,维持心理健康[3]。此外,同时自我欺骗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包括自我免疫、否认、拒绝,即使对信息进行了精细加工,个体还是可以在意识中通过自我免疫、否认、拒绝将威胁信息或不利信息排除在外[8]。

最后,在前后两次测量中,心理资本在自欺对抑郁的影响中均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并且三变量都具有稳定性,即自欺可通过心理资本的作用来降低抑郁水平。一方面,自我欺骗对幼师生的心理资本高低有重要影响,自欺水平高的个体能够更加容易关注自身的积极品质,更加积极地评价自己能力和水平等[8],那么个体就会变得更加乐观,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生活也会充满希望[2],心理资本水平就越高。另一方面,心理资本能够负向预测抑郁水平,这与前人的研究一致[9]。心理资本是积极心理品质,个体拥有较高积极心理资本,在遇到生活事件时,自我效能感可以使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该问题,韧性可作为保护性因素,使个体在压力事件后能够尽快恢复,而希望、乐观使个体即使是在不可控的事件面前也能够从容地面对,相信事件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并且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此外,前测心理资本对后测抑郁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说明心理资本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如果个体心理资本的水平越高,那么在后面一段时间内抑郁情绪有可能就比较少。进一步验证了心理资本的风险补偿模型:心理资本可作为一种保护性资源,当个体遇到威胁或风险因素时,可以缓冲这些不利的信息对心理问题的影响。

四、结束语

自我欺骗可以直接负向预测抑郁,也可以通过影响心理资本的水平来影响抑郁情绪,在这过程中,心理资本的持续性比较强,过去,大部分关于心理资本的干预主要集中于培训课程,借鉴了过去关于希望、弹性、自我效能和乐观的研究,而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不方便一般教师和学生进行操作。根据本研究,自欺、心理资本、抑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表扬等方式肯定幼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自欺水平,从而提升心理资本水平,降低抑郁情绪。

猜你喜欢

后测资本个体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资本策局变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
第一资本观
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基于前后测的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VR 资本之路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