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改革

2023-11-25黄俊伟吴祥为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9期
关键词:评教教学内容生物

黄俊伟,张 震,吴祥为

(安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当代及子孙后代的福祉[1]。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急剧增加,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资源过度消耗,外来物种入侵、生境破坏和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2]。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遭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加强保护至关重要[1,3]。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大院校相继开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等相关课程[4]。通过学习该课程,一方面,让学习者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含义与价值,懂得运用课程理论指导并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工作;另一方面,让学习者充分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现状,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为了更好地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本文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课程教学基本情况为例,从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目前授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教学效果的实现,受院校办学特色、课程目标、教学师资与教学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经研究发现,目前国内高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课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课程地位不高

第一,部分高校将本课程设置为公共选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学生自主选择是否学习[5-6],部分学生受学分限制,未选择该课程;第二,学时相对较少,一般仅为24学时,但该课程涵盖内容多、涉及面广,导致课程内容讲解不全面、不深入,学生理解不足。

(二)教学内容时效性和实用性有待加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需结合具体案例解释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然而,大部分教师选取的案例时间比较久远,无法真实地反映社会热点和学科前沿动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该案例的课堂效果[7]。此外,对于一些检测或应用方法等内容的讲解,由于缺乏必要的实验操作,导致学生理解不透彻,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三)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是一门与生态环境紧密联系的课程,纯理论教学不但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的培养,教学模式不够多元化,还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无趣,从而降低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四)课程评价体系单一

目前,课程评价体系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考勤和作业等构成,约占30%~50%。由于该评价体系注重结果考核,导致部分学生只关注考试成绩,尽管出勤率较高,但上课不专心,学习效果欠佳,往往出现考前突击复习的现象。此外,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主要内容是学生对教师的评教,部分学生的评教掺杂主观情感,导致评教结果无法客观公正地反映任课教师的授课能力。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课程存在的上述问题,安徽农业大学生态学教学团队通过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构建“三位一体”复合型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一)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已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需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第一,提高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前瞻性,确保所授内容紧跟学科发展动态。第二,在案例选取上,既要体现学科特色和内容的科学性,又要选择有吸引力的热点话题和前沿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充分挖掘所在地区及校园内的资源。以学生熟悉的素材为案例,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通过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将传授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文献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与启迪理思维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以第二章《生物多样保护》为例,教学内容改革前后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生物多样保护》章节教学内容改革前后对比

(二)构建“三位一体”复合型教学模式

本课程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利用为主线,由课堂理论教学、课内实践教学和野外实习三部分构成。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学生掌握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概念与理念,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单一的理论学习往往是乏味无趣的,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增设课内实践环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典型案例,如物种灭绝、外来物种入侵等,或以当地典型生态系统的演变为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其现状、受威胁原因和未来应采取的保护措施等,再以小组形式分享和讨论相关案例或调研报告。通过课内实践环节强化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课程,为将理论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特增加野外实习教学环节,通过生物多样性调查分析和濒危物种的迁地保护等环节,进一步夯实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融入多种教学形式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课程内容涵盖生态学、生物学、农学、林学和遗传学等多个学科,涉及内容广、综合性强[8]。因此,为了充分展示综合多样的保护生物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需教师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9]。

1.启发式、互动式和研讨式教学。根据课程内容,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观点,再由教师对其进行点评与归纳总结。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与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其对问题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能力。如在绪论中讲述“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时,通过碳达峰、碳中和引出二氧化碳排放话题,提问温室气体有哪些,温室效应是如何形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造成哪些影响,如何减缓或控制全球气候变暖。通过循序渐进式的提问与讨论,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从而意识到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2.利用网络媒体教学。部分院校受限于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和经费保障等因素,无法系统全面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课程。在此情况下,充分利用MOOC课程或网络教学平台是保障课程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东北林业大学迟德富教授在爱课程平台主讲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保护生物学”。同时,介绍抽象化的概念以及未能动手操作的实验技术等内容,结合相关影像资料提高学生的理解,如介绍“保护生物学起源”时,先讲述起源的经过,结合案例故事和数据统计引出核心观点,即“全球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丧失的危机,保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然后播放认知科学家唐纳德·霍夫曼关于物种灭绝的演讲视频,针对演讲中的核心观点再次以提问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互动,从而让学生了解物种灭绝的背景、原因及为减缓物种灭绝可采取的保护措施等。

3.实践教学。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相关科研讲座,让学生了解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进展情况,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思维。同时,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相关的公益活动、研学旅行和科普调研等活动,通过前往安徽省合肥市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动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等进行实地参观及操作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生态文明保护的理解。

4.虚拟仿真教学。采用VR技术模拟实验教学中成本高、周期长和危险性高等难以实施的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该虚拟仿真平台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增加知识储备,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本课程将坚持教学形式多样化与育人全面性的有机统一,打造参与式、讨论式和启发式等多样化教学形式复合体。以师生互动研讨为主要特征,融合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和翻转课堂等形式,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动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

(四)建立健全课程考评制度

现行的教学评价制度往往通过课程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教等级体现教师的授课水平。该评价体系考量维度相对单一,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授课水平。针对考评维度的单一性,将采取多视角和多维度的课程评价体系,力争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认定一般采用课堂互动表现、作业成绩、考试成绩、课内实践表现和野外实习表现相结合的五级制对学生进行考核,注重过程考核。对教师授课能力的评价则采用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督导评教及教学效果相结合的多维度评教标准。

(五)深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0]在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高等院校开设的各类课程都要深度融合思政元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是主要研究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保护的科学,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核心学科,其授课对象是本科三年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将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课程内容入手,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巧妙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两山”理念融入其中,紧密结合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前沿和实际应用,强化学生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以野外实习为抓手,拓展课程思政渠道,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课程教学的同时,加大实践育人力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认识、提升感悟、锻炼成长。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面临着气候异常和环境恶化等种种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党和国家从全局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布局和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在高等院校开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课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安徽农业大学生态学教研团队通过对传统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评制度等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改进,促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课程质量稳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不断学习与探索,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为培养高素质生态学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评教教学内容生物
地方高校教学评价指标制订与评教数据分析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评教,别忘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