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本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以成都市成飞中学为例

2023-11-29赵清芳党雷王东文志平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32期
关键词:劳动课航空劳动

■赵清芳,党雷,王东,文志平

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2020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普通高中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组织学生,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的道理,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1]。2021 年10 月,四川省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指出学校要因地制宜,构建本校的劳动课程体系;要突出亮点,形成特色和品牌[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劳动教育的指示精神,响应成都市关于开展劳动教育的措施要求,成都市成飞中学立足学校自身实际,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构建了具有成飞中学校本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因地制宜,开辟空中农场,建立劳动教育基地;以学科教学为依托,开展学科整合教学,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以文化浸润为手段,彰显办学特色,在劳动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

一、因地制宜,开辟空中农场,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成都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提出,将劳动场所纳入学校建设规划,研制劳动实践教室(场所)配备指南,赋予空间多重属性,探索一室多用,推动每所中小学校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实践基地[2]。

我校占地面积40 多亩,师生2600 多人,地少人多,狭窄拥挤。同时,学校的主要教学楼为20 世纪70 年代的老楼,规划布局不合理,没有可利用空间。相较而言,只有2012 年新建成的高中教学楼楼顶有灵活布局的结构空间,可以考虑充分使用。基于此,我校在高中教学楼楼顶开辟了名为“空中农场”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空中农场”位于高中教学楼楼顶,占地400 余平方米。初期由总务处带领物业人员运土上楼、规划布局,设置阳台自吸水种菜盆200 个。在完成基础建设后,德育处和劳动课教师一起对场地进行了主题设计,四周遍植三角梅、紫藤、月季等藤蔓植物,中间以春夏秋冬四季应季蔬菜为区分,形成了“四季鲜明、常年长青”的“空中农场”。全校各班自行认领4 个菜盆,每周三、周五的下午,同学们在班主任和劳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松土、播种、施肥。慢慢地,“空中农场”有了春的绿苗、夏的鲜红、秋的金黄和冬的生机。蔬菜成熟的季节,一筐筐辣椒、萝卜、番茄,充盈着孩子们劳动的喜悦,也承载着孩子们劳动的果实。

二、以学科教学为重要依托,拓展劳动教育途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3]习总书记全面强调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义,指出了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指向鲜明,指导明确。在中小学目前尚未普遍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情况下,落实总书记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要依托学科教学,开展学科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不失为一种开展劳动教育的良好途径。

从课程和教学的视角来看,加强劳动教育除必须开发专设性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也要从自身学科特点出发,有机渗透和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指出:“数学、科学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4]这为学科如何渗透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

基于此,我校尝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首先以生物学科作为试点学科,要求生物课堂教学结合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特点,适当渗透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在生物组全体老师的积极筹划和参与下,我们将手工制作引入生物课程教学中,在涉及教材某些教学内容时,开展了室内手工劳动实践,开发了相应的与生物学科充分整合的劳动实践课程。

高一上期:中秋节制作花灯及猜灯谜活动,立冬节气“枯木逢春”活动。

高一下期:航空剪纸,干花制作,滴胶琥珀制作。

高二上期:重阳节手工制作菊花活动,霜降节气古法口脂结合现代口红制作,春节红灯笼制作。

高二下期:果酒果醋的制作,端午节驱蚊香囊制作,清明节敲拓染制作。

与“空中农场”不同的是,室内手工劳动充分体现了对学科教材的深度挖掘、与学科教学的深度关联,所以上述劳动实践课程都与学科知识有着密切的关联。

例如,“枯木逢春”劳动课。这一课程与生物知识“花的结构”密切相关,要求同学们能掌握并熟知花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及其功能。如果孩子们能动手制作出一朵完整的花,也就代表他们掌握了花的各部分结构。之后,再将完成的花朵装饰于枯枝上,使花在树枝上的生长体现出规律性与美观性,这就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审美能力。

又如,“敲拓染”劳动课。“谷雨、立夏”时节是“敲拓染”的最佳时期,因为谷雨、立夏时植物各器官中含水量多。要完成这一劳动课的内容,学生必须要先知道植物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等。之后才是先敲粗茎、再敲细茎,先敲叶脉、再敲叶肉,在“千锤百炼”中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还有“红灯笼制作”劳动课。红灯笼的制作,意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构图能力,涉及数学、物理等学科中立体空间模型的知识。同时,又与学生的美育教育密切相关,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以文化融入为实现手段,彰显办学特色,在劳动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

从古至今,文化都是育人之本。从教育的过程来看,教育是利用文化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过程。因此,劳动教育需要文化的在场,需要文化的融入,唯有此,劳动教育才能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基于此,我校在劳动教育中,十分注重文化的融入,主要体现为传统文化和航空文化的有机融入。

(一)在劳动教育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

劳动教育需要传承民族文化,在劳动教育中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育文化自信和劳动意识,是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有效途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要求“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加课程思想性”[5]。

基于此,学校在开展学科渗透教学时,特别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将学科知识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以“驱蚊香囊”制作为例,这一劳动课将生物的学科知识与端午的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在传统文化中,端午节有佩带香囊和赠送香囊的习俗,一方面象征屈原的品德节操馨香溢世、流芳千古,另一方面又能起到驱瘟避疫、强身健体的作用。学生亲手为父母、家中长辈或恩师好友缝制一个驱蚊香囊,既是对家人、长辈、亲朋的真诚祝福,又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能在香囊的制作与赠送过程中,再次感知屈原的高洁品行。其他如春节制作红灯笼、中秋制作花灯、重阳节手工制作菊花等,都是在劳动中施以传统文化的点滴浸润与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在劳动教育中充分融入航空文化

劳动教育须融入学校文化,《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学校要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6]成飞中学是一所航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019 年被评为“四川省航空特色学校”,2021 年被评为“全国航空特色学校”。从建校之初,我校就有着“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优良传统。六十多年来,这一传统从未中断。如何在劳动教育中融入航空文化特色,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这是我们开展劳动教育必须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

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和教学条件,我们尝试着结合学校航空航天科技教育特色,开设了“剪刻古今,秀美航空”航空剪纸劳动课,在传统剪纸艺术技法中融入现代航空科技元素,构建非物质文化的创新版。为了剪出形象逼真的先进歼击机,学生必然要对歼击机的造型、结构等进行了解、熟悉。随着学生对这一知识学习的逐步深入,他们对祖国航空事业的了解也愈来愈深入,对“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理解也愈来愈深入。而当一架架歼击机在学生手中慢慢剪成,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除了航空剪纸,还有纸飞机制作、无人机制作等课程,都让学生在劳动中升华了“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情感认同与价值引领。

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强大教育力量。劳动教育是生活教育更是文化教育,是技能教育更是价值教育,是知识教育更是爱国教育。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航空文化,在劳动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总之,劳动教育促进了学生对生命精神境界的自我提升,使其焕发出热情和力量,让学生收获了自信、收获了成长;不仅唤醒了学生的内在生命意识,还浸润了他们的生命品格,促进他们生命的生长,这就是劳动教育的真正意义。

猜你喜欢

劳动课航空劳动
那些年的“劳动课”
玉泉学子的趣味农场劳动课
劳动课真“独立”还需过“四道关”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