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适应视角下《论语》英译本海外传播效果实证研究*

2023-11-27

外语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英译本译本论语

杨 艳 肖 辉

(1.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无锡太湖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4)

0. 引言

《论语》是中国儒家思想最重要的原典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典籍的杰出代表,考察其英译本海外传播效果,对于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论语》英译本数量已超过70 种,为其译本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语料。学界对这些经典与“新见”译本开展了广泛研究,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单一译本鉴赏(张德福2021;杨艳,肖辉2022)、多译本比较(吕鹏飞,陈道胜2021)、核心概念英译(蔡新乐2020),以及译本翻译技法分析(薛冰,向明友2020;王勇,秦思2022)等方面,学术成果产出丰硕,但针对译本传播效果的研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已有的研究多以译本销量、谷歌学术引用量、译本出版情况为切入点,比如张晓雪(2018)基于亚马逊网上书店以及谷歌数据库统计分析了《论语》英译本的海外传播现状;尹青(2020)通过梳理《论语》的英译历史及英译本的海外销量考察了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的历史轨迹;张小曼和闵强(2021)对亚马逊网站在国外发行出版的《论语》英译本数量进行调查,分析了其出版和销售情况。通过以上回顾可以发现,以读者反馈为视角开展《论语》英译本海外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鲜见,置身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对《论语》这部厚重的文化典籍海外传播效果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有学者在考察中国文学海外传播效果时指出,针对受众反馈和行为效果的研究和探讨,目前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其传播效能的研究明显不足(胡安江2023:77)。鉴于此,本文拟借助Python 数据处理技术,选取传统研究中容易忽略的读者评论为研究对象,从评论时间及数量、高频关键词、关键词共现及情感极性这四个不同的维度对读者评论文本进行情感分析,客观呈现读者接受情况、关注焦点和主题、情感倾向特征,探究《论语》英译本海外传播效果与其跨文化适应之间的关系,旨在进一步丰富《论语》海外传播研究,为当下中国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1. 传播效果与文化适应

在传播学领域,传播效果是指“受众对信息的接受以及接受信息后在心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反应”(董璐2016:258)。传播效果包括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层面,情感层面是外部信息作用于受众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认知层面是外部信息引起的受众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结构的变化,行为层面是接受信息与受众相互作用产生的变化,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就传播效力而言,“受众反馈是传播效果最重要、最直接的体现,任何效果评估,都离不开对受众的把握”(刘燕南,刘双2018:10)。可以说,对《论语》英译本传播效果的评估应是对上述三个层面的效果进行综合测定,既有侧重于对受众“接收信息数量”的“量”的角度的评估,又有对受众的情绪、态度以至行动层面的“质”的效果评估。典籍翻译是特殊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对其传播效果的评估除了分析译本发行量、图书馆收藏量、被引用率等客观“硬”指标以外,其译本在读者个体或群体身上引起的情感(affective)、认知(cognitive)和行为(behavioral)等方面的变化,也可作为考察其实际传播效果的有力依据。具有情感色彩的读者评论是读者表达观点、态度、立场的重要载体,能够反映出海外受众对于译本传播的认同程度,成为衡量其海外传播效果最直接的“软”评价指标。读者评论是一种特殊的副文本形式,属于“文外副文本”(epitext)的范畴。根据热奈特(Gerard Genette)的观点,“副文本”指的是“那些伴随着文本而存在的各种言语或其他形式的材料,它们环绕和拓展(extend)文本,以便呈示文本,确保文本在世界上的‘在场’,并以书的形式被接受和消费”(Genette 1997:1)。副文本形式多样,“文内副文本(peritext)”包括封面、装帧设计、目录编排、出版信息、序跋、索引、附录、后记、封底等,文外副文本包含访谈、日记、评论等(ibid.:5)。读者评论为研究《论语》英译本海外传播效果提供了新的参照系,本文试图从副文本角度切入,结合读者评论的情感分析评价,客观展现这部中国文化典籍真实的传播效果。

“文化适应”或“跨文化适应”(cultural adaptation/accommodation)与传播效果息息相关,文化适应是通向传播效果的必经之路,中国典籍跨文化传播取得成功的一个标志就是实现典籍的跨文化适应。文化适应这一概念起源于20 世纪美国人类学研究,被定义为“由个体组成的不同文化群体直接相互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改变的现象”(Redfield et al. 1936:149),关注不同文化群体交往引起的文化调整、接受与融合的过程。随着全球文化交往的日益加深,文化适应现象也受到心理学领域学者的关注,并在不同语境下被广泛阐释,产生的相关理论资源对于解析当前《论语》英译本海外传播现象具有借鉴意义。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贾尔斯(Howard Giles)提出“言语适应理论”(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着眼于研究不同语言环境中人们彼此交流、彼此改变的互动现象,认为说话者在交流互动中运用一定的言语策略(趋同、趋异或维持)来体现个性或获得赞同(Giles et al. 1973:177),进一步丰富了文化适应的概念阐述。美国跨文化心理学家贝利(John Berry)构建了双维度的文化适应模式,一种是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另一种是和其他民族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性,并区分出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四种不同的文化适应策略(Berry 1980:159)。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学者沃德(Colleen Ward)和肯尼迪(Anthony Kennedy)认为整个“跨文化”的过程是较为复杂且动态化的,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等诸多内外部因素会影响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其中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变化、文化距离、社会支持网络;内部影响因素包括价值观念、民族中心主义、文化认同、既有偏见、刻板印象等(Ward & Kennedy 1992:178)。心理学领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重在描述和解释个体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并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动因。翻译是复杂的跨文化跨语境交际活动,中国文化典籍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与翻译传播之间的密切关系日益凸显,翻译文本如何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在异域文化中的“二次生长”,获得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效果,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文化适应理论为考察影响《论语》英译本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提供了理据。

2. 数据、方法与工具

2.1 数据来源

本文以海外亚马逊网站《论语》英译本的读者评论为数据来源。利用Python 以“The Analects”“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和“Lun Yu”为检索条件分别对海外亚马逊网站上相关读者评论进行数据爬取,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计采集1,173 条评论数据。人工剔除非英语评论、重复评论、无关评论,共得到有效评论1,157 条。

2.2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Python 数据处理技术对读者评论进行情感分析。情感分析,又称评论挖掘或意见挖掘(opinion mining),是指能够从文本中分析出人们对于实体及其属性所表达的观点、情感、态度和情绪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其基本目标是识别出观点,分析其情感倾向性,并抽取相关的观点要素(刘兵2017:14)。从分析的粒度层次来看可分为粗粒度(coarsegrained)情感分析和细粒度(fine-grained)情感分析,其中粗粒度情感分析包括篇章级和句子级情感分析,细粒度情感分析则是指属性极情感分析。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值计算的快速发展,情感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舆情判断、人工智能等领域(周建等2020)。有学者将情感分析技术运用于中国文学作品的海外接受程度和传播效果研究(张璐2019;石春让,邓林2020;李洁,魏家海2022),拓展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研究的空间,在研究方法上给予本文启发。因此,本文拟采用粗粒度和细粒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论语》英译本海外读者评论的情感分析与讨论,可视化呈现其译本海外传播现状和特征。

2.3 研究思路与工具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技术工具如图1 所示。第一,运用Python 对文本数据进行爬取与统计,以考察读者关注度变化趋势。第二,对获取的文本数据进行清洗和降噪处理,并对评论文本中出现的高频词进行提取。具体而言,运用Python 词云生成技术对评论文本进行训练并生成词云图,首先要对评论文本进行Jieba 分词,然后利用IF-IWF 算法更加精确地提取关键词,最后使用Wordcloud 绘制词云图,从而实现对海外读者评论关注焦点和主题的可视化。第三,利用Gephi 绘制关键词网络共现图谱,结合共现网络分析读者所关注的核心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挖掘出影响读者阅读和接受的因素。第四,使用TextBlob中的情感分析器Pattern Analyzer 对评论文本的整体情感极值进行计算①,以直观量化的方式显示读者的褒贬态度。第五,运用Python 对评论文本做细颗粒度情感分析,获取读者观点评价对象,并进行句子级情感极性计算,综合得出影响读者对《论语》英译本评价的主要因素。

图1:研究思路与技术工具图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评论文本数量变化分析

评论文本数量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读者对译本关注度的高低,而读者关注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译本的接受程度和文化传播广度。图2 为海外亚马逊网站《论语》英译本的读者评论文本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2:读者评论量年度趋势图

图2 的曲线图清晰地显示了自1998年以来《论语》英译本海外读者发表评论数量的变化情况,客观反映了《论语》英译本海外关注度演化趋势。如图2 所示,读者对《论语》英译本的关注初始于1998年,但并没有引起较大关注,相关评论数量并不多,年度评论数量约12 条。之后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在2013年附近,读者对《论语》英译本的关注度增加,相关评论数量持续上升,在2015年达到一个峰值,年度评论数量130 条左右。2018年之后,相关读者评论开始减少,年度评论数量稳定在97 条左右。可以看出,《论语》英译本海外关注度在2015年达到顶峰,但整体上并不稳定,呈现波动发展的趋势。

3.2 评论文本高频关键词分析

通过分析评论文本的高频词汇,能够直观展现读者对《论语》英译本的整体态度、立场观点和情感倾向,也可以识别出读者评论中所关注的焦点和主题。通过运用Python 语言提取评论文本关键词,获得关键词492 个,从中选择频次大于等于30 的74 个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②,绘制读者评论词云图(见图3)。

图3:读者评论词云图

如图3 的词语可视化云图显示,读者评论文本中出现频次越多的词语,则字体越大,颜色也越显著。排在前10 位的高频关键词依次是“translation”“good”“great”“philosophy”“understand”“well”“wisdom”“confucianism”“introduction”“confucian”,出现的具体次数为309 次、266 次、264 次、166 次、114 次、110次、104 次、94 次、90 次和89 次。这些评论文本中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词语基本反映了《论语》英译本在西方读者群体中的接受现状,并且表现为受众对其进行褒奖的正向情感。分析发现,评论文本高频关键词的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translation”一词位居首位,表明读者对《论语》英译本的翻译问题颇为关注。涉及文本思想内涵的主题词占据评论的主流,除“philosophy”“wisdom”“confucianism”等高频词之外,“teachings”(82次)、“culture”(79 次)、“history”(76 次)、“society”(51 次)、“classic”(47次)、“knowledge”(46 次)、“government”(40 次)、“gentleman”(39 次)等词汇反复出现,体现了海外读者对孔子思想所涵盖的道德伦理观、人生哲学观、社会观、教育观等内容的强烈关注。

第二,存在较多的正面评论情感词,诸如“excellent”(80 次)、“better”(75 次)、“interesting”(71 次)、“recommend”(66 次)、“love”(52 次)、“helpful”(35 次)等非常明显的表达积极情绪的词汇的使用,从侧面说明了《论语》英译本在海外有较好的接受度和传播效果。当然读者评论中也出现一些负面情感词,如“difficult”(36次)、“hard”(36 次)、“bad”(33 次)。

第三,“Waley”(韦利)、“Pound”(庞德)、“Legge”(理雅各)、“Lau”(刘殿爵)等译者人名亦分别出现了59 次、52 次、32 次、31 次,说明其英译本受到了较高关注。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其知识结构、语言风格、审美旨趣和诗学追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译本的接受和传播。

第四,“introduction”(93 次)、“notes”(84 次)、“footnotes”(32 次)等高频词的出现,说明了读者对翻译副文本的重视。译者序、跋、注释在内的副文本对读者的阅读方式与期望会产生制约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翻译文本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效果。

第五,“kindle”一词出现了39 次,说明电子书这种阅读方式受到读者关注。伴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不再完全依赖纸质文本,越来越多读者开始转向电子书这种阅读方式。“对媒介的依赖”影响着翻译文本传播效果的形成,也必然对传播效果的评价产生影响。

3.3 评论文本语义网络分析

为进一步挖掘读者当前关注焦点主题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在高频关键词分析的基础上,统计高频关键词两两互现的频次,生成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见表1),同时利用Gephi 绘制关键词共现语义网络图谱(见图4),以数值、图形的方式直观地展示各主题之间复杂的共现关系。

表1: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

图4:高频关键词共现语义网络图谱

从表1 可以看出,除去“Confucius”和“Analects”两个词汇作为书名共现的频率很高外,“Confucius”“translation”“Analects”“philosophy”“understand”“wisdom”“teach”等词汇共现的频率也特别高,共现矩阵更是展示了各个高频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其中“Confucius”和“translation”之间的共现频次是100 次,“translation”和“Analects”之间的共现频次是93 次,“translation”和“understand”之间的共现频次是72 次,“Analects”与“understand”之间的共现频次是68 次。这些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性都比较强,说明《论语》及孔子的翻译问题、哲学问题、文化问题引发了海外读者的热切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论语》英译本海外传播的真实效果。

在语义网络图中,节点越大,说明该关键词在整个网络中的作用越大,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能力越强;节点之间的连线越粗,距离越短,说明相互之间关联度越高,关系越密切。从图4 可以看出,“Confucius”这一高频关键词节点最大,与其他关键词的联系最紧密、共现的频次也最高,是整个语义网络最核心词汇。“translation”“Analects”和“understand”等节点也相对较大,是读者评论中关注的焦点问题。从节点之间连线的粗细程度及距离长短可以看出,关键词围绕“Confucius”“translation”“Analects”形成了三个比较明显的聚集团。首先以“Confucius”为核心,与“history”“society”“wisdom”“teach”“thought”“learn”等关键词的联系最紧密,距离也最近。其次是以“translation”为核心,与“ancient”“culture”“version”“understand”等距离较近,关系相对紧密。此外,“Analects”与“sayings”“introduction”“philosophy”关联度较高。总体上看,语义网络图的话题分布和关键词共现矩阵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孔子思想学说和翻译是《论语》海外传播的加分项,成为影响读者情感倾向的主要因素。

3.4 评论文本情感倾向分析

通过情感分析器Pattern Analyzer③对评论文本的情感极性进行计算发现,正向积极情感评论共860 条,占比76.6%;中性情感评论共165 条,占比14.7%;负向消极情感评论共98 条,占比8.72%,读者情感倾向分布对比详见图5。

图5:读者情感倾向分布对比图

从图5 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读者评论以正向积极情感为主,中性情感和负向消极情感占比较少,说明《论语》英译本在西方的普通读者群中具有较好的接受度和传播效果。这一现象与图3 读者评论词云图显示的高频关键词的分析结果相吻合。为了更加细致深入地考察读者情感倾向现状,本文对带有积极情感的评论文本和带有消极情感的评论文本的情感极值按其大小分区间进行了统计。除去中性文本的情感得分,剩下的积极评论和消极评论的情感得分分别划分为3 个区间,细分为轻度、中度和高度三个情感等级,其中正向积极情感分段统计结果如下:高度正向:(0.7,1],共98 条,占比10.9%;中度正向:(0.4,0.7],共227 条,占比25.2%;轻度正向:(0,0.4],共575 条,占63.9%。负向消极情感分段统计结果是:轻度负向:[-0.4,0),共82 条,占比80.4%;中度负向:[-0.7,-0.4),共10 条,占比9.8%;高度负向:[-1,-0.7),共10 条,占比9.8%。具体分析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不同程度情感倾向所占比例

由表2 可见,在正向情感评论中,轻度情感倾向的评论最多,而中度情感倾向和高度情感倾向的占比较小,同时正向情感评论得分的平均值为0.26,可见读者的好评程度为轻度,虽然给出了积极评价,但是大多数的积极评价倾向不是太强烈,说明《论语》英译本海外传播效果仍存在提升空间。在负向情感评论中,轻度情感倾向的评论同样最多,甚至在占比方面还超过了正向情感评论,达到了80.4%,中度情感倾向和高度情感倾向所占的比例较小且数量相当。负向情感评论得分的平均值为-0.23,这说明读者虽然给出了负面评价,但是情感倾向总体不是太强烈。

以上,采用粗粒度情感分析方法对《论语》英译本的读者评论做了整体情感态度分析。为了更加细致深入地了解读者阅读体验中具体的情感倾向特征,提取读者观点评价的对象,运用Python 进行属性级情感分析,获得更细粒度的分析结果。图6 显示了海外读者对《论语》思想价值、翻译质量、形式结构这三个方面的情感分布条数和均值。

图6:思想价值、翻译质量、形式结构的情感分布条数和均值

可以看出,海外读者对《论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最为关注,翻译质量其次,再次之是文本的形式结构。“思想价值”的正向积极情感评论共304 条,占比76.38%;中性情感评论共55 条,占比13.82%;负向消极情感评论共39 条,占比9.8%。“翻译质量”的正向积极情感评论共176 条,占比76.52%;中性情感评论共33 条,占比14.35%;负向消极情感评论共21条,占比9.13%。“形式结构”的正向积极情感评论共141 条,占比82.46%;中性情感评论共22 条,占比12.87%;负向消极情感评论共8 条,占比4.68%。思想价值、翻译质量和形式结构的正向积极情感均值分别是0.362、0.411 和0.373,负向消极情感均值分别是-0.291、-0.29和0.285,三个方面的正向积极情感和负向消极情感的得分均值都在轻度区间,读者评价的情感不是太强烈。其中,翻译质量的正向积极情感平均分最高,表明海外读者对《论语》的翻译质量满意度较高,接受程度较好。虽然形式结构的负向消极情感平均分最低,但其正向积极情感评价占多数,说明海外读者对翻译文本的形式和结构整体评价也较为正面。

具体来看,海外读者的主要观点分为以下三类。第一,孔子道德伦理思想和人生哲学观具有普世价值和意义。对经典的喜爱不分国界,绝大多数读者看到了孔子伦理哲学思想的经典性和适用性。读者评论称:“《论语》被认为是中国历代的《圣经》,被广泛阅读。儒家思想作为一种正统的哲学,是以《论语》为基础的。该书收集了孔子的思想与智慧,由其弟子汇编而成,这些学说倡导自我认识和追求美德作为永恒主题仍具有现实意义”(Hasperl 2016)。有读者认为孔子的伦理精神为解决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道德责任问题提供了思想之源,“如果今天的商业和企业界能够遵循孔子的哲学,就不会存在道德问题”(Marlin 2014)。还有读者围绕孔子的东方古典哲学智慧展开讨论,“《论语》触及了生活中最重要和最深刻的问题:自我管理、社会关系、政府、家庭等等。孔子敦促我们遵循“道”、去“学习”、遵守“礼”,这在今天看了仍然是一种有价值的生活方式”(Janssen 2017)。有一位读者这样评论道:“这本小书是一本鼓舞人心的指南,介绍了一些人生最重要的经验。如果你正在寻找智慧和指导,并需要一些生活的方向,那么这本书就是完美的解决方案!”(Truncale 2011)。西方读者对孔子伦理思想之于现实的指导意义表现出极大的关心与期待,《论语》传播内容满足了受众读者的文化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较好的海外传播效果,也成为儒家精神价值对外传播的最充分理由。

第二,作为翻译副文本的序言、导论、注释和附录对于深入解读孔子思想具有重要作用。译本的“副文本”元素备受西方读者重视,他们普遍认为采用这种扩大信息量和拓展意义空间的方式对于理解原文有很大帮助,因而对道森(Raymond Dawson)、安乐哲(Roger T. Ames)、斯林格兰德(Edward Slingerland)、金安平(Jin Anping)等译本在形式和内容上凸显的副文本特色都持正面态度。比如道森在译文前附加了导论和五个部分的评注用于对译文进行补充,有读者评价道,“他在导言中对关键术语的翻译做了有益的注释,这是一个主要针对初学者而不是学者的版本,因为它的介绍和注释都非常简明”(Razzmatazz 2016)。有读者评价安乐哲的译本,“本书由导言、翻译和附录组成,导言介绍了历史和文本背景,并概述了作者的哲学方法。附录中对汉墓出土简书《论语》作了进一步的评论,并对中国语言和哲学作了更多的思考”(Jerom 2009)。斯林格兰德译本的副文本致力于对孔子儒家思想的全方位解读,在每一章的译文之后都添加了一段评论,对其中的核心概念做进一步解释说明,读者称译文后的评注为译者的翻译和他所引用的注释提供了深度的说明。有读者还肯定了金安平译本中的“厚译”现象,指出“文本中使用的注释性评论为理解孔子的话构建语言和文化的桥梁,使《论语》变得鲜活而有意义”(Asper 2017)。副文本这一特殊言语适应策略的使用,对于《论语》的跨文化传播和接受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影响读者正面评价的主要因素。

第三,对儒家制度文化持有的刻板印象,以及对译者翻译风格、文本结构和排版设计的不满意是负向评价的主要内容。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一种建构在文化差异的标准化之上,并强加于其他群体身上的印象(Eriksen 1993:23),是《论语》海外传播面临的特殊影响因素。孔子的儒家学说将外在等级制度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伦理,从整顿家庭关系入手,整顿社会人际关系,从而整顿整个国家。有少数读者对儒家制度文化持有单一化的片面认识,比如有读者指出孔子在《论语》这本书中过分强调个人对上级、配偶、政府等的责任。还有读者直言不推崇儒家的社会等级制度观念,这种社会等级观念是建立在接受乌托邦式的政府是“仁慈的专制者”的基础之上的(Gourley 2016)。值得注意的是,多数读者对《论语》的“语录体”叙事模式进行批判,称其为“单调平淡的对话”(Tsennya 2013)。“阅读《论语》时,不要期望获得完整的哲学,因为其中许多都是简短的、看似不相干的说法”(Fridman 2004)。“我期待着永恒的智慧,但我只得到一些片段”(Showalter 2021),读者指出松散的对话结构造成了文本意义理解的障碍,表达了对于这种“不连贯”记录形式的不适应。此外,还有部分读者对译者的翻译风格和语言特征进行评价,认为“韦利和理雅各的译本枯燥,刘殿爵和道森的译本可读性强,而黄继忠的译本清晰易读,注释数量也恰到好处”(Williams 2005)。有读者表示“白氏译本具有开创性,但风格不适合普通读者,只有当你是一个儒学爱好者时才会关注”(Ian 2014)。部分读者对文本的页面设计、装订布局、排版格式等印刷问题给予关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以貌取人”。有读者指出其对某个版本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它有一个非常漂亮和艺术的封面。还有读者表示“借助Kindle 进行电子版阅读,文本格式存在问题,阅读体验感较差”(Valkrysa 2015)。受众作为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另一主体,并不是被动的文本接受者,他们的文化属性、认知框架、审美取向无不影响着他们对文本的接受和传播。

4. 结语

本文基于海外亚马逊网站读者评论开展《论语》英译本海外传播效果实证研究,探究影响读者评价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约八成读者对《论语》英译本持积极态度,表明其译本具有较好的接受效果,但积极评价的情感倾向并不强烈,译本海外传播效果仍有提升空间。对孔子道德伦理思想和人生哲学观的认同,以及对翻译副文本形式的接受是其正向评价的主要内容;对儒家制度文化持有的刻板印象,以及对译者翻译风格、文本结构和排版设计的不满意是负向评价的主要内容。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刻板印象、语言风格、叙事方式、审美偏好是影响海外读者评价的主要因素。

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的方式,文化适应在以《论语》为典型代表的中国文化典籍海外接受和传播过程中表现出高度的有效性。《论语》英译本在异域环境下的有效接受,正是借助了这种文化适应模式,尤其是构建基于价值适应的中西文化间的对话模式。但是译本传播过程中单一叙事方式的乏味以及意识形态偏见和刻板形象问题仍然存在,这成为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的重要维度。跨文化传播离不开对读者阅读体验和审美偏好的需求研判,翻译文本是否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传播效果如何,与译者所选择的言语适应策略以及出版商的审美适应策略息息相关,只有传播“需要”与受众“期待”相适应,译本才能广为接受。诚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就翻译适应的目的而言,它追求的是译本要‘适合新环境’,也就是适合译语语言——文化环境”(杨仕章2022:121)。对于中国文化典籍海外输出而言,“整合”是比较理想的跨文化适应结果,也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希望实现的目标,而伴随着中国文化与异文化交互和适应后所产生的“对话性”或“间性”,将是对中国文化典籍海外接受程度和传播广度的全新考验。

猜你喜欢

英译本译本论语
《孙子兵法》罗志野英译本研究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
横看成岭侧成峰——浅析《红楼梦》两个全英译本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操控理论在文学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以《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