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中的应用
2023-11-27辛学成
辛学成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此,建筑企业构建了财务共享平台,重新塑造了业务流程,加速了数据信息共享,实现了财务管理升级和转型。但是现阶段部分建筑企业存在管控模式、规则制度、工作流程固定僵化问题。为此,文章以建筑企业运营特征为切入点,探讨财务管理工作的业财融合,分析业财融合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中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以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水平业财融合体系,切实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与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业财融合;应用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建造标准和行业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市场竞争也随之增大,使得我国建筑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在此背景下,建筑企业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模式,有利于降低经营成本,减少财务风险。大数据下,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对此建筑企业实施业务财务一体化,实现财务管理的转型和升级,可以加强对建筑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力度,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这对于建筑企业长久、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业财融合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中的现状
(一)财务共享平台现状
当前财务管理模式下,建筑企业还未建立统一、规范的财务和业务数据收集和转换体系。针对不同来源、不同口径的数据信息,无法进行有效对接和转换,甚至无法兼容。因此通过构建第三方数据平台储存及转换财务和业务信息数据,实现财务及业务的交流互通,促进建筑企业业财融合的顺利实施。现阶段部分建筑企业已经构建了财务共享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转换、汇总以及分析财务和业务数据信息,例如固定资产设备租赁和结算,商品货物进出库请款登记及生产原材料采购价格等。与此同时,共享平台能够根据业务的具体范畴与内容,通过自动生成的方式对包括会计凭证等电子信息进行制作,从而实现财务人员工时投入降低的切实需求。
(二)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现状
在融合推进过程中,要解决传统流程中业务和财务融合度低、流程冗杂、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基于业财融合的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重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费用核算流程。费用核算工作本身涉及的内容就比较广泛,费用核算流程重塑前,核算过程繁琐,且标准不一,报销流程涉及6个或以上的环节。费用核算流程重塑后,借助于信息化平台,能够自动形成会计凭证,与此同时能够实现报销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二是物资设备采购支付流程。业财融合实施前,物资采购支付环节存在流程不规范、控制力度薄弱以及监督不到位等情况。业财融合实施后,物资设备采购支付流程纳入了供应商、合同评审、成本结算以及成本分析等内容,形成了成本管理闭环,有利于加强物资设备采购核算力度,加强成本管理效果;三是建筑合同签订流程。业财融合实施前,建筑合同签订未联合多个部门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核,主要由法律部门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核,而法律部门只能站在法律的角度给予修改意见,对其他方面的考虑比较欠缺。业财融合实施后,建筑合同签订流程得以优化,合同签订需要经过财务部门、工程部门以及法律部门等多个部门进行有效审核,审核完成后,将最新的审核结果上传信息化平台,业务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合同审核进展情况,以便于业务工作的开展。
(三)各部门与财务部门的业财融合现状
各部门与财务部门的业财融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营开发部与财务部。例如业财融合实施前,对于项目保证金的确认,财务人员需要与经营开发部门沟通,以此确认是哪个项目的保证金,而经营开发部门需要与每一位工作人员沟通确认,这一过程会大大消耗财务人员工作时间。业财融合实施后,可通过财务共享平台了解相关的信息数据,对项目保证金加以确认;二是工程管理部与财务部。业财融合实施下,工程管理部门对在建项目的管控,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在建项目施工进度的管控,保证在建项目按时完工,另一方面是对在建项目收尾项目的管控,需要工程部门联合财务部门、经营部门清查梳理应收账款;三是法律合规部与财务部。业财融合实施前,仅有法律部门对合同进行审核,容易导致对合同内容审核不到位,导致诉讼案件增多。业财融合实施后,法律合规部门联合财务部门,加大了合同管理力度,规避了合同风险,减少了诉讼案件。
三、业财融合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一)问题反馈和追踪不及时
在业财融合推进过程中,各部门之间还存在问题反馈和追踪不及时的情况。例如关于赔偿款支付问题,通常情况下,由法律部门将赔偿款信息提交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赔偿款信息按时支付。但是由于法律部门未及时追踪,确认款项按时支付,而财务部门又因为工作失误,导致赔偿款过期支付,产生了额外的违约费,损害了企业效益。由此可以看出,法律部门和财务部门在业财融合实施过程中,仅停留在表面上,局限于数据信息共享,在数据信息分析、问题汇总、问题解决等方面还未完全实现。除法律部和财务部之间,其他业务部门和财务部之间在业财融合实施过程中同样存在该问题,业务部将信息数据传递给财务部,而财务部未将信息数据处理结果反馈给业务部门,属于数据信息的单向流动,这对于业财融合的深入实施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业财融合实施中,对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业务人员利用共享的财务数据,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确保施工进度合理性,保证产值、人員、设备三者投入比正确,减少企业经营风险;要求财务人员利用共享的业务数据,对建设项目的成本进行全过程追踪,并进行挖掘式分析,以保证与往来单位清算的合规性,减少企业风险。实际中,这一工作对部分财务岗位人员而言具有较高要求,部分人员虽然在财务知识及管理经验上具备一定的能力,但是却没有深入到建筑企业日常业务当中,对建筑施工实际情况了解得还不够充分,因此难以利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推动业财融合的开展。业务人员对共享的财务数据运用得不够充分,停留在简单的数据录入和汇总上,缺少对信息数据的有效分析,对业务的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缺少量化警示指标
建筑企业实施业财融合需要根据信息数据作出预警,并进一步追踪和排查潜在隐患,及时消除各类风险问题。但是从当前建筑企业业财融合发展现状来看,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仍然依赖于财务人员工作经验进行判断,建筑企业缺少区域、阶段内数据的警示划分,缺乏量化警示指标,如某一指标具体达到某个临界值时,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例如建筑企业进项发票问题,建筑企业实施了税务统筹管理,针对于各项目进项发票,需要定期汇总。但是对于不同的项目,项目规模、项目盈利情况存在差异,各项目汇总的进项发票金额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已经出现亏损的项目,汇总的进项发票金额较大,但仍存在大量应开未开的发票。建筑企业如果对这一问题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如进项发票移交时间、应开未开发票金额范围、违规惩罚的具体措施等等,容易引发税务风险问题。
(四)绩效考核业财分离
建筑企业原有的绩效考核方式和考核主体较为单一,具体是利用宏观的财务指标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差异化考核。这一过程并不利于企业财务的业财融合。具体而言,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在参与业财融合过程中是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是否在参与业财融合过程中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等均无法有效纳入其中。目前建筑企业实施业财融合后,未对原有绩效考核方式进行完善,但依然很少涉及业财融合内容。如针对财务人员的考核中,常常选取工作出错率等常规性指标(干得多错得多)、资金运转情况等宏观指标(个人业务无法凸显)、技能掌握情况的业务指标(难以量化)等。由此可以看出,原有的绩效考核业财分离,难以量化业财融合的成效,无法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到业财融合当中。
四、业财融合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中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协作沟通
传统业务部门主要职责是实现既定的业务目标,在此过程中,业务部门经常突破管控完成目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企业经营风险。业财融合实施中,关键在于通过流程再造,充分发挥财务驱动作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转型升级后的财务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实现事前、事中的干预和管控,另一方面要具备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的能力。但是上述目标与业务部门的目标存在差异性,导致业务部门缺少参与业财融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影响了业财融合实施效果。对此建筑企业应围绕建筑工程项目,结合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目标和要求,科学、合理制订项目开发目标。在此情况下,建筑企业要根据项目工程实际情况,引导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协调好双方之间的关系,使得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能够相互了解,业务部门能够更加关注成本,财务部门能够明确业务部门的需求,在统一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双方能够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产值目标。
(二)优化财务共享平台
信息系统平台是实现建筑企业业财融合的重要条件,对此还需要不断优化信息系统平台,加强信息数据共享,以实现更多的财务管理职能。建筑企业财务共享平台应用范围较广,主要包括业务信息采集、合同管理、财务会计、财务报表、人力资源等等,在国家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要求下,财务共享平台内设多种逻辑,能够对信息数据进行自动采集、自动提取、自动分析,增加了信息数据的真实性,解决业财数据来源口径不一致问题,避免信息传达过程中出现遗漏、重复、错误等问题。以财务共享平台下预算、决算编报为例,财务共享平台自动采集和提取信息数据以后,对信息数据进行清洗、映射以及运算,自动形成预算、决算报表,改变以往“以表汇表”的填报方式,增加了报表编制的精确性,节约了报表填报时间,提升了报表汇总效率。与此同时管理者还可以通过财务共享平台查询任一层级以及会计主体的财务决算报告数据,以便于对财务数据进行集中分析,实现财务数据的集约管理。除此之外,财务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通过财务共享平台共享资源和数据,并且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且及时改进和创新,提升财务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的工作水平,为业财融合的开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业财融合的具体实施主要依赖于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实际操作,因此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业财融合的实施成效具有直接影响。有必要强化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对业财融合的重视程度,明确业财融合实施的重要性,了解业财融合对财务管理转型的重要意义,引导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主动参与业财融合有关工作中。加强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并定期进行专业水平测试,测试内容要全面,应涵盖财务、税务、制度、工程造价等方面知识,选拔既懂财务知识又懂业务知识的全面人才,满足业财融合的专业知识需求,能够正确掌握财务共享平台的操作技能。与此同时要适当增加业务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建筑企业业务部门工作情况,收集更多的关于业务发展的信息数据,财务人员根据建筑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业务部门的需求,为业务部门提供有效的财务意见。对于业务人员来说,需要不断丰富业务方面的知识,强化业务有关的自身技能。与此同时要简单掌握财务专业相关知识以及财务共享平台财务信息录入工作,强化业务人员的成本管控意识,注重风险规避,针对重要数据,能够及时反馈给财务部门,并且积极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业务财务融合推进和实施中,想要解决单向信息沟通交流的问题,就需要不断培养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建立资源信息沟通渠道,业务人员应加强问题反馈的及时性,并对问题反馈的结果进行追踪,财务人员有效落实财务措施,将问题的结果及时反馈给业务部门,这样才能使业财融合实施获得真正的成效。
(四)完善绩效考核指标和量化警示指标
推进业财融合后,原有绩效考核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对此还需要完善绩效考核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业务和财务的交叉控制,保证业财融合实施的效果。因此应根据建筑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绩效指标,使其达成全面化要求,有利于推动业财融合的实施。例如以往建筑企业往往以单一指标进行考核,包括產值、净利润、中标量及中标额、信用评价等方面,为了增加绩效考核指标全面性,新建考核指标应容纳更多的业务维度,诸如净利润率、管理费用比例、项目承揽比例、应收账款回收率等。由此可以看出,针对建筑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可以通过财务指标与业务指标对比来衡量,对绩效考核更加直观、立体,能够充分反馈业财融合实施效果。除此之外,建筑企业应重视警示指标的量化,根据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划分适宜的警示指标,及时对风险问题作出预警,降低各类风险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不利影响。
五、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现阶段业财融合实施过程中,还没有充分发挥共享数据信息的作用,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仍然停留在单项信息沟通交流方面,在绩效考核等方面存在业财分离问题。对此还需要通过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财务共享平台的优化,完善绩效考核指标,量化警示指标,以此更好的推进业财融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欧阳灵.国有建筑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如何应对业财融合[J].会计师,2022,378(03):57-59.
[2]崔瑜如,宋丹凤.建筑企业业财融合原因及实现途径研究[J].建筑经济,2021,42(08):24-27.
[3]刘莉.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研究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J].中国外资,2020,467(20):117-119.
[4]王维娟.基于“业财融合”视角下的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J].纳税,2020,14(24):115-116.
[5]熊小燕.建筑企业业财融合体系建设实践探究[J].中国外资,2020,459(12):111-112.
[6]姜宏.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优化路径研究[J].财经界,2022(30):120-122.
[7]许黎艳.新时期业财融合助力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优化措施[J].质量与市场,2022(12):34-36.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