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一汽
2023-11-28
1949年冬天,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参观了斯大林汽车制造厂。毛泽东指着驶下装配线的汽車,对随行人员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大工厂!”
1953年6月9日,毛泽东签发《中共中央关于三年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指示》。这一天也成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祥日。中央任命饶斌为一汽厂长。
1953年7月15日,一汽在长春一片荒郊上奠基。毛泽东题词的奠基石被抬上来,题词是“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此前有人提议,汽车厂的厂名,可以用“毛泽东汽车制造厂”或“新中国汽车制造厂”,而毛泽东直接命名为第一汽车制造厂,他说:“我们很快还要有第二个、第三个。”
毛泽东说:“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那是1954年6月14日,国家实现现代化有了具体的目标:党中央制定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
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由一汽试制成功。毛泽东又一次亲自命名,提笔写下“解放”二字。一汽生产的首批12辆“解放”牌汽车驶下装配线,人们欣喜地说:“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结束了,我们自己的汽车将源源不断地从这里开出去。”
1958年2月13日,毛泽东亲临一汽视察,工人们热情地簇拥着毛泽东来到制造车间,毛泽东鼓励大家努力生产,随后,他问厂长饶斌:“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生产的小轿车啊?”
1958年5月,一汽制造出了第一辆国产小汽车“东风”牌轿车,用火车送到北京。小轿车驶下月台时,观众争相观看,都无法驶出北京站了。这时候,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通知饶斌,将车标上的汉语拼音字母“DONG FENG”,更换成汉字。一汽计划处科长李岚清从人民日报社影印了毛泽东手迹“东风压倒西风”中的“东风”二字,在灯市口一家汽车修理厂完成了更换,车头配上一条势欲腾飞的金龙。车尾用的本来就是苏东坡书写的“东风”二字,一头一尾,古今衔接,完美!“东风”牌小轿车驶进中南海,毛泽东兴致勃勃地乘坐后,高兴地说:“坐了我们自己制造的小汽车了!”
接着,一汽职工一鼓作气,仅用三个月就制造出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一年以后的1959年国庆节前夕,一汽生产的两辆“红旗”牌检阅轿车和33辆“红旗”牌乘用轿车开进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庆典。
(晏苏摘编自《红色宝藏—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精品文物故事》,中共党史出版社2022年版,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