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岐黄针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

2023-11-28韩静余顺祖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15期
关键词:岐黄肩关节疗法

韩静,余顺祖

(西宁市城北区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青海西宁 810003)

肩关节周围炎是由于劳损、外伤、衰老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肩关节粘连所致,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3%~5%,在女性中更为常见,高峰发病年龄为40~70岁[1]。 肩关节周围炎的生理病理特征可见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退行性或慢性无菌性炎症,可引起自发性疼痛、僵硬及功能受限,虽不致命,但十分影响生活质量[2]。目前对于本病仍以保守治疗为主流,非甾体类消炎药等西药虽能有效缓解疼痛, 但不良反应多,且并非每位患者都对药物有反应[3]。中医对肩关节周围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治疗手段,其中基于经络腧穴理论的针刺疗法被广泛应用。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可激发脊髓和大脑镇痛系统,促进镇痛活性物质释放,从而发挥镇痛作用[4]。 电针是将传统针刺、经络腧穴理论及现代脉冲电相结合的一种针灸疗法,具有刺激腧穴和电疗的双重作用。岐黄针疗法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振虎教授采用自制的岐黄针针具配合手法治疗疾病的特色疗法, 具有疏通经络,活血调经,通络止痛的作用[5]。 为了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80 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为对象,对比分析岐黄针疗法与电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20 年3 月—2023 年3 月收治的8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标准;(2)年龄满20 周岁;(3)无针刺治疗禁忌证。 排除标准:(1)既往有上肢外伤或手术史;(2)有急性肩关节脱位、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袖撕裂、骨结核、神经功能缺损等;(3)有重大内科疾病;(4)仅4 周内接受过相关治疗。 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 例。 研究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33~67 岁,平均年龄(46.51±7.28)岁;病程1~5 个月,平均病程(3.02±0.84)个月。 对照组:男20 例,女20 例;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47.99±9.12)岁;病程1~6 个月,平均病程(3.14±1.53)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治疗,选取肩髎穴、肩髃穴、肩贞穴、曲池穴、合谷穴、阿是穴,常规消毒后,选用1.5寸针灸针进针,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仪(杭州济恩堂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豫械注准20152260115,型号:XYD-I),频率设置为100 Hz 连续波,电流强度以使患者肌肉出现节律性收缩强度为准,患者可耐受为度,留针30 min,隔日进行1 次治疗,治疗10 d 为1个疗程,共连续治疗2 个疗程。

研究组采用岐黄针疗法,根据中医经络辨证方法和局部取穴法选取穴位,每次可在肩井、天宗、秉风、臑俞、肩贞、臂臑、肩髎、肩前、阿是穴中选取2~4 个穴位进行岐黄针治疗。本研究选取的是肩井穴、秉风穴、肩髃穴。 患者取坐位,上肢自然下垂,充分暴露患部,常规消毒后,选用岐黄针(重庆百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渝械注准20202200072,规格:0.5 mm×50 mm)快速飞针入穴,垂直进针,肩井穴和秉风穴向后侧平刺0.8~1 寸,肩髃穴向远心端平刺0.8~1 寸,再用白虎摇头方法轻轻震颤摆动针柄使之得气,得气后,轻轻摆动针柄沿经脉循行进行“合谷刺”手法,即身体纵轴方向上成15°~30°行合谷刺,然后边摇摆边震颤缓慢出针,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约30 s。 隔日进行1 次治疗,治疗10 d 为1 个疗程,共连续治疗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检测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 采用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量表(CMS)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其中VAS评分以0~10 表示疼痛程度, 数值越大说明患者疼痛越严重。CMS 量表包括疼痛15 分、关节活动度40 分、肌力25 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0 分,共4 个维度,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肩关节功能越好。

(2)治疗后,判定两组临床疗效[7]。治愈:患者疼痛消失, 肩关节功能及活动不受限制,CMS 评分在90分及以上。显效:患者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功能及活动显著改善,CMS 评分70~89 分。 有效:患者疼痛减轻,肩关节功能及活动有所改善,CMS 评分46~69 分。无效:患者疼痛、肩关节功能及活动无明显改善,CMS 评分低于45 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V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VA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VA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4.23±0.74 4.19±0.79 0.234 0.816 1.43±0.50 2.81±0.68 10.341 0.000 19.828 8.373 0.000 0.000

2.2 两组CM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CM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MS 评分中疼痛、关节活动度、肌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CMS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CMS 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疼痛治疗前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治疗前治疗后肌力治疗前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前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治疗后6.23±1.09 6.44±1.52 0.710 0.480 10.43±2.03*8.12±1.55*5.720 0.000 22.43±5.36 22.91±7.84 0.320 0.750 31.47±5.41*28.25±5.16*2.723 0.008 16.11±3.89 16.07±3.24 0.050 0.960 21.17±3.45*19.09±3.62*2.631 0.010 11.13±2.49 11.72±2.45 1.068 0.289 18.62±1.59*15.56±2.33*6.860 0.000 56.08±9.19 56.71±10.87 0.279 0.780 82.70±11.45*70.36±10.86*4.945 0.000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据报道, 全球约20%的人口有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的症状,且发病率与年龄高度相关,50 岁以内人群的发病率为6%~11%, 而50 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增加2 倍以上[8]。 肩关节周围炎相当于中医学“骨痹”范畴,为筋经骨病,其病因病机无外乎为风寒湿邪气外侵,致脉络气血凝涩,阻塞不通,久而成痹,不通则痛;而其根本与肝肾有关,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素体虚弱或年老体虚,肝肾气衰,肝血亏损、肾亏髓少,则筋失濡养、骨失润养,加之腠理空虚、外邪乘虚而入,导致筋脉失养拘急,最终发为骨痹[8-9]。

肩关节周围炎为针刺疗法的优势病种。 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选穴规律,人体上肢病变主要责之手三阳经[10]。《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肩髃、臂臑属手阳明大肠经,肩髎属手少阳三焦经,天宗属手太阳小肠,肩井属足少阳胆经。 本研究对这些穴位进行电针可行气活血、通络祛寒、舒筋通络,起到通则不痛、荣则不痛的效果,自然可使筋经濡养、关节滑利、疼痛缓解。 研究表明,电针疗法可兴奋Aα(Ⅰ)和Aβ(Ⅱ)类传入神经纤维,抑制痛觉传导,提高痛阈,较普通针刺的效果更显著[11-12]。

岐黄针是一种现代针具, 较传统针刀更纤细,比毫针稍粗,有一定的硬度,在穴位刺激时更容易得气,并且可挤压分离粘连组织而不是切断,还可通过皮下扫散可激发经气[5,13]。 进针时基本无痛,无需局麻,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岐黄针疗法以《灵枢・官针》中的“输刺”和“合谷刺”为特色,并结合《金针赋》中飞经走气手法之一的“青龙摆尾”,其取穴精简、无须留针[14]。闫兵等[15]采用察岐黄针疗法治疗颈痛,近远期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目前岐黄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尚不够深入,杨娟等[16]介绍了岐黄针疗法治疗肩痹的1 例案例,该患者在经岐黄针治疗后即刻疼痛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 本研究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实施岐黄针疗法,取肩髃、天宗二穴,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VAS 进一步降低,CMS 评分进一步提高, 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至97.5%(P<0.05)。 这说明岐黄针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具有确切效果,为临床疗效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CMS 评分中疼痛、关节活动度、肌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岐黄针疗法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疗效较好。分析其中原因为岐黄针疗法以其改良的针具,通过对皮下粘连组织进行扫散和挤压分离等操作, 可起到振奋皮部经气、活气通血、松解筋肉等作用,从而使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粘连解除,筋肉对骨的应力刺激恢复正常,筋柔骨正,自然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与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 岐黄针疗法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岐黄肩关节疗法
肩关节镜术后进行肩关节置换术感染风险高
术精岐黄展仁心 服务健康惠民生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全国名中医单兆伟:传承岐黄仁术 弘扬国医精髓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辨证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