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回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2023-11-28尹星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43期
关键词:行情板块汇率

尹星

指数迎来了这轮行情以来的首次阶段性震荡,但丝毫没有影响资金对于热点追逐的热情。小泛也在周二晚上提醒了粉丝,关注指数可能到来的震荡。今天请小泛先来说说,这轮指数震荡的性质及后续的波动区间和市场机会在哪里?

这轮行情的主流指数自10月24日至今,没有出现过像样的震荡。在我看来,行情可以涨到2月底,那么满打满算,还有三个整月。如果不出现一次甚至两次像样的震荡,指数难一步到位,持续涨三个月?这很难。

不过随着指数越来越多,各指数之间的节奏全然不同了。比如这段时间,以上证50和沪深300为代表的传统权重股指数,始终处于弱势整理状态,但中证2000持续走高,科创100和创业板到本周才出现了实质性的震荡,北证50指数反而趁着上述指数震荡之际,逆势出现20%左右的最大升幅。

现在别说选股了,就连看指数也让人眼花缭乱。记得以前就沪指和深证成指,现在还不止你刚才说的这些指数,更别提还有一众行业指数,投资者想简简单单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想赚钱还要图简单?这是发展的必然过程,不仅仅是我们,欧美也是,从简单到复杂,最终围绕各类指数还有数不清的衍生品存在。大多数人能把这些指数的波动节奏看明白就足够了。板块甚至个股难度更大,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每天都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如果不是职业股民,就别浪费这个精力了,多看看大盘指数及行业指数即可。

大多数人都有本职工作的,不是不可以投资,而是量力而行,合理分配时间与资源。

是的,所以我才让新手拿小部分钱出来练,全赔了也不心疼,大钱就是等着买指数,随后就是等你有朝一日练出来了,再加码也不迟。

扯远了,你继续说当下的指数。

北证50的逆势上涨,中证2000的绝对涨幅,以及恒生科技的高弹性。都说明了当下别说个股和行业了,就连指数都存在超额的收益。大伙先看对大类,毕竟也就十几个,容易选择。

光这些涨吗?沪深300之类的怎么办?还有机会吗?

我用沪指代替权重股指数,我觉得有机会啊!下一次轮到它上涨的话,强一些甚至于到3350点以上都正常。只不过,我上述提的都是这轮行情的主流指数。沪指至少到现在都不是主流指数。大伙为何要关注非主流呢?等下次理顺手上的筹码后,都归归拢,以后就只布局主流指数。至于市场机会,我认为还是在两条主线内,数字经济、汽车加机器人产业链。辅线目前生物制药及消费比较强,前者强势股较多,后者当前仅限于鸡鸭鱼肉类。还有就是房地产、基建,明显也有资金关照。除此之外,其他就别多看了,没啥意义,多看看主线吧。这轮行情还没结束,要到明年2月,但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大伙好好算算账,本钱回来多少了。也好好规划下,剩下的时间准备怎么投!

萧萧上周说到15°行情,定位确实形象,本周大多数时间还是围绕着3050点窄幅震荡,地产板块的表现是不是高低位切换的节奏?

今年的“金九银十”成色不理想,1—10月的销售面积同比还在下滑,加上12月有重要的经济会议,市场开始憧憬更多的地产纾困政策。地产的麻烦其实和股市一样,就是“買涨不买跌”,疯狂的2021年,基金一个月能卖7000亿,现在一个月也就200多亿,2021年房地产销售额18万亿,今年目前才9万亿。算起来,已经是第四轮地产板块行情了,每一轮地产股行情都是“买在预期,卖在实锤”,政策兑现了就回去躺平,所以他们属于有波幅没涨幅的板块。想参与,就要趁早,迟了就是买单吃席的命。

两周前你提示汇率回升信号已经具备,这两周,汇率快速涨破7.15,怎么看本轮的汇率涨势?

汇率回升是“同果不同因”,2022年是因为超强的美元加息节奏带动人民币快速贬值,所以当加息斜率放缓,美元见顶,人民币就见底回升。三个月就收复6成跌幅,跌的有多快,涨的就有多猛。而本轮汇率贬值,主要因中美国债利差,美债收益率即便见顶,回落也慢,属于慢变量,所以汇率的涨势应不及2022年三根月长阳的状况。而且美元指数100点的支撑很强,估计汇率涨回7.07转入区间震荡概率较大。虽然汇率回升有利于提升市场信心,但是跟地产市场一样,市场回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现在的行情,其实和春季行情应该是一个“对接”的过程,大方向是北上,节奏是逐级震荡,特点是板块轮动。

本周指数震荡向下,骄阳判断一下,有没有可能回踩2脚?

从目前走势上看,似乎是试探性踩2底,尤其是不少个股已经回踩2底。从当下行情看,本身这轮炒作的都是小盘股,很多还是垃圾股,导致投机情绪浓厚,所以情绪退潮后,指数被带下来也是很正常的。本周北交所的火爆更是分流了不少游资,所以下周市场确实有继续回压的可能。但从KDJ指标看,下周继续下压,会很快进入超卖,这是可以引发反弹的。MACD下周很可能就直接出现死叉,这个时候不能出现放量中阳反弹的话,比较容易陷入继续震荡的局面。不过整体市场情绪虽然短期衰退,但下半周有望恢复。从当下的量能和整体状况来看,还是只能看小盘成长和题材。一旦北交所的资金回归,首要还是去寻找这类低市值的标的。这种短线交易,踩对节奏,和指数就无关了。就比如我们之前说的无人驾驶细分,车路协同叠加激光雷达这块,本周就出了大牛股。

所以做好低市值题材股,要远比看大盘强得多。把握低市值,叠加明确预期的行业即可。

你说的是万集吧?华为智能汽车这块你几周前就反复提及,后市这个板块会延续吗?

我觉得会。很多真正细分受益的公司根本也没怎么涨呢,所以行情远没结束。万集也好,深城交也罢,仅仅是个开始。

近期数据要素利好不断,怎么看待这个板块?

这个板块我觉得有必要重点看。在行业确定性爆发的预期下,估值提升动力应该不会弱。

(本文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行情板块汇率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