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松辽黑猪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023-11-27刘洪亮刘庆雨马铮财张志彬矫君凤

饲料工业 2023年22期
关键词:松辽黑猪副产物

■ 刘洪亮 鲍 菊 刘庆雨 高 一 马铮财 张志彬 矫君凤 李 娜*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吉林公主岭 136100;2.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3.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边 133000;4.临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临江 134000)

松辽黑猪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历经10 年,于1995 年培育而成的我国北方第一个瘦肉型黑色母系品种[1],该品种猪被毛纯黑,臀腿丰满,中躯长,繁殖性能优良,瘦肉率达57.12%以上,肌间脂肪含量达3.6%以上,肉质风味独特。环境适应性强,在北方冬季寒冷条件下不弓背战栗,耐粗饲[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猪肉的要求也产生了由“量”到“质”的转向。因此,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善猪肉品质已成为畜牧养殖业的焦点问题之一。

中草药是我国的瑰宝之一,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公元200 多年,就已经用中草药作为牲畜饲料用于生产。东汉《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桐叶饲猪,肥大三倍,且易养”[3]。现代研究表明中草药富含生物碱、多糖、蛋白质、维生素和氨基酸等多种活性物[4]。中草药添加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5-6]。目前添加到饲料中的中草药,大多只经过简单的清洗、干燥和粉碎,具有用药量大、疗效低、资源浪费等的缺点,并且经传统的水煎提取法提取有效成分后的中草药药渣具有大量水分,容易污染土壤和水资源[7]。吉林省作为中药资源大省,中药材生产过程副产物生物量大、可利用价值高、价格低。结合微生物发酵技术不仅能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尽可能地分解出来,还可以利用益生菌发酵中草药药渣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来尝试改善猪肉品质,同时也能缓解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7]。试验从提升动物机体的免疫力、促进食欲、更好地利用道地药材以及猪进食的特点,避开有特殊气味的中草药等方面,挑选了“生脉饮”药方,根据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整,得到本试验所用组方。旨在研究松辽黑猪育肥期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猪屠宰性能、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探究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将人参茎叶、玉竹、刺五加茶渣、灵芝子实体、黄芪、猪苓和甘草七种中草药按照1.8∶1.4∶1.4∶0.9∶0.5∶2.7∶1.4 比例混合,粉碎过40 目筛,一部分不发酵,另一部分按重量单位加入纯化水,使中草药混合物含水量控制在50%,接入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所提供的培养好的植物乳杆菌(>108CFU/g)和酶制剂(纤维素酶活力≥10 000 U/g、木聚糖酶活力≥800 000 U/g、β-葡聚糖酶活力≥50 000 U/g、淀粉酶活力≥150 000 U/g),装入发酵袋并置于37 ℃温箱发酵48 h,65 ℃烘干,储藏备用。

1.2 试验分组

试验选取50 头平均体重(93.85±4.11) kg 育肥后期的松辽黑猪随机分为5 组,每组5 个重复,每个重复2 头猪,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1%发酵中草药)、试验Ⅱ组(基础日粮+1%未发酵中草药)、试验Ⅲ组(基础日粮+3%发酵中草药)、试验Ⅳ组(基础日粮+3%未发酵中草药)。

1.3 试验饲养管理及日粮

试验共60 d,其中预试期为6 d,正试期54 d,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猪生态养殖基地进行。试验期间,试验猪在同一饲养环境饲养,保持舍内良好通风,试验猪自由采食和饮水,严格按照猪场管理方式进行消毒和免疫管理。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1 屠宰性能

按照NY/T 825—2004《瘦肉型猪胴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检测指标。

平均背膘厚度(mm)=(肩部最厚脂肪厚度+最后肋处脂肪厚度+腰荐结合处脂肪厚度)/3

眼肌面积(cm2)=长×高×0.7

屠宰率(%)=胴体重/宰前活重×100

瘦肉率(%)=瘦肉重/(皮重+骨重+肥肉重+瘦肉重)×100

1.4.2 猪肉品质

将试验猪的背最长肌送至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春)检测以下指标:pH(24 h)、加压失水率、嫩度、肉色、蒸煮损失、肌内脂肪、离心损失、熟肉率、滴水损失、水分、氨基酸(16 种)、脂肪酸(8种)。

阿里站在罗爹爹身边,一副沮丧的神情。他还是没听进罗爹爹的话。他不明白何故今天的早上同平常的早上不一样。没有母亲的早晨,纵是阳光灿烂,于阿里,却仿佛仍是黑天。魔鬼潜伏在四周,随时可能飞扑过来。阿里心里很是恐惧。他需要母亲的声音赶走他们。

按照NY/T 821—2004《猪肌肉品质测定技术规范》测定肉色。

按照NY/T 1333—2007《畜禽肉质的测定》测定滴水损失、熟肉率、pH、离心损失、加压失水率。

按照GB 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测定水分。

按照GB 5009.6—2016《食品中脂肪的测定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测定肌内脂肪。

按照NY/T 2793—2015《肉的食用品质客观评价方法》测定蒸煮损失。

按照GB 5009.124—2016《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测定氨基酸。

按照GB 5009.168—2016《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测定脂肪酸。

1.4.3 经济效益

饲粮成本(元/头)=基础日粮(kg/头)×饲料单价(元/kg)+中药成本(元/头)

平均获利(元/头)=[平均增重(kg/头)×猪价(元/kg)]-[饲粮成本(元/头)+其他成本(元/头)]

1.5 统计分析

应用Excel 2016 和IBM SPSS 26.0 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采用LSD 法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松辽黑猪屠宰性能的影响

如表2 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平均背膘厚显著降低24.21%(P<0.05),其余试验组也呈下降趋势,其中试验Ⅰ组下降9.76%,试验Ⅱ组下降2.62%,试验Ⅳ组下降22.27%,但无显著差异(P>0.05)。眼肌面积、宰前活重、屠宰率和瘦肉率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松辽黑猪屠宰性能的影响

2.2 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松辽黑猪肉品质的影响

如表3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熟肉率增加了5.95%(P>0.05),试验Ⅲ组增加了6.57%(P<0.05),试验Ⅲ组的红度(a*)提高了24.13%(P<0.05);试验Ⅱ组、试验Ⅳ组滴水损失分别升高了40.51%(P<0.05)、72.15%(P<0.05),加压失水率分别升高了107.91%(P<0.01)、95.57%(P<0.01),pH、亮度(L*)、水分含量和肌内脂肪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2.3 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松辽黑猪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如表4 所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4 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松辽黑猪氨基酸含量的影响(g/100 g)

2.4 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松辽黑猪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如表5 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油酸含量提高了8.88%(P<0.05),试验Ⅲ组提高10.23%(P<0.05),试验Ⅱ组提高9.52%(P<0.05),试验Ⅳ组提高9.21%(P<0.05);各试验组间油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亚油酸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表5 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松辽黑猪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2.5 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松辽黑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如表6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获得均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增加82.90元,试验Ⅱ组增加2.00元,试验Ⅲ组增加31.10元,试验Ⅳ组增加5.34元。

表6 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松辽黑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3 讨论

3.1 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松辽黑猪屠宰性能的影响

猪屠宰测定一般包括活重、屠体重、胴体重、屠宰率、瘦肉率和眼肌面积等,这些指标能够充分反映猪的生产性能。孔智伟等[8]研究报道,藏猪与赣中南花猪杂交猪饲粮中添加30%~40%发酵甜叶菊废渣显著提高了屠宰率、瘦肉率和降低了皮脂率、背膘厚。李信颉等[9]研究报道,杜长大三元母猪的日粮中添加1%复方中药发酵料,胴体重、屠宰率和瘦肉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人参茎叶、玉竹、刺五加茶渣等中草药副产物,平均背膘厚有降低趋势,但仅3%发酵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刘雯雯等[10]研究表明,在肉兔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油樟叶,其中3%油樟叶添加组屠宰前活体重、半净膛酮体重和全净膛酮体重最高,12%油樟叶添加组屠宰前活体重和半净膛酮体重显著低于其他组。表明日粮中添加剂的量在合理范围内存在一个最优解,能够在保持低水平添加的同时兼顾良好的屠宰性能。依据本试验对于发酵中草药副产物的添加量,推测1%~3%存在一个最优值,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3.2 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松辽黑猪肉品质的影响

肉类产品的外观、口感和嫩度等能够直观地反映肉类的品质,通常用pH、加压失水率、肉色、蒸煮损失、肌内脂肪、离心损失、熟肉率、滴水损失等指标来评断[11-12]。姚炳浓等[13]研究报道,在日粮中添加0.05%和0.10%沙棘黄酮显著降低鸭胸肌的滴水损失率,添加0.10%沙棘黄酮显著降低腿肌的pH45min。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发酵中草药副产物组的熟肉率增加了5.95%,添加3%发酵中草药副产物组增加了6.57%。基础日粮中发酵物的添加量是影响猪肉品质评价指标熟肉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试验中3%发酵中草药副产物添加量的效果略优于1%,实际生产中可以结合饲料成本,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添加量做出最优解。添加未发酵中草药副产物组滴水损失和加压失水率都显著升高,添加发酵组与对照组无差异。Lu等[14]研究报道,微生物发酵饲料能显著降低育肥猪肌肉滴水损失。而发酵技术不仅可以将植物的细胞壁破坏,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蛋白酶等还能降解难溶的木质素等。因此,推测中草药副产物未发酵组滴水损失、加压失水率和离心损失显著升高可能是受中草药副产物中难溶成分(如木质素、纤维素等)等的影响。

发酵饲料对肉质的改善可能是因为益生菌使得饲料中抗营养因子被分解[15],从而改善猪肉品质。本试验中草药发酵组滴水损失和加压失水率与对照组无差异,表明发酵中草药对其无负面影响,对肉质的改善可能与中草药组分有密切联系。李军等[16]研究报道,杜长大育肥猪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1.5%的中草药添加剂(黄芪、刺五加等),其中1%添加量组红度(a*)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5%添加组。与本试验3%发酵中草药副产物添加量(黄芪、刺五加茶渣等)组红度(a*)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余试验组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在较优添加量的基础上,黄芪、刺五加茶渣中有机酸类、生物碱等有效成分经发酵充分分解从而被猪高效吸收,改善肉质。

3.3 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松辽黑猪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肉类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同时氨基酸也是肉中重要的呈味物质和香味前体物质[17]。胡广英等[18]研究报道,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制剂显著提高了山西黑猪肉的总氨基酸含量。曹满湖等[19]研究表明,将富含氨基酸的中草药麦冬、当归、地龙、牛黄以1∶1∶1∶1比例配制成预混剂饲喂肉鸡,试验组胸肌中天门冬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本试验研究表明,育肥期松辽黑猪日粮中添加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猪肉氨基酸含量无负面影响。

3.4 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松辽黑猪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脂肪酸是肉类产品的重要组分之一,其含量与人体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同时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也是影响肉类风味的重要因素。如棕榈油酸含量高的猪肉其口味更好,而硬脂酸含量过高则会降低猪肉口感[20]。罗阳等[21]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20%发酵桑叶显著提高了肉豆蔻酸含量,添加30%发酵桑叶显著提高了γ-亚麻酸甲酯、二十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草药副产物添加组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1%发酵添加量提高了8.88%。3%发酵添加量提高了10.23%。胡广英等[22]研究报道,在晋汾白猪、晋阳白猪、山西黑猪、杜长大4 个猪种的饲粮中添加中草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猪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晋汾白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极为明显,达102.64 mg/g,山西黑猪不饱和脂肪酸增长值最高,比对照组高出43.07 mg/g。表明不同品种猪对同一配方可能有不同的生长反应。本试验中草药副产物配伍(人参茎叶、玉竹、甘草等)能够提高松辽黑猪油酸的含量,提高其营养价值。

3.5 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松辽黑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草药及其副产物推广至畜牧养殖业用作绿色添加剂来改善肉质具有广阔的前景。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副产物能够提高松辽黑猪养殖经济效益,1%发酵添加组增加82.90 元,1%未发酵添加组增加2.00 元,3%发酵添加组增加31.10 元,3%未发酵添加组增加5.34 元。添加发酵产物比未发酵产物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在松辽黑猪育肥期日粮中添加以人参茎叶、玉竹、甘草等为原料发酵的添加剂,能够降低猪肉平均背膘厚,提高熟肉率和油酸含量,从而改善猪肉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结合养殖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在日粮中添加1%发酵中草药副产物最为合适。

猜你喜欢

松辽黑猪副产物
松辽分水岭隆起带近30年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一生追梦色粉笔画
黑猪
内蒙古自治区2017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金银花及其副产物的营养研究进展
饮用水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控制
小黑猪
工业副产物废氢溴酸的回收与利用
小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