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中和与乡村振兴双重战略背景下的田园综合体发展研究

2023-11-29胡建国杨国才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综合体田园绿色

胡建国,杨国才

(1.中共安庆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安徽 安庆 246052;2.安庆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和实现碳中和两大战略的提出及其深入推进,是党中央在新发展阶段着眼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广大的乡村地域空间,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基础,以空间格局绿色化、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同推进生态振兴,充分发挥生态屏障功能,在碳中和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融合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强国和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作为一种现代乡村综合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以生产、生活、生态在田园空间的有机统一,以高品质的生活、高效率的生产、高文明的生态呈现出的“三生共同体”,为新时期两大战略融合基础上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项和支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因此,基于碳中和的远景目标和未来乡村的发展趋势,探讨和研究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碳中和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的融合是必然选择

(一)努力实现碳中和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之路

以低碳发展为特征的新增长构建核心竞争力,迈向碳中和,碳强度和能源碳排放强度实现近零,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新趋势。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目前全球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确立了碳中和目标的时间表与路线图,碳中和成为全球性的战略行动。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实现,坚持守正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亿万人民的美好愿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因此,贯彻新发展理念,彻底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快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目标,这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命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中相伴相生的发展过程。

(二)努力实现绿色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表明在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重心实现了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其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3]可以看出,乡村振兴要重点发挥农村农产品供给、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等三大功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战略目标。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摒弃过去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把绿色发展贯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全过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路径,加快建设天空更蓝、山清水秀的生态和美丽宜居乡村。

二、田园综合体是实现两大国家战略融合的有效载体

基于碳中和的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美丽乡村,需要寻求新载体、新抓手,以实现新发展阶段新的历史任务。作为一种现代乡村综合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以绿色为发展底色,构建乡村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同体”,是实现两大国家战略融合的有效载体。

(一)基于生态底色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产业兴旺的关键是融汇产业链、价值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乡村产业结构升级增效,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田园综合体立足农村自然资源禀赋,以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构建绿色乡村产业体系,促进三产的相互融合与功能拓展,打造具有田园生态的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生态新型产业空间。围绕乡村要素和产业发展,通过产业链延伸、农业功能拓展、高新技术渗透赋能、农业产业集群等形式,实现多种业态的复合、融合,促进乡村三产的联动与可持续绿色发展。可以说,田园综合体以生态价值重新整合乡村产业,破除传统发展模式的困境,凸显了现代乡村产业发展的价值导向,成为维护生态系统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载体。

(二)基于“三生”空间协同构建“田园共同体”

统筹乡村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的发展,是实现现代乡村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因其地域广、治理水平低、恢复能力弱而呈现出生态空间破碎化、生产空间污损化与生活空间低质化的“三生”发展困局。[4]《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办农〔2021〕20号)中指出,“建设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兴、消费热、农民富、品牌响的乡村田园综合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田园综合体的靓丽名片”。基于“三生空间”的协同布局,田园综合体将单一的线性空间发展模式转变为“三生”融合的复合发展模式,重新构建了生产、生活、生态的三重空间逻辑。生产空间,生产方式绿色集聚;生活空间,家居和生活体验的田园化、绿色化;生态空间,依托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和共生环境,以人为中心构建复合型空间生态框架。田园综合体践行生态理念,将生态价值赋予乡村全要素振兴的核心灵魂,在“三生”空间协同的基础上构建碳中和的现代乡村。

(三)基于生态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具体包括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方面的振兴,其中生态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逻辑起点和关键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统一治理,因地制宜挖掘乡村各种资源、要素的生态价值,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以生态振兴构筑乡村全面振兴的完整体系。田园综合体秉承集约高效、绿色科学、生态和谐的理念,激发乡村特质价值显化、转化,实现产业、文化、景观、人居全域空间的重构,集智慧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科技教育为一体的新型乡村特色综合发展模式。以低碳生态为底色,立足乡村资源的系统性开发,在乡村区域空间重构新型空间形态和产业形态,彼此价值互补、功能呼应,自然资源与乡土文化、地理环境相融合,田园综合体响应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平台和载体。

三、两大战略背景下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路径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施碳中和战略,实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世界主要国家的国际气候行动。因此,立足“双碳”目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实践田园综合体等新兴载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遵循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推进乡村产业生态化

产业生态化是遵循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将一定乡村空间的各种资源要素进行耦合优化,按照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要求,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建立绿色化、生态化的乡村产业体系。这是在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内重塑乡村产业及发展空间,形成田园综合体等载体发展的现实基础。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加强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拓展现代农业的产业链、生态链,推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坚持产业绿色化发展理念,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因地制宜发展当地加工业,注重特色化、规模化、差异化,加快推进传统乡村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乡村工业产业的绿色化与融合发展;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乡村服务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生态商业、生态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新业态。[5]遵循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做好战略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强化绿色技术、数字技术嫁接渗透,加快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产业化

立足资源禀赋,深入挖掘生态资源所蕴含的生态、经济、文化价值,按照乡村产业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地进行产业化开发和经营,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立足各地的生态特点,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养老、医养康养、拓展训练、林草碳汇等特色产业;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等方式,推进“生态+”“产业+”的有机融合,延伸拓展乡村生态产业链条,建立现代田园生态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政策与机制创新实践,激励、引导它们依托当地生态资源加强产业化开发和经营;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民利益链接机制,在推进生态产业化发展中实现增收,促进共同富裕。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激发生态优势,塑造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实现生态资源与产业发展互为支撑、互相促进,不断释放“绿色”红利。

(三)深化拓展乡村生态功能,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

广大的乡村地带拥有大量的天然生态资源,发展的关键是建立生态产品实现价值机制,将生态资源的潜在价值变成显在价值,借此创新发展美丽经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产业化、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一是探索构建水权、林权、能权、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平台,强化制度建设和政策配套,奠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和前提。二是探索拓展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模式。加强品牌培育和保护,提升生态产品溢价、市场占有率及消费者信任度,依托山水林田湖草多生态系统,打造农业生态全产业链,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三是完善纵向和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纵向生态补偿制度,尽量扩大补偿范围,丰富补偿手段,完善转移分配机制,达成的区域交易协议要惠村惠民;积极探索横向生态补偿,在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调水工程的受水区与送水区之间、饮用水源区与水源涵养区之间,通过协作、自愿协商、资金给予等模式建立横向补偿关系。

(四)统筹规划布局,构建“三生空间”协同发展的田园共生体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实施应始终秉承集约高效、绿色科学、生态和谐的理念,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乡村的地理特征、资源环境、生物多样性等因素。突破空间束缚,把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发展理念与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从全局出发把握乡村空间开发、业态布局等,使得田园综合体落实生态宜居的要求。生态绿色为底色,因地制宜,对乡村空间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将自然空间与人工空间相融合,使不同功能空间相兼容,以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提高空间资源配置效率。严格遵循规划,充分利用自然景观,使自然资源与乡土文化、地理环境相辉映。田园综合体建设,要深度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倡导生态、低碳、环保等科学理念,以农业产业为核心,将农业、旅游业、加工业、服务业、休闲商业、地产业等产业单元共生构成全景产业生态链,共同构建产业发展格局,并作用于多产融合、多元复合的田园共生体。[6]需要遵循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机理,构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的田园空间,强化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设计,融汇乡村独特自然属性和人文风情,构建以农业为支撑、以乡村为底色、以文化为灵魂、以游客体验为中心的现代乡村综合体。

四、结 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全面提高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气候韧性,加快建设生态适宜的人居环境,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7]碳达峰碳中和是保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根本性整体性好转的必要前提。需要回应时代需求,以低碳生态的乡村地域综合体为载体,通过乡村低碳经济模式创新、生态治理制度构建、低碳技术研发应用与乡村多能互补综合利用等手段,推动乡村能源、产业、金融、治理、空间低碳化以及生态资源资产化发展,打造全要素振兴的现代化乡村。

猜你喜欢

综合体田园绿色
绿色低碳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田园乐趣多
田园美景
田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