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成功者:让终身学习成为习惯
2023-11-29张晶
文/张晶
重复的行为成就了我们。因此,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亚里士多德
有人说,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领导变革之父”约翰·科特,在近20 年的时间里观察了115 名哈佛商学院MBA 毕业生的发展路径,并从他们的个人经验中总结出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应对复杂环境的规律。在著作《新规则》中,约翰·科特将跨界学习能力和非传统职业路径定义为商业发展的“新规则”。而这两种能力其实也是个人经营好职业生涯的法宝。
自我驱动力:改变始于内部
尽管竞争激烈,但在高速发展的全球化商业环境中,成功者仍旧不时吹响胜利的号角,而那些无法或不愿意参与竞争的人则成为职场失意人。没有有效竞争的能力,就只能偏安一隅。现实不断敲响警钟:你需要成为一个有能力的竞争者!
有效竞争对人提出两个重要要求,一是要有高标准,二是对胜利有强烈的欲望。所谓改变,本质是变得强大。改变不能靠外力作用,化学作用是要从内部发生的,而自我驱动力就是加速内部“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有足够强大的自我驱动力,才能做出超乎想象的改变。
钱伟长本是文科出身,读大学前从没有系统学习过理科。在考大学时,他的中文和历史都得了满分,但物理只考了5 分,化学和数学总计20 分。可后来,他弃文从理,终成为“中国力学之父”。
钱伟长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有强烈的自驱力。他在被清华大学录取后不久即产生了学物理的决心,面对物理系系主任吴有训的质疑,他没有动摇。于是吴教授向他提出“一年内普通化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三门课的成绩达到70 分以上”的要求。钱伟长没有被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吓倒。他将总目标拆分成多个小目标,每天早上5 点就去图书馆学习,晚上学到深夜才睡觉。许多人制定了学习计划却因为缺乏执行力而半途而废,但钱伟长凭着超强的毅力,先花3 个月时间补完中学数理化基础,逐步完成小目标,之后又慢慢跟上大学课程,终于从理科“零基础”逆袭为清华物理系的佼佼者。
这世界变化快,知识呈指数级增长态势,不学习必将被淘汰。终身学习,才能终生成长。自我驱动力强的职场人对高竞争场景充满自信,也更愿意为自己设置高目标并承担其中的风险。
为了创造更多适合改变的条件,他们很早就开始发展能够有效竞争的“个人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健康的体魄、聪明的头脑、踏实的教育、优秀的人生榜样、五花八门的成就记录、各领域的朋友,以及自信。自我驱动力和这些个人资产相结合,帮助他们拥有了在动态环境中聚焦高利润机会的能力,拥有了将这些机会变现的能力。这些能力帮助他们在面对一些可能让其他人停滞不前的不可抗力时,不退反进。提到这类人,我的头脑中闪现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那些成功“活”下来甚至完成转型升级的企业家、各类职业人。
在这些人当中,基本没有人给自己设立较低的目标,或是对实现这些目标打不起精神。他们比其他人更想赢。而事实也证明,那些对实现目标有更强欲望、自驱力更强的人,确实能创造出更令自己满意的职业生活。
跨界学习:是格式化,也是扩容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当今世界,要想有所成就,满足于已取得的学位已经远远不够,必须在职业生涯当中不断学习—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向实践学、向时代学。学习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而跨界学习,是探寻学习力边界的“超能力”。
世界发展之快令人眼花缭乱,几乎所有东西都在以令人震惊的速度被淘汰。我们乘坐在疾驰的时代列车上,沿途的“风景”— 商业概念、产品设计、生产设备、各种知识等迅速后退,被抛在前进的路上。很多人中途下车,而另一部分人则跟随列车走更远的路,看更多样的风景。这部分人往往是行业中的佼佼者,或者是跨界成功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具有无尽的成长意愿和优秀的学习能力。
埃隆·马斯克是跨界成功者中的典型。他在大学期间修的是经济学和物理学双学位,但工作时他选择了互联网、可再生资源和太空探索三个领域。他在不同领域之间切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
马斯克学习一项知识时,非常注重实践应用。当他制定了学习目标后,会先去理解这个目标,然后再通过各种渠道把能了解到的知识都学到,并不计成本地去实践。当他研究太空探索项目的时候,曾把大学里关于火箭推进的书全都借走,用了几个月时间研究航天工业及其背后的原理。
在B 站的一段视频中,马斯克回答了人们比较好奇的一个问题:“没有航天学背景,你是怎么获得相关知识的?”马斯克用一个比喻作为回答:“如果你想教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拆解汽车发动机,你是不是先要告诉他扳手怎么用,螺丝刀怎么用,最后再去拆解发动机?但我不同。我会直接拆开发动机,在拆解的过程中再去寻找扳手、螺丝刀等工具,而在拆解过程中,工具的相关性也显而易见。”
简而言之,“学习”是一种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解决的能力。但是很多人走入了误区:先学习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然后再到工作中寻找待拆解的目标去应用工具。这让我联想到很多HR 朋友,他们学习了各种“工具”“模板”,然后套用到工作中。这种学习方式看似高效,拿来就能用,但其实也束缚了他们的手脚。
一个跨界学习者有时需要忘记自己拥有了什么,也不愿意让一个个标签界定自己是谁;他们更愿意阶段性地“格式化”自己,去接受新的挑战。
约翰·科特举了一个例子:A、B 两个人25 岁时在竞争力上完全对等,都具有大约100 个单位的才能。但是他们对终身学习的定位不同:A 君积极地寻求挑战,认真地反思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从中获得成长;B 君则信奉“一切顺其自然”,既不复盘过往,也不努力成长。这个差异对两人的影响之大,有数据为证:如果B 君以每年4%的速度成长,到50 岁时,他的100 个单位的才能将增长到256 个单位,他能够应对的职业挑战难度2 倍于其25 岁时能够应对的挑战难度。而更有进取心的A 君,其才能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那么到50 岁的时候,A 君的才能将提升到862 个单位,那么他能够处理的任务难度将8 倍于他25 岁时的难度,比B 君高3 倍以上。于是,两个同龄人在同一年龄段却站在不同的高度。更现实一点说,这种竞争力的差异可以转化为巨大的收入差距。
拥有学习力,就拥有了获得能力的能力
日本作家清水久三子也是一位跨界达人,她曾任职于大型服饰企业,1998 年加入IBM 担任企业变革战略顾问团队领导人;2005年起担任人才开发部负责人,负责培养顾问工程师;2013 年自立门户,担任企业培训讲师;2015 年6 月创办公司,为企业实现多样性管理提供训练方案。
清水久三子在其著作《学习变现》一书中讲述了她频繁跨界且获得成功的秘密。
●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没有目标,学习就无法持续下去。
跨界达人们通常以三种方式去明确学习目标。第一,将学习与职业规划联系起来。学习某项技能或知识之前,先回顾自己的职业规划,认真审视本次学习是否与个人发展直接相关。第二,从职业规划倒推学习内容。职业规划就是一个人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以此为依据,倒推自己三年内要做什么,一年内要做什么。据此设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就不会因为目标过大或过小而丧失信心、中途弃学。第三,将学习目标“物质化”。将学习技能与收入挂钩并不可耻。职场人学习,不谈钱难道谈分数吗?在设定学习目标时问问自己,掌握这些知识能提升收入吗?将来能从事怎样的工作?
●深谙学习变现的路径
跨界学习者深谙学习变现的路径。清水久三子将该路径浓缩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解概念。通过阅读书本、收集信息熟悉某个领域的知识和术语。第二阶段:实践检验。“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获得的信息,需经实践对其加深理解,融会贯通。第三阶段:理解体系。通过各类方法、抓住各种机会多次进行实践,在实践中理清体系,积累能够胜任该领域工作的专业能力。第四阶段:透视本质。该阶段已属于“高段位”,具有极高的专业水准,能向他人传授相关知识。
●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职场人没有太多大块的、专属的学习时间,所以业余学习要主打短平快。
第一,学习一门知识,每天坚持30 秒就好。学贵有恒,只要开始学习,就不会只学30 秒,有可能是几分钟、一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进入学习状态后,再在时间充裕时延长学习时间。第二,有30%的把握就去实践。如果只是一味地输入,而不做任何输出,知识只能以瞬时记忆的形式短暂存在。不要想着一本书都学完一遍再去实践,即使只有30%的把握也要试着去输出,让学习和应用形成闭环,这样才能实现有效学习。第三,针对同一主题,同时看几本甚至十几本书。不必逐行逐页阅读这些书,而是运用搜索阅读法,只看书里和自己的学习目标相匹配的内容,快速搭建对一门知识的整体框架。第四,善用互联网资源,随时随地学习。
“非常”选择:非传统职业路径
非传统职业路径,被约翰·科特视作与跨界学习同样重要的又一“新规则”。与20 世纪相比,我们所在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从20 世纪留下来的成功策略和职业路径已经不再适用。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当今时代,非传统的选择通常意味着胜利。不信你看近年来涌现出的五花八门的新职业,比如上门宠物喂养师,比如儿童陪伴师。个个不走寻常路,却意外地走出了一条路。
不久前,海底捞火锅招聘闹出“传菜员需得985 本科学历”事件,后虽经回应是招管培生而非传菜员,但大众的反应却折射出部分现实:在传统观念中,名校高才生对应的职业选择应该更加高大上。就如一般情况下,大众常将“哈佛毕业生”和“大企业高管”画等号一样。
哈佛大学获得了许多大企业的捐款,用来支持其进行课程及项目研究。作为回报,哈佛商学院也为这些企业培养了大批管理人才,并帮助它们通过校园宣讲和招聘项目广泛接触人才。而小型企业几乎完全被排斥在外,很难进入哈佛英才的求职视野中。
但是科特在调研中发现,1974 年春天的哈佛校园招聘会上,尽管小型企业不见踪迹,但这一年却有28%的哈佛商学院MBA 毕业生在小型企业任职。有36%的毕业生在大型或超大型组织就职。剩下的人则在中型企业任职。到1991 年,1974 届哈佛商学院MBA 毕业生的任职情况又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当中仅有23%仍在大公司任职。从另一端来说,1983 年有43%的MBA 毕业生在小企业任职,而到了1992 年,这一比例则增长至62%。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哈佛商学院毕业生开始投向中小型企业的怀抱。
为什么哈佛商学院MBA 毕业生们开始追寻一条“非常规”的职业道路?答案是,中小企业有更多的机会!
约翰·科特的跟踪研究发现,选择非传统路径的毕业生所获得的权力更大,权威性更强,从工作中得到的个人满足感也更多。
同时约翰·科特也指出,在过去的20 世纪,不只是大工业企业,也包括那些组织中的工会职务,让个人获得更高职业成就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无论是对顶级管理者、掌握有限技能的工人,还是对每一个普通职场人而言,职业生活已经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改变了。
职业路径,谨慎选择不等于选择稳定
对于年轻职场人特别是职业经理人如何选择职业道路,约翰·科特结合自己的实证研究给出了如下启示。
●舒适区其实也是危险区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一个以“成为No.1”为目标的人或组织,与一个只满足于做好常规工作的人或组织相比,哪一个更具竞争力?答案似乎显而易见。但现实是,持“从‘还行’到‘好’就可以”的观点并对此身体力行的职场人不在少数。他们按照这一原则来管理职业路径—不进不退、不增不减—其实就是原地打转。在二三十年前的某些组织里,这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或许能蒙混过关,但在近10 年至不久的将来,“从‘还行’到‘好’”之于职场人,就如身陷湍流却放弃划水—那不仅是进退的问题,而是职场生命能维持多久的生死之题。
●想表现出色,需将个人的优缺点与现有机会进行匹配
这其实涉及一个命题:你对自己有多了解。将个人的各项能力与环境进行匹配需要一个人对自己有充分的自我认知。在20 世纪70 年代,大多数“组织人”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谁,他们可以通过循规蹈矩来迎合当时变化缓慢的环境。但是现在,一个职场人如果还闭着眼睛赶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三年”,一抬眼,可能就四顾茫然不知今夕为何夕了。在动态的环境中,谁都无法保证始终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成长,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未来的挑战和自己的能力之间的差距。简言之,有效成长要基于正确的自我评估。
●要培养所需技能,更要保持空杯心态
对于终身学习者而言,接受良好的教育极其重要。此处的“教育”不是指学校教育,而是与职业生涯同步的“继续教育”;而“良好”则意味着高标准的环境— 一个能让人在竞争中建立自信、培养求知欲的环境。终身学习者应尽力避开那些标准低且学习与工作脱节的教育机构,尤其不要为了考证而学习。对于职场人来说,最有效率的学习应该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不要将大企业当作终极目标
进入“大厂”或国企是不少高校毕业生的目标。但这决不应成为终极目标。大有大的好,但大也有大的局限。“横看成岭侧成峰”,大厂所为人推崇的高薪或“铁饭碗”,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代表高压力或僵化。因此约翰·科特发出忠告:“任何有抱负的人,都应该在加入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大企业之前停下他的脚步。”原因在于,“这些大型企业不仅提供的机会比20 年前要少,而且有时还意味着不利于成长和终身学习的环境。”虽然他说得有些绝对,但是“奔向大厂才是理性选择”的时代确实正在成为过去。
●不要刻意回避竞争激烈程度高的行业或岗位
在一个竞争不太激烈的组织里工作是什么感受?大概就是可以在特殊时期暂时避开困难而平稳度日吧。但是,我们决不能把这种行业(企业)当成长期的避难所。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想象“高速路收费站36 岁女员工被裁大哭”的情景。扫视周遭,甚至像电力公司这样感觉上应该“绝对稳定”的产业,也在向竞争更加激烈的未来发展。所以我们不妨试想,如果一位大学毕业生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在竞争不那么激烈甚至堪称安逸的环境中工作,他真正面临的风险是什么?是他没有机会学到未来面对竞争时需要的教训和技能。涨潮时才知道谁不会游泳。这其实又说回第一点—安稳的生活可能危机四伏。
●在单一业务层级中向上迁升的行为可能更无意义
传统意识中,“成功人士”的形象无外乎高职高薪。对于普通职场人来说,“升职加薪”是最直观的成功象征。在单一业务层级上晋升固然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认可,但在快速变化且竞争激烈的世界,这样的职业路径恐怕再也无法提供应对未来所需要的行业广度。今天,寻找一条非线性、能够学到更多技能的职业路径,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寻找有延伸性的职位、鼓励下属成长的老板,以及能进行创新的环境
很多年轻人在进入职场前不清楚自己到底能干什么、想干什么。没关系,我们可以运用排除法,先把自己不喜欢的排除掉。在现今的大环境下,多数人极力想避开的就是那些没有增长潜力的工作、不希望员工成长的企业。这类工作或企业厌恶风险和变化,日益成为个人职业道路上的绊脚石。
在多变的时代,赢在学习,胜在改变。勇于求变、不辍学习的人,才能不为环境所裹挟;而越是渴望稳定,往往越容易在洪流中四处漂荡,无处停靠。尤其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洗礼,我们不能再单纯依赖惯性前进,而是要打破常规,修炼出卓越的职业定力。而强大的定力源于高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