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农业类大学生就业胜任力创新实践路径探析*

2023-11-26李强栋张阳

福建轻纺 2023年10期
关键词:胜任职业生涯就业指导

李强栋,张阳

(武威职业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0)

目前,高校毕业生面临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而未来大学生的就业市场面临的挑战依然存在。对于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来说,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调等客观环境以及毕业生自身应对农业产业进一步向中高端迈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能力不足而造成的就业问题,深受社会关注。据学校园林专业“就业与人才培养质量”调研数据显示,近三年,园林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去向落实率)均达到100%,其中已就业且在职占89%,其他(含自主创业)占11%。调查显示,在一段时期内,受就业形势和市场招聘职位数量下降影响,农业类学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维持在70%左右,工作与涉农专业对口率不足50%,反映出了学生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思维,综合素质较差,如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应变能力、抗压能力等综合素质不高。

本文采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辅之以其他方法,对提升高职院校农业类园林专业学生就业胜任力进行分析探讨。

1 就业胜任力提升主要措施

1.1 结合农业类学生特点,修订完善就业胜任力模型

结合不同学者专家对胜任力的定义,针对农业类高职院校园林专业学生特点,以目前较为流行的“冰山模型”“洋葱模型”及“通用胜任力”模型为基础,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引用、修订、完善就业胜任力模型,将就业胜任力划分为个性特质、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职业能力和职业修养5个一级关键指标和32个二级关键指标。

1.2 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学习成效

在课程体系中融入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乡村振兴、园林专业、农业行业领域的发展态势,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三农”行业需求,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并自觉实践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及园林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培养文化自信,追求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境界。

1.3 将唤醒就业意识、培养职业兴趣融入教学过程

因农业类专业实践性较强,在就业胜任力形成中,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沙盘推演、企业实践等,使真实的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进行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思维、职业技能,对标职业岗位能力。

1.4 加强就业风险研判,形成人人创稳、维安的氛围

发扬优良传统,同学生建立长期师生互信。以就业工作为基础,深入分析学生自我诊断数据,通过培训、演讲、竞赛、实践等方式熟知就业政策。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将课题成果、学术论文融入职业技能训练,全面提高教师的就业形势分析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不直接或间接出现对就业政策、问题、数据模棱两可的状态,熟悉区域农业企业情况。

1.5 按学生发展标准开展自测诊断并引导改进

结合就业胜任力提升,基于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与学生自我诊断结果支撑融合,教师依据每个学生自测诊断结果,引导学生参与不同模块活动,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使就业胜任力的提升与学生全面发展交融支撑。

2 就业胜任力提升实践路径

2.1 搭建农业类“生涯教育工作坊”,开展沉浸式职业生涯训练

辅导员、班主任及就业指导师在学生管理队伍中占据了很大比例,确立以辅导员、班主任及就业指导师为主要队伍的“生涯教育工作坊”教育平台,打通生涯教育落地最后一公里[1]。按学生每年在校约5个学期20个月(期)时间计,设计每月一期或两月一期的工作坊,开展主题性、阶段性、递进式的职业生涯训练,重点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有方案、有成果的就业胜任力提升训练,做到一人一页一评价。

2.2 将提升就业胜任力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训练的3环节

组成以学校班主任为主,辅导员、就业指导师、涉农企业导师为辅的专业“生涯教育工作坊”队伍,使用教练技术、生涯工具和自我诊断,在“新生入校、人才培养、准就业”3个环节的职业生涯训练中,设计主题性、阶段性、针对性的训练,通过与学生的每一次语言交流、行动接触、方案实施,向学生渗透生涯发展新理念,唤醒就业意识,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合理探索、科学决策,提升就业胜任力[2]。

2.3 精准对接涉农“榜样人物、典型案例、节点活动”3个关键点

榜样人物可以是时代楷模、高质量就业学生、杰出校友。典型案例涉及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能起到指导性意义的事件,如涉农专业宋某考取某农业大学园林工程学院、毕业生艾某批准服现役;节点活动涉及对生涯决策起到决定性的就业双创类竞赛活动、企业宣讲会、校园招聘会等。让以点带面、精准发力、持续指导的方式,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胜任力培育可行的实践路径,实现“闪亮青春、榜样领航”效应。

2.4 依托学生发展平台做好就业质量诊断

通过学生自我诊断,学校将诊断数据与就业胜任力提升融合,对就业胜任力提升实践路径做针对性调整,使学生明确在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成为一名合格的、主动的、利他的职业工作者。2021届毕业生调研数据显示,在学校就业工作中“求职面试技巧培训(40.18%)”和“就业政策、形势分析(34.76%)”是最需要加强的,其次为就业心理咨询(30.98%)、向用人单位推荐(25.69%)、就业信息发布(23.49%)、组织校园宣讲会(17.60%)、聘请专业的就业指导师(13.99%)及其他方面。

3 就业胜任力提升应用价值

3.1 提升大学生就业胜任力

在就业胜任力模型回归分析中,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的各构成因素对工作绩效呈显著水平[3]。据第三方评价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农业类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到100%,实施或部分实施了实践路径的农业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5%以上,2022届农业类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的综合满意度为97.33%,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为98.88%,认为学校就业服务工作还需“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占比为28.1%。这表明学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得到了毕业生的认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校就业工作在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3.2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提高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能够让学生掌握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市场适应能力,让园林专业大学生成为园林行业从业者,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显身手,融入乡村经济发展。乡村在实施“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的乡村振兴规划中,对园林行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发挥实践路径在“三全育人”中提升园林行业人才就业胜任力的优势,为培养学生就业意识和职业兴趣提供一种服务方案,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3.3 融入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农业类各专业积极响应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系统推进,建立健全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服务体系。结合专业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实施办法,开展“1+X”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认证,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课,组织农学新生入学“专业+职业”教育培养,开展学生层面诊断与改进,强化职业生涯教育和问题调研,依托新媒体开设专栏,邀请专业教师、就业辅导员、杰出校友共同答疑解惑,组织学生赴行业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知道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工作者。

2022 年至2023年,农业类“园林专业生涯教育工作坊”依托学校就业指导整体安排和个性化工作,开展讲座培训、团体辅导等各类教育活动80期,个体咨询50余例,服务学生300余人次,参与学生满意度超过91%,对就业信息提供与发布的有效性为98.91%。

4 结语

通过以农业类园林专业为例,在已有的就业指导体系基础上,专注于农业类学生特点,以“三农”相关文件政策为指导,引入并改进一系列生涯辅导、心理测评等工具,通过教练技术理念发挥效益。构建了“1个生涯教育工作坊、3个要素精准发力、3个职业生涯阶段、1个自我诊断”的就业胜任力的创新实践培育路径,并推广至农学类专业应用,后期可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完成对实践路径的修订。本文为农业类学生就业意识和职业兴趣培养实践提供一种服务方案,并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充分运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诊断与改进机制,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就业胜任力交融支撑,为今后推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课程改革逐步积累要素。

猜你喜欢

胜任职业生涯就业指导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幼儿师范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初步探索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基于胜任力生成过程的组工干部培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