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康复疗法配合穴位贴敷对间质性肺病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的影响
2023-11-28李秋波
李秋波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肺病科,吉林长春 130021)
间质性肺病(ILD)是一种累及肺泡腔、肺间质,使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丧失的肺病, 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肺通气障碍、低氧血症等,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最终进展为蜂窝肺、弥漫性肺纤维化,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1-2]。 ILD 临床治疗难度大、康复过程漫长,临床多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呼吸康复疗法,对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受性及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3]。但呼吸康复疗法需长期坚持,部分患者因依从性欠佳而无法获得理想康复效果,还需辅助其他康复治疗手段。 穴位贴敷是中医外治之法,将中药贴在相应穴位,通过药物、腧穴、经络的多重协同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21 年2 月—2022 年12 月收治的100 例ILD 患者为对象,以分组对照的方法探究呼吸康复疗法配合穴位贴敷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 例ILD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 例。本研究已获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男27例,女23 例;体质指数18.6~27.7 kg/m2,平均体质指数(24.30±1.18)kg/m2;年龄54~78 岁,平均年龄(67.90±4.42)岁。 对照组:男28 例,女22 例;体质指数18.9~28.1 kg/m2, 平均体质指数(24.62±1.37)kg/m2; 年龄53~79 岁,平均年龄(68.22±4.7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4]中ILD 的诊断标准;经X 线检查提示双肺基底与周边网状阴影, 患者有限制性肺通气、进行性呼吸困难;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患者;患有脑部肿瘤者;伴有肺部疾病者;合并肺气肿者;穴位贴敷严重不耐受者。
1.3 方法
两组均采用平喘、抗炎、吸氧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采用呼吸康复疗法: 患者取合适体位,以鼻吸气,屏气5~8 s,以吹口哨状呼出气体,维持呼吸比1:2,10 min/次,2 次/d;配合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卧位或坐位,双手分别置于胸前与腹部,身体放松,呼气时轻微按压腹部,吸气时回缩腹部,并在阻力手的压力下隆起腹部,控制缓慢呼吸比1:2,10 min/次,2 次/d,持续12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药方组成:白芥子10 g、半夏10 g、赤芍10 g、莱菔子10 g、紫苏子10 g、瓜蒌30 g、冰片10 g、细辛10 g、延胡索10 g,以上药材研磨成粉后加鲜姜汁调至膏状,药膏贴在专用医用胶布上,贴在大椎、膈俞、肺俞、肾俞、中府、膏盲、膻中、天突、太渊穴,清水擦拭以上穴位,贴中药贴6~8 h 取下,隔天1 次,持续12 周。
1.4 观察指标
(1)血气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腕动脉采血,血液置于抗凝管中,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
(2)肺功能: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VC)、 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
(3)呼吸困难程度:治疗前后,使用呼吸困难评分(MMRC)[5]进行评价,0~5 分代表呼吸困难程度由轻到重,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越严重。
(4)生活质量:治疗前后,使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6]进行评估,包括疾病影响20 分、活动能力50 分、呼吸症状30 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佳。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S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ILD 患者血气指标对比(±s)
注:1 mmHg=0.133 kPa。
组别PaO2(mmHg)治疗前治疗后PaCO2(mmHg)治疗前治疗后SaO2(%)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61.89±4.01 62.13±5.21 0.258 0.797 84.22±4.51 78.67±4.77 5.978 0.000 46.63±4.32 45.98±3.24 0.851 0.397 34.53±3.57 38.92±3.65 7.465 0.000 88.13±3.24 87.60±2.19 0.958 0.340 93.16±1.03 91.24±1.18 8.668 0.000
2.2 两组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观察组FVC、FEV1、FEV1/FV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MRC 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ILD 患者肺功能尧呼吸困难程度对比(±s)
表2 两组ILD 患者肺功能尧呼吸困难程度对比(±s)
组别FVC(L)治疗前治疗后FEV1(L)治疗前治疗后FEV1/FVC(%)治疗前治疗后MMRC 评分(分)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1.64±0.34 1.70±0.42 0.785 0.434 2.49±0.44 2.11±0.38 4.622 0.000 1.07±0.22 1.16±0.25 1.911 0.059 2.10±0.37 1.73±0.42 4.674 0.000 55.23±6.10 54.79±6.26 0.356 0.723 68.05±6.11 62.15±5.43 5.104 0.000 2.88±0.32 2.75±0.47 1.617 0.109 1.19±0.21 1.60±0.26 8.675 0.000
2.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GRQ 问卷中的疾病影响、活动能力、呼吸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ILD 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3 两组ILD 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疾病影响治疗前治疗后活动能力治疗前治疗后呼吸症状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12.11±2.45 13.04±2.92 1.725 0.088 6.15±1.37 8.82±1.53 9.283 0.000 38.66±3.40 37.70±3.31 1.431 0.156 15.22±2.88 19.85±2.64 8.380 0.000 20.14±2.79 19.29±2.53 1.596 0.114 10.33±1.62 13.37±1.74 9.042 0.000
3 讨 论
ILD 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认为肺泡上皮细胞微小损伤后的异常修复,使大量促纤维化因子分泌,诱导纤维瘢痕与蜂窝囊形成,最终导致肺结构与功能的丧失,病毒感染、吸烟、粉尘环境暴露等均会增加发病风险[7]。 ILD 临床症状具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且疾病进展较快,如控制不及时将会导致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肺康复以改善肺功能为目标,通过持续性呼吸训练,调节呼吸肌力量,改善肺呼吸间的气体交换,从而促进肺通气,减轻呼吸困难。 缩唇呼吸与腹式呼吸能改变异常呼吸模式,延长呼吸时间、减慢呼吸频率,减少呼吸肌频繁收缩,降低耗氧,并能通过增加呼膈肌活动范围,增大肺活量,缓解缺氧。 但肺康复过程漫长,仅呼吸康复难以达预期效果[8]。 ILD 属于中医“肺痹”“肺痿”等范畴,病机属肺肾两虚、痰瘀互结,故中医治疗宜以活血通络、补肺益肾、化痰祛瘀之法。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aO2、FVC、FEV1、FEV1/FVC 均高于对照组,SaO2水平、PaCO2水平MMRC 评分、SGRQ问卷中的疾病影响、活动能力、呼吸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呼吸康复疗法配合穴位贴敷在ILD 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 穴位贴敷将中医理论作为基础,根据经络学说将中药贴在腧穴,药物经皮吸收,随经脉循行入脏腑,直达病灶;药物与穴位的双重刺激,可疏通表里、调和气血、沟通经络,从而使脏腑安和、阴平阳秘,达到治疗的目的[9-10]。穴位贴敷药方中白芥子可利气散结、温肺化痰;半夏可燥湿化痰,赤芍能活血通络;莱菔子、紫苏子皆为行气豁痰之良药; 瓜蒌可祛痰宽胸理气,细辛有祛风止痛、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延胡索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冰片与生姜使药力直达肺,直接发挥作用。在选穴上,取大椎可升阳益气补虚退热;取膻中、天突可宣肺降气,止咳平喘;膈俞为血会,具有理气活血的作用;取肺俞、肾俞可补益肺肾之气,膻中为任脉,能调理肺气;膏盲理气补虚,乃治诸虚百损要穴;太渊可补益肺阴,使肺气上冲,气机得以升降;中府可宣肺理气,泻肺热;诸药配合诸穴,药物通过穴位传导充分发挥功效,从而达到活血通络、补肺益肾、止咳平喘之效,有效改善肺功能。呼吸康复疗法、穴位贴敷联合实施,可协同增效,加快肺功能改善,缓解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呼吸康复疗法配合穴位贴敷用于ILD患者中效果显著, 能加快血气指标与肺功能改善,减轻呼吸困难,恢复正常生活,进而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