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2023-11-28钱宁余呈先

中国商论 2023年22期
关键词:城镇化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钱宁 余呈先

(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安庆 246133)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凸显。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比上年度提升0.8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提出,安徽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城镇化的集中表现是农村人口市民化,人口数量的增加带来更多的需求,需求的提高将会促进经济发展和实力的提升。在城镇化进程中,深入探讨城镇化率、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城区面积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变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安徽省经济增长,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提升城镇化水平,对引导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文献回顾

城镇化可以更好地推动经济增长。Ivan Turok等(2013)用亚非的数据证明,城市化能带动经济增长。Volker Krey等(2012)在绿色发展的视角下,探讨城镇化建设的路径。Dada等(2022)通过单位根方法,实证研究表明,城镇化推进经济增长、城镇化促进人力资本发展。

学者们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内因、作用、维度等方面开展了丰富的研究。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程萌勋,2020)。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内有原因是多方面的,董昀等(2017)指出,城市化带动经济增长与知识溢出带来的外部性有关。翟金德(2022)通过熵值法分析长江11个省市经济,得出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有益。徐雪(2021)等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区量化中国31省经济,得出金融发展、交通人口增长以及劳动力质量与耦合协调发展成正比。城镇化对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郑洁等(2022)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城镇化结合,能助推经济发展。钱陈等(2006)分析通过城乡经济,得出城镇化水平影响农业产量、经济增长与消费水平。程广斌 (2020) 认为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结合能提升经济增长。张亚如等(2020)认为新疆地区可通过加大城镇化的建设从而带动经济发展。不同维度的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毛雁冰等(2019)指出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理念,选取31个省市信息进行空间上相关检验,结论是城镇化明显促进经济增长,城镇发展重在提高城镇化的质量,要注意保护好周围的环境,倡导绿色城镇化发展与生态平衡。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学者认为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普遍具有积极影响,国内学者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内因和维度等方面开展了丰富的研究。但由于国家的统计方法与城镇化评估标准不同,各国国情和各地政策也存在着不同的差距,因此对我国特定地区城镇化的研究仍有一定的空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但经济增长速度仍逐年提高。所以,研究安徽省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影响非常有必要。

2 安徽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现状

2.1 安徽省经济增长现状

2005—2020年,安徽省人均GDP保持逐年上涨的态势,GDP长期保持增长趋势,偶有波动(见图1)。三次产业全面带动经济增长,由2010—2020年的数据可以发现,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见图2),2015年第二产业占比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占比明显上升,三次产业结构内部的转型升级速度随之加快。截至2020年,安徽省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只有8.23%,第三产业的占比第一,达到51.25%,第二产业次之,达到40.52%(见图3),第二三产业仍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图2 2005—2020年安徽省三次产业产值占比

图3 2020年安徽三次产业占GDP比重

2.2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根据《安徽统计年鉴》中2005—2020年中国与安徽城镇化率的相关数据(见图4),安徽省城镇化率逐年增长,但其值均略低于中国城镇化率,2005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为35.5%,比全国城镇化率低7.49%,此后安徽城镇化率与全国城镇化率逐年稳步上涨,安徽省与全国的城镇化率增长步伐一致。2020年末,安徽省城镇化率已达到58.33%,预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

图4 2005—2020年中国与安徽省城镇化率

3 安徽省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模型变量选取

3.1.1 被解释变量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发现国内人均生产总值可以有效度量区域内经济运行的状况,所以本文用安徽省人均GDP产值作为被解释变量,从而研究安徽省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1.2 解释变量

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因素很多,考虑到安徽省实际的情况,本文选取以下因素来解释,如表1所示。

表1 解释变量的选取

本文筛选2005—2020年安徽省人均GDP(Y)、城镇化率(X1)、第二产业占GDP比重(X2)、城区面积(X3)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X4)来建立模型,以安徽省2005—202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 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3.2 回归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安徽省人均GDP、城镇化率、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城区面积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数据模型的构建,利用R 4.2.1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探究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并以此提出相应建议,为减少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影响,现对安徽省人均GDP取对数,具体计量模型如下:

3.3 回归结果分析

X3的t检验不显著,且符号与预期相反,这说明城区面积越多,安徽省经济增长越低,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为检验多重共线性的存在,用方差扩大因子法。修正多重共线性后,剔除了变量LNX3后得到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调整后安徽省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多元模型回归结果

修正后的模型整体显著,且通过总体统计检验(F=3315,Prob=2.2e-16);拟合程度良好(R2=0.9988);解释变量为3,样本容量为16,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DW值为1.6256,查DW分布临界值表可知,无自相关性。

回归结果显示:第一,城镇化率在5%显著水平下通过统计检验,表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安徽省城镇化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安徽省产业合理化指标会提高0.067614,符合经济意义。第二,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在5%显著水平下通过统计检验,表明第二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经济具有积极影响,安徽省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安徽省产业合理化指标会提升0.028455,符合经济意义。第三,城区面积未在5%显著水平下通过统计检验,即城区面积的提高并未推动经济增长。对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统计结果,可能是单依靠面积的增加并不能带来实际的经济增长,城镇面积的增加要总体增加,而不是个别少数的增加,大规模增加面积并跟上相关的基础设施,经济才会有实际的增长。第四,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未在5%显著水平下通过统计检验,但总回归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该指标参数为0.132797,表明城镇居民收入越高,经济增长越多,符合经济意义。

4 提高安徽省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的建议

4.1 改善人口户籍制度,促进农业人口流动

城镇化的实施离不开城镇人口的增加,如今农村居民进入城镇生活还存在一定阻碍,比如农村居民入户难等问题,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尽快完善户籍制度的改革。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地区,也将带来公共服务需求的增多,相关部门必须正视现有户籍制度的不足,解决农村居民在转移到城镇之后的心理转变和融入城市生活困难等问题。政府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坚实力量,不仅要解决农村居民的落户问题,也要尽可能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对公众提供尽可能多地相关公共服务,给予农村人民在城市内的就业保障、医疗、教育等相关的配套设施。

4.2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现代服务水平

企业要不断强化工业结构改革,进行产业创新。如今,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工业的支持,所以如今也是优化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结构的好时代。由于第二产业仍为安徽产业构成的大头,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升级都十分必要,还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今,第三产业在安徽产业经济的重要性甚至超过第二产业,即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安徽已成为一种趋势,所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能更好地推动产业经济的开发。如今,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势头正旺,但旅游业的发展也要因地制宜,依据不同地域间特色,可以打造不同地域间产业的特色品牌,以提升现代化服务水平。

4.3 优化产城空间布局,促进城市发展联动

要合理规划城市的布局,城市与城市之间原本是分散、孤立的,若要形成一个相互联结的大网,则需要通过交通来构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网络,缩短各个城市之间的通行距离,进一步促进城市与城市间的融合。为促进城市发展联动的进一步实施,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合肥市、芜湖市等作为牵引,以少带多,以点带面,用核心城市发展迅速带动周边城市,还要优化产城空间布局,可以进行产城融合。产城融合是城市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将产业与城市的建设相融合,原来一个地区的工作用地、居住用地、交通用地与休闲用地是割裂开来的,要不断提升城市产业间的聚集功能,并且优化产城空间结构,不仅会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还会提高城镇化的进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经济的增长速度。

4.4 完善城市基础建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首先,要完善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城市设备,基础设施完善了,人民的日常生活才得以保障。完善相关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城乡之间基础保障的相对不公平,确保农村居民在城市内也能享受到正常的医疗与教育等服务,还要治理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建立一个生态保护机制也是保障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严惩过度开发周围环境的企业,合理开发环境资源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并结合当地特色的环境来发展旅游业,充分打开旅游市场,把握好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对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发展绿色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才能保证城镇化顺利发展。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31 省份最新城镇化率:9 省份超70%,这10 个省份城镇人口最多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安徽省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率关系实证研究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
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