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2023-11-25胡小舟陈思雨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9期
关键词:中南大学机械设计案例

胡小舟,陈思雨,潘 晴

(中南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引言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大学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要求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战场,所有课程都需要承担课程思政任务。

作为学科基础课程,“机械设计基础A”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此近几年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相关研究[2-5]。中南大学“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历史悠久、覆盖面广、影响深远、发展迅速,课程教学面向冶金、交通运输、能源等十多个工科专业开设,每年学习人数逾800人,旨在拓展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综合性工程应用知识和培养复合型工程创新人才。

“机械设计基础A”以工程设计为主线,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等相关课程有机结合,为学生学习“专业机械设备”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其选用、正确使用、维护专业机械设备提供必要的知识。课程内容包括三大部分:(1)介绍机械、机构、构件、零件等机械学科基本概念和机构结构分析的方法;(2)重点介绍常用机构的结构、运动特性等和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选用等基本知识;(3)初步分析和设计基本机构、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方法。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课程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知识、素养和能力“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建立理解、认识、分析、设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强调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相统一。

本文结合“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内容和课程思政要求,介绍课程思政建设和实践的情况,包括课程思政整体设计、课程思政实践途径、考核评价等方面。

一、“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思政整体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A”是工科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相关开课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课程弘扬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核心的中南大学精神,培养具有“实干担当精神、社会精英素养、行业领军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确定课程的价值塑造目标主要有:(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培养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3)塑造工匠精神,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并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介绍古代中国机械发展成就,激发文化自信;将以运载火箭、高铁、高端机床、先进工程机械、载人潜水器等为代表的大国重器融入相关课程内容,激发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类比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培育和谐、平等、友善等观念。

(二)培育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目标

“勇于创新、实学实干”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许,也是中南大学人才培养中对毕业生的重要素质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新工科建设最为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之一,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相辅相成。为此,本课程引入大量科研论文,通过案例研讨、研究再现、复原实验、改进反思等方法,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体验科学创新过程;注重将“本质与现象”“量变与质变”“事物的两面性”等自然辩证法思维融入课堂,而培育科学思维。

(三)塑造工匠精神、形成良好职业素养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勤于创造、勇于奋斗,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6]。其精神内核即是实干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与中南大学精神契合。为此,结合“根据行动受限人士需求而设计凸轮机构”等正面工程案例和“飞机起落架故障导致空难探讨”等反面工程案例,从工匠精神、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诚心服务用户和社会的设计态度、职业责任心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根据以上价值塑造目标,结合课程内容,对现有“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梳理,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伦理道德这6大思政元素,包含70个案例。将这6大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各个章节,使得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互促进,更好地实现价值塑造的课程目标。以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为例,说明课程思政建设与融入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课程思政建设与融入情况

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途径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执行《中南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方案》,弘扬“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中南大学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造就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且具有世界眼光、爱国主义情怀、中南品格的时代新人。

(二)“以思政指引案例,以案例解说知识”的教学设计理念

始终将课程思政作为教学的根本,以此为基础选择教学案例,以案例引出知识点。如在第一章《绪论》中,以中国探月工程月壤采集为案例,首先播放一段纪录片《飞吧嫦娥》。该视频融入的课程思政元素包括:爱国主义情怀——嫦娥五号月面展示国旗、锐意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嫦娥五号采集月壤;工匠精神——表取采样执行装置的研制。同时,该案例也涉及本章的多个知识点,如机构、构件、零件等。

(三)课程建设方法

1.思政元素的融入。以案例教学为主,以激发学生的移情与共鸣作为思政建设的基本方法,将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采用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隐性渗入式等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充分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充分发挥课堂的德育功能。将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模式,力求做到生动多样,浑然一体。

2.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出新的问题”的思路开展教学环节的设计。具体环节包括:(1)引入问题。精心设计与思政元素、基础知识点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2)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分析问题,注意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以此循环。通过以上教学环节设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到一起,锻炼了学生的思辨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问题研讨和讲授相结合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采用案例教学和问题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逻辑思维能力;采用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通过参与,实现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认同。

4.育人目标达成度评价与反思改进。对于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针对性的课前和课后问卷调查,并对比调查结果,评价育人目标的达成情况;对于大作业、实验等环节中的思政元素,要求学生在作业说明书、实验报告等材料中写出自我评价和心得,以此作为达成度评价的依据。依据以上达成度评价结果,开展总结和反思,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5.以“大”“热”“古”“新”“趣”“己”六字为课程思政案例的选取原则。笔者结合近三年的课程思政经验,总结出以上六个字为课程思政案例选取原则。如:“大”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我国领导人讲话与事迹、大国重器、著名人物事迹等相关课程思政案例;“热”为时事热点和学生所在专业的热门问题,如能源类专业的热点问题“轮齿折断工程案例——某风电机组上的中间齿轮轴”;“古”为古代成就(包括典型机构/零件的应用大型机械)、经典理论(包括得名来由、发展历程)、古典文献(古诗词、历史著作)等;“新”为科研前沿案例;“趣”为趣味机械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己”为教师言行、评判的公正性及中南大学自身的案例等。

6.采用多层次、多形式案例,促进价值塑造入心入脑。案例层次既有较浅的讲解性案例,也有需要学生思考、讨论、辨析的较深的研讨型案例;案例形式有传统的图片、视频、文字等,也有新闻报道、视频弹幕、科研论文、工程实际问题等。

三、考核评价方式

为了和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适应,实施如下考核评价方式:(1)多元化评价。课程成绩由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10%)、作业与测试(占总成绩的30%)、实验(占总成绩的10%)等成绩组成。课堂表现包括抢答、投票、主题研讨、分组任务等环节,尤其注重研讨环节表现;作业与测试既包括计算、分析等普通题型,也包括具有挑战度的分组作业,分组作业需要通过论文、答辩等方式来评定成绩。(2)非标准化评价。对于具有开放性的作业,采用非标准化和综合性评价方式,成绩由教师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等构成,对于评价能力和素质更具合理性。

结语

作为相关开课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机械设计基础A”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课程思政整体设计、教学实践途径、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思政建设和实践,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学生和督导反馈良好,笔者先后获得了中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教师“三十佳”和课程思政竞赛一等奖等荣誉,说明“机械设计基础A”的课程思政设计和建设途径行之有效,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中南大学机械设计案例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中南大学校庆文创产品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关于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