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法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23-11-28俞生田仁丹
俞生,田仁丹
(扬中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镇江 212200)
中风后偏瘫主要是由于脑脉痹阻、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致,以猝然昏仆、肢体麻木、口歪嘴斜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内科危急重症。现代医学针对中风后偏瘫患者主要采用康复运动疗法,以促进患者功能康复,但由于患者存在适应性较差、依从性低等不足,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1]。 中医认为中风后偏瘫主要是由于邪气恶血、 肝气逆乱、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以致气血逆乱,脑脉失养,临床治疗应以活血通络、祛瘀化痰为主要原则[2]。中医治疗中风后偏瘫包括针刺、推拿、艾灸等方法,其中醒脑开窍法针灸是通过对患者机体人中、内关、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从而达到醒脑开窍、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节气血运行的目的[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扬中市人民医院2021 年2 月—2023 年2 月收治的84 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探讨醒脑开窍法针灸与康复运动联合干预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扬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 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4]中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确诊;(2)存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5]中中风的相关内容;(3)患者为初次发病,且病情较为稳定;(4)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脏腑功能衰竭者;(2)无法进行针灸治疗者。本研究已获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n=42):男20 例,女22例;年龄22~67 岁,平均年龄(44.56±8.56)岁;病程7~60 d,平均病程(33.59±10.21)d;左侧肢体偏瘫25 例,右侧肢体偏瘫17 例。观察组(n=42):男21 例,女21 例;年龄22~65 岁,平均年龄(43.69±10.25)岁;病程7~55 d,平均病程(31.89±11.52)d;左侧肢体偏瘫22 例,右侧肢体偏瘫20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康复运动治疗。 (1)肢体摆放:每隔2 h 变换一次体位,仰卧位及侧卧位交替,使其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 (2)上肢康复训练:交叉十指紧握,手掌向上,举过头顶,维持5~10 s 后,进行前后摆臂,然后放下,反复进行,并做耸肩动作,10 min/次,2~3次/d。 (3)关节训练:指导患者根据自身耐受程度,主动定期开展双腿并拢、上臂举起、头四周转动等训练,逐渐过渡到弯腰、坐平衡练习及辅助站立、患侧下肢负重锻炼、站立平衡等训练,然后进行行走、驱动轮椅、爬楼梯等自主锻炼。 (4)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包括自主穿衣、如厕、进食、洗漱等日常活动训练。30 min/次,2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法针灸。选取三阴交、人中、内关、委中、尺泽及极泉穴,其中三阴交穴可用电针采用提插补法斜入或直入针刺, 进针0.5~1 寸; 人中穴可采用雀啄手法直入针刺, 进针0.3~0.5 寸;内关穴可采用捻转补泻法直入针刺,进针1.0~1.5 寸;委中穴、尺泽穴均可采用提插泻法直入针刺,进针1.0~1.5 寸;极泉穴采用提插泻法直入针刺,进针1 寸。 以上穴位均需留针30 min,1 次/d。
两组均持续干预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肢体运动功能:干预前后,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总分100 分,上肢66分,下肢44 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2)血液流变学指标:干预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及全血高切黏度。
(3)日常生活能力:干预前后,采用Barthel 指数(BI)评估,总分100 分,评分越低代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低。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及FMA 总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及FMA 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上肢功能干预前干预后下肢功能干预前干预后FMA 总评分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 值P 值31.36±7.53 31.53±7.42 0.104 0.917 38.73±2.65*35.39±2.25*6.227 0.000 20.26±4.35 20.21±4.18 0.054 0.957 27.55±2.27*24.52±2.43*5.905 0.000 52.42±10.17 52.26±10.38 0.071 0.943 79.98±7.57*71.55±5.46*5.853 0.000
2.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纤维蛋白原及全血高切黏度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及全血高切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中风后偏瘫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中风后偏瘫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组别纤维蛋白原(g/L)干预前干预后t 值P 值全血高切黏度(mPa/s)干预前干预后t 值P 值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 值P 值3.88±1.03 4.05±0.93 0.794 0.430 3.03±0.16 3.69±0.47 8.615 0.000 5.285 2.239 0.000 0.028 13.23±2.65 13.15±2.82 0.134 0.894 8.56±0.93 10.83±1.92 6.896 0.000 10.776 4.407 0.000 0.000
2.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I 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中风后偏瘫患者BI 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中风后偏瘫患者BI 评分比较[(±s),分]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t 值P 值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 值P 值50.74±8.02 48.81±7.45 1.143 0.257 62.01±6.94 56.36±8.47 3.344 0.000 6.887 4.338 0.000 0.000
3 讨 论
偏瘫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以猝然昏倒、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病死率较高,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可造成严重影响。 在现代医学中,中风后偏瘫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出现出血、缺血或供血水平不足,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损害,从而引起的运动功能缺陷,其认为中风后中枢神经系统是可塑的,通过后期的康复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中枢神经系统, 改善患者的偏瘫状态。康复运动是根据自身耐受情况,指导患者逐步进行肢体摆放、上肢康复训练、关节训练及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可刺激神经元轴突,并加速其侧支的生长,从而促进其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正常,提高运动功能并促进患者尽早回归社会[6-7]。 但由于部分患者训练适应性较差,以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风后偏瘫在中医学中又被称为“偏枯”“身偏不用”,其病因主要为机体经络不通、阴阳失调、气血瘀滞,致使脏腑气血运行受阻,或血不循脑脉,血溢脑络或溢于脑脉外则成瘀血,诱发中风,而中风后血瘀脉络,静脉失养,从而导致患者四肢不协调、口歪嘴斜,中医主张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为原则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8-9]。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及FMA 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及全血高切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BI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使用醒脑开窍法针灸与康复运动干预中风后偏瘫患者,可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尽快康复,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 并使其日常生活能力出现显著提升。分析其原因主要为:醒脑开窍法针灸是指使用现代针具,以经络理论为基础,对患者穴位采用提插、捻转等各种行针手法从而使其产生刺激作用的传统中医疗法,可发挥疏通经络、滋补肝肾的功效。其中选穴以阴经及督脉穴为主,针刺后可引起人体结缔组织发生显著变化, 进而促使生物电释放至局部病变组织深处,使细胞离子通道得以改变, 从而达到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肢体运动功能的作用。 本研究中选取三阴交穴、内关穴、人中穴、极泉穴等穴位进行施针,其中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相交的穴位,针刺后可促进患者肝、脾、肾处气血运行,增强患者免疫力;内关穴可调和血脉及阴阳;人中穴是督脉经穴,针刺后可发挥活血化瘀、舒经活络的作用;对极泉穴、委中穴及尺泽穴进行针刺,可疏通经络、祛瘀止痛,改善患者局部肌肉失衡状态,诸穴共同施灸可起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之效[10]。 康复运动配合醒脑开窍法针灸,可发挥协同作用,加强活血通络功效,促进血液流变学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醒脑开窍法针灸联合康复运动干预中风后偏瘫患者,可促使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改善血液流变学,并使其日常生活能力尽快恢复至正常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