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色养”文化的内质与当代实践

2023-11-29李修习尤吾兵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子女老年人情感

李修习,尤吾兵

(1.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2.安徽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

“精神赡养”意谓子女赡养亲人时,在满足“物质供养”的基础上,更要倾注情感对待亲人,从“能养”提升到“敬养”。“精神赡养”在传统文化中是用“色养”来表达的,而且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有相对完备的“色养”文化体系。在新发展阶段,识别传统“色养”文化的优秀基因,并根据老龄社会实际,做好当代传承创新的表达工作,用来指导老年“精神赡养”事业的发展,可以使传统“色养”文化在当下铸就新辉煌。

一、传统“色养”文化的生成逻辑

在传统文化中,针对“色养”的讨论,是附载于“孝”文化中的。纵观之,孔子论“孝”时,首提“色难”,并把“孝”的本质厘定为“色养”(敬养)。“色养”是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核,理解了“色养”也就把握了“善事父母”之“孝”的本质。公允来说,“色养”文化在漫长发展过程中,业已成为指导传统社会人们“敬养”老人的基本思想,而其生成是基于传统社会多种特定因素之上的。

(一)传统“色养”文化是在物质资料丰足基础上生成的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最鲜亮的符号标志。一般在讨论“孝”时,学者喜欢采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1]从这种注释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善事父母”、“子承老也”等信息,揭示了“孝”与“养老”有着致密的关系。

至于孝老,关涉内容问题,即做到哪些才能称为“孝”呢?对记载“孝”的文献梳理,可见与现代“孝”义相近的表达则最早见于《尚书》,“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2]意思是说,人们在农闲时,外出进行买卖交易,然后把获取的钱财用来奉养父母。“孝”在早期含义是要求子女对父母恪尽“养体”之责,后来很多经典里的记载也可以帮助说明这点。比如孟子有“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3]645《孝经》对赡养父母的规定有类似论述:“因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4]41-42用物质财富等来奉养父母,满足父母“口体”之需,“养体”成为“善事父母”之“孝”的原初含义。

可以这样说,在孔子之前,对“孝”养父母的理解,大都停留在“物质供养”层面认识上,这是受到社会发展的限制。至少可以这样认为,先秦以前时期,物质资料生产还很匮乏,人们难以顾及到对父母“精神”的照护。而到孔子时代提出“色难”命题,则开启“色养”为“孝”核心内涵的讨论,《论语·为政》有:“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5]27改变了对孝的内涵认识的路向,这与社会物质资料已经丰足有很大关系。至于“色难”含义,孔子则有解释,“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5]26孔子的意思很明显,注重“养体”还不能称做到了“孝”,“孝”应是在“敬养”上,和颜悦色关心和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从情感上敬养父母,即做到了“色养”才算是做到了“孝”。从“养体”到“色养”,反映出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物质资料基本能满足人生存的情况下,“色养”问题才可能被关注。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6]

(二)传统“色养”文化是在浓厚的家庭观念基础上生成的

这种义务和责任在家庭赡养中自然体现的逻辑为:因为在家庭关系中,首先体现的是父母与子女的血亲关系,它强调了这种责任和义务的天然性。人人都知道,自己一出生,即在家庭中,是父母给予了生命,父母是每一个人的生命所由来,是每一个人所必有的关系,没有父母也就无自我。然后自己的成长,又是在家庭中主要由父母养育的,这样基于血缘上的“亲亲”关系,子女出于“报本反始”,要积极参与到赡养父母中去,“事孰为大?事亲为大”[3]563,对父母还以自然报恩之情,就是要“敬养”父母,“色养”文化依此生成。《诗经·小雅》里对这一逻辑关系作了详细的总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7]

“色养”文化的生成与浓厚家庭观念有关,在现实层面表现为传统社会十分敬重家庭老人的生活经验,以此保持家庭、家族的“存续”。台湾学者杨国枢认为,传统中国人的生存空间是一个宜农的生态环境,农耕是我们传统家庭的基本生产方式,农耕社会是我们的社会形态。“而在这种社会,土地的维护、耕种及农作物的照料、收获,都是个人能力所不及的,必须依靠持久且稳定的小团体共同运作;因而发展出以‘家族’为组织及运作单位的特殊社会结构,以有效适应农耕的经济生活形态。”[8]但要保持这种家庭、家族在现实中的延存,晚辈要从前辈那里获得春种秋收以及季节变化的知识,而只有带着尊重和敬佩之心才可以从老年人那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生存经验,出于对劳动经验的敬重,“孝”开始产生,“色养”文化也内在其中生成了。

(三)传统“色养”文化是在遵循“宗法礼制”基础上生成的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宗法礼制十分严格的社会。我国很早就已形成《周礼》《礼仪》《礼记》典籍,它们从“冠、婚、食、射”,到“聘、丧、葬、祭”等,对人们日常洒扫,小至修身、大至治国等都给与严格的行为规定,“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9]6“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11]1198“礼”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决定性作用。

“礼”是传统社会人们一切行为的规范,“养老”行为自然也是在“尊礼”下而进行的,这样在中国传统社会也就形成了独特的“尊礼”养老文化,很明显,“色养”文化也是在“尊礼”基础上生成的。我们知道,“色养”本质是“敬”。“敬”首先是一种情感,《曲礼》有:“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9]3意味“敬”是子女在对待父母时,神态要像若有所思般端庄稳重,说话时态度安详,言辞合理审慎,点明了子女“敬”情感外显在言行举止中的状态表现。但“敬”情感总是要在行动中才能表现,既然关涉行动,所以行动就必须在符合一定的普遍的规范和要求下进行,很明显,就是“敬”的行为付诸要符合传统“宗法礼制”。因此,在注释《曲礼》“毋不敬”,才有郑玄解为:“礼主于敬。”[9]3《孝经·广要道章》也有:“礼者,敬而已矣。”[4]94在强调“敬”这一点上,“孝”与“礼”,是完全相同的。对于“孝”与“礼”的一致关系,肖群忠解释道:“敬是礼的根源于内在本质,礼是敬的外在表现。”[10]

其实,说明“色养”文化是在“宗法礼制”基础上生成的,从传统“孝养”实践中更能明显得知。“色养”在实践中推行,就是子辈积极用情,照护父母的一生。人的一生无非包括“生、老、病、死”四种现实状态,加之死后“祭祀”,完整过程可以用“生、老、病、死、祭”表达。对“五者”如何照护,《孝经》给出了具体规定,“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4]84-85,提出用“敬、乐、忧、哀、严”对应贯注到父母“生、老、病、死、祭”的照护过程中,把如何“用情”来“色养”父母一生给出了实践指导。当然,这些“情”的表达,其实是在严格遵守宗法礼制基础上进行的。《论语》中“孟懿子问孝”可以很明显表达这一含义,当孟懿子问孝时,孔子说“无违”,而具体什么是“无违”,孔子又解释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5]25点明“孝养”,其中也包括“色养”,必须是在遵守传统“宗法礼制”下进行。

二、传统“色养”文化的内质

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有,“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11],“色养”第一次被提及。但孔子是最早涉及“色养”问题探讨的,并鲜明提出“敬”成为“色养”的核心。孔子以后,在论“孝”养父母内核时,论调基本相同。

那么究竟什么是“敬”呢?孔子虽然提出“敬”为“色养”的核心,但孔子没有明确给出“敬”的具体内涵,这给后人在论“敬”为“色养”内涵以无尽的发挥空间。纵观“色养”文化发展历史,可以从浩瀚的资料中捡拾出“婉容——顺颜色、察嗜好——养志”是对“敬”的阐释,也可以说它们即是“色养”文化内质的具体表达。

辅料:大料1个,大葱2段,鲜姜2片,枸杞20 粒,料酒 10ml,盐 5克,胡椒粉3克,食用油10克,香菜适量。

(一)婉容:感官“敬”之表现

《周易》有:“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12]说明“敬”是人的内心“情感”表达。对于“情感”,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是人之主要的情感,而这些与人性问题有关,所谓“性情”之意,陈淳在《北溪字义》中有:“情与性相对。情者,性之动也。在心里面未发动底是性,事物触着便发出来是情。”[13]也就是说“情”是“性”的表现,人有什么样的“本性”,就会有符合“本性”的“情感”。那么作为“色养”之“情”的表现,“敬”当然是人内心“情感”表达,反映出子女对父母亲人具有“孝”德的本性。

“敬”是情感的外露,古人认为在“色养”父母时,“敬”的体现首先应表现在感官上,并把其在感官上表现总结为“婉容”。《礼记》中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描述,“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9]1154婉容,字面理解就是说话、待人时语气委婉、柔美,给人有“和顺的仪容”之感。表现在奉养父母亲人时,也就是子女语言要温柔,不能吆五喝六,“嗟,来食”,再好的饭菜,子女丢给父母吃,父母也不会快乐;子女脸色要堆满笑容,不能板着面孔,父母尤其年迈时心理是特别敏感,喜欢察言观色,子女哪怕一句不耐烦话语、不关注的眼神都会给他们心里带来伤害。总之,对待父母要在感官上反映出“敬”之情,当然,传统“色养”文化理解这些表现一定是出自子女内心真情实感的表达,并且主要是寓于侍奉父母日常洒扫中,才算真正做到了“婉容”。大儒朱熹曾把“敬”解释为“常惺惺”,“敬只是常惺惺法。”[14]所谓“常惺惺”就是时刻要警觉着、谨慎着的一种情感状况。即“敬”养父母就是从情感上时刻慎重对待父母衣食住行,日常洒扫不能敷衍了事。《礼记·内则》也有“出入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进盥,少者奉槃,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问所欲而敬进之,柔色以温之。”[9]691就是对在日常中以“敬”养父母“婉容”做法的描述。《寿亲养老书》也有:“人之子爱其亲,因其康强加以奉养,为之安其寝处、时其旨甘,娱其耳目、心志,即可使之燕佚、怡愉全生而益寿。”[15]15而在《吕氏春秋》里更提出“敬养”要遵守“五道”说,“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床第,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谷,烹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此五者,代进而厚用之,可谓善养矣。”[26]对奉养父母时“耳、目、色、语”等感官之“敬”给与了具体规定。

(二)顺颜色、察嗜好:行为“敬”之表现

“婉容”是从感官方面言说的,“色养”还牵涉到父母对子女行为“输出”的“接收”问题,子辈服侍行为需要顺从父母并且迎合父母的爱好,达至一致,才算实现了“色养”行为。古人也注意到了这种“输出”和“接收”要保持“一致性”的问题,提出了子女行为通过“顺颜色、察嗜好”,表现出行为之“敬”,体现做到了对父母的“色养”。

孔子很早提出“老则安之”,意思是要注意让老年人晚年安心快乐,使老年人晚年快乐是孝养目标。对于如何实践,孟子在论“孝养”时则提出要顺从老人,“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3]575提出“顺老”不仅是孝子的本性,更是让老人安心快乐的孝子的行为体现。宋敏求在《唐大诏令集》中讨论养老时,更是明确提出“顺颜色”,“为子之道莫大于宁亲,顺色之方必先于养志,此文王之孝,曾氏之心。”[16]我们知道,人步入老年,性情脾气会有重大变化,还会滋生很多特殊的不良情绪情感,这是生命自然规律所使。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养老大例》中说:“人年五十以上,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情,计授皆不称心,……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瞋怒,性情变异,饮食无味,寝处不安。”[17]老年人情感除易于愤怒、多变外,还易生郁闷、悲哀、忧愁等不良之情。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有:“缘老人孤僻,易于伤感,纔觉孤寂,便生郁闷。”[15]257这些都会使老年人丧失快乐状态,针对这些情况需要从精神上敬养老人,不惹老人不开心,要实现这些,正如陈直所说,“全在承顺颜色,随其所欲,严戒婢使子孙,不令违背。”[15]256

在“顺颜色”的基础上,古人还看到,子女“色养”行为还要体现在要注意父母的嗜好问题,提出了“察嗜好”。管子在谈到养老时,有“劝子弟,精膳食,问所欲,求所嗜。此之为老老。”[18]曾子也有:“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处其饮食忠养之。”[19]都是谈到在“色养”父母时,要了解他们的爱好,投其所好,才能使他们精神上愉快。但要注意的是,在“顺、察”的认识上,传统“色养”文化对“顺、察”的理解不是无原则的,古人提出了“谏亲”,把“谏亲”看作是“敬”的应有内容。《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9]700《曾子·事父母》中记载单居离问曾子“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爱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20]孔子也有这样的论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5]83意思是侍奉父母,发现父母的爱好、做法有不对的地方,就应该婉言规劝,不是一味顺从,如果发现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侍奉,“谏不犯色”。

(三)养志:心底“敬”之表现

“婉容”、“顺颜色、察嗜好”虽是体现了“色养”的一些内容,这些“敬养”形式只是使老年人精神在“情感”上达到快乐。因为人的精神表现除了含有“情感”因素外,还有很多更高的内容要求。按照现代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人除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外、尊重需求外,还有最高级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在老年人身上是指老年人的很多愿望得以实现。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非常看重家庭血脉延续的社会,如有“香火延续”、“人丁兴旺”、“望子成龙”等说法,把此上升到是“孝”的要求,如常说的“不孝有三”,其具体所指是“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21]364受此影响,父母在年老时,往往最终极心愿就是希望子嗣延续且有成就,自己在晚年能享受到天伦之乐,精神才能真正达到快乐状态。从而,古人把子女在“敬养”父母时,帮助他们实现心底终极的“心愿”称为“养志”,这在传统文化中有着诸多表述:《礼记》有“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9]691《中庸》有“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21]34《论语》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5]15《盐铁论》中更直接把“养志”看作是“色养”的最高层面,“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22]

纵观文化史,“养志”说应是孟子最早明确提出来,《离娄上》有:“曾子养曾晳,必有酒肉,将撤,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晳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撤,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3]564孟子认为,曾子在赡养父母时能够从心底顺从父母心愿,做得符合“敬养”要求,是个孝子,因为他做到了“养志”。宋代陈普更写有《孟子·养志》诗来表达这层意思,“世俗养亲惟口体,谁能养志若曾参。至诚顺迁无违咈,为是心其父母心。”《觉非斋遗稿》里也有:“孝子事亲,养则致其乐,苟非其志乐,不可致也。”[23]187都是把“养志”看作可以使老年人快乐的最好的方式。可见,“养志”的原初含义就是奉养父母,子女要从心底怀有“敬”,顺从父母的“意愿”,从而博取父母的欢心。

但“养志”的含义在传统文化中还不止于这些,因为作为父母的“志愿”不止于子女顺从自己的意愿就行,父母心底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深层愿望,就是希望子孙延续、有成就,光宗耀祖,从而家庭、家族得以延续。《孝经》开篇即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4]13也就是说,“养志”深层含义就是反向要求子女自己还应立志有成就,实现父母期望子孙无穷延续、也能取得成就的愿望,不能辱没父母名声,父母才真正会在心底得到抚慰。明朝大儒方孝孺对此也有表达:“故养口体、顺颜色、察嗜好,孝之末也,而非其至者也。必也致其身为圣贤,而喻父母以道,使德之在己者,无可憾。”[23]178方孝孺把子女从心底遵父母之道,完善自我,也就是“喻志”明确当作“养志”的内涵。“喻志”可以理解为子辈承顺父母的意愿,通过自身努力“立功、立德、立言”,不辱父母,从而最终博得父母的欢喜。这也是传统“色养”文化把“养志”看作高级层面的理由所在。

三、传统“色养”文化的当代实践

传统“色养”文化的内质是以“婉容——顺颜色、察嗜好——养志”来展现的。其实对照现代把“精神世界”可以划分为“情感世界”、“理性世界”和“意义世界”的认识,[24]传统“色养”文化的内质分类与其也可以对应起来:“婉容”就是子辈和颜悦色对待亲人,这样可以让亲人开心快乐,是满足亲人“情感世界”需求;“顺颜色、察嗜好”是要求子辈洞悉亲人爱好,顺从亲人内心所思所想,可以对应“理性世界”;“养志”是最高层次,要求子辈认识和满足亲人精神上的终极需求,可以对应“意义世界”。因此,面对现代老年人口“精神赡养”问题,转化传统“色养”文化内质,当代实践可以围绕满足老年人“精神世界”三个部分展开。

(一)“婉容”的现代表达——满足老年人“情感世界”多“快乐”

传统文化中“婉容”对应现代话语就是指子女应关心老年人“情感世界”,让其快乐的一种情感表达和呈现。《礼记·内则》就记载,“以适父母舅姑之所。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出入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进盥,少者奉槃,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问所欲而敬进之,柔色以温之。”[9]691“下气怡声”、“敬抑蚤之”、“柔色以温之”等都反映出“婉容”对待亲人。但这些表达是基于传统社会背景之上的,而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的变化,孝道的嬗变等,都要求“婉容”的表达依随境遇变化而作出改变。

首先,吸纳“婉容”内涵,以“用情”体现现代敬养内涵。“婉容”的实质内涵就是在赡养父母亲人时表现出“用情”,以“敬、顺”表现出关怀亲人的“情感世界”。因此,现代人要在细致、精心了解老年人“情感世界”缺失表现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好对老年人“情感世界”的关怀。但也应看到一个现实,当下社会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独生子女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多处于被娇惯状态,考虑他人的能力较弱。因此年轻人自身要强化“敬养”意识,明确自身在老人“精神赡养”中处在家庭传承“链条”的支撑地位。在家庭角色的扮演上,作为子女应切实转变思想,提高对父母“情感世界”需求的敏感性,变被动物质供给养老为主动“情感”与“责任担当”付出为主,在为父母提供基本物质满足的同时,还要对老人的精神生活尽量多投入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到满足老人的真正的情感需求。

其次,掌握“用情”技巧,积极搭建良好关系。“用情”不是随便地展现,要有一定的技巧性,即要给予老年人恰如其分的需求满足。老年人情感上究竟需要什么,家庭成员要了解,而家庭成员在此方面其实又是有优势的,因为家庭成员与亲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对亲人的一切情感需求是了解的。常识告诉我们,每个老年人需求是不一样的,同一个老年人在不同阶段也会表现出不同,这样就要求家庭成员细致观察,给予老年人恰如其分的“情感世界”关怀。因此,良好的关系搭建需要技巧,就是能够传递给老年人一种信号,让老年人也切实能够理解到你的行为是对其有益的,让他理解你的情感关怀是黑暗中的指引亮光,是恐惧中可以得以救赎的力量,而不是强加给其的负担,这恐怕就是所说的家庭和融相处的技巧。

再次,克服现实困难,“用情”体现为多些陪伴、交流。家庭成员短暂“用情”,在现实中可能很容易做到,要一直“婉容”怕是很难坚持的。社会现实俗语有“床前百日无孝子”,说明持续“用情”需要韧心。但还要看到现实实际问题,有些家庭成员不是不想去关怀,也知道“陪伴”老人是子辈最好的关怀方式,但面对严重的“空巢、空心化”家庭的出现,家庭成员、子辈直面亲人关怀的“管道”不断在阻塞,远距离、长时间分离的工作时空导致子辈很难在亲人面前持续展现“婉容”。为更好给与亲人“情感世界”关护,子女情感付出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克服困难,想办法制造接触的机会,如节假、周末时抽空带着孩子回家看看,让父母亲人感受天伦之乐、感受到亲情的存续;或者利用现代通讯工具,经常与亲人在电话、微信上聊天、沟通,“嘘寒问暖”,哪怕就告诉他们“我挺好”,他们也会得到慰藉。

(二)“顺颜色、察嗜好”的现代表达——促使老年人“理智世界”更“睿智”

人到老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智慧地规划剩余的时光,便捷路径就是找寻一种真正的爱好,坚持从事之,把剩余的时光过得更充实有质量,这恰是老年具有“理性”精神的体现。子女可以做的是,要学会顺从老人、知晓老年人的爱好,培养老年人持久爱好,使老年人真正实现快乐,这是传统“色养”文化中“顺颜色、察嗜好”的现代表达。

首先,根据老年人个己情况来培养爱好。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老年人可以有更多空闲时间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老年期间的老人的爱好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子女在培养老人爱好时要注意几个问题:多关注可以帮助“理智世界”提升的爱好。如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既可以使他们快捷了解社会,也会让他们在学习新事物中找到快乐感;可以坚持的爱好。子女要通过观察来为父母选择爱好,不是父母一时兴起的爱好,应该是父母可以长期持续下去的、甚至可以成为余生的钟爱。当爱好成为习惯,老年人就会在坚持中打发掉闲暇时光,过得充实快乐;能够体现老年自我价值的爱好。选择的爱好能够使老年自我的价值体现出来,让他们感觉自己不是社会、家庭的累赘,还可以发挥出余热,从而才能增强老年人的存在感,给他们带来内心真正快乐的感觉。

其次,帮助老年人拓展交往圈。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会因为退休、病痛、身体不便等原因,交往圈子越来越小,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家庭空间里,尤其是一些孤寡老人,很难找到可以倾诉的对象,从而在内心世界产生孤独感,失去快乐。而此时,志同道合、兴趣趋同的老年朋友的存在比家人带给老人的快乐要多,因为老年朋友关系的友谊亲密性、沟通开放性、互助无偿性等等情形让老年人在一起有种被需要、被赋予价值的成就感,扩大交往圈可以使老年人克服各种现实问题,有助于老年人应对老化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和危机。现代提倡的老年人“抱团养老”,打造“养老共同体”就是很好的示范做法。因此,作为子女要充分了解老年人的这种需求,积极帮助老年人拓展交际圈,鼓励老年人走出去,找寻自己的情趣相投的人结成老友,相互帮协,快乐度过晚年阶段。

再有,子女学会提供父母展现的机会。“帮助别人是快乐的”,老年人在帮助子女、年轻人成长的过程中,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的施展和表现,在晚年体现出老年人的优势和价值,老年人得到成就、名誉和地位,会受到晚辈、他人的尊重。西塞罗在《论老年》中也有如此的论述,“正如明智的老年人喜欢同有出息的年轻人交往,年轻人的亲近和爱戴可以减除老年的孤寂。”[25]奉献的美德是现实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和自我实现等较高精神层面的追求,是通向快乐之境的一条高尚途径,更是智慧生存的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子女要通过合理途径,鼓励父母以适当方式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公益活动,在为家庭、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智慧”地生活。

(三)“养志”的现代表达——实现老年人“意义世界”能“释然”

传统“色养”文化提出“养志”说,就是要求子女顺从老人意愿来满足老年人“意义世界”需求,做到“孝”的终极要求。纵观天下父母之心,都是希望孩子能够成龙成凤,这样自己在生命最后阶段,“意义世界”也就会“释然”,也就是常说的老人会“死而无憾”了。这些含义在传统文化中用“子孙嗣续”来体现的,子孙能够延续是父母的普遍的心愿,这个愿望实现了,它可化为老年人精神上的支柱,即使面对死亡,老年人也会坦然接受。“子嗣延续”只是初级形式,传统文化还提出“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26]“三不朽”表层含义是教导人们在现实中如何修己为人,建功立业。其实还应看到“三不朽”内在含义还有是主张子女做到“三不朽”,就是不辱父母,带给父母好的名声,也就是实现了父母最终极的心愿。

随着现代社会的变化,子女顺从父母意愿作为“养志”的核心,这点不能变化。对于父母的终极“愿望”,传统社会常被表述为希望“子嗣延续”和子嗣“三不朽”,在现代社会可以做出相应的变化。“子嗣延续”在传统社会被作为孝道内容坚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应看到,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社会,传统伦理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规范功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社会很多家庭生育观念发生变化,特别是很多城市地区出现了“丁克”家庭,传统“子嗣延续”、“多子多福”思想已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老年人的终极心愿,调查发现,现代老年人在很多情况下对子女不愿生育大都会采取宽容理解态度。因此,现代“养志”内容不应过多纠缠于此,可以把它委婉转化,以遵从父母意愿为原则。对于“三不朽”,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可以让子女注重自我提升,不辱父母期待,这点可以转借过来。即是对于现代家庭子女而言,要认识到受传统习惯影响,目前很多父母还是把老年时光重点关注的事项放在儿女的发展上,经常可以看到,老年人在一起聊天,谈起子女的成就,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就都会神色飞扬。因此,当下子女要认识到承父母之志,努力提升自己,完善自我,在学习、工作、事业上争取有所成就的重要性,这样可以真正满足父母心底的愿望,让父母生而无遗憾,实现精神上的终极快乐。

猜你喜欢

子女老年人情感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