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鸟盖瓠壶
2023-11-26寸日
寸日
1967年冬,文物工作者在陕西绥德县城关公社废品收购站的一堆废品中,发现了一件身首异处、面目不清的“铜壶”,使其得以逃脱熔于炼炉的命运。
经修复,这件高33.5厘米,口径5.8厘米,重1.81公斤的铜壶重见天日,名为鸟盖瓠壶。考古专家鉴定,它制造于战国时期,壶如其名,盖为鸟状,身如瓠瓜。鸟盖装饰较为繁复,以珍珠纹为底,鸟嘴处有环扣,可以启合。
仔细观察,鸟盖的颈部有带纹一周,似鸟的颈环。鸟的胸部饰有两条昂首盘身的蛇纹,而在蛇的尾部,则各有踏于蛇身作振翅欲飞、伸嘴啄蛇状的小鸟一只。壶颈呈素面,器腹以下部分呈前鼓后曲形,并装饰有五道宽带纹和六道蟠螭纹。蟠螭纹用较小的盘曲形兽体组成,数百条首尾毕具、若龙若蛇的细小动物,上下左右交错缠绕,构成了精致的蟠螭纹图案。腹曲侧施八棱形壶銴(器物系绳处),壶鋬两端饰螭首。鋬有一活络链,形如蛇体缠绕而成,与盖上的鸟尾相套。样式新颖,纹饰精致,体现了战国时期秦国青铜铸造的高超技术。
鸟盖瓠壶造型独特,对于其造型,学界也产生了不同认识。
《礼记·郊特牲》记载,陶质瓠壶为“尚礼”之用,装的酒称为“玄酒”。因此有学者认为,这件鸟盖瓠壶是战国早期的盛酒礼器。而其模仿瓠瓜形,盖作鸟首状的设计并非偶然,在我国古代的天文典籍中,就著录有“瓠瓜星”或称“天鸡星”。唐司马贞《索隐》解释说:瓠瓜又称“天鸡”,在“河鼓”(即牛郎星)以東。古人笃信天命,他们勤于观察星象,研究天文,祭天祀地,以图掌握天命。把祭祀用的礼器做成瓠瓜形,象征瓠瓜星,而壶盖上的“鸟首”当为“天鸡”无疑。由此可见,这件瓠壶可能是与祀天有关的重要礼器。
也有学者从神话的角度对其纹饰加以探讨。据《山海经·海内西经》称:“开明西有凤凰、鸾鸟,皆戴蛇践蛇。”认为鸟盖瓠壶纹饰图案的鸟蛇,应属此种神话故事。
目前,这种鸟首形瓠壶大多发现在秦地,根据《史记·秦本纪》及其他史籍载,秦之祖先为神鸟的子孙,伯益是一只燕子,因帮助禹治水,助舜驯服鸟兽,被赐为嬴姓,后来成为秦国王族的祖先。其儿子也是鸟雀的身形,说着人的话。因此,鸟形装饰可能与秦的鸟崇拜有关。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瓠瓜造型的青铜壶较为少见,设计应该是参考了北方草原皮囊壶的造型。它的出现与衰落,见证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文化与犬戎文化的消长,也反映了秦对北方草原文化的学习和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