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途径研究

2023-11-26王珂瑄

戏剧之家 2023年28期
关键词:性格特点表演者人物形象

王珂瑄

(嫡戏(北京)艺术培训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23)

一、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

(一)凸显戏剧表演作品的艺术性

人物形象塑造是戏剧表演的灵魂。戏剧表演者要在表演过程中塑造出有血有肉有特色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充分掌握艺术表演形式,熟练运用表演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有特点的人物形象,并将这些人物形象展现给观众。同时,在戏剧表演过程中,表演者要对剧中的人物形象的性格进行临摹与演绎,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生动形象,呈现出戏剧的艺术性。戏剧中的人物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表演者需要深入揣摩人物性格,将人物性格体现得惟妙惟肖,才能让观众在观看戏剧时体会到戏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路历程[1]。另外,在戏剧表演的发展过程中,表演者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戏剧的表现手段进行创新,这是为了追求更有感染力的表演,让戏剧的表演形式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二)提升观众对戏剧的关注度

戏剧文化历史悠久,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对戏剧的关注度相对于许多文化形式而言是偏低的。因此,如何有效提升观众对戏剧的关注度成为表演者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戏剧表演者要想提升观众对戏剧的关注度,首先,要让观众对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有清晰明了的理解,这是对戏剧表演产生兴趣的基础。其次,要形象逼真地刻画出戏剧中的人物形象与特点,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更好地融入到戏剧情境中,与戏剧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因此,戏剧表演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表演水准,在表演过程中对情感的表达要掌握一定的度。营造沉浸式体验氛围,提升观众对戏剧的认可度。

(三)提升戏剧表演者的表演能力

演员的形体表演力和语言表现力是进行表演的基础,良好的表演驾驭能力对于增强戏剧的感染力具有积极意义[2]。戏剧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需要不断钻研表演技巧,提升表演能力,这样才能促进戏剧文化的长远发展。首先,需要不断揣摩表演技巧,在人物塑造形象上下功夫,积累、沉淀表演技能,逐步提升表演能力。戏剧的种类不同,人物形象就不完全相同,例如,同为包公的形象,京剧中包公的形象多为花脸,包公的花脸的脸谱除了有两道白色眉毛、白色的月牙以及两腮稍微有点偏红之外,其他的脸谱部分均为黑色,而越剧《包公赔情》中的包公形象整体的脸部色彩偏红棕色。这就要求戏剧表演者根据表演的内容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与塑造,生动呈现剧中人物形象,让观众在沉浸式观赏中体会戏剧的主旨内容。

(四)推动戏剧表演形式的发展

塑造人物形象是戏剧表演过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戏剧表演的呈现效果[3]。戏剧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又高于生活,表演者通过表演戏剧能带给观众美的体验和净化心灵的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在不断发生改变,人们的艺术欣赏趣味也在不断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要让戏剧表演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需求,就需要突破传统表演形式的束缚,创新表演形式,提高表演技巧,通过揣摩戏剧人物来充实人物内涵,塑造出更加生动、具体而饱满的人物形象,促进戏剧表演艺术的长远发展。另外,戏剧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可以充分展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对于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一)深入到生活中

传统戏剧的表演内容来自我国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例如大家熟知的《刘墉下江南》《铡美案》《王华买爹》《穆桂英挂帅》《孟姜女哭长城》等,这些内容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表演者要在戏剧表演过程中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是要体验生活,通过对生活的体验获取人物形象的真实想法、性格特点,更精准地把握人物形象,从而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真实、丰满。另外,要充分了解人物的身份、时代背景、经历的事情等,深入理解人物心路历程和状态变化的原因,与戏剧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才能成功塑造一个生动、具体、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当下,部分表演者为了实现人物形象的理想化塑造,通常采用比较夸张的肢体和情绪表达方式,这种太过张扬的表演形式效果不佳,甚至会让观众觉得戏剧没有灵魂。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戏剧表演者没有真正融入角色,没有“沉浸式”体验戏剧人物的生活,导致无法表演出戏剧人物的真实性格特点[4]。因此,戏剧表演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必须深入体验人物生活,“沉浸式”融入到角色中,这样才能在演出实践中不断提升表演能力,塑造出成功的人物形象,强化观众的代入感,让观众同剧中人物产生共情。在这方面,我国老一代戏剧表演艺术家以扎实的表演功底和深厚的艺术表演力塑造了许多经典的戏剧形象,如梅兰芳、严凤英、新凤霞等,他们能够将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塑造得真实、生动,深入人心。

(二)体验戏剧角色

戏剧表演者要想将戏剧人物塑造得更加生动形象,首先要注重表演过程中的细节,体验人物内心的情绪变化,戏剧表演者在表演时主要通过声音、语言、面部情感等来塑造人物形象,要想将人物塑造得更真实,就要通过展现生活中的细节让观众走入表演中。另外,在塑造人物细节时,也要注意控制好人物情感的表达,通过一系列动作增加人物塑造的艺术性,通过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塑造人物的生活感,进而将人物塑造得更有感染力。其次,戏剧表演者要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表演过程中结合人物的生长过程、性格特点、生活环境以及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这样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提升戏剧表演的感染力,带给观众更好的艺术体验。

(三)完善有声语言

在戏剧表演过程中,剧中人物存在对话,这种有声语言能够让观众在观赏戏剧时直接感受到戏剧表达的情感,对体现人物形象有积极作用,是比较常用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有声语言与人物形象塑造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戏剧表演者在表演时要想让观众清晰明了地感受到戏剧表达的内容与情感,就需要完善有声语言。首先需要充分了解人物角色的语气、语速和习惯用语方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并尽最大努力展现出戏剧人物的性格特点,塑造更加真实的舞台形象。通过生动、逼真的有声语言带给观众真实的感受,让观众走进戏剧中的人物角色,清晰了解人物的形象与特点。台词是戏剧表演中的重要表现手段,完善的戏剧台词能烘托舞台的气氛和戏剧情节。因此,戏剧表演者需要完善有声语言,发挥有声语言的作用。有声语言主要包含两大类,分别是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这些都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有力手段。有声语言与生活语言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具有夸张化、戏剧化等特征。戏剧表演者应灵活运用有声语言,根据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塑造不同的声音类型,展现戏剧人物的内心真实情感与心路历程,通过纯熟的艺术表现力再现饱满的戏剧人物形象,激发观众的真实情感。

例如,在《铡美案》中,一开始秦香莲找到包公只是想要一个公道,而面对陈世美时,想着他是自己孩子的父亲,不想让他死,所以选择了撤诉。后来,陈世美想要除掉这个隐患,想一辈子高枕无忧,就派韩琦去杀人灭口(杀秦香莲和她的两个孩子)。当秦香莲知道这件事情后,再次面对包公时的话语时,态度就与之前不一样了。即使在面对太后时,她也是说不要银钱,只要公道。这个时候,她的内心已经没有保留陈世美性命的想法了。通过对秦香莲这个角色一前一后的话语,可以感受到她心路历程的变化。之前对陈世美不舍,所以选择原谅,之后虽然不舍,但在不舍之中又夹杂了怨恨等情绪。观众在观赏戏剧的过程中能够从秦香莲的有声语言中体会到她内心的真实情感。

塑造戏曲表演语言离不开外部的表达技巧。如果表演者面对不同的戏剧人物采取一样的语气念台词,就会影响观众对戏剧人物的体验。戏剧表演者在表演中应该注意话语的语气停顿、加重与连接,通过语气的轻重变化表达情感的变化,让观众体会到人物内心的情绪波动。台词如果没有起伏、没有重音,就无法打动人心。在塑造戏剧语言的过程中,停顿与连接往往是同时存在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传达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在戏剧台词中,一个好的停顿往往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戏剧表演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自身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戏剧表演者在提升演技的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的提升对于有声语言的塑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戏剧表演者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积累才能准确掌握戏剧台词,在表演中展现人物的真实情感,呈现饱满的人物形象和戏剧角色。另外,戏剧表演者需要结合不同的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舞台中的具体表演充分展现戏剧意境,带给观众逼真的艺术体验。有声语言作为艺术表演中的一种表达形式,有着非常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有力武器。

(四)合理运用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戏剧人物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段,是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在动作上的体现,恰当的肢体语言可以体现戏剧人物的内心想法。表演者的一举一动有助于展现戏剧人物的特定形象。在通常情况下,戏剧人物的肢体动作可以推动整个戏剧故事情节的发展。在不同的戏剧故事中,人物的社会地位、性格特点各不相同,需要表演者充分了解人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惯,通过不同的肢体语言展现出戏剧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情绪的变化。例如,一个人的眼神如果是慌乱的,这个人多半在撒谎;一个人如果眉头紧皱,说明他的内心多半是慌乱紧张的;如果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即将崩溃,那么他说话就会歇斯底里……这些比较细微的肢体语言对于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有积极意义。因此,在戏剧表演过程中,如果表演者能够抓住人物的内心情感,在表演时通过细微的肢体语言就可以表现出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样能大大增加戏剧情节的真实性,与观众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戏剧表演者熟练的演技的支撑下,一个个生动、开朗、富有真实情感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观众的视野中,这能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戏剧情节的发展。在戏剧表演者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间,整个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变得生动、具体,更具真实性。运用肢体语言不仅可以让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生动,更能让观众走进戏剧人物的内心世界,加深观众对戏剧人物形象的了解。戏剧表演者要想更好地利用肢体语言表现戏剧人物的形象,首先需要掌握戏剧人物的心理特色与内心活动的变化,借助熟练的表演技巧将戏剧中的人物充分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以此为基础与观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其次,运用肢体语言塑造戏剧人物的形象是每一位戏剧表演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呈现出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作品。

例如,在《铡美案》中,为了在有限空间和有限时间内展现戏剧人物形象和戏剧的真实意义,表演者在演出过程中需要将自身的肢体动作夸张化,这样才能将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表现出来,形成冲击力,达到震撼人心的目的。只有戏剧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熟悉人物的心路历程,并在表演时全身心投入其中,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戏剧中,与剧中的表演者产生共鸣,让戏剧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

三、结语

在戏剧表演中,人物是构成戏剧的重要因素,是戏剧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戏剧表演过程中,人物与戏剧的故事情节有着密切联系,人物形象塑造是展现故事情节、呈现人物情感的重要途径。戏剧表演者要在表演过程中引起观众的共鸣并得到观众的认可,首先需要塑造好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充分再现人物性格和心路历程,让观众在观看戏剧的时候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猜你喜欢

性格特点表演者人物形象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盘点全国部分省市石商的性格特点
妙猜两数
从团建工作经验中剖析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论表演者权体系*
聪明的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